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民国重生之平生事 >

第79部分

民国重生之平生事-第79部分

小说: 民国重生之平生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他们甚至都没有反抗就直接撤退了。
果然,还未等龚传文接着开口,陆艺华就冷嗤一声:“方靖还真出息了!”
龚传文老脸通红,这句话就仿佛刀子一般割在他脸上,冷风一吹就是火辣辣的疼。
陆艺华自然瞧见了龚传文的样子,想起来这一路上听闻的消息,他勉力压下胸中不耐的情绪,缓声道:“你接着说。”
龚传文被他这突来的待遇弄得一怔,但见陆艺华没有别的表示,也就接着说:“当时我们的作战会议还未解散,方军长直接下令让部队往南退。我和几个军官认为这样突围部队容易乱,说不定就要覆灭,于是主张固守。”
听到这里,陆艺华点点头:“后来呢?”
“在我们几个的劝说下,军座也就妥协了,命令我反攻文峰塔。”听到这里,陆艺华气息顺了不少,龚传文也得以松口气,他接着道,“守在文峰塔的共军人数不多,在我们的攻击下很快就退了,但是,但是方军座依然坚持撤出荆门,并不再顾虑我们直接下达了命令往南突围。”
往南突围的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共军对方靖的意图早有预料,在七十九军的难退路上设了不少要点埋伏着。就这样,一整个军两万人,除了由兴山经水路运送到松滋一带集结的一九九师主力外,七十九军主力在未经过任何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大败而归。
“……现在,除了卑职领着的一部,还有不少人正在往这边来。”
“还有不少人?”陆艺华问。
“卑职回来的路上见得情况,人多的人少的都有。”
知道陆艺华想的什么,二九八师师长回头朝身边的秘书吩咐了一句。那秘书点点头出了房门,然后还没等屋内再说几句话他就回来了。
二九八师师长问:“如何?”
“与龚师长所说相同,咱们的野战医院收留了不少人,这个事是副师长在负责,由于时间紧来没来得及报上来。”
“身份确定了吗?”
“确定了。副师长让卑职转告,说是还有不少残兵正往南来,大多是沿着沙襄公路。”
那师长点点头,然后转向陆艺华:“陆司令您看?”
靠在椅子上,陆艺华又想了想,转头问躺在床上的龚传文,“龚师长伤势还好吧?”
龚传文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下意识回答:“没什么大问题。”
“既然没什么大问题……那就先这样。”陆艺华站起身,道,“龚师长辛苦一下,暂代七十九军军长职务,负责收容整顿部队。”
龚传文本以为自己会受牵连,没想到不仅没他什么事,陆艺华甚至还给了他任务。虽然知道收容这工作确实他最适合,但心情还是难免带了些感激,道:“请司令放心,卑职定完成任务。”
陆艺华颔首表示知道,并未再多说其他的话。
这时他感觉非常疲累,这种战争,他叹了口气,这场战争——
闭了下眼睛,陆艺华压下心中忽起的悲意,勉强打起精神吩咐:“命令二九八师撤出团林铺、杨家集一带,第九师掩护。”
再疲惫他还是要为手下那几十万人负责,一条条都是命,但他心中那种无从下手的失力感,却让陆艺华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深深的厌倦。
屋子内的人都不是蠢材,听到陆艺华如此命令,心中都是豁然一沉,但这又有什么办法?
仿佛商量过一般,连带龚传文在内的所有人都起身鞠躬,应道:“卑职遵命。”
 

作者有话要说:等等还有一更,会把兵败身亡下发完。



2

2、前世二 。。。 
 
 
下了车,陆艺华径自往院内走。
一眼看去,院子内都是面色沉重步履匆匆的军官。见到陆艺华进门,正在忙着收拾文件的军官们忙停步敬礼:“司令。”
陆艺华边回礼边往里走,现在他根本无心再说什么。

