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重生之一世荣华 >

第39部分

重生之一世荣华-第39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一世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箫剑陪着小燕子准备潜回京城,而此时的京城已经被搜查的底朝天,整个京城都有着一股肃杀的气氛,皇宫里太后和皇上这两人不痛快,谁能痛快?从嫔妃格格到宫女太监,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唯恐说错话做错事惹来杀身之祸,而宫外的大臣们,刺客一事牵连甚广,现在皇上全力追查箫剑暂时忽略了其他人,等皇上回过神来,如果认为他们一个个的办事不力,谁都免不了责罚啊!

唯一在这环境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大抵只有阿德和绵忆了,因为这些大臣们战战兢兢一个个的全都跑去和府找阿玛希望能得到指点,阿德不喜欢这些人的嘴脸,于是躲到绵忆这里,绵忆当然是万分欢迎,两个人下下棋,练练武艺,一起看绵忆府里的藏书,现在京里面那些人因为绵忆是五阿哥的儿子,唯恐避之不及,荣王府倒是清净的很!

“这次皇上让十二阿哥统领御林军搜查叛党,十二阿哥也算是受了重用。”和绵忆坐在凉亭里品着从海宁带回来的极品菊花茶,阿德不禁有些感慨。

“十五叔根基已深,怕不是那么好动摇的。”绵忆不以为然,皇爷爷没有把十二叔过继出去,多半是老佛爷从中阻拦吧,他对前皇后没有任何印象,自他有记忆起,后宫的主位就已经空了,况且一死百了,再不喜欢,废后的诏书没有下,皇爷爷也不能不让她入皇陵,可是皇爷爷居然真的不让皇后入住皇陵,这件事对十二叔的伤害尤其大。

“可是令妃,不,是令嫔,现在已经不得宠了。而且此次箫剑小燕子他们惹下的大祸,难保皇上不会牵连到她身上去。”按理说,令妃是包衣出身,不是正经的旗人,可是宫里面正经满洲贵族所生的孩子过继的过继,不得重用的不得重用,前世也是永琰继承了皇位,这,于理不合啊!

可惜自己前世完全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永琰登上皇位之后太上皇干政多年,太上皇驾崩之后,和家被抄,自己也很快被贬斥圈禁,根本就不知道,京城中其他的大臣贵族们,有没有对永琰的皇位有所非议。

“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皇爷爷并不是老糊涂!”绵忆不明白为什么皇爷爷对小燕子这些人如此宽容一忍再忍,如果不是这次的行刺事件,恐怕小燕子这一次杀人之罪最后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绵忆十分清楚,对于皇位这种事,任何一位帝王的手段,都不会宽容!

“阿德,爱新觉罗的血液里,从来都有残忍。”绵忆冷笑一下,“世人只道雍正爷性冷,却忘记了,圣祖康熙爷是如何对待他的儿子们!”绵忆还剩下一句话没有说,他心底有着隐隐约约的不详之感。

“自古无情帝王家。”阿德摇着头,看着绵忆:“因为是皇帝,所以才会残忍,不是因为爱新觉罗这个姓氏。”

不得不说,绵忆的确是乾隆的孙子,对自家皇爷爷心理的揣测猜到了十之七八,大批人马搜查箫剑虽然未果,但是却查出了箫剑竟然和江湖叛党欲孽天理教有所勾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乾隆大怒,当天早朝,从顺天府道六部,乾隆连夺了大大小小十多个官吏的顶戴花翎,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就在第二天,另一道圣旨震荡了后宫。令嫔意图谋害皇嗣、品德不端降为令贵人,升庆嫔为庆妃,十五阿哥永琰记于庆妃名下抚养,十七阿哥永璘记于婉嫔名下抚养。册封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十七阿哥永璘为贝勒。

令妃被一贬再贬为贵人,而她所生的两个儿子却一个贵为皇太子,一个贵为贝勒,可惜,这两个孩子从今天开始都不再是令妃的儿子了!

