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穿回古代好养老 >

第18部分

穿回古代好养老-第18部分

小说: 穿回古代好养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除了村子里和这县城之外就没去过别的地方,对你说的那些村子根本不知道在哪儿,恐怕不能带你去游玩啊。”

“噢,那真是遗憾了。”萧远赫面上完全没有表现出什么遗憾,看见对面的少年的注意力似乎都在桌上摆的菜上面,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几分。

他比比桌上的菜,“这都是这家酒楼的招牌菜,刚上的,风夜不妨尝尝。”

“不不不,我已经吃过饭了。你还是自己吃吧。”

风夜刚才其实是在研究那荷叶东东里面是什么,还有就是多瞟了几眼那色香俱全的菜肴,奇怪着这人点了那么多菜为什么不吃而已,绝对不是自己也想吃。

“我也是用过饭了才来的,点的菜也是为风夜,不然在下怎么好意思请风夜!”

“那我就不客气了。”风夜半句推辞没有,抄起筷子就喂起了自己和星儿的肚子。

逛了半天街,对了半天干巴巴的话,风夜也有点饿了,既然主人都发话了,尝尝就尝尝,管他呢,反正他自己又不吃,青天白日的,他还能卖了我吗!

嗯,这鲫鱼头不错,荷叶包着的原来是鸡啊,像是烤熟的又像是油炸的,味道真不错,回去让青叔研究下怎么做,藕片做的也好吃,又脆口又入味,明年咱也考虑下挖个池塘种藕,汤也好喝,一点鸭子的腥味都没有。

风夜圈着星儿在怀里,自己吃一口,喂小星儿吃一口,一大一小吃得欢快,一点儿也没理会一边的人。

萧远赫看得心里更加好笑,小少年那副有吃万事足的样儿,活像只被主人顺毛的猫,他怀里的小娃娃也是一个样,小嘴吧唧吧唧的努力嚼着菜,还要忙着发出细细的“好七,蝈蝈,好七”的声音,那大眼睛还不时地往他这边遛遛。哈哈,真是好玩!萧大狐狸喝着小酒支着肘饶有兴致的看着。

风夜吃了个半饱,最后喂小星儿喝了小半碗汤,放下了筷子。那边的小二马上递上一条雪白的帕子和热毛巾。

风夜一愣之后才反应过来这是擦嘴擦手的,这里的服务水平还蛮高的嘛。

“失礼了!多谢萧公子款待。”风夜学着这里的人的样子抱了抱拳。

“无妨,能认识风夜也是缘分。不知风夜家住何处?既然我们有缘相识,也算朋友一场,说不定他日我还能去拜访一番。”

风夜正要回答,坐在他怀里的小星儿就伸出小手指着窗外:“蝈蝈,叔叔。”

风夜顺着看过去,原来是青叔在对面的戏馆子里,估计是以为风夜还在戏馆里,正在跟跑堂的问呢。

“青叔,这边,我们在这儿!”风夜站起来大声叫了他一声,楼上其他的人都纷纷朝他看过来。

穆青一看两个主子都在那边,就下楼往这边过来。

“抱歉了,萧公子,我家人寻来了,这就要告辞了。我就住在你刚才说的蝶山村,如果萧公子有兴致去游玩,我到时再感谢公子今日的款待。”风夜可不认为他真的会去那山村旮旯的地方玩,像他这样的有钱人,多半是在繁华的都市里喝酒泡花楼,就算是要游历也是去名山大川,所以告诉他也没啥损失,说什么人家也是好汤好菜地请了他一顿的。

“哦,那真是可惜了,我还想跟风夜多说说话呢,既然这样那也只得期待下次了。不过我相信我们肯定有缘再见的!”可惜了这么有趣的小猎物了,没人给他逗趣,呆在这小乡城长日漫漫的还真是无聊透顶啊,看来我还是尽快回京城吧。

“那我就告辞了。”风夜对他点点头,抱着孩子走了。

这个萧远赫,其实接触起来到没有那么令人讨厌,只不过他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和神态总是做出一种不正经的调笑意味来,让人看着来气,这人哪,跟个狐狸一样,不止有九条尾巴,还有好几张面具!



