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穿回古代好养老 >

第2部分

穿回古代好养老-第2部分

小说: 穿回古代好养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的一堆铜钱,数了数居然有878枚。角落里的木箱里有两套打了几个补丁的粗布衣裤,床上一条破旧冷硬的棉被。以上就是从风夜住的这间屋子里所有的东西。
这屋子是泥胚垒起来的,屋顶是茅草,看起来很有些年月了,也不知道下雨会不会漏水。屋子统共就三间,建成品字形排列,中间的一间就是风夜住的那间,旁边两间分别是厨房和杂物储存室。之前没注意,现在翻起来发现储存间里的两口大陶缸里还有东西,一个装满了晒好的谷子,一个里面却是各种布袋子装着的东西,风夜一一打开,有黄豆、荞麦、玉米、糟糠,还有笋干、菜干和几把不知名的干草药。这样一来,粮食问题暂时不用操心了。厨房里油盐快没有了,灯盏里没有灯油,木头做的碗柜,五套竹碗筷,三个缺口的瓷盘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想想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光喝水的杯子大大小小就有五六个,风夜心里就有种回到解放前的无力感。
风夜决定跟高大娘去集市看看,买点生活必需品,先把日子过下去再说。听高大娘的意思,这时代的集市是三天一集,就在山外的县城里,离村也不远,吃了午饭再去也还来得及。因此昨天风夜早早的就做了午饭,去赶集了。





3

3、种菜 。。。 
 
 