承受不住这种打击的令妃当场昏厥,连圣旨都没有接过。宣旨的太监不屑的撇了撇嘴角,把圣旨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然后满脸堆笑的对十五阿哥说:“太子爷,请您移驾到安庆宫给庆妃娘娘请安吧!”

永琰紧握的手心满是汗水,可是脸上却露出了温和的笑意,跟着太监一路到了安庆宫,得知了圣旨的庆妃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从今天开始,自己就是太子的额娘,就是将来的太后啊!虽然自己没有儿子又怎么样?到头来,令妃那个贱人的儿子不变成自己的了吗?

得意忘形的庆妃当然没有注意到永琰恭顺眼中的不甘心和痛恨,也忘记了,永琰已经不是不记事的孩子!

同样受了永璘跪地叩拜大礼的婉嫔就聪明的多,她回避了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亲自把永璘扶了起来,叹息道:“没想到短短几天里面,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你不要担心,令妃姐姐只是一时被外面那些个人牵连,等抓住了此刻,皇上的心也就软了,到时候去求求太后,皇上一定会收回成命的。”

待永璘走后,婉嫔听着心腹人回报了安庆宫那边的消息,不由的冷笑,心道庆妃啊庆妃,你今日这般得意,你可别忘了,那毕竟是别人的儿子,你真以为你能当太后!今日我卖着十七阿哥一个好处,日后,看咱们两个谁能笑到最后!

这道震撼了后宫的旨意,传到了前面,原本不满于十五阿哥出身的众位大臣也都不敢言语了,记到了庆妃名下,那就不再是包衣奴才的孩子,身份自然够格了,再加上皇上昨天才差点砍了十多个大臣的头,今天谁还敢冒死进谏,没看连一向最没心没肺的纪晓岚都不吭声了吗?

同样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绵忆脸色铁青,对阿德说道:“看吧,十七阿哥永璘都升了贝勒,十二叔却依然是个贝子!就算皇爷爷收回了皇后的封印丹册,但是废后的旨意没下,十二叔也依然是嫡子!堂堂一个嫡子,没有封王也就罢了,居然是最低的贝子。”

“绵忆,你冷静点。”阿德的心情也同样沉重,难道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却都是徒劳无功的吗?永琰还是被封为太子了!

“你说的对。”绵忆慢慢冷静下来,“不过就是太子而已,就算他真当上了皇上,也要看他的皇位能不能坐稳!”

第三十九章本分

皇上的旨意颁下后,老佛爷也顾不得静养,急招皇帝到慈宁宫,看着皇帝阴郁的脸色,太后把一肚子的火气都憋了回去,先是叹息了一声,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后宫不得干政额娘我自然是知道的,额娘也老了,身子一年比一年不要,虽然太医们一个个的都说着好听的话,但是额娘心里头清楚的很。额娘唯一盼着的,就是弘历你平平安安,额娘的孙子孙女们也都平安幸福,这大清的江山啊,永永远远的延续下去,额娘到了地下,也好跟你皇阿玛有个交代啊!”

太后这番话说完,乾隆脸上的阴郁神色渐渐转成了同样哀叹的神色,关切的说道:“皇额娘且不可作此悲语!是弘历不孝,让额娘担心了。”

“弘历啊,皇储的大事,额娘不会质疑你的决定让你烦心,但是额娘只想问一句,你是真的想让永琰继承皇位,还是别有考虑?”

“额娘怎么会这么说?儿臣当然是属意永琰才立他为储,是有人在额娘你耳边嚼舌根了?”皇上一愣,心道难道是这些朝臣不敢在大殿上进言,跑来见太后曲线向朕施压?

“没有人嚼舌根,皇上,这朝廷的事额娘不懂,也不想管,可是这后宫的事,额娘还是做得一半的主,是不是?”太后见皇上的脸上不复又气恼的神色,也将脸上的哀伤收了起来,换成了一脸的严肃。

“皇额娘自然做得了主!”乾隆连忙回答道,心里却是不解,如果额娘的意思是永琰的出身,他已经把永琰记在庆妃名下了,庆妃虽然不是满八旗,但却是汉八旗之人,而且她出身的陆家也是从大清入关之时就立下了无数功劳,按身份理应合适!

