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138部分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138部分

小说: 特工之回到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才刚亮,寒冷的北京城还是一片寂静,这三声炮响在这早晨显得格外清晰,和奕匡的狞笑声倒也相映成趣。
  这时候皇宫里其他地方已经平静下来,出现一种奇异地安静。
  杨一笑了,笑的很开心道:“王爷,你再仔细听听,这是你的人放的炮吗?就你玩的那些花样,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的洋枪要不是我让你买,你能买的到吗?”
  奕匡听得心里一阵似一阵地发虚。浑身一直在冒奋斗目标冷汗。按照奕匡他们和城外的约定,又奕匡的堂弟奕和带着主力从密云杀到北京,又方里应外合,城外部队到达后,以三声炮响为号。现在炮声是响了,可奕匡听起来一切都是那么不对劲,因为北京城太安静了,没有出现预期的枪炮声。部队攻城怎么可能如此安静?奕匡越听越心惊,难道……?
  这时候杨一笑的更开心了,杨一大声喝道:“奕匡。你在城外的那八千人马。早就让 我的人包了饺子吃了,你还不束手就擒?”
  奕匡心目中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也消失了,就在今天凌晨。当奕匡和他的党羽们征集的八千人马杀向北京地同时,根本就没想到,杨一早就在半路上让李秀成预先设计好了埋伏圈,八千叛军被李秀成的三万精锐团团在密云山区,伏击圈内杀了个血流成河,奕和当场被击毙,八千人投降过半。
  早在杨一知道慈禧和奕匡他的小动作时,就知道奕匡他们要弄事情,预先就有了提防,杨一先让李秀成以部队换装备为理由,把两万羽林军拉到天津,就此麻痹奕匡等人,然后李秀成带这三万精锐,分期分批的悄悄潜至北京城外,而奕匡他们的一举一动几乎完全审美观点余薪、赵本初的情报机关所掌握,只是没有发现奕匡他们的冒险刺杀计划。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杨一还是没料到奕匡他们会冒险在皇宫刺杀自己,这也险些铸成大错。
  一切奕匡都想明白了,一直以来,自己以为秘密的一切行动,几乎都是被人监视着进行的。
  “徼枪不杀。”又是一阵震天的喊声,叛军队伍中已经开始有士兵往下扔武器了。奕匡环顾四周只有一些自己地死党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对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没有了自下而上下去的勇气,这时候地奕匡只要一想起自己今后将面临的一切,就已经了无生趣了。
  “兄弟个,女真人的后裔们,让我们为民族的荣誉而战吧。”奕匡发出最后的狂叫,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带头冲向杨一的方向,一些奕匡的死党也紧跟而来。
  “开火。”杨一百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
  最后挣扎的奕匡和他的死党们很快就被打成了碎片,几十挺马克沁机枪和上千支步枪把这些敢于抵抗的叛贼瞬间就撕的粉碎。
  抵抗很快就停止了。广场上奕匡他们花大价钱买了的洋枪丢了一地。广场上弥漫着一股血腥的气味,太和殿的广场无声的见证了这一场杀戮,1862年春节前夕,杨一以血腥的方式,开始强行改革的步伐。
  “打扫战场,通知各位大臣们,上朝,太后有旨要传。”杨一面无表情的说完这些话后,转身进入太和殿。
  刚从皇宫逃回家的大臣们,又都被请回了皇宫,沿途所见,北京城里是一付杀气腾腾的架势,满大街的新军士兵到处都设立了关卡,到处有士兵在宣读安民告示,要求市民在家休息一天,不可四处活动,否则会被当做乱党处理。