新年 
  
赶大集回来之后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八,村里家家户户都飘出了米麦发糕的香气。

这一天,人们都在做年糕、发糕、福寿面、芝麻饼。这里的年糕和发糕跟现代的没什么差别,就是糕上面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字印这些东西,是用特定的模子做出来的。

风夜家人手少,他又是个喜欢往热闹地方凑的,所以风夜就积极响应了高大娘和张嫂子的提议,几家合起来做年糕、面和芝麻饼,除了大娘家和张木匠家,还有高二嫂子家以及高村长的弟弟高福全家。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不用风夜操心,有青叔整治呢。到了正式开工的时候,风夜最主要的也是他最感兴趣的工作就是印模子,将成型了的年糕团拍上福印。

其实这工作看起来好玩,做起来是很吃力的,手臂要很用劲。风夜白天拍多了年糕,晚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时胳膊酸疼的要命,简直比上山砍了几天柴还累。

做好的年糕有白色的咸味素糕、黄色的甜味素糕、加入了五色果仁的果糕、加入了烧肉的肉糕,单从品种上就比现代时候强多了,高大娘现炒了一些来给众人尝,味道居然还不赖。刚蒸出笼的发糕也很好吃,面糕磨得很细,酥松甜软的,还带着一丝微微的韧劲,有点像QQ糖。

其实对于风夜来说,过年吃不吃年糕没什么大不了,以前过年时年糕纯粹就是拿来摆设的,冷硬邦邦又黏糊的东西实在是不怎么引人喜欢。不过,显然的,后世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失了太多先人们创立时的美好了。

做了年糕又做芝麻饼,这芝麻饼就是面粉混合着糯米粉做成的饼子,里面裹着少少的一点红糖,外面碾上芝麻,放到火上烤熟,吃的时候也是用火烤热就行了。风夜和小星儿分着尝了一个,结果牙齿都被黏住了,此物简直就是拿来考验人的耐性和牙口的。

风夜趁着面皮充足就再次包了一次云吞,让众人都饱餐了一顿。

腊月二十九,没什么活动,下午风夜兴致一起,决定做点卤味。卤汁的配料是前世时因为爱吃卤味而特意上网查的,现在也只记得七七八八,前儿赶大集时风夜就让青叔买了回来。而且风夜还收集了不少的鸡鸭肾、鸡鸭肠,都是前天在集上买肉时附送的,清洗处理干净的,现在还放在盐水里泡着呢。

风夜调了卤汁在锅里熬着,用开水烫煮了那些肠肠肚肚,又在葱姜黄酒谁里洗一遍,才放进卤汁里煮。出锅的成品卖相当然是没有风夜以前买来的那些好看,吃起来嘛还行,估计是手艺不过关,以后多练练就好了。卤完了这些,风夜又切了一块五花腩肉进去,出锅后居然很好吃,都可以当凉碟菜了。

晚上是吃火锅,风夜决定以豆腐为主料,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想玩一把古人所谓的“浪漫”。

不是有诗说“红泥小火炉,对酒到天明”吗?烧着小火炉,上面架着一壶美酒,旁边一个大火炉,上面是火锅,翻滚的老火骨汤中,白白的豆腐浮沉不定,就是此刻风夜家的一幕细节了。

他还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读过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里面说的是朱大作家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寒冬的夜晚,跟父亲兄弟们围着一个小火炉点豆腐吃,困难生活中只能用白水煮着豆腐,父子几个人捞着豆腐沾着最简单的酱油吃,豆腐总是在锅里浮动,还没捞起来往往又掉到锅里去了,豆腐烫舌,因为吃到嘴里太烫,就马上吞到肚子里去,可是肚子也跟着烫了很久,吃完了豆腐,全身都暖融融的了。

风夜一直记得文章里面提到的这件事情,当时读来觉得很温馨很感动,心里就一直在想,哪一天等我回家了自己也做来试试,但是后来不是工作太忙就是忘记了,最后也没能够实现。现在却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中做着久远时空以外应该做的事情,风夜心里忽然觉得难过了,不知道他在现代的身体是不是没有了,他走了爸爸妈妈也许会伤心,但是时间久了或者就忘了他的吧,而他在这个时空中,心里却还装着那样遥远的回忆过一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风夜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被老天惩罚了。

