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72部分

天朝之梦-第172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开了个汇丰银行,“骗”到了将近一亿多银元的存款。要不然这个反已经造不起了!

    “不过咱们还抄没到了许多田宅、商铺和金银还有汇丰行的存单。”左宗棠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抄没到的财物很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面是大明有钱了!坏的一面是愚忠清朝的士绅官吏还很多。

    “广州一府十四县初步报上来的数据,就抄没到土地就有二百八十多万亩,宅子一万多所,店铺两万五千余间,金银存单银票折合银元有1035万元!”

    这抄没果然也是来钱极快的买卖!当然,之所以有那么多收获,同广州府的经济重镇地位,还有广大广州旗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首先被抄没的就是旗产。包括广州城内的宅子、铺子还有广州城外的“旗田”(包括200年来旗人陆续购置的产业和得自尚藩的产业),自然一律抄没!这个是根本用不着客气的。

    其次是皇商、官商在广州府的产业,广州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自然是皇商、官商遍地走了。如十三行者就是官商,不过他们扎根广东,可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背清投明。但是还有很多根基在北方和江南的皇商、官商就只能舍了在广东的产业继续去为大清朝效忠卖命了。

    再次则是被困在广州城内的士绅和满清官员还有官员家属中一部分死也不肯剪辫子的“忠良”,全都被剥光了身家驱逐到上海去了。

    最后才是广州府地方上不开眼的“土豪”,这样的人并不太多,多数不过是不剪辫子闭门读书罢了。其实是想坐观明清之争,置身事外。所以只是被查抄田产,没有抄家。还有少量吃错了药召集团勇抗拒大明天兵的,自然是家破人亡,成了满清王朝的殉葬品了。

    当然,还有许多满清的官产并没有计算在内,那些产业都要供新成立的大明官府使用,不在分配发卖之列。

    “能够抄没到那么许多财物,大概和天地会还有十三行的助力分不开吧?特别是天地会,人家到底是广东地方上最大的地头蛇,要是处置不当,只怕后患无穷啊!”

    朱济世这里说的“处置”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粤北粤西的那些帮会武装;二是指广东地方上的天地会势力——虽然他们是拥明的,但毕竟是有黑社会性质,如果不治理一下,广东地方怕是没有宁日了。

    “王上,要解决粤北粤西的洪兵和天地会势力太盛的问题,还需从抄没的三百八十多万亩田地入手啊!这些洪兵和天地会的大佬们,对复明肯定是有功劳的。咱们不能卸磨杀驴,要不然将来北方的会党就不肯跟从我们了。但是那么多人咱们也不能一一养起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分田酬功。”(未完待续

 第270章 这是土地革命? 下 第一更

    ;;求订阅

    。。。。。。

    “但是……二百八十万亩田地最少价值上万万银元吧?就这么分给广东的洪门大佬和粤北洪兵,是不是太可惜了?”

    珠江三角洲的农田一般都是上好的水田,虽然不是特别肥沃,但却有充足的雨水滋润,算是上田。而且广州周围人多地少,富豪云集,土地价格也比较高。如果在太平年景,这样的一亩水田总值个几十块银元。二百八十万亩土地至少价值一亿银元,的确是一笔巨款!

    “还可以田代饷,让分得田地的洪家兄弟遣子从军,酌情少发或不发军饷。”

    湖南也是有天地会的,左宗棠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底细。刨去他们反清复明的“大志向”不说,天地会其实就是些地痞流氓和强盗贼寇!而这些流氓和贼寇所仰仗的,当然就是武力,年轻力壮的弟子则是天地会各堂口武力的核心。如果能让这些壮勇之士去从军,地方上面自然会安宁许多。但是朱济世的朝廷没有那么多银子可以雇佣太多的军队。本来左宗棠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但是在他身边担任秘书官的佐久间象山却给他支了一招——用土地充军饷。

    其实这本来就是日本国内武士制度的老办法。武士从主君那里领取一些土地,同时为主君卖命。现在明朝官府没收到二百多万亩土地,按照二十亩地“换”一个兵的代价,足够交换到十四万军队了!而二十亩水田的价值在800到1000银元左右,远比每年三四十块军饷为多,即使一个普通士兵在明军干上十年。也不大可能攒够可以买二十亩水田的财产。

    此刻两人已经钻进了驶往了马车,正在回广州北城的路上。听得左宗棠的办法,朱济世呵呵轻笑道“这倒是个办法,先给20亩水田,干满十年后再给20亩地……一个兵十年之内得地40亩。就是不给军饷也不算亏待了吧?”

    “恐怕都求之不得吧?”左宗棠捋着胡须笑道,“还可以规定,凡是战死和重伤的退伍的兵士,无论服役多少年,都可以由他们的家人或者本人领取应于服役期满后才能得到的20亩土地……这样一来,我大明将士在战场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何止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分得的土地都是属于忠于满清的官僚士绅。要是大明失败了,他们的土地可就没了!这个保大明就是保田地保家业啊!另一个时空的某党,不就靠一个土地革命鼓动起了数百万大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得到天下的吗?

    如今左宗棠给自己出的主意,也有异曲同工之效。虽然鼓动不到几百万军队,但是几十万人足够能够拉出来!有了那么多兵。打败满清还有什么难度?这左宗棠……真不愧是当今诸葛亮啊!

