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168部分

大明福王-第168部分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兄您讲点道理好不好?”如果不是大明还离不开这个坑弟的皇帝。朱由骢真的很想把他给拐到海外扔一破岛上。“这可是收拾士人整顿吏治,俺一统军将领跟着瞎参合干嘛?您是想多培养几个安禄山呢,还是想整出群大明的石敬瑭?再说了,能出的主意俺不早就告诉你了吗?现在有这么多人帮衬着,您还有啥好担心的?”

“不想帮忙就明着说,找这么多借口有什么意思?”虽然心里承认朱由骢的话很有道理,但崇祯还是忍不住数落道:“还石敬瑭呢,就你这成天琢磨着扩张领土的小胖子,能干得了割让燕云三十六州给人家当儿皇帝的差使?”

“咳!咳!”又要开始了!李国普对于镇国将军坚持军人只负责守土卫国非必要不参与国内政治的想法很是赞成,当然皇帝希望使用暴力以最快速度解决弊端的想法也没错。但要是让这俩小子吵下去今天这会就没法开了。

“咳什么咳?伤风了就回家吃药去!”刚才还剑拔弩张的两人很快放弃了分歧,目标一致指向那个正在挤眉弄眼的李国普。

“臣启陛下……”早就受惯了闲气,好几年都不知道被尊重是什么感觉的李国普也没法计较什么。“如今南下在即,我们是不是该准备去联络那人了?”

“你说的是衍圣公孔衍植吧?放心,朕早就给押送谢升的萧长林下了密旨,曲阜那边很快就会宣布戒严!到时候,相信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提到这事崇祯到是一脸得sè。

“什么?皇上,您……”要韩爌想法对付江南士人他没什么意见,要他去学院教书也可以接受。但作为坚定维护儒家传统的学者,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皇帝居然要对圣人的子孙下手了?

“大惊小怪地干什么?朕又不是要抄家灭族,只是想请他帮个忙!”崇祯这才想起这事好象还没人给韩爌提过,忙对李国普道:“你给韩爱卿解释一下。免得人家误会为朕的是蛮不讲理的昏君!”

“遵旨!”

“这……”听完整件事的安排,韩爌用脚趾头也能猜到能想出这个损招的肯定是那个无耻的小胖子,也只有他才敢把圣人给牵扯进来。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士人们被欺负了还得打掉牙齿往肚里咽的办法。“可是皇上。您这样做就不怕激起众怒?”

“众怒?韩爱卿过虑了,朕这不是接到张国维的奏折说那山东诸城有人准备谋反,才特意派谴宫中侍卫去曲阜保护圣人家庙么?”崇祯这次还真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就在朱由骢成亲期间山东境内的确冒出来了一股反贼,只不过人家刚打出旗号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而已。

黑!太黑了!韩爌虽然不知道那些反贼的来历,但不用说这事就跟那个自称正人君子的小胖子脱不了干系,难怪那事突然又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呢,原来这小子早在第一次出关后就埋下了伏笔。现在皇帝突然出手把孔衍植的家人给捏在手里还藏着一支随时可以拆了孔庙的祸害,无论那衍圣公是出于维护圣人形象还是其它什么目的,都得配合皇帝把这戏给演下去。

“皇上,草民还有一担忧!”已经上了贼船,韩爌很明白即使自己这个时候退缩那只能注定遗臭万年,还不如竭尽权利帮皇帝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有话就说,朕要真解决不了不还有卿等和……”虽然朱由骢已经摆明了态度,但崇祯相信事情真出了大的纰漏这个小胖子也会站出来背黑锅的。

“即使我们现在堵住了他们的嘴,可ri后有人议论起来又该当如何?”

“就这事啊?”崇祯乐了,你以为那小胖子就没考虑到怎么善后?他早就找好了帮朕垫背开脱罪责的人啦,而且这家伙说起来还很可能与皇家有点关系呢!“爱卿过虑了,数百年前就有人为我们准备好了辩解之词!卿身为当世大儒,不会没读过晦庵集吧?”

