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58部分

天朝之梦-第258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钟小弟,吾观苏州市面繁荣(这话多亏心啊,金融危机了还繁荣?),民人安居乐业,在方今乱世算得上一等一的世外桃源了,不知江苏巡抚是谁在当啊?”

    “江苏巡抚正是家父。”

    江苏巡抚潘曾绶是潘世恩的三子,道光20年的举人,不过考了好了三回进士都不中,干脆躲在家里面装孝子,道光27年陪老爹潘世恩回了苏州。谁知道遇上林则徐督两江办团练,把他拉出来当江苏巡抚,其实江苏的事情都是林则徐在管,他这个巡抚就是混日子的官。

    这些事情左宗棠当然知道了,不过他还是故作惊讶地道“如此大才在地方上为官真是屈才了,若能归我大明,总有大学士可做。”

    现在大明大学士府里面的大学士只有陆培芳一人,确实少了一点,再增加几个没有问题。左宗棠离开广州的时候已经和朱济世商量过了,到了江南,大学士的官儿随他许,就是一下封十个也没问题!另外,尚书、巡抚、侍郎什么的,也可以酌情许几个出去。至于再小一点的官,随左宗棠怎么安排,朱大国王一律照准就是。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和平解放”江南。

    可惜老狐狸还是在装和尚。

    “在钟小友,最近立信钱庄倒闭的风波似乎对江南的市面有些影响,这立信钱庄发出来的票子很多吗?”左宗棠话锋一转,说起了立信钱庄事件。

    “多极了,立信钱庄是大钱庄,东主还是汇丰银行的买办,所以大家都相信立信的银票。”潘祖荫一怔,还是如实答道。

    左宗棠点了下头,笑道“立信钱庄只是暂时有困难,相信汇丰银行不会见死不救的。”

    银票和存单不同,是不记名可转让的,形同大面值钞票。现在立信钱庄倒闭,它的银票当然是废纸,可是汇丰银行要接管了立信钱庄,负担起它的一切债务呢?这废纸可就变成黄金了!所以谁先得到这个消息,可就……发了!

    潘老狐狸这才慢慢地合上面前的黄纸簿,蹒跚地调头走了出来,站在左宗棠面前,苦笑道“是季高老弟啊,来找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事情?”

    左宗棠恭谨地一揖到地“晚辈是为两江三省的亿万庶黎而来,是为保名教道统续华夏正朔而来。望芝翁成全!”

    过了良久,潘老狐狸还是没有说话,左宗棠也一直没有抬起身子来,潘祖荫站在祖父身后,同样老神在在。风从三人身边掠过,潘世恩终于伸出手来,将左宗棠扶了起来,他喟然叹道“老夫和少穆都是累受皇恩之臣,如今国难已当头,天子被困京师,死生未明,吾等不能救国难,保社稷,已经是问心有愧,如何能另投他主?”

    左宗棠看着潘世恩,见他神态坚决,大义凛然。半晌之后,才吐出一口气,试探道“芝翁的意思是要北上勤王,救道光皇帝于危难?”

    潘世恩正色道“此实乃人臣之本份。”

    左宗棠闻之动容,大声道“芝翁、穆翁之忠义,实乃天下士子之榜样!左某愿助二翁一臂之力……无论如何都要说得大明天子助饷助械。不如待穆翁大军渡过长江后在浦付如何?”

    潘世恩仰头看着天空,忽然露出了一丝苦笑“也——罢!老夫和少穆遇上这乱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若能救得了京师,平了粤匪,将来明清就以淮河为界,永为兄弟之国如何?”

    左宗棠无比认真地点点头“一言为定!”

    “还需请朱天子与少穆在上海会盟,宣告天下!”

    左宗棠还是满口答应“行,没有问题!晚辈见过林穆翁后就立即回福建面见天子。”

    左宗棠要见的天子,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到了浙江沿海了。朱济世可没指望过一点刀兵不动就和平“解放”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就在斯科佩尔。威廉和罗德里格斯制造金融危机,破坏两江地区金融稳定的同时。朱家大军已经飞速向两江扑来了!

    自广州北上浙江的路并不近,沿途颇多山峦,若用两只脚走,起码一个多月才能到浙江。不过朱济世能够控制的海运力量可不弱,除了朱明海军之外,还有南洋地区第一大海运商行——南洋贸易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南洋行旗下拥有的广船已经超过120条,西式快帆船有33条,远远超过怡和洋行。

    另外,包括十三行在内的一大批广东富商,自广州光复之后,也都纷纷投身海贸。他们所拥有的广船总数,已经超过了500条之多。因而朱济世现在有足够的运力可以向两江沿海的任何一地投放大军!

    在大明海军最新也是最大的三极战列舰光复号上面,御驾亲征的大明天子朱济世正站在舰艉的平台上,用望远镜看着远处温州龙湾的海岸线。在光复号的左近,是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帆船,布满了整个一大片洋面。

    登陆作战已经开始!一艘艘小船已经放了下来,全都满载着登陆的士兵,摇动木浆往最近的海滩并力划去。而龙湾海滩上,却是静悄悄的一片,似乎没有任何守军。

    “王上,看来温州城里是没有重兵,今天晚上咱们就能在温州城过夜了!”苏玉娘到了朱济世身边,笑吟吟地指着一道升起的烟火说道,“这是刚刚登陆的侦察兵发回的。”

    “嗯,温州拿下了……刘慕林大概已经打到衢州了吧?”朱济世放下望远镜笑着说“等到和刘慕林会了师,半个浙江就算到手了!”(未完待续。)

 第400章勤王?王还在吗?