    “就这么办!凡是大明的士兵、士官,都可以申请以土抵饷,士官在以土抵饷后军饷减半发放。另外,粤北的洪兵,只要达到咱们的征兵要求,愿意加入明军的,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至于天地会的大佬。只要肯解散堂口并且遣子从军者,除了享受‘以土充饷’的待遇,还可以酌情赐予爵位。这样他们在土地之外,还能另外得到一份年金,若再不肯当个安乐员外,那大明的王法可就要发威了!”

    “王上,大明的爵位年金该如何定?是不是要赐田和免赋税?”左宗棠听到朱济世提及“年金”,便追问起来了。

    历朝历代,在开国的时候都是要大封功臣并且赐给田宅的。现在朱济世的大明已经正式开张,是不是也该赐些田地。封一下功臣?

    “宅子肯定要赐的,要不赐,咱们那么多功臣该住哪儿啊?”朱济世半开玩笑地道,“但是田……不能多赐,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田好赐啊!咱们在广州府只抄没了280多万亩。广东其他几个府的田地大多连广州府的一成都不足,而且也不集中,顶多能抄没到一百多万亩,加上广州府的280万亩,就是400万亩……左相,怎么个赐田法你好好琢磨一下,总要给我留下十几万士兵的额度。”

    “王上您的王田……”

    朱济世摆摆手,“不要了……我这个国王自己吃自己的就行,用不着花国家一块银元的。”

    左宗棠松了口气,朱济世不参与“分赃”,这田怎么都够分,好歹有100万亩呢!有资格被赐田的功臣,就算包括某些天地会的大佬,也不会超过两千,平均每人可得田500亩,足够酬功了。

    “既然赐了田宅,这年金暂时就不要给了,朝廷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这话的时候,左宗棠在心里面盘算一下,其实花钱的地方也不多了。小兵基本上不用给军饷,只有文武官员要发饷,另外还有军粮、装备的开销。如果不打仗的话,每月有三十万银元的收入就足够了。

    “王上,既然定好了‘以土充饷’,是不是可以开始招揽粤北的洪兵了?”左宗棠捋着胡子,思索着道,“不过‘以土充饷’之法在广东全省平定之前不能公开,所以……”

    “不能公开?为何?”朱济世不解道。

    左宗棠笑了笑,“免得打破脑袋挤进来的兵太多了,如现在粤北的洪兵就多达十几万,如果他们知道有‘以土充饷’的好事情,恐怕就不是十几万,而是几十万人要加入咱们明军了,到时候王上是收好还是不收好?”

    “还是左相考虑周全,这事儿等广东完全平定下来再说……到时候再进行一次集中的整军扩军,把明军扩充到20万!训练上6个月就能出兵攻略湖南、广西、福建三省了。”

    说到这里,朱济世忽然想到个问题,扭头看看左宗棠,“左相,咱们不给人家田地,粤北的那些洪兵肯投靠过来?”

    “呵呵,他们当然肯投靠了!”左宗棠捋着胡须笑了起来,“这些人闹起来就是要从王上您这个求官的。可以让延平侯去招募他们,给五万人的额度,延平侯一定有办法的。”

    “五万人的额度?左相,你的意思是……”

    左宗棠笑道“让延平侯把这些牛鬼蛇神先招过来,去和韶州的僧格林沁打,等他打下韶州,咱们差不多也平定广东其余地方了。到时候再用‘以土充饷’的办法,扩军整军,把剩下的粤北洪兵都消化掉。”

    “让延平侯去招揽?”朱济世认真地看着左宗棠,“左相,你就那么信得过延平侯?”

    左宗棠的语气变得有些凝重,“王上,延平侯可不可信,现在正好考验一下,给他带五万兵看看……如果他真有贰心,您还怕对付不了他的几万乌合之众?”

    “贰心倒不至于,洪兵……毕竟是拥护大明的!”朱济世明白左宗棠在想什么。广东的天地会势力太大!朱济世造反成功之前要尽量拉拢他们,引为己用。但是一旦据有了广东,对天地会就要打压限制了。虽然一部分投靠朱济世较早的天地会头目可以得到重用。但是绝大部分天地会会众并不能拿到太大的利益。而他们原先包赌包娼开设烟馆收取保护费的利益也不小,别的不说,光是一个“禁烟”,朱明和部分天地会堂口就存在冲突。

    所以现在是时候削弱一下广东天地会的势力,特别是他们所拥有的武力了……

 第271章 大军阀 第二更

    求订阅、、

    粤北,英德。

    朱明克复广东的头号功臣,刚刚被朱济世封为延平郡公兼北路军指挥使的郑洪一身大红官服,大步的走进了北路军指挥使公署之内。

    这个公署,原来是绿营英德镇总兵的衙署。这个时候,早就是日月同辉旗飘扬,一众同样是大红官袍,头戴乌纱帽的大明官员林立。随着郑洪走近,所有人都躬身行礼,还发出一阵叮当叮当的腰刀碰撞的声音。整个衙署大厅里,都是郑洪北路军的将领,个个都趾高气扬,嗓门儿也是一个赛过一个,大声武气地向郑洪请安。

    这支北路军在眼下的明军里面是有点儿特别的,看他们的打扮就知道了。其他明军军官,除了锦衣亲军和锦衣骑兵,都是穿灰色军装,没有人穿这种大红官袍在军营里晃悠的——这一身儿衣裳是所谓的“朝服”,其实就是让军官们穿出去显摆一下的,不是执勤时候穿的。但是北路军的一般洪门大佬出身的官爷,却是喜欢死这身大红官服,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穿着。

    不过北路军同其他明军最大的不同还不在衣服上面,而在人事和编制上。

    北路军是郑洪在三元里变民的基础上,拉拢了粤北粤西二十几县的洪家兄弟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