 第二百零五章 分道扬镳

三月初三,据说是人文初祖黄帝的诞辰,好象也是闲得无聊朱棣帮发动靖难之变登上皇位的真武大帝生ri,还有传说王母娘娘把开蟠桃会的ri子选在了这天,又有传言……反正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个好ri子,但好象崇祯四年不是这么回事。原本还打算抽空去始祖山营造一番歌舞升平的假象,再去淮阳太昊陵显摆一下的皇帝被迫决定在这一天下江南。

就在几天前,京城的正式奏折到了,同时抵达的还有澳门夷目包含血泪的控诉状!这还得了?老天爷都迷路跑到南方去制造暴风雪了,只派朝廷官员赈灾哪够啊,必须得皇帝亲自慰问顺道打听一下是哪个神仙这么不靠谱!还有那周凤翔居然胆敢贪墨军饷,导致全军有哗变迹象这事也得立即解决,总不能让这些莽夫破坏了江南的安定团结,所以带着李国普等重臣去调查也是应该的!至于那被越境打劫了的夷目所说什么若大明不给个合理解释就调动舰队捉拿犯人这事么……那小胖子去哪了?人家都搞恐吓了还度什么蜜月啊,赶紧地带着你的人马召集海军南下,让这些家伙知道咱大明就是不讲道理也还轮不到他们发表意见! 。 。

“象云先生,您说将军已经先行出发了?”孙奇逢前段时间因为要偷偷准备大明帝国学院开学事宜而没时间参加朱由骢婚礼,原本还打算趁这次南下的机会在路上好好跟那个小胖子切磋一下,可没真想到那小胖子跑得这么快! 。 。

“哎……”韩爌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皇帝所找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就骗骗这个刚跟信使一起抵达的孙奇逢而已,作为全程参加过那场坑人大回的他,可是知道那个小妖怪为什么会提前出发。秘密移师到山东峄县的卢象升主力,偷偷前出到河南虎头关的熊兆珵部,刚回到四川就正大光明临时驻防瞿塘卫的秦良玉大军,一旦完成部署足以应付任何突发情况了。而那死胖子更是领着将军卫队直出湖广一路狂奔到新安县。再配合游弋在大洋上的邹维琏那几艘破船……等皇帝到了江南地界上,届时士人们不被压得喘不过气就算好的了,还yin谋还诡计,还想谎报灾情大捞一笔?

“启泰啊,你对将军此次的做法有何见解?”对于朱由骢那种仗势欺人的行为李国普早就见怪不怪了,他很清楚只要是那两个小青年认准了的事就没法去改变。与其浪费时间在替同僚们感叹上,还不如问问这个理学大家心中的想法。

“将军此策善也,学生深为佩服!”如果朱由骢真凭暴力强行打压士人的话,孙奇逢即便愿意参与到改革进程中也绝对不会同流合污,但现在情况不同。这是以圣人之言去堵天下儒生之口,不管怎么说最终获胜的也还是儒家!

“启泰,你这话听着可不像是圣人子弟!”被逼上贼船的韩爌很不高兴,毕竟儒家已经霸占朝堂这么多年了,一下被打入凡尘,老先生的心里怎么也还有个难解的疙瘩。

“先生此言大谬!想我儒家历经千年而不衰,可自汉朝以后历朝历代无数次修订经典,圣人原作早已面目全非,各种异端学说不断涌现。就连亚圣所主张的民贵君轻政在得民。也被刻意篡改,成为了压制君权的幌子……”想起自己这些年窝在家里读的那些经典,孙奇逢叹道:“可怜学生寒窗数十载自负满腹经纶,前几ri在京中却被两个后起之秀驳得体无完肤!”