刘晟回来时,见到的就是这个景象,虽然不乱却也已经没了秩序的军官们仿佛没头苍蝇一般在楼上楼下乱走。心中一沉,他一把抓住正对着他走过来的赵睿的胳膊:“怎么回事?”
赵睿低声道:“昨天夜里,共军突袭荆门,七十九军五千人被俘,军长方靖下落不明。”紧跟着就听到一声抽气声,他接着道,“敬安下令撤退,现在……”
刘晟没听赵睿说下去,松开他的手臂迈步就往楼上走。
赵睿忙拉住他:“等等,敬安在气头上,不让人打扰。”
“气头上?”刘晟皱起眉,他总觉得不太对。
“嗯。”赵睿点点头,“刚才回来时他脸色很不对,除了让人接着收拾外,一句话没说就把自己关进了屋子。”
“多长时间了?”
“有小半天了。”赵睿回答。

刘晟有些为难。陆艺华脾性并不好,虽然对情绪的控制力极佳,但在盛怒的当口却易迁怒他人。听赵睿这样一说,他还真不能上去了,不然说不定会劝出事来。
刘晟这边兀自担忧,赵睿去了一旁为他倒了一杯水。
初到陆艺华身边时,赵睿还是一个单纯激进却又有些自卑的青年,可以想象,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在军中绝对不会讨喜,除去偶尔上心了来与他话尽甜言的陆艺华之外,就只有刘晟对他有所关照。
慢慢地,赵睿也学会了淡漠处事。后来他更是为了信仰牺牲许多,硬生生改变了性格,将淡漠变为更加不讨喜的目中无人,却获得了更多的情报甚至是机密。
有时候,仗势欺人虽然遭人厌恶鄙视,却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转身的瞬间,赵睿嘲讽地笑了一下,又马上恢复了面上的表情。
胜利与即将自由的希望使得赵睿的神经比往日放松了些许,他怀着嘲讽不甘却又愉快的矛盾心情往外走,却没有发现身后的视线。
刘晟看着赵睿离开的背影,眉头皱了起来。

部队很快往南岸撤退,两个月后C党军队渡江成功。
新设于常德的指挥所内,陆艺华勉强撑起酸痛的身体听取战报。此时长江防线的情况非常不好,荆门一失,陆艺华身上的压力就大了许多。
“白长官已经于月中开始布置江防,并命令自岳阳城陵矶至宜昌南津关一线的之江防部队归您指挥。”
听完这句汇报,陆艺华抬手捏了捏酸痛的眼角,道:“指挥所的事务暂时交由周副司令负责主持。”
周副司令名叫周磐,是陆艺华的副手。
此时陆艺华已擢升陆军二级上将,并于抗战结束在新疆转了一圈后,就被任命为华中剿共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归总司令白崇禧调遣。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陆艺华在这个位子上做的并不如何卖力,这样一个人占着位子不干活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年初时,陆艺华就在重庆方面的暗示下退位让贤了。当然,这样的特殊时期,他那位校长也不会真放着他不用。在将他免职的同时,又重新任命他为湖鄂边去绥靖司令官,并在五个月后兼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
这在当时也算得上位高权重了。
“陈司令那里呢?”听陆艺华说了一半就停下去没再出声,那个负责记录的军官问道。
陆艺华也正在想这个问题。
此时,除去本就归陆艺华指挥的部队担任了自宜昌到郝穴附近的江防外,郝穴至城陵矶一段的防务则是由陈明仁的第一兵团所担任。
第一兵团这时候有新编程的三个军,担任防务用了他们近半数的兵力,其余就驻在长沙、浏阳等地整补。
想到这里,陆艺华问:“总司令那边可有消息?”
这个消息本就是等会儿要回报的,军官听陆艺华突然提起,脑子一转就全过了一遍,说的简明扼要却又内容细致:“白长官刚刚发来消息,命第二军移驻长沙。”
这个是陆艺华没有想到的,猛然听到这里他突地一顿,几乎没反应过来。
“长沙?”
“是。”
陆艺华坐不住了,他起身在屋子里缓缓踱步,视线从窗子里看了出去。
只见傍晚的天边倚着大片的火烧云,灿烂热烈,浓浓的无力感仿佛要在这个晚霞当空的傍晚破胸而出。
“司令?”军官提醒了一声。
陆艺华叹口气:“让陈司令撤出防线吧。”那军官明显一愣,却又见陆艺华摆了摆手:“出去吧。”
“……是。”

