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96部分

风月天唐-第96部分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而来的大理寺衙役见陈浩如此大胆,欲要上前夺回王铮的乌纱并给予严惩。然而却被王铮伸手拦住示意众人退下,他倒要看看这个陈浩意欲何为。于是众人均站在一旁,观看陈浩演绎着独角戏。

    陈浩痴痴疯疯的跑到角落里,痴傻的左右瞟了几眼。见四周无人这才傻笑的解下腰带,将乌纱帽放在胯下,哼着小曲便撒欢的尿进了帽中。

    众人在陈浩解下腰带之时,便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却不想这陈浩当真是百无禁忌,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把王铮的乌纱当夜壶。

    众人惊愕的看着陈浩手中的乌纱帽,最后又瞅了瞅脸色铁青的王铮。心道这陈浩若不是胆大包天,便是真的疯了。而此刻的王铮却是脸色变了数遍,起初是为陈浩的疯癫而感到怀疑,于是陈浩摘取乌纱他任由所谓,便是有了试探之意。然而他却没想到陈浩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将乌纱帽当成夜壶。

    身后的杜康脸色微红,眼中充满笑意的戏语道:“乌纱成夜壶,迟早作乌头!”

    “你!……”王铮气的气息一滞,语塞之余愤愤然的冷哼一声转过身去。

    见王铮如此气恼,便知道自己的戏言有些过火,于是便将话头转移到陈浩身上。杜康瞥了一眼陈浩便慢步向他走去,杜康的这一举动,引得陈浩惊恐万分蜷缩在墙角。惊恐的陈浩紧紧的抱着乌纱,目光呆滞的委屈道:“走开……走开……”

    “你当真喜爱此物?”杜康指了指陈浩怀中的乌纱帽,恶毒的眼神中露出戏谑的神色。

    陈浩抱着乌纱帽,抬起头茫然的看着杜康,又茫然的环顾四周,最后挠了挠脑袋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呵呵傻笑的不停点头。杜康见曾经聪慧过人的陈浩,如今成了这般摸样,对此他心中始终抱有怀疑,于是冷冷一笑对陈浩说:“你只需将帽中之水饮下,本官便答应你,不会抢你的东西!”一更。……by:89|10054104……》

 第五十七章 陈浩疯了

    第五十七章陈浩疯了

    杜康见王铮出言阻拦,浓眉一挑反驳问:“王大人息怒,下官可是为大人着想。再者下官何曾逼迫犯人了?”

    “即便陈浩已是死囚,但也是一介文人,岂能如此戏弄侮辱?再则如今已是痴疯之人,又何必与之计较长短?”王铮言辞犀利的说道,同是文人的他,自然不愿看到难以入目的一幕。

    杜康故作受教的样子一拱手道:“王大人说的极是,然大人又怎知他不是故作疯癫,以便蒙骗世人得以脱身?”

    额……

    这一问倒是把王铮给问住了,若说这陈浩疯癫之症真假难辨,即便狱医都无法断定更何况不通医理的他。见王铮被问得哑口无言,杜康便接着道:“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分辨这陈浩是否真的疯癫,否则圣上那里我等也不好交差!下官此举虽有辱斯文之嫌,然也是权宜之计……”

    王铮想到圣上那里已经是一催再催,若是不及时了结此案,恐会落下办案不力的罪责。想到这里看了一眼角落处的陈浩,轻轻一叹便转过身去视而不见。

    杜康见王铮默许了自己的提议,于是便略带威胁的对陈浩说:“若是不愿意,我等众人便抢走你的东西!”

    陈浩颤抖的蜷缩在角落里,惊恐的看着杜康,双唇不住的抖动道:“我愿……意,别抢我的东西!”

