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411部分

隋朝大老板-第411部分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的结果,苏游显然是喜闻乐见的,他也意识到自己不是金银财宝,做不到让任何人都喜欢。
  人人都喜欢的,是乡愿之流。
  苏游现在并不太在乎这些土豪们的看法,毕竟自己带兵打仗靠的不是他们。
  至于自己离开之后他们是否反水,那全得看窦建德的能耐了。
  一天的时间,苏游为自己的三万多大军以及退下来的那些老弱病残筹到了几近两个月的粮食,而军队瘦身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上谷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李靖在两天前已把魏刀儿斩首,并俘虏了近万的魏刀儿军。
  李靖会在三天之内离开上谷,准备来乐寿与苏游汇合。


513唐军大败

  原夏国的六万多士卒被瘦身成两万五千人之后,苏游把这些人分给苏烈、范愿、王伏宝、董康买以及刘黑闼,让他们各领五千人去收拢原本属于夏国的国土。
  除了刘黑闼尚在重伤之外,其余人接到苏游的命令之后,都松了口气,并纷纷紧锣密鼓地做着出征前的准备。
  这些人原还以为苏游受降他们之后,就从此被剥夺兵权了,哪想到苏游竟然不用原夏国的一个士卒,而且给他们提供粮草以及精良的武器和铠甲。
  苏游之所以让他们仍还带着原来的兵而不怕他们以此反自己,主要原因还是仗着自己拥有最先进的武器,以及李靖马上就要过来汇合。
  以前窦建德带着六万多士卒都只能向自己投降,更何况如今的两万五千人?
  苏游为他们装备了精良的武器和铠甲,但在火器方面却并没有对他们开放,苏烈、范愿等人自然不敢胡思乱想,毕竟他们的目的地是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他们带领着五千军重新收回那些小城,用得着火器吗?
  同一时刻,苏游命薛万彻对从刘方坞堡中俘虏的敌人进行了分类,选出其中五百余人编入了他的骑兵队中。
  按苏游的理解,重骑兵克步兵,轻骑兵也克步兵,而步兵的作用只表现在攻城战中。
  问题是,现在苏游攻城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于火器,所以云中军步兵的作用只有防守一途。
  就目前中原的战争来说,苏游并没有大量使用步兵的机会,事实上以后要与突厥人在草原中作战,步兵也没有任何优势。
  基于对未来的部署,苏游最迫切需要发展的还是轻骑兵。
  轻骑兵可以克步兵,同样也能克重骑兵。——重骑兵的人和马都装备甲具,负重太大,在持久力和速度上对轻骑兵并没有优势。
  苏游未来想要对付突厥人,肯定不能使用火炮,同样也不能使用重骑,用步兵就更不可能了。
  剩下唯一的选择,也就只有轻骑了。
  苏游现在有两个养马基地,一个是在南中的临沧,一个是新近才建立起来的辽东。——把辽东列为养马基地,只是苏游的无奈之举罢了,毕竟历史上辽东并不产马。
  中原主要产马的地区是河曲,但苏游不确定自己与突厥人的战斗会不会等到自己夺下河曲之后;不管怎么说,他迫切需要自己的轻骑兵能够强大起来,任何时候也不怵与突厥人在草原中作战。
  河曲地区,此时李玄霸已开始与梁师都交上了手;陇西地区,李世民在扶风郡大破薛仁杲,他一直追击到陇山方才收兵。
  而后,薛举亲帅大军进犯长安,前锋斥候出现在了岐州,距离长安极近。
  李渊命令敦煌公李世民率八总管兵十余万迎战薛举,按照李渊的既定方针,李世民到达前线之后便爱死命士卒深沟壁垒,准备与薛举率领的秦军打一场消耗战。
  李世民带领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甚巨,好在唐军入主关中之后,趁机夺下了几个大粮仓。
  太仓和永丰仓中的粮食,足够李渊二十万大军食用一年,所以粮食对李世民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薛举的秦军却是远道而来,又以骑兵为主,所以他们每天需要消耗的粮草也并不比唐军的少;更要命的事,薛举控制的地盘只有区区四个郡,不但狭小,而且贫瘠。
  李渊制定出与薛举拼消耗的计策,根据的是当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故事。
  问题是,当年诸葛亮的蜀军并没有什么战马,这才被司马懿的深沟高垒、高筑营寨所拖垮的;可薛举的秦军中有大量的骑兵,他的军队组成显然与当年的诸葛亮不一样。
  在与李世民对垒中,薛举不断派出千人队的骑兵队伍绕过唐军的大寨,迂回唐军后方骚扰粮道;有胆大的甚至冲到了长安附近,烧杀劫掠一番再扬长而去。
  薛举的骑兵千人队以骚扰战术不断进攻唐军,使得原本立于不败之地的李世民竟然在拼消耗上败给了薛举。
  面对薛举的游击战术,李世民实在找不出好的防范措施。
  而薛举的骑兵冲到长安附近烧杀劫掠的消息更是使得长安朝廷震动,李世民的声望也随之下降;李渊用人不疑,自是百般为李世民辩解,但后者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么多委屈?
  作为次子的李世民,要想得到李渊的认同,只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在这乱世之中,只有开疆拓土才是最大的功绩,李世民终于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
  “既然没能与秦军拼消耗,那就和薛举决一死战吧!”
  对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刘弘基、殷开山、李安远、慕容罗睺,包括行军总管刘文静都没有反对。
  这些武将被困在营垒里无仗可打,早就憋得发慌了。
  对李世民出战的决定,他们自是双手赞成;刘文静为人谨慎,他本赞同李世民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的决策,可这个计划不行之后,他也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随后李世民率领大军出营,在浅水原布阵迎战薛举的秦军。
  陇西是隋朝地养马之地,故而秦军多为骑兵,针对这一点,李世民采用了防守反击的策略。
  在列阵之时,李世民将步兵集于中路,将骑兵放在后方;两侧的兵力最多,却多为进关中时方投靠于唐军的各路人马,他们人数众多战斗力却不见得有多强。
  李世民将他们安排在两翼,是为了迷惑薛举。
  如果薛举见得唐军两翼兵多认为唐军的重兵在两翼,而采取中路突破之术在唐军两翼合拢之前戳穿中路的话,那就上了李世民的圈套。
  谁知薛举性格豪迈,对这些阴谋诡计并不精通,只知道硬冲硬打。
  在薛举的心目中,自己的骑兵是无坚不摧的,就算他明知李世民将精兵埋伏在中路,仍然会挥师猛攻中路的。
  唐军和秦军的兵力都在十余万左右,唐军步卒多一些,秦军则是骑兵更多,从战斗力方面来看,双方不相上下。
  可战斗刚一开始,秦军就一直压着唐军打。
  李世民的安排巧妙安排,薛举似乎也上了他的圈套。大战一开始,秦军猛将就宗罗睺就率领五千精骑弃两翼不顾,而猛攻唐军中路。
  表面上,唐军虽损失严重,却还在李世民的忍受范围内。
  李世民通过消耗的那些杂兵,想要直观地了解秦军的实力;从而更好地调整战术,在真正的大战中避实就虚,堂而皇之地击败对方。
  唐军的中路军领军正是刘弘基和殷开山,他们所领的万人队无疑是唐军的精锐。
  李世民则率领三千玄甲精骑在后方压阵,待秦军的精骑在步兵方阵前碰过头破血流后,李世民再从后杀出,一举将其击溃。
  李世民的战术很不错,问题是刘弘基和殷开山统领的精锐步兵挡不住地方的骑兵冲击,位于前线的步卒很快就在骑兵的冲击中败了下来。
  秦将宗罗睺冲垮唐军第一线后,薛仁杲马上统率薛举的三千亲兵冲了过来;这三千亲兵同样是骑兵,战斗力和宗罗睺的五千骑兵相比一点也不差。
  一万骑兵的连番冲杀下,唐军的中路彻底崩溃。
  中军的崩溃,意味着这场战争的失利,李世民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并未将这三千玄甲精骑投入战场,而是率领三千人且战且退、向东而去。
  慕容罗喉和李安远为救李世民,先后战死;刘弘基苦战断后,却是落入薛举的重围之中,力尽被擒。刘文静带兵杀入,终于将李世民救了出去。
  秦军与唐军在浅水原这一仗,以秦军大胜而告终,这一战也是唐军自从起义来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李世民在乱军之中惶惶四顾,几乎想要自裁以谢天下,结果被众将领劝阻;殷开山强撑病体出来,知道唐军惨败,差点晕了过去,不由老泪纵横。
  这一仗让李世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战争不是靠无敌的主帅来打的,至少他需要一支能够执行自己完美战术的大军。
  骑兵冲阵的威力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集关中之财力打造出一只真正的玄甲精骑来,以血今日之耻。
  李渊得知前线的消息后,震怒非常,当下调李世民回转长安。
  殷开山自悔没有完成李渊所令,主动将责任揽在身上,把自己的疟疾转移到李世民的身上,说自己贪功指挥,酿此大错。
  李渊将殷开山重责,又将此战总管全部罢免;刘文静虽有救李世民之功,却也被削职为民。
  李世民愧疚之余,只得抱病不出;李渊除了刚开始将他狠狠骂了一顿外,再也没理他。
  李世民这些天虽没出府邸,但从房玄龄处也能得知薛举大胜唐军后关中震动、谣言四起。随后李渊调长孙顺德、唐俭等人出马对抗薛举。
  唐军利用薛举疲惫之机,小胜了两场,薛举只得暂时按兵不动,两军遂又陷入僵持阶段。
  听到这些消息,李世民稍稍松了口气,暗想道,“好在这些功劳都不是大哥所得的,要不然自己这辈子就再也没法出头了。”
  正在胡思乱想间,李世民忽然看到长孙无忌欣喜着进了门,开门见山道,“世民,唐王让你前往武德殿。”