“皇上糊涂啊!”太后重重的叹了口气,“皇上只想着给永琰换个额娘,可是永琰如今多大了?那庆妃又没有孩子,从未为人母,面对和自己相差不几的‘儿子’,你让她怎么办?亲密不好,生疏更不好了!再者说,永琰是皇太子,也就是将来的皇上,那庆妃自然是将来的太后,那令妃呢?身为永琰的生母,又抚育了永琰二十几年,如果不立她为太后,那让大臣们和天下的百姓们戳永琰的脊梁骨骂他不孝!若是同样立为太后,那两宫太后,这后宫还有宁日了吗?”

“这……”乾隆一愣,随即心里面一阵烦乱,“是儿臣考虑不周,让皇额娘费心了,那依皇额娘之见,这可怎么办?”

“哎,若是皇后还在哀家也就省心了,年岁又合适,又是正经的嫡母啊!”太后悲戚的叹了口气,却见皇上脸色瞬间变得难堪起来,心里面叹了口气,这皇上也不知怎么的,对皇后就是这样的不满意!连人死为大都不能宽容!算了,太后把心里面提议永璂的事又咽了下去,改口说道:

“既然事已至此,还是有解决的办法,令妃,是留不得的皇上。”

“可是这样一来,永琰难免会……”皇上沉吟道。

“皇上,当然不能明着赐死!但是令妃年岁也不小了,又接连受了打击,难免身子骨也弱了,有个三长两短的,谁又能知道呢?”太后的眼里闪现了狠厉之色,后宫最忌讳什么?专宠!

她不喜欢令妃,并非因为她是包衣出身,若论出身,祖宗的宸妃出身够不够尊贵?顺治爷的董鄂妃出身够不够尊贵?她们哪一个笑到最后了?败就败在了专宠一个字!

只是因为她对皇上的干扰太大了!如果没有她,皇后也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这么多年来,她已经是太后心头的一根刺,她有野心又能影响皇上,皇上又对她的儿子永琰如此钟爱,若是将来大清的江山落到了她的手里,她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雍正爷啊!

撇去令妃不谈,永琰倒算是个好孩子,只是永璂,太后心里只得独自叹气:“皇上,咱们大清的祖宗规矩,早就废了立皇太子的说法,而是要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那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再拟两份交给重臣,三份遗诏合一方才有效,哀家看皇上正值壮年,缘何立储这般急迫?既坏了祖宗规矩,又平白无故的置永琰这孩子于尴尬的境地。”

乾隆对于祖宗规矩这四个字哑口无言,他平生一向自负,虽然因为些汉家女子屡屡与太后发生冲突同样是坏了祖宗规矩,但是乾隆自诩人不风流枉少年,因此并不以为意,认为自己有关朝廷大事方面还是很合祖宗规矩的,这一次立储的风波,乾隆心里面也着实烦闷,还不是因为被永琪给气的!自己当年真是瞎了眼,怎么会属意永琪做继承人?还好自己并没有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不然大清的江山,恐怕真的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乾隆尴尬的转移话题:“永琰这孩子朕看着不错,早早的定下来也好,只是皇额娘,儿臣不懂,何来尴尬呢?”乾隆心里面当然不这样认为,皇太子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自己给了永琰这么大的荣耀,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况且有了太子,自己再和老纪、和二去微服私寻的时候,朝中也有太子监国,真是一举两得啊!

“皇上,你可有想过永璂,他是正经的嫡子,又是永琰的哥哥,现下永琰是太子,别的阿哥对永琰行太子礼自然是应当的,那永璂呢?就算这孩子心无芥蒂,永琰这孩子心慈,看着永璂他能好受吗?”还好永琰是个温和善良的皇子,不然日后永璂作为嫡子,怕是要吃大苦头了!太后心里如是想。

“这……”皇上更尴尬了,在他心里面,早就自动自觉的把永璂给忽略了,一想到他就想到那个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