    话刚落音,陈浩便迫不及待的捧着乌纱帽,将仅存无多的小便一饮而尽。饮完之后还不忘冲杜康众人一阵傻笑:“不抢我的东西……不抢我的东西……”

    陈浩的这一举动,可是把杜康惊呆了。他对陈浩疯癫一直抱有怀疑,却未曾想到这陈浩倒是干脆,毫无犹豫的直接饮尽了其味刺鼻的小便……

    莫非这陈浩真的疯癫了不成?杜康心中一直反复的问自己。虽然他始终不相信陈浩会疯癫,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他反驳。

    “杜大人,你也见到了,此人已至疯癫你又何必为难与他?不如我等将此事禀明圣上,由圣上裁决!”史中宇见陈浩如此疯癫也是颇感怜悯,当年若非眼前这位年轻人破解东瀛诡计,他史中宇这个刑部侍郎早就罢官回乡了。

    “哼!本官不信,来人,速速打捞粪坑之物……”杜康心有不甘的冷哼一声,示意手下取来大粪。

    “慢着!杜大人还请自重!”王铮此刻再也无法镇定,他实在无法忍受杜康的作法。大理寺即便对犯人用刑,又何曾用到此等肮脏之物?

    杜康虽知过于越权,但却心有不甘的解劝道:“王大人,下官也是为求真相,只有如此才可让此人原形毕露……”

    “杜大人!请你牢记,这里是大理寺不是御史台,是非真假本官自由定论无需你劳神。本官位居大理寺卿已有十年之久断案无数,莫非不如你?”王铮正言厉色的训斥道。对于杜康这个御史中丞在此指手画脚,王铮对此很是反感。

    “是!是下官一时情急所致,还望大人见谅!”杜康脸色微变之余,躬身行礼致歉道。但在低头之时,一抹怨毒之色闪现而过。

    “此事到此为止,明日我等上朝禀明圣上即可!”说完之后又吩咐狱丞好生照料陈浩,继而便不悦的甩袖离去。

    王铮的话再明显不过,杜康自知留在此地也无意义,回首瞥了一眼陈浩便愤恨的离去。转眼之间,整个牢房里只剩下陈浩一人。陈浩依旧我行我素的痴傻一笑,手持乌纱帽不停的摇摆。接着在牢房里翩翩起舞,披头散发疯癫之极,时不时的从其口中吟唱出不知名的小曲儿。

    狱丞与众狱吏见状不禁摇了摇头,关于陈浩的来历他们或多或少知晓一些。见曾经誉满京城的翰林学士落得此等疯癫下场,倍感惋惜之余多了几分怜悯。

    一夜无话,翌日早朝宣政殿上,王铮便如实禀告了陈浩如今的状况。王铮之言顿时引来了朝堂之上的震动,实难想像几日前还是舌战群臣的陈浩,如今却落得疯癫下场。

    王铮的话自然不会得到群臣信服,首当其冲的便是礼部侍郎李褒,李褒言辞郑重的表述了自己的怀疑:“微臣以为定是那陈浩诡计多端,以疯癫之症躲避罪责!”

    李褒此话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根据大唐律法疯癫之人可有酌情减刑的条文。再则群臣均能看得出,宣宗李忱有意偏袒陈浩,并想将此事化小。这也是自那日朝政之后,便严令群臣不得宣扬此事的原因。此事若传扬出去,与朝廷不利与大唐不利。

    李忱这几日略显疲惫,一脸疲倦的问王铮:“王爱卿口称那陈浩已病至疯癫,可有证据?”

    王铮不敢有所怠慢,躬身回应道:“大理寺牢狱中有一狱医医术精湛,经他诊断确是疯癫之症,微臣所言断不会无由而发……”

    “王大人此言谬矣,牢狱医者医术岂能可信?狱医岂是御医?再者而言,那狱医是否受贼子所贿,故作假案也未尝可知……”杜谦此刻出列反驳王铮的言辞,可谓是厉言出锋。因上次之事杜谦无故被降了一品,心中怨恨可想而知。

    王铮一听杜谦之言可谓是心中窝火,心道这可是你自己找上门的,于是便争锋相对道:“杜谦杜大人,若非你杜家有意惩治陈浩,暗自行贿贿我大理寺狱史,使得陈浩五日未进食粮,何以使得体弱风寒入体高热不退?又岂会有之后的疯癫之状?”

