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00部分

天朝之梦-第100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操是几rì一回啊?”

    乌兰泰的话刚说完,林则徐身边就有个三十多岁的矮壮文士插了句嘴。这人就是左宗棠,布衣之身,也不是林则徐的幕僚。乌兰泰又些厌恶地看了这个多嘴之人一眼,刚想教训几句。却听林则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只好陪着笑脸回道“现在是两rì一操了,每操都是大半天!就算是禁卫八旗也没有如此精练,这广州八旗新军是必成劲旅的。”

    林则徐颔首道“两rì一操,倒是振作不少了。”

    说完这话,就拱拱手,带着左宗棠等随从人员,离了广州内城,奔自己的洋务衙门而去了。

    这广州的洋务衙门是在粤海关衙门的基础上扩建的,粤海关也归洋务衙门管辖。而白斯文则为林则徐这位远道而来的大清重臣,准备了舒适的西洋马车。

    在回衙门的路上,林则徐邀了左宗棠同他共乘。刚一进车厢,林则徐便问“季高老弟,如何啊?”

    “悬了!”左宗棠的回答就俩字。

    “什么悬了?”

    “当然是大清朝悬了!”

    林则徐笑吟吟道“为什么啊?都两rì一操了,比之绿营不晓得强了多少,旗人可以振作如此,总是国朝之福吧?”

    左宗棠冷笑着摇头,“这八旗子弟,要是提笼架鸟,优游嬉戏,这大清国祚或许还能有百年,可他们一旦要振作了。”他放低了声音,“呵呵……穆翁,不是我咒大清朝,这朱济世真的要成气候了!”

    林则徐苦笑,“我知道,我知道的,当官的路子就这么些,旗人假装振作了,汉人的机会就更少了。”他又长叹一声,用细不可闻的声音道“可是旗人繁衍rì广,缺钱使,没官作,已经嚷嚷了几十年……咱们汉人也笑旗人腐朽,只知玩乐,不肯振作。如今他们刚有了些许振作气象,谁敢在这当口给皇上泼冷水?而且,汉人士子的路子不会全断,只是窄了些而已。”

    左宗棠也压低了声音,道“穆翁,您老也是明白人,当知激流勇退的道理,您为官数十年,清誉满天下,何不趁着大清朝海清河晏的时候退隐林下呢?将来无论谁当这皇帝,一定会敬重您这位士林领袖的。”

    林则徐沉默半晌,他现在做的是洋务官,少不得要和西洋列强交往,如今大清国势衰弱,这外交之事肯定不好办,稍有不慎,就是半世清明尽毁。更麻烦的是,那朱济世也不知道何rì举兵反清,到时候这广州城必然首当其冲……

    “还是再看看吧。”林则徐捋着胡子叹道,“毕竟食了半辈子大清俸禄,不好就这么退下来。对了,季高老弟,那个白斯文说有个叫罗德理的法兰西商人愿意给我朝效力,还说此人颇有才干,在这次采购洋枪的差事中出力不小,想保举他一个道员,你要不要见一见?”

    “一个洋商?不见!”左宗棠哼了一声,“这大清的官还真是人人都做得!”

    一个洋商都有官做,可是才高八斗,智比诸葛的左宗棠左大举人,竟然还是湘中一农人,叫他如何有心情去见罗德理这位洋大人啊?于是洋务衙门也不想去了,出了广州内城,就和林则徐道别,径自去天字号码头,准备搭商船去香港见识一下朱济世其人。

    这里正是全亚洲最繁忙的商港,宽阔的珠江之上,泊满了各式的商船,既有西洋式的软帆武装商船,也有中国广船,不过大部分商船都挂着各色西洋国旗,左宗棠也不认得。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等着上船的客商和苦力。其中客商打扮的旅客聚集在码头左侧,苦力模样的旅客则在码头右侧拥挤成一团,都蹲在地上抱着小包的行李,还有些穿着黑色拷绸衣裳的流氓样的人物在这些苦力周围巡视。

    “这位小哥,请问那些苦力都是这么回事啊?”左宗棠觉得有些奇怪,便问身边的一位瞧着颇为伶俐的锦衣少年。

    “回先生的话,”那少年彬彬有礼地答道,“那些苦汉子都是下南洋去谋生的。”

    “下南洋?”左宗棠一愣。

    少年笑道“听先生的口音不是广东人吧?”