    “穆翁,潘芝老差人从苏州送了信过来。”

    一个林则徐从福建老家带来的下人,低眉顺眼的站在签押房门口,小声的回报。

    潘世恩是林则徐的“座师”,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果不是出了鸦片战争这档子事儿。林则徐就是潘世恩的“接班人”,广东禁烟的大功,足够让他入朝当军机大臣、大学士了。或许历史上的咸丰皇帝就该喊他一声“林师傅”了。现在林则徐虽然没当上“林师傅”,不过在两江的权势却是如日中天,说是两江王都不为过。可惜,这个时代终究不是属于林则徐和潘世恩的,他们不过是将要退场的人物,现在求一个体面的台阶和身后名罢了。

    而那些跟随林则徐的幕僚、家人也免不了长吁短叹,多好的大人啊!多好的两江啊!怎么就到了头了呢?当然,幻想还是有一点的——或许朱济世急于北上去和太平天国争中原,暂时不动两江?或许洋人在这时候力挺一下林穆翁?直到平地一声雷。朱明大军分水陆两路攻入浙江,一路袭破温州,一路打下了衢州。

    林则徐到底是名臣,养气功夫一流,他的那些属下幕僚听到朱明大军入境的消息一个个都惊诧莫名,只有林穆翁还端着泰山崩于面而色变不变的架子,继续如往日一样处理公务。

    可是听到潘世恩有信过来,他却丢下毛笔猛地站了起来,一连声地道“来了?来了,快……快给我瞧瞧!”

    下人忙双手将数潘世恩的亲笔信递了过去,林则徐接过来后拆开一看,上面就八个字儿——今亮已到、北上勤王!

    看到这八个字儿,林则徐却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又拍了拍桌子,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好好好,好一个北上勤王!只是这王,都不知道还在不在呢?”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屋子里面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李鸿章身上,“少荃,你愿意北上去勤王吗?”

    “嗯……学生唯穆翁马首是瞻,穆翁……领着我们北上,学生一定追随,无论如何都要将皇上从北京城里面救出来。”

    李鸿章的这话说得言不由衷,又吞吞吐吐,意思自然是明摆着的。

    林则徐又望着刘勋,后者对林则徐道“穆翁,学生愿追随左右。”

    这话听着比李鸿章坚定。

    “镜枫,你呢?”

    镜枫是林则徐之子林汝舟的字。现在林记练军就是李鸿章父子的淮勇,林汝舟的闽勇加上刘勋的鲁勇。

    “儿子自然服侍在父亲左右。”

    林则徐捋着胡须微微点头“好啊,都北上去了,那谁留在南朝呢?”

    南朝自然是指大明了。他笑了笑道“忠臣有人当,孝子也得有人做,不是吗?老夫、潘芝老还有李少荃都是南方之人。就算埋骨北国,这根还在南边,不得有人照看?”

    他把目光投向李鸿章“少荃,朱济世许了个王给你是吗?”

    李鸿章也不隐瞒,笑着承认道“穆翁,朱家天子许学生一个‘庐江王’,还给学生的父亲一个‘怀宁郡公’。”

    一王一公,这合肥李家要大兴了!

    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投去羡慕的眼神。不过……林则徐却摇了摇头“庐江王还是辞了吧,少荃,你的才华在南朝应该有不亚于左季高的地位。一个异姓王……还是不要为好。另外,你的淮勇分一半给我带去北方,剩下的都给朱家吧。”

    这都是好话。异姓王无论放在那个朝代都是遭猜忌的,李鸿章只要当了异姓王就只有混吃等死了。如果还不甘寂寞,把着兵权不放,早晚让朱济世灭了门!反之,力辞王爵,再交出军队。朱济世一定会重用李鸿章,厚待李家。因为朱济世本就不是刻薄寡恩之辈,而且他也要给其他拥兵自重的诸侯立一个榜样吧——等到朱明平定天下了,这样的人恐怕有一大堆吧?

    “学生多谢穆翁提点。”李鸿章恭敬一揖。辞了王爵,一个公爵朱济世无论如何会给的,一门二公也不错了,如果再能当上大明的丞相可就更美了。

    “幼丹,英九,你们也留在南朝吧。”林则徐又点了两个人的名字。幼丹是林则徐的乘龙快婿沈葆桢的字,沈葆桢的妻子林普晴是林则徐次女。沈葆桢本人则是道光27年的进士——可不能说科举一定选不出人才,这道光27年的进士就是人才济济,状元郎是张之洞的哥哥张之万,二甲8名的沈桂芬,二甲36名的李鸿章,二甲39名的沈葆桢,二甲60名的郭嵩焘,三甲六名的马新贻都是一时俊杰。

    而那位叫“英九”的当然不姓马,而是姓王,名有龄。他是福建侯官人,和林则徐是同乡,是捐班出身,林则徐授洋务大臣的时候就是随员,颇为干练,很受林则徐器重。

    林则徐对王有龄道“英九,朱明的丞相左季高已经到了上海,如我所料未差,他应该下塌在远东饭店,你代表老夫去请他到总督衙门一叙吧……我想他有一肚子话想说吧?”

    左宗棠果然是住在远东饭店里面,开了最豪华的套房,还包下宴会厅开了个冷餐会,让长驻上海的大明代表,外交部侍郎吴春秋将上海滩上有头有脸的洋鬼子都请来一聚。王有龄到来的时候,他正在同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商量收回上海租界的问题。巴夏礼当然是说什么都不答应,左宗棠则翻出《南京条约》上的条文,认为租界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除非英国政府现在宣布占领上海租界地,将其视为大英帝国之国土。否则朱明只能将其视为满清的领土,在朱明占领上海后,会对所谓的“英租界”进行管理。

    “左先生,你明白你提出的是多么无礼的要求吗?上海租界已经是大英帝国事实上的殖民地!你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是想同大英帝国开战吗?”

    “上海租界是英国殖民地?”左宗棠有些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