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84部分

一品官人-第484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户部侍郎李权上殿是……”
    太和殿内,一连串宣召声之后,李权躬着身子,双手放在膝盖,迈着小碎步进入宫殿中。
    李权一路低头,不知这朝堂上有多少官员,亦不知的这宫殿有多大,只晓得地面是一条伸到殿外的红毯,而红毯下是打过光大理石。
    大殿极为宽敞,李权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看到了通向龙椅的台阶,止步,躬身行跪拜之礼:
    “臣,叩见皇上。”
    “平生。”
    听皇上开口,李权才站直身子迎向了皇帝目光。
    皇上还是老样子,只不过今日有端正的龙袍加身,看上去精神许多。
    “李权已经回来了。众卿看事情怎么办吧?”
    皇上风清云淡,殿中百官却紧张地议论起来,讨论似乎很激烈,但终是没人出列明言。
    朝堂上的动静一时半会儿李权还看不明白,正疑惑之际,丞相古莫忽然出列道:
    “禀皇上,臣以为李权李大人当街杀害状元是一桩重罪,但李大人在淮海郡带领官兵一同抗击贼患又是一桩大功。而且此功远胜其罪,当赏!”
    “不可!”一不知名的老者赶紧出列,“皇上,李大人淮海郡一行虽然有功,然其罪在先,朝廷早有官兵捉拿,三月时间都不见其人,可见李大人有畏罪潜逃之嫌。且当街杀害皇上钦点状元实在是罪大恶极,不仅让天下文人震怒,同时也等于是给皇上难堪!此事早已传遍全国,若皇上不罚其罪而将其功,这岂不是让天下文士寒心?”
    李权低着头,现下算是明白了些,原来是在讨论该怎么安置自己。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皇上即召自己前来,目前的情况应在对方掌握才是。
    皇上微微皱眉,一指殿下:“诸位有何意见可尽管道来。”
    又一人上前:“皇上,臣支持丞相大人所言。李大人杀范健一案已过了许久,犯案时不查,现在追查有些不妥。倘若判罪,势必会让天下觉得朝廷办事不利,一幢杀人案竟脱了三月。虽说是有可能伤了天下文人之心,但李大人在淮海郡所为已然得了民心,皇上罚李大人岂不也要伤了广大百信之心?有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是万事根本,比之文人之心犹有过之。所以,臣也觉得该赏。”
    皇位上,皇上有模有样地捋了捋胡须,点头道:“确实有理。诸位还有别的意见吗?”
    此话一出,即刻便有多人出列附和丞相所言。虽百官中任有人持反对意见,但在皇上开口之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纵然有直言不讳者想要上前,亦被旁边众人拦住,只朝其默默摇头。
    李权没有说话,他能感觉到这是皇上策划过的,所以只需要安静等待结果就好了。
    此时,皇上缓缓抬手,示意各位安静,然后有些愁苦地说道:“好了,竟然大家都说赏,那就赏。只是该赏什么?李大人已位居正二品,已不适合在做提调,群臣中亦无空值。况且李大人家中亦不缺钱,赐金银亦不合适。诸位可有好提议啊?”
    “皇上!”古莫开口,“李大人和皇上是本家,赐一爵位顺理成章。”
    “诶!此意不错!”皇上龙颜大悦,目光转向李权,“李权呐,你这次淮海一行劳苦功高,朕就赐你平淮侯,侯爵称号,待户部侍郎之职,领从一品官员俸禄。”
    侯爵?虚职而已,李权不甚在意,却也不得不从,赶紧谢恩。
    ……
    ……
    今日无甚大事,不久便散朝,百官陆陆续续退朝,经过李权身边无不拱手称贺。
    只是李权没走两步就被一公公叫走了。百官没了方向,全聚到古莫身边,一个劲儿地追问:
    “丞相,皇上这赏赐是何用意啊?”