“蝈蝈,蝈蝈……”感受到风夜情绪的变化,他怀里的娃娃不安的唤着。

“风夜,你怎么了?”青叔也注意到风夜似乎有什么不对劲,刚才明明还好好的呢。

“没什么,被豆腐烫到了,呵呵……書香門第”风夜尴尬的戳戳脸,低下头吸吸鼻子,长呼了一口气,唉,看来是朱自清大人的功力太深厚了,都这么久远的事情了居然还让人伤感,真是的!

看他这样,穆青想着也许是他想念自己的亲人了,就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什么也不清楚,只能在往后的生活中多看顾着他点了。

……

除夕终于到了,风夜已经惦记了很久的烧烤马上就可以弄了。

你听的没错,风夜就是打算弄个烧烤Part,这可是过年守岁的保留节目啊,怎么可以缺少呢,他计划了好久的呢!二十七那天正好赶上有人宰牛卖,风夜侥幸买到了一些牛肉和牛腩,那两斤多的牛肉他都已经切好腌上了,单等着除夕这天用。

不过在烧烤到来之前还是有很多活儿要干的,家务基本不用风夜做,但是祭祀什么的还非得他做不可。

所以早上吃过饭之后,风夜就提上青叔准备好的一应祭食、祭器去宗祠和庙里。

风夜拿的祭食是这里民间典型的“一牲三畜”,也就是一块猪肉、一只整鸡、鸭蛋鹅蛋各一,另外还有代表五谷菜蔬的面条、年糕、香麦和香萝。听青叔说,如果是皇家和诸侯,则是要备上三牲六畜,谓之“太牢”,还要备齐五谷蔬菜和百果。真是麻烦啊,只是如今可不比寻常节日,祭食和祭器都要准备齐全,不能马马虎虎的。就拿祭器来说,这里的民间遵行的是“七酒五茶八筷”,也就是说要备齐一套七个的酒鐏,一套五个的茶杯,八双红纸抱腰筷子,数量上是非常严格的。这已经形成了民间的潜规则了,如果违反了是要受到指责的,严重的还会被治罪。青叔说了,曾经有人祭年时只用了三个酒杯,结果就被县官请去吃了几天牢饭。风夜心里那个郁闷啊,他原本也是准备只用三个酒杯茶杯的呢,连筷子都没想起来用(其实是不知道),汗啊,这封建迷信社会!

幸好都有青叔帮着准备,风夜庆幸,同时也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向青叔好好问清楚此间的风俗忌讳,免得哪天他就栽进去了。

来祭祀的人很多,风夜拿着东西进去,看见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这是最保险的了。

祭祀回家,风夜协助青叔准备着新年的各种食物,张贴青叔写的对联,青叔的一手行书写得还真是漂亮呢,村里很多人家的对联都是青叔帮忙写的。

吃过了午饭,大家都去午睡了,晚上是要守岁的,最好多留点精神。

晚饭时候,风夜又在自家的堂屋里祭祀了祖先才开始吃饭。拿来祭祀过的饭菜已经有些冷了,而且有一股很浓的香火味道,未来几天大概会这样,风夜决定还是弄火锅好了。

晚上洗了澡,给祖宗和灶神上了供品点了长明灯后,风夜就开始捣鼓他的烧烤。可惜“除夕初一不过门”,今天只能自己家几个人进行了,要不然把高大娘张木匠他们一起请过来,大伙儿热热闹闹的才好玩呢。

古代没有烧烤酱,风夜就用酱油、蘑菇粉、蒜蓉、八角粉简单调了蘸酱,备上自己做的椒盐、、辣椒酱和买来的蜂蜜酒OK了,竹签是早就弄好了的,烧烤的主料是牛肉片、几只鸡翅尖、鸡腿、小个的鱼和韭菜。

炉火已经烧得贼旺了,风夜烤的一个鸡翅尖和一串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