早在半个月前,陆艺华就已经与军长以上的指挥官商定了作战方案,但战事毕竟不是一个军团两个军团的事,它是所有军人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陆艺华商量出来的方案是,以主力防守长江南岸,竭力阻止C党军队渡江;同时以有力部队留守北岸的宜昌、沙市两大据点,非万不得已绝不放弃。
由于南京上海等地已经落在了C党手中,陆艺华曾就这个方案演练过几遍,即便C党绕过这里由长江下游渡江,威胁到他的右翼部队时,他依旧可以由钟彬指挥第十四兵团后撤至石门、大庸一线。
这样一来形势就好了许多。但这种形势却生生被第二军开进长沙给破坏掉了。白崇禧是华中剿共总司令,别说和陆艺华部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系统,这个人级别也比他高,对于这件事,陆艺华只能发电建议。
但他实在有些累,根本无心去与这些人兜兜转转。

听到门关上的声音,陆艺华缓缓走到窗口,静静地站着看楼下的一切。直到刘晟推门进来,他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没动。
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刘晟迈步进去,轻轻带上门后走到陆艺华身侧站着。
他顺着陆艺华的视线看过去,那里是一颗大树,大树下面的石桌上铺着一张作战地图,几个军官正围着那张地图说着什么,不时还有人上去写写画画。
离得太远,他们站在这里并不能很清晰地听到什么,只是偶尔有一两句音量较大的话语飘过来,能正经听到的也只有几个词语。
刘晟侧头看向陆艺华,只见他身上的气息比前些日子平和了不少。但这种平和却令他更为担心了,还不如刚从沙市退下来的时候,那时候再恼火至少他有生气。

“担心我?”感受到刘晟的视线,陆艺华扭头对上他的眼睛时突然一怔,随即笑着问道。
刘晟回过头继续看向窗外:“我——有件事想问你。”垂下眼皮,刘晟掩住眼睛中的情绪,尽量使自己的语气正常一些,“我想问一件事。”
盯着刘晟的侧脸,好半晌,陆艺华才笑了一声,然后再不看窗外一眼转身走到书桌后面坐下,“什么想问的这么难开口?”

没有直接回答陆艺华的疑问,刘晟沉默片刻后反而另寻了旁的事问:“第二军开往长沙后宜昌防务薄弱了不少,您怎样看的?”
陆艺华抬头看了他一眼,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还能怎样看?咱们的补给本就来自重庆,若不是这些川粮,这样多人别说打仗了,连吃饭都是大问题。战后粮食又是欠收,黄河一带的饥荒更是严重——”说到这里,陆艺华顿了顿。
知道他定是想到了当年炸黄河那段,刘晟也晃了下神。
陆艺华接着道:“宜昌是上游咽喉,形势比沙市要重的多,万不能像沙市那样轻易就丢了,不然补给一旦困难,长江就危险了。”
刘晟又问:“那宜昌守得住吗?”
陆艺华一怔,下意识问:“什么意思?”
内心中的矛盾在陆艺华这一问下竟然突然被压了下去,刘晟稳了稳情绪,道:“你看,现在离秋收还远,咱们所指望的川粮其实并不能真的有很大帮助,军粮供应太紧张,虽然阳城附近有积谷十万,但灾民太多,你不是还下了赈济灾民的命令?”
“还有远安——”陆艺华下意识反驳刘晟的观点,却连他自己都说不下去。
是啊,有再多存粮也抵挡不住这种消耗。军队或许够了,但灾民呢?他们真的不管吗?抗战时期所造成的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