    “就是,我等还以为皇上要利用此事给李大人委以重任呢!为何只赐了个虚职?”
    古莫大步如风,不予理会,深锁着眉头走了。
    ……
    ……
    李权被公公带到了御花园,还是那座小亭下。
    让人惊讶地是,皇后也在。
    李权无暇欣赏花园美景,快步上前给两位请安。
    几月不见,这南宫皇后倒是美艳不减,微笑着挥了挥手,替皇上答道:“好了,不在朝堂不用那么拘谨,随便坐。”
    “谢娘娘。”
    李权找了个石凳坐下,距皇上不过几尺之距。正要开口,皇上却先一步说道:
    “朕知道你想要问什么。你不用问了,朕来告诉你。这次让你去淮海郡都是朕安排好的,早在三月前朕就知道淮海郡将有大难。”
    这第一句话就把李权惊了一惊,三月前如何知道?
    满脑子的疑惑,李权没有说,只听皇上继续解释。
    “吕尚出现的时间也是朕刻意安排的,只有让你跟淮海郡的百姓经历共同经历才能让你获得民心,从而得到支持。朝堂上你也看见了,说法不一,见解不同,若非你的功劳的确大过你的罪过,今日也不会如此顺利。”
    “可是……”李权若有所思,“可是皇上并非只有这层意思吧?臣总觉不妥,似乎皇上的赏赐是早有预谋的。”
    皇上一听,来了兴致:“哦?为何如此想?说来听听。”
    “很简单,如果皇上只为给臣脱罪,自然不用这么大费周章,而且让吕尚早点儿出现就能就了无数百姓官兵的性命。皇上不是个冷漠的君主,让皇上不惜如此代价也要给臣创造一个晋升的机会,想来是别有用心的。臣只有一处不懂,皇上费尽心思怎就给臣一个侯爵虚职?臣还以为至少是个什么殿阁大学士之类的。”
    “李权!皇上面前能如此胡说么?”南宫皇后忽然提高声音,不过表情却忍得很难受,李权这话实在是又好气又好笑。
    “哈哈!”皇上反而先忍不住了,爽朗大笑起来,“李权呐李权,你说话何时能正经一点儿?至少是殿阁大学士?亏你想得出来!不过……你猜的倒是不错,有此心智也不枉朕一番栽培。以前呢,朕有许多事没跟你说,经过淮海郡一事朕对你倒是刮目相看了。所以,有些事就先跟你说清楚,让你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免得你小子又胡来,乱了朕的布置。”
    李权精神一振,估计下面的话非同小可。
    果然!皇上表情严肃起来,把周围侍女都遣散,只有皇后还留在身边。
    “所有人都认为侯爵是一个虚职,却不明白朕的真正用意。爵位代表着好皇室的亲近程度,设想一下,如果你从侯爵到公爵再封王,日后朕要将你纳入皇氏族谱岂不隐晦许多?”
    “纳……纳入皇氏族谱!”
    李权大惊,皇后也是大惊!
    只有皇上语气不变,平静道:“朕就是要一步步的模糊你的出处,一点点让你接近皇氏,待到即使年后,当朝百官已然更新换代,届时谁还知道你李权究竟适合人物?从何而来?朕只要稍动手脚便可以假乱真,你李权便是李氏的正统血脉。届时,朕才敢放心地将这天下交付于你。”
    李权甩了甩头,脑中嗡嗡作响,一连尝试了几次才确定不是在做梦!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试想一下皇帝在自己面前说要传位给自己,而且还是大费周章的谋划。这种冲击力对任何人都是史无前例的巨大。
    那南宫皇后紧张地指节掐入肉中,大腿嫩肉已然出血都还不知道,可见这是何等大事!