    左宗棠笑道“我是湖南来的。”

    少年道“那就难怪不知道下南洋的事情了,这几年广东的收成不好,税赋繁重,民生艰难,许多中产之家都陷于困苦,升斗小民更是难以度rì。幸好南洋的爪哇、新加坡、兰芳还有英吉利人的澳洲都需要劳工,开出来的工钱也高,才给了这些苦汉子一条活路啊。”

    “可为什么像是有人看守的样子?”左宗棠指着那些打手模样的人问。

    “那些都是洪家兄弟,”少年叹道,“因为下南洋的船费高昂,大部分的苦汉子都负担不起,都是借了几个洪门山堂高利贷,所以才有洪家兄弟看管,等到他们上了船,自有老板出钱买下债权……实际上这些苦汉子就是卖身去南洋的,咱们广东这里管这叫‘卖猪仔’,等到了南洋,多半又要被卖一回了。”

    “哦,原来如此。”左宗棠想了想,又问,“小兄弟,再请问一下,这些下南洋的汉子都被卖给什么人啊?”

    “什么人都有,不少洋行都在做这个买卖,现在最大买家是济世行下面的南洋南洋贸易公司。”

    “济世行!”左宗棠瞳孔微微一索,心道“高!高!实在是高啊!这些苦汉子哪里是什么‘猪仔’,分明就是一支虎狼之军啊!道光皇上的八旗兵再怎么振作也是膏粱子弟,怎么能和这些苦汉子练成的精兵打?莫非这天命真的回到大明一边了?”(未完待续。)

 第163章 来了个左秀才

    大罗罗的第三更奉上,还是,求首订,求全定,票,呃,凡是能求的都要求一下,今天是爆十更,再着脸皮求救没有机会了。各位大大们,支持一下大罗罗的爆更热情吧!

    。。。。。。

    很快就有两艘广船同时靠了岸,都挂着英吉利的米字旗。其中一艘是英资香港水陆洋行的船,是专门跑省港客运航线的,另一艘则是南洋贸易公司的船。虽然大清朝和朱济世已经快势同水火了,但是大清的水师却没有胆子碰一下南洋贸易公司的船。因为广东水师的人都已经透过各种渠道知道,这个南洋贸易公司有英国女王和王夫的股份,是正经的英吉利皇商!谁要碰一下就是开边衅,搞不好就引来英吉利大兵了……

    左宗棠和那少年还有码头上的客商,都上了水陆洋行的船,由于跑的是短途,所以船上没有装多少饮水、食物,载客量自然大增,满满的有两三百人。左宗棠和那少年在靠近左舷的地方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继续说话。

    “小哥贵姓啊?”

    “免贵,姓风,名成。”少年的姓氏倒是少有,往上追溯因上太昊伏羲氏之后,算是华夏民族的老姓,不过到了清朝,风姓族人已经不多,广东这里倒还有一些。这少年便是世居广州,家里世代都是行商的管事,因此从小就受了西式教育,对西洋的“奇技yín巧”极有兴趣,这次是去香港考济世大学的。

    “在下姓左,名今亮,也是去济世大学的,想谋个儒学教席的差事。”左宗棠捋着胡须笑着自我介绍道。

    “哦,那我可要喊先生一声老师了。”风成冲左宗棠很有礼貌的拱了拱手。

    左宗棠见这少年机敏有礼,也颇为喜欢,正想继续与之攀谈,忽然有人走到他们俩跟前,塞过两张报纸,还喊了一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便转身离开去向别的乘客发报纸了。