  今天的朝会也显得格外凝重,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小喜子宣读了圣旨,宣布奕匡等人意图谋反,当诛九族。满朝的大臣们在这样的气氛下也显得缀缀不安,谁知道下一刀会砍到谁的头上。
  “各位卿家,奕匡造反,已经被杨大人诛杀了,关于余党的处理问题,由杨大人全处理,哀家累了,想回去休息,退朝吧。”慈禧有气无力的把这段话念完,便起身离开。这段台词是杨一事先让卫兵用刺刀逼着慈禧背下的,现在是撕破脸的时候了,杨一也顾不上许多了。小皇帝被这朝会上压抑的气氛吓的哇呜的大哭起来,侍侯他的太监和宫女们赶紧抱起就下去了。
  杨一待慈禧和小皇帝下去后,面无表情的站起来,回头对着各位大臣道:“奕匡作乱,有的人其实清楚的很,现在后悔也没机会了。”说着杨一手一挥,大门外涌进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
  “撒德啊。”这名字一念,站班的大臣中就倒下一位。
  “德庆。”扑通一声又瘫软了一个。
  “乌木伦。”杨一继续念到,这一会倒没倒下一个,而是乌木伦破口骂到:“姓杨的,别太得意了,这天下是我们满族人的天下,你篡夺天下,迟早会审美观点天下人诛杀。”
  杨一根本不理睬他,而是做了个手势,两上士兵顿时熟练的扑了上去,拧去两支胳膊,然后一顿耳光,打的乌木伦满口血污,顿时语不成声。人也被士兵拖了下去。
  “庆负。”杨一继续念到。
  “饶命啊,大人。”这是第一个开口示饶的。杨一手一挥,人很快被拉了下去。
  “杨大人,别念了,不能滥杀啊。”曾国藩的老脸再也挂不住了,看着一个个昔日的皇亲国戚被拉出去,曾国藩实在是忍不住了,再怎么说他们也是皇帝的亲戚,能不杀就别杀啊,免得让皇帝留下个滥杀的恶名。
  杨一对着曾国藩微微一笑道:“曾老大人,我有说过要全杀了吗?”
  曾国藩被问的一楞,栩又继续念他的名单。
  ……………………
  这一天北京城意外的是个大晴天,太阳穿过西伯利亚寒风带来的乌云,暖洋洋的照着北京城。和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一片安静不同,崇文门内是一片混乱。 
 
 
 
  
第三部 第十一章 变革的动荡
 
  崇文门内,是所谓的士大夫阶级的居住聚集地,平日里显得相对安静。这一天到处是全副武装,四处抄家的新军士兵。所有参与政变的官员和权贵都无一幸免,主犯被拿下大牢,家眷都被限制活动,一旦有离开居住地的举动立刻被格杀。
  不需要审判,第二天城南菜市口就摆下了刑场,三百多号参与政变的主犯人头落地,把个菜市口杀的血流成河。仅仅过了一天,北京城的百姓们又亲眼目睹了昔日的王公贵族们凄惨的一幕,青年男子都被绳索捆绑,女眷和孩子都被送上一辆辆大车,强行送出北京城。这些昔日的老爷太太小姐公子们,第一次不知道自己将要去的目的地是哪?男的还好,女人和孩子一路号哭,数千人一起号哭,起场面之悲凉,闻者心惊。谋反在这个年代是要灭九族的,杨一却中是杀了主犯,亲属和家眷一律流放,流放的地点是遥远的阿拉斯加,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在人数上就达到一万五千余人,满清贵族对中国的统治,除了皇帝尚在挂着个虚名外,基本已经被连根拔起。
  天津大沽口新修的码头,成为了这些人离开的出发点,一艘艘满载着流放人员的船只先后离开,驶向那荒凉的阿拉斯加。
  北京还没消停,地方上又开始了心一轮的清洗,各大军区的部队纷纷出动,一谋反的罪名在地方上抓的抓,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名眼人很容易就看出来,这是一场针对满清人的大清洗,满族,这个昔日代表着高人一等的称谓,如今以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疫。
  1862年的春节,北京依旧是一片热闹,国家强制降低各种税收和租息,使地百姓得到了一定的休养生息,只是不知道阿拉斯加的寒风是否适合那些流放者。百姓们也没多少精力来关心国家大事,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家的锅里还有没有米下锅。至于那些昔日的王公贵族只是他们闲暇时地话题之一而已,只不过是有提到多少地区别而已。