514世民奋起

  看着长孙无忌面有喜色,再想想最近这段时间的郁闷,李世民站起身来,没好气地说道,“家父可算是想起我了,你又高兴什么呢?”
  “玄霸得了一场大胜,北方的局势差不多该能平定下来了。。。。。。”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是吗?”李世民点了点头,也有些欣慰起来。
  李世民和李玄霸是双胞胎兄弟,他对玄霸和其他兄弟又是不同;他们两兄弟从小就是极好的,直到玄霸跟着孙思邈去了终南山,直到玄霸再次回来,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丝毫改变。
  玄霸获胜的消息,显然与建成获胜的消息不一样,至少李世民会为自己的双胞胎弟弟高兴。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从小就好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之前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在世的时候,长孙家所受杨广的隆恩比李家尤甚。
  那时候他们就互相指名道姓来称呼对方,现在自然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相比于对待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更愿意和长孙无忌玩在一起,毕竟长孙家没落了,长孙无忌不可能与他争名夺利,但李建成就不一样了。
  为玄霸高兴之余,李世民又难免自伤起来,相对于玄霸的大胜,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
  长孙无忌一眼就看出李世民的脸色有异,心中多半也能猜出其中的原因,当即劝道,“世民,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过去的事就别太放在心上了。”
  李世民第一次走上历史舞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