天大亮了之后,风夜慢腾腾的爬起床,先把锅刷了,削了红薯煮上才开始洗漱。
没过多久,红薯汤就煮好了,风夜端着碗站在院门口一边吃一边想今天该干些什么。
篱笆围成的小院外,放眼望去,是整片整片的山岭,在群山环绕间高高低低的点缀着些农田,一条河流在山坳间时隐时现,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房屋三三两两地散布在山坡上、地头间,离着风夜这里稍远的大片屋子就是村中心所在,那里平缓坡地比较大,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在那修房子,那里还有个大大的晒坪,听说是村人们集体修的,风夜病刚好那会儿还去过。而风夜所在的屋子是在山坳的最里边靠近蝶山的一大片山坡上,不知为什么只单独的一户,屋后不远就是一大片夹杂着火红枫树和各种杂树、竹子的山丘林子,再后面才是连绵的蝶山山脉。
现在正是将入冬的深秋时候,山间丝丝缕缕的薄雾把那些深深浅浅黄的红的绿的树映衬的异常漂亮。远近的山坡农田里,一些村人已经在劳作了,秋收后的田野都开始种上了耐寒的粮食和各种蔬菜,一垅一垅的整整齐齐,一眼看去并没有秋天的萧索感,再加上现在的天气晴好还不冷,看去倒有一种懒洋洋的说不出的喜悦满足。
这里的风景真是美呢,如果是在现代八成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看来暂时生活在这里还是不错的。
吃了早饭之后,风夜从杂物间里提出一把铲子来到屋后的菜地,打算把空了和荒了的地都翻了,种上些应时的蔬菜,已经很久没有干过农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得好呢。
不过这明显不用担心,风夜说什么也是在农村住过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都有,而且估计这个身体原来也是干惯了农活的,操作起来还算趁手。因此,没过多久风夜就整出了一块地来,难看是难看了点,能种东西就行。
除草,翻耕,划块,整垅,按着前世风夜姥姥种地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弄。
太阳慢慢升高了,整个天地间都很安静,从山林中传来阵阵的鸟鸣声和空气中飘忽的说话声更衬出这种静来,在满是噪音的现代城市,哪里会有这种安静存在?也许,穿越也不是那么坏的一件事。
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就过去了,风夜看看自己亲手整出的地,满足的叹了口气。该吃饭了。话说这个身体还真是不太中用,太瘦弱了,看来以后要多锻炼多补补。
饭后风夜照例进行午睡,小孩子身体也要注意修养,要不然长不高就得不偿失了。
等风夜醒来,太阳已经落下去半截了,风夜提了铲子又慢腾腾的来到屋后菜园,把今早翻的地再平整了一遍,分成小块小块的,然后把白菜、包菜、萝卜、香菜和花菜种子撒上,施了一层从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再从菜地旁边的水洼提水浇了一遍。风夜锤了锤酸疼的胳膊,又把菜地里原来的菜松了土,拔了草,也施上草木灰,再浇一遍水。做完这些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到山后面去了,天也开始要暗下来。今天的工作只好结束。
风夜把工具提回屋里,又快手快脚的弄了晚饭。洗完澡躺床上的时候,风夜想明天是不是去看看自家田里的情况,看能不能种上点什么,先前高大娘带他去认田地的时候光顾着记哪块是自己的了,也没仔细看看。田不多只有三亩,就在山坡下面一点挨着小溪的地方,都是连在一块的水田。听高大娘讲,村里的人家一般都会有七八亩田,多的有十几亩,李同家原来也是有八亩多的田地的,就是因为李同父母没了,老祖父一人种不了那么多就卖了才这样少的。可是在风夜的心里,这三亩的田也是很多了,他小胳膊小腿的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呢,而且他可不想像村里人一样单纯的靠刨地种粮食来生活。现代人都知道这是没法发家致富的。风夜还想像现代那样过小资日子呢。
胡思乱想着没一会,风夜就睡着了。小孩子的身体累了一天了,夜里睡得特别踏实。
……
第二天一早,风夜吃过了早饭换上草鞋就下坡去看田。
这时候太阳还不大,早上的田埂草尖上都是露珠,没一会鞋子就湿了,寒气直往脚里钻,这里没有防水鞋,要是真的到了冬可就没法出门了。而且貌似风夜能穿的衣服也就现在身上的这身夹袍,剩下的两套都是布单衣来着,鞋子也就一双布鞋一双草鞋,过冬的衣服可没看见。看来在天气变冷前还得操心这个问题。
附近农田里有一个中年汉子在劳作,看见风夜下来就笑着唤他:“同娃子啊,要做些啥呀?”
风夜对这个汉子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只得胡混过去,“我来看看田里是不是该种些什么。您浇菜呐?”
“是咧。你家的田肥,种菜种粮食都是好的,荒着就可惜了。不过你想种些啥?看你一个人料理不来这许多哟!”
“是的,大叔。我还没想好要种什么,我先看看。”
“那你得紧着点,寒气估计着就快来了。”
“哎,我晓得。”
绕着田埂快速的把几块田大致看了一遍,风夜跟中年大叔打过招呼就赶紧回去了。田都是肥沃的水田,水已经排干净了,要是能翻耕了,种些菜、土豆应该可以,只是这又是一个大工程啊。算了,过几天再说吧,今天还得把菜地翻完了。风夜打算把原来长得很浓密的一些芥菜和包菜移植出来,经过这几天的浇灌,原来蔫蔫的菜苗已经恢复绿油油的了,移植出来应该能成活。
有了昨天的经验,风夜整地更快也更细致了,他一直整到午后,觉得饿了才停下。草草的吃过了早上剩的红薯粥,风夜又开始干活,一直忙活到傍晚才把菜苗移植培好。看着一垅一垅的菜地,风夜的成就感就蹭蹭的往上冒。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自己写的就是流水账




4

4、进山 。。。 
 
 