  今年的春节比起以往来,百姓的碗里比以前多了几块肉,饺子也多吃了几天。主妇们的脸上笑容也比往日要灿烂多了。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最重要地节日,难能可贵的是,今年的春节,北京的大街上再也没有饿死冻死的百姓,这都是杨一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好处。
  个百姓比起来,杨一这个年过的并不轻松,除了要应对各种政务,还要筹划新的一年的变革计划,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杨一才有机会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年。
  大年初一,第一批来访地客人是昔日有“门七子”之称的郭嵩寿、龙湛霖、王剀运,邓辅纶、严耕云、高心夔、李篁仙。这七位也的确是人才,杨一入主北京后,他们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当年肃顺虽然对他们很看重。也大胆的起用他们,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成为了肃顺的幕僚,在满族人通知地时代,他们想一展才华是很难的。现在他们都是各部地要员,比起以前在肃顺门下,地位不知道发生多少变化。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对杨一的感激。在忠诚上也没有多大问题。新年的第一天,他们便早早来到杨一府上,来给杨一拜年。也算是对杨一知遇的一种报答吧。
  送走“肃门七子”,杨一的府门口就挂起了一块大招牌,上书“谢绝拜年,非公事不得入内。”这是杨一早就想好来对付那些来拜年官员的办法,尽管来给杨一拜年的有许多是诚心的,可是杨一现在还是想过一个安静的年,陪一陪妻子,访一访朋友。要不是肃门七子来的早,估计杨一的大门他们也进不来。
  别人拜年不见,可是杨一的死党们来,杨一还是欢迎的,因为他们也的确有公事要谈。大年初一的早上,张键,李秀成,刘铭传,还有聂士成,就连远在广州的陈玉成也赶回北京,一时杨一的府上热闹起来。
  杨一这年过的很简单,把这些人找来,也是为了商量新的一年的计划,两个火锅,几个小菜,众人围桌而坐。没有堂会,没有歌舞,屋子里前后忙碌的也都是杨一的妻小和她们贴身的丫鬟,这要是让外人看了,打死也不相信这里坐着一群国家的一品大员,随便拉一个出去跺跺脚,都是能让地方上震三震的主。
  “可惜,想起这天下名义上还是这满清小皇帝的,心里头就是一阵别扭。”几杯酒下肚,刘铭传的话就来了,这一次清洗活动,刘铭传曾多次秘密上书,要求杨一废了皇帝,自己当皇帝,结果被杨一回信道;“不得乱来,我自有主张,便给压了下去。”想起这事,刘铭传就一肚子的不舒服,所在现在便牢骚几句。
  “省三,别牢骚了,大人何尝不想废了这满清王朝,只是走的太急,生怕天下会大乱,如今这中国可不能再乱了。”李秀成再一边劝说。
  “怕他什么?如今天下实际上都是先生的,哪个敢闹事,我杀了就是。”聂士成和刘铭传可是一路的,心里都巴不得杨一当这皇帝。
  “我看也是,这满清留着还有什么用,直接废了算了。”陈玉成也是这个意见。
  杨一见他们说的起劲,并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喝酒吃菜,倒是张键接过话道:“你们想的还是不够周全啊,这天下虽然实际上已经是大人的,可你们想一想,一旦大人废了皇帝,会有什么结果?远的不说,就拿曾国藩为代表的汉人官员们,他们就得第一个反对。跟别说他们代表的天下读书人,留着皇帝,才好收拾天下的读书人嘛,要让他们为我所用。”
  这四大总督听了张键的话,都看着杨一,想听听杨一的意见,结果杨一笑着指了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