    “我……我……我……”李权叭说不出话来。
    而皇上确实微笑着拍了拍李权的肩膀,示意放松:“别紧张,为什么之类的话就不要问了。朕当年答应过你父亲由你继位,我与你父亲是亲兄弟,咱们也是一条血脉,这位子你坐得。”
    皇上说得一本正经,李权却忽然感觉很滑稽,天下还有这等其事?因为当年一个约定,就能决定皇位继承?这不是太可笑了?
    。。。

第630章 :救治惜荷的办法

    荒唐!
    这是李权此时的唯一想法,第一是逻辑荒唐,第二是说出这些的时间荒唐,第三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很荒唐,第四是听到皇位有可能落在自己身上而觉得荒唐。
    皇位继承。
    没有人对此事无动于衷,穿越者也是如此。
    只听到皇上之话的一瞬间,李权的种种情绪,种种感觉全是处于内心那一瞬间的震颤。
    不心动?谁人不心动?
    实在是太心动了,心动到让人不敢去想,不敢去猜!所以才觉得不可能,觉得很荒唐。
    良久之后,李权心中的种种情绪消失了,取而代之地是无法言喻的狂喜,能夺天下权柄在手,谁***还去管合不合乎情理?荒不荒唐?
    李权虽然竭力压制内心的情绪,却还是忍不住一抹笑意在脸上蔓延。
    李权知道这不好,但怎么也控制不住。
    好在皇上并没有因此有何情绪变化,又拍了拍李权的肩膀:“此事暂且如此,朕只是要你知道你身上的担子,日后可不能再肆意妄为了。”
    “是是是!”李权连连点头。
    他终究不能免俗,这一刻对待皇上可说更加亲近了。
    皇上的话可能让皇后有些吃不消,脸色苍白地站起身,手脚都有些发抖,颤巍巍地行了个礼,轻声道:“皇上,您正当壮年,此时说这些未免也太早了吧?”
    “哈哈!壮年?朕十八岁时举兵,南征北讨八年,横扫北宋而建庆朝。今新国已建四十个年头,朕还能称壮年?加上早年征战是负伤,想来是日不多,现在已然不早了。”
    把话说完,场面忽然安静下来,李权和皇后都在消化之前的内容,皇上却是风清云淡,挥了挥手:“今日就此,李权你退下吧。”
    “是。”李权沉默着转身,还没走出一步又扭身道:“皇上,臣有一事想求。”
    “可是小惜荷的问题?”
    “正是。”
    说到李惜荷,皇上脸上首次有了阴云:“你呀!朕算无遗策,哪知道你会带着李惜荷一起去淮海郡?不然怎会生出如此事端?”
    “……”李权无言以对,消失的自责心理又涌上来。
    “哎!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早在之前朕已请国师看过小惜荷了。凡俗药物难救,只有得道之人体内金丹能驱小惜荷体内之毒。”
    “当真?!”李权大喜,“那金丹如何取得?”
    “你先别急着高兴。此时可不容易,传说中的得道之人在百万只中难有其一,而炼至金丹者更是得道之人中万中无一之辈。而且,天下哪有得道之人愿意送上金丹救一个小娃娃?此事要从长计议。”
    为了女儿,别说金丹了,就是天上的月亮也要摘下来!
    “要是不肯送,那我就去抢!”
    “胡闹!”皇上大喝一声,“你可知金丹修士的厉害?别说你一个人,就是用举国之力也不知能否与之相抗。那是半仙之体的异人,切莫招惹!”
    “那当如何是好?”
    “心急有何用?朕只是告与你有此办法,并非只有这一途,国师说了,他会多翻阅典籍,希望能找出个可行之策。”
    李权眉头又皱起来:“国师现居何处,臣这就去当面讨教。”
    “你莫去饶了国师清修,国师乃当世仙人,天文地理无所不精,夜观星象就能断出淮海之祸,此等能人自然会有办法救你女儿。朕已对他说过了,他近期会全力未此事劳心,你去了也无用。”
    原来皇上能预知淮海之祸是因为国师的缘故?
    这下李权有了几分信心,抱拳:“谢皇上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