菜种了,风夜准备到后山去逛逛,看有什么山货可以再收点回来,换点钱做两身过冬的衣裳。赶集那天风夜去问过了,这里的棉布和棉花可不便宜呢,就他手里剩的那些钱,做了衣裳就不剩什么了,他可不敢一下子花光。
这一天,简单的吃过了早饭,带上一个烤熟的红薯,把小砍刀放进背篓中,风夜就往后山出发了。屋后的山坡上有一条踩出来的路,一直往山里延伸。风夜先在屋后不远的杂树林子里转一圈,发现这里除了枫树、其他说不出名来的杂树和大丛大丛的竹子外,居然还有李树、梅树、野山楂树、梨树以及许多长的矮矮的番石榴。那些果树的数量还不少,看样子都是野生的,这简直就是个天然果园嘛,要是以后有机会还得好好培育,说不定可以成为风夜赚钱的门路呢。
一路往上,林子里渐渐的会出现些粗壮的松树、香樟、榕树、梧桐……越往上枫树越多,风夜还发现了两颗挂着果的紫橄榄,上面的橄榄果还不少,地上也掉了些。这东西可好着呢,虽然生吃会很涩,但是经过炮制之后却可以制成干果或者蜜饯,还可以做成橄榄菜。风夜决定回来的时候再弄些回去。
继续往上爬,等到了小山顶,风夜发现这里真是一个火红的枫树王国。这个小山顶上是一片平地,草不高,金黄火红的枫叶在地上落了一层,看上去就像是地上铺了色彩缤纷的地毯般,美极了。从山顶这里往下面村子看,还可看到村口的一两家房子;从小山顶再进去就是蝶山主脉了,两山之间是一道狭长的山谷,长满了草木,因为树木遮着,风夜看不到谷底是什么样。从小山顶这里有好几条被踩踏出来的小路一直通往山谷下面,估计是村里人经常来,那么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风夜顺着其中的一条小路往下面走去,没走多久脚上踩到一个圆球,来不及惊叫一声身子就摔了出去,所幸这里坡地不是很陡,滚了几下就停在一棵大树根边上,手掌下意识的一撑地,却不知道压到了什么东西,针刺般的痛。等他坐定了,一看,原来是个刺球,把他甩掉之后还是有几根小刺扎进了肉里,左手腕也摔破了皮,血丝冒了出来,一抽一抽的疼。风夜哭丧着脸念了几声倒霉,才小心翼翼的用指甲拔刺,又挤又拧的总算把刺都弄出来了,又找来些止血的草叶捏碎了敷在手腕上。
呲牙裂嘴的歇了些时候,风夜仔细打量了四周,发现周围还有很多刺球,有些球裂开了露出了里面的核,用树枝把核取出来,风夜不由得惊诧的“咦”了一声,“这不是栗子吗?”再仔细端详了会,把其中的一个核用石头砸破,里面确实是奶黄的果肉。
“居然真的是栗子啊!”风夜刚刚还在诅咒着这万恶的刺球害他摔伤,现在心里倒是乐了。看这周围这么多的刺球,捡回去可够他吃几天的。况且,他抬头看了看树上,没掉下来的还有不少。风夜乐呵呵的用树枝拆刺球,他以前可不知道栗子原来是长这样的,不过这东西真的非常难弄,一不小心刺就扎进了肉里。
大半个上午风夜就专心的拆栗子,小背篓装了有差不多半篓了,附近开裂了的刺球都被拆完了,风夜满意的拨拉着篓子里光滑饱满的栗子,心想还是先下谷去瞧瞧,栗子往后再来弄。但是这么多的生栗子背上背下的可不轻松,风夜迅速看了看四周,摘来两片长相类似芋头叶的大叶子,把栗子倒出来盖好,再找来些枯枝树叶遮住,等回去的时候再带上,留在这里应该不会有人拿走的吧。弄妥当了之后,风夜又往谷下走,这回明显的走的小心多了,他可不想再跌一跤。
……
一路下去,风夜感觉空气变得比较凉爽湿润,高大乔木渐少,草坡和矮灌木丛渐多。终于到了谷底了,视野一下子就变得高旷起来。原来这里是一片狭长的平地,属于两山之间的缓冲地带,平整的草地上长着许多矮小植物。在一从高大毛竹的旁边,风夜还发现了一个泉眼,用小石块围成一个水洼,泉水从贴山的石缝间渗出来,积满了水洼。
风夜也渴了,看水还干净,尝了点居然还甜丝丝的,于是干脆喝了个痛快。此时应该是将近中午了,风夜把红薯也拿出来吃了。
太阳正中天挂着,谷里的微风和着暖洋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