    “这……王大人休要诬陷!”杜谦对于此事当真是无从知晓,因为此事他并没有参与。

    李忱饶有兴致的轻轻一笑道:“哦?竟有此事?”“启禀圣上,此事并非微臣一人知晓。那日刑部侍郎史大人、御史中丞杜康杜大人也可为证!”王权分别指出当日三司会审的几位官员以作凭证。一更。……by:89|10054106……》

 第五十八章 金口圣谕出殿门

    第五十八章金口圣谕出殿门

    而杜康却不知的是,这杜谦虽然已非壮年,然仍旧留恋于青楼花前月下。昨夜这位杜谦杜大人非但未一夜未归,更甚者是随身携带官服,时辰一到便出了青楼直接进宫上朝。府门不入自风流,又岂会得知这其中的事情原委?

    李忱听完二人的回禀心中倒是一乐,暗自思忖这陈浩倒真是这杜家的克星。他本就有整治杜家的念头,虽然此次杜家受到重创,却远非达到李忱的要求。如今既然有杜氏子弟浮出水面行不法之举,那他李忱也就乐享其成的整治一番,于是沉声道:“既然三位爱卿说法一致,受贿狱吏之人乃是杜林。杜家子弟一犯再犯,朕岂能坐视不理!”

    略作沉吟继而威严的冷声道:“传朕口谕,杜林知法犯法免罢爵位贬为贫民……”一时间口谕传出宫外,几多欢喜几家愁。这可正是:金口圣谕出殿门,从此公爵为平民。

    待众人退下之后李褒深表疑惑道:“圣上明鉴,微臣认为杜谦杜大人所言有理,仅凭狱医一面之词不可证实那陈浩所患疯癫之症!”

    李忱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继而看向王铮,王铮自然会意道:“伊始微臣也与李大人一样深表疑惑,曾也有过试探之意,然杜康杜大人可谓是天纵奇才,实乃我刑狱学而习之的‘典范’!”

    “哦?竟有此事?”李忱倒是深表疑惑的看向杜康。而杜康脸色有些面红耳赤,此时的他低头不语脸色阴沉。

    王铮的这番话顿时引起来群臣的兴趣,除了几位知情的宰辅知晓其中辛密,其余人却不知这审案中的经过。

    王铮将陈浩如何摘取他的乌纱帽,又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小便于乌纱之中。之后又是在杜康的逼迫之下,将小便一饮而尽。最后又是如何劝住杜康欲用粪便逼供一一道来……

    此间陈浩种种痴傻癫狂之状,让王铮形象的描绘出来。使得众人对杜康此举有悖人常之余,也对陈浩的疯癫感慨万分。

    “圣上,老臣有本启奏!”白敏中昨夜早已从史中宇口中得知其中经过,对陈浩疯魔之症感到惋惜与内疚,于此同时更是对杜康此种假公济私行为感到不忿。救不了陈浩已是让他感到内疚万分,如今人已疯癫却受这般凌辱,如何能让他坐视不理。

    李忱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足见也被杜康的这般行为心生不悦。见白敏中有本启奏自然深会其意,于是高声道:“奏来!”

    “老臣弹劾杜康杜大人私自对犯人用刑,这还罢了,竟然用此等非人之刑!若是此事传扬出去,老臣唯恐天下文人士子,口诛笔伐之下有损圣上圣贤之名。如杜康此等酷吏,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有何颜面自称文士,老夫羞于为伍。故此,老臣乞请还乡安度晚年!”一向不善言语,一直给人和善的感觉的白敏中,此刻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痛斥杜康。

    白敏中奏本之后,令狐绹也表示复议,恳请李忱严惩杜康以正清明。

    “爱卿言重了,爱卿乃是股肱之臣,爱卿岂能忍心弃朕而去!”李忱被白敏中这番陈词说的也是义愤填膺,于是极力挽留道。

    白敏中一番慷慨激昂的痛诉,使得朝堂之上气氛顿时凝滞起来。杜康本要上前出言反驳,却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他能明显的看出,众人眼中的鄙夷与厌恶。

    即便卢商与卢绾也是失望的摇了摇头,杜康当夜将审讯经过讲与二人之时,却没有提及这非刑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