    “这个是……”左宗棠拿起报纸一看,竟然是一份已经被清廷严禁的《大公报》。

    “这是替朱爵爷做事的洪家兄弟。”风成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了,一边展开报纸,一边笑着解释道,“这份《大公报》是朱爵爷出钱办的,本来广州城的大街上有人发卖,也就是几文钱一张。结果被官府禁止了,这朱爵爷干脆不卖《大公报》了,改成白送,还雇了洪家兄弟办这事儿。所以《大公报》在广东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概只有广州城内的督抚将军假装不知道吧?”

    “官差就不管了?”左宗棠展开报纸一瞧,上面刊登的内容还不少,有西洋各国和南洋各地的时政消息,有各种商品、货物的报价,有洋行招人的信息,还有介绍各种洋货的文章。不过最吸引眼球的,却是一篇名为《中华亡国二百年》的文章,文字颇为粗鄙,内容嘛,不用说,自是大逆不道。将200年前的明朝灭亡称作是“中华亡国”,也就是儒士们所言的亡天下。又指满清在中国的统治是殖民统治,并且将满清治下的中国,同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希腊、塞尔维亚,英国治下的印度,俄罗斯治下的波兰相比,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满清统治比起奥斯曼、英国、俄罗斯更为残暴,亿兆汉人的地位比之印度人还略低一等,实在是悲惨到了极点,不造反真是没天理了……

    “除非上面拿鬼头大刀押着,否则谁管这个啊?”风成一边津津有味看着报纸,一边随口答道,“一开始的时候是有人管过,可人家洪家兄弟也不是吃素的,多管闲事的那些官差,回到家里就让人跺成八块!朱爵爷还放了话出来,哪个官差不开眼,敢和发《大公报》的洪门兄弟过不去,他就出一千块银元下江湖格杀令!您说这等要命的差事谁去做啊?好在洪家兄弟不进广州城里去发报纸的,所以官差们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其实广东衙门里当差的衙役,大多也是洪家兄弟,都是拜过五祖,立志复明的。”

    这大清朝的统治,是北方严密,南方松弛,京师周围是不可能有这等事情的。可是在鱼龙混杂的广州,这官差和洪门,真的是官匪一家亲的!清朝官差的薪俸极低,几近于无,当官差的如果不想办法受贿,肯定是吃不饱的。而广东洪门势大,贩夫走卒都是洪家兄弟,这官差如果不拜老头子入洪门,想要索贿可就不大容易了。在广州这里,打死个把官差,真不是什么大事儿。

    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广东的绿营兵丁,也多有洪家兄弟。因为绿营兵饷微薄,还时常被上官克扣,没有哪个兵丁可以靠这些军饷养家糊口,所以都在外面有各自的营生。而广东各城市里面,又都是洪门弟子满地走的局面,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要是不入洪门,就只有回乡下去种地了。

    “朱爵爷是朱明之后,乃是天下洪门所奉的领袖,又在香港开了大明山,广东这里的洪门大佬都尊称他一声明公。如果按照江湖上面的规矩,广东绿营大半的兵丁,都该叫他阿爹的。”

    左宗棠闻言暗笑好嘛,大清朝的绿营兵要管逆明反贼叫爹……这事儿要是让道光皇帝知道了,大概就更加不相信汉人了吧?

    此时正是夏季,往香港行船不是顺风,因而船行缓慢,一天一夜才到了米字旗飘扬的香港岛,停靠在了中环码头。

    香港的中环正对着九龙半岛,是眼下香港的中心地段,西洋式的马路已经建起了好几条。其中最繁华的当属1842年2月落成的女皇大道,女皇大道上面,已经有不少崭新的西式建筑矗立在女皇大道之上,如香港会所、香港法院、库务署及邮政总局、宝顺洋行、香港大药房、东藩汇理银行等等,不过最高大也是最豪华的建筑物,则非济世行、塞古尔行、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