“哦?何人有如此大的能耐?”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有点叛逆jing神的理学大家。但韩爌也不得不承认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能把他说得哑口无言的人即便是自己对上那也毫无胜算!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的黄尊素长子黄太冲,主张学以致用的朱楚屿!”提到这两个人孙奇逢就觉得很没面子,那个朱之瑜稍微好点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几近而立之年么。有点能耐很正常。可是被高迎祥给弄进京的黄宗羲就太逆天了点,年纪轻轻学问就那么好,这还让他怎么好意思在学院里随便忽悠?

“如此竖子!若在早些年。老夫定要……”想想自己好象也正在干着同样大逆不道的事,韩爌无奈地又叹了口气道:“难道你们就不担心我儒家被赶出朝堂后,跟其他诸子百家一样烟消云散?”

“没什么好担心的!”李国普毕竟跟了崇祯这么久,对这件事的理解比较透彻。“圣人之言在我华夏大地存在几千年早已深入民心,即便走下神坛也没人敢忽视其在各个方面依然存的巨大潜在影响……”

“而且,现在走入民间是为了将来登上更高的位置!”孙奇逢接过话题道:“将军的雄心壮志已经不用学生赘言,不知先生是否想过若我大明强大如汉时派班超率数十人便可驰骋西域统制众国,那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只要将军真能拓地万里,届时我等想要别人说我大明官话行我华夏文字开口闭嘴都是子曰诗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如果不收拾掉那些抱残守缺断章取义的祸害,任由他们祸国殃民就不仅仅是阻止我大明雄霸天下的步伐,而是在断掉我儒家光耀千秋的大好良机!这样的蠢事,难道先生就真能容忍?”

完了,完了!那死胖子又开始在驴头上挂胡萝卜了,最为可恶的是明知这是个陷阱我们这些人还得跟着往里跳,必须无条件地支持他去实现这个目标。韩爌对于在大明境内名留青史可以不看重,但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无边无际,那就是圣人也得好好考虑一下了。君子不言利,那是以为好处太小不容易打动人心而已!如今这么大个馅饼掉着,韩爌也豁出去了!“依你们的意思是……”

“竭我等所能,配合皇帝清理门户!为大明的崛起扫清一切障碍!”已经到了跟士人们分道扬镳各为其主的时候了,无论是为了将来推广儒家思想,还是无聊了想跑出去溜达一下顺便忽悠几个人,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那这几天我等可得好好准备,据老夫所知那江南士人可不好对付啊!”干了,反正这事已经不可能停下来,即便自己临阵退缩那也没法阻止,与其两边落不下好还不如拼一把!完全放下心思的韩爌又开始琢磨起怎么收拾对手来,江南文士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用!有将军给的办法在那里,我们还不如尽赏沿途风光!”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孙奇逢出生在北方除了当年进京赶考以外,基本都是窝在家里哪还有空跑到南方去闲逛?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溜达,而且还是跟着皇帝下江南,要是再埋头读书那也太煞风景了。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韩爌当然有理由感叹,连这个理学大家都学会胡搅蛮缠了,天下还能找到讲道理的人么?那个妖孽的镇国将军想出来堵人嘴的办法,不就是传说中孔子诛少正卯的五条理由么?

死胖子狠啊,他自己不读书也明白和人谈经论典是皇帝的弱项,居然使出了这个损招。圣人都说了言伪而辨是大罪,所以如今士人们想跟皇帝谈什么子曰诗云,人家一句不好意思朕没读过,你还能用他还没有掌握的方法去辩论?好吧,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利用你渊博的知识去批判,但得记住圣人还说过记丑而博也是不对的!即便抓住了皇帝自相矛盾的话那也不能指出来,否则你就犯了顺非而泽的错!而这其中任何一条都可以诛你九族,更别提理所当然地拆房扒屋!

最可怕的是,就算被皇帝或者那个镇国将军给收拾了你也骂不着他们,因为早在宋代大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