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243部分

大明福王-第243部分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的话,这《新诰》虽不能包罗万象,却也吸收了不少历朝历代整顿吏治的章程,甚至连那范贼遗书上的东西老臣也没少钻研。”既然是可能让自己名留青史的东西,乔允升当然是全力以赴往复杂了整。他不但要琢磨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部反贪污法,还把滥用职权和懈怠渎职等一系列官场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考虑了进去。

乔允升的这部《新诰》依然延续了华夏民族习惯使用的成文法典传统,强调执行者只能使用现有的规定来审判案件禁止搞什么技术创新。但在诉讼程序上乔允升却做出了修改,引入了这个时代连西方都还没出现的陪审团制度,要求审判者在陪审团没有作出有罪裁定前不得作出任何处罚。

“这又有何说头?”崇祯皱起了眉毛。按照这个制度执行的话,一旦那些罪大恶极的官员忽悠得受害老百姓原谅了他的贪墨行为,那朝廷可就不能依律判决了。

“皇上曾言我大明的律法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只维护道德底线,如果官吏们的做法能够获得百姓的认同,那朝廷又何苦锱铢必较?”乔允升不但引用了崇祯在《论法》里提出的立法jing神,还开始举出例子来说明他这不是存在什么侥幸心理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更不是心怀什么妇人之仁。

比如大明境内某处受了灾,户部在下拨银两派出官员的时候偏偏忘了给发放人家出差补贴,而那个倒霉的家伙又忙得忘了回家取银子。一路舟车劳顿到了地方上也是殚jing竭虑安抚灾民恢复生产,然后在救灾款里挪用了几两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事后又忘了归还。如果按《新诰》严格执行的话,不但户部相关人员会以渎职罪论处,那个累得半死的救灾官员也会因为贪污救灾款被处以极刑。

当然了。这个漏洞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利用的,如果赈灾官员特别会吃导致灾民没得到应有的救济,那恐怕没人会原谅他。而乔允升在制定这个规则的时候也特别说明,针对官员的陪审团制度采用一票否决。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受害百姓不同意,那这家伙就算不死也得脱上好几层皮。

“乔爱卿考虑得周到,深得朕心!”都说法律不外乎人情。崇祯再昏庸也不至于连这点都想不通,既然是老百姓都认可的行为,那没有必要去干涉太多。

“另外就是这执行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划分了。”拍马屁这种事无聊的时候做做还可以,但在讨论正事的时候拿出来肯定会被上面那个昏君给鄙视的,所以乔允升装模做样,干脆接着他自己的话说了下去。“经过臣与各位同僚的商议,决定由督察院负责弹劾相关人员,由我刑部在白莲密探和原宫中侍卫的基础上组建稽查司,负责收集证据并抓捕人犯。再从现有六部中抽调得力官员组成专门的审判机构……”

“行!这办法好,比以前把什么事都交给你刑部要稳当!”崇祯点了点头没有作出任何反对,他也觉得这样把职权分清楚点有利于大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臣等还提议在实施六部改革之前成立一个特殊部门,负责对全国的财政收支情况做出最终审核!此部门谓之审计总署!”审计一词并不是乔允升想出来的,早在曹cāo的《序》有了“审计重举,明画深图”的说法,审计部门也并非大明首创,宋代六院官就有检、鼓、粮料、审计之府。

“这个没问题,既然诸位爱卿觉得对我大明发展有利。朕即刻下诏,由六部抽调得力官员,开始筹建。”

“抽调官员的事臣等可以办理,但这审计总署尚书一职恐怕还得皇上你乾纲独断!”虽然很是心疼要把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送给别人,但为了大明的发展乔允升等人也只有忍疼割爱,只不过这个新尚书的人选的确是个麻烦。

大明的审计总署跟另一个时空中的可不一样,这是一个专门找碴的新部门。朝廷的正常税收他们要过问,镇国将军手底下那票兵痞抢来的银子他们要检查,各部的年初预选他们要审核,最终的资金使用情况他们也要插手。要没点能耐的人,还真就不敢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哦?难道这满朝文武之中就找不出个能当此大任的人来?”崇祯很好奇,他甚至开始怀疑站在台下的jiān佞们有意藏私,舍不得把最好的人才推荐给他。

“臣等无能……”六部大臣不是没有人选,而是不敢说。沉默了半天,最终还是负责官员任免的顾锡畴受不了同僚们哀求的目光,不得不再次苦着个脸站了出来。“此人一要名声显赫不为流言所动,二要有对商贾之事足够了解,三要有实力能够震慑群臣,四要……”

一连好几条要求,顾锡畴的意思无非就是这个新尚书的人选要脸皮够厚不怕挨骂,要对大明朝廷的物价水平有足够了解,还要横行霸道没人敢招惹,更要嗜财如命吝啬到家才行。

“这……”崇祯算是听明白了,找遍大明全境能符合所有要求的人只有两个人。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臭名昭著的镇国将军,可即便是崇祯舍得朱由骢自己也愿意,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他们都还等着那死胖子完成休假,继续指挥大军四处打劫呢。

小胖子不能选,但洛阳的胖子可不少。福王这名头够大了吧?就他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臭名声,会在乎别人说点什么?虽然这个胖大叔不吓人,却也没人敢招惹。拼爹?过时了,人家拼的是儿子!

福王家里可养着三个jiān商,大儿子德昌郡王朱由崧负责的更是在负责对外贸易,他想要了解大明的物价水平那还不就一句话的事?而福王的小儿子则是手握雄兵的大明镇国将军,谁有那胆子敢去招惹这小胖子的亲爹?要论吝啬?福王一身的毛病,就这点最突出。人家都能拿着帐本跑到重兵把守的研究院去,告诉他那大侄子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多花了一钱银子,不还回去他就不走了。

而且让福王坐上这个位置还有个好处,不怕被人拉拢腐蚀。用权?他小侄子是当今的皇帝,还能有比这更好使的么?用钱?整个大明帝国现在九成家当都是他那宝贝儿子给抢回来的,他老人家就算再无耻,也不会同意别人用朱由骢冒着天大风险换来的钱去贿赂他吧?用女人?只要福王有这意思,福王妃也不反对,那个手握重兵的镇国将军就能在带着大明百万雄师闲逛的时候,顺便帮他抓个一两万来慢慢选。

“散朝!这事等两天再说!”没来由的,崇祯突然决定开溜了。忽悠福王的事好办,反正他在家里呆着也什么没事做。可让人担心的是朱由骢的反应,在没有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前,崇祯也不会傻乎乎地跑去捅那个马蜂窝。真正的昏君不应该是暴虎冯河,而是懂得审时度势。否则那小胖子万一耍起横来赖在宫里不走了,那伙食费找谁算去?

 第二百七十九章 道邻欺君

皇帝要逃跑?这事要是放在往常的话;谨身殿内的这携廷jiān佞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谁让人家是昏君呢?但今天绝对不能让他这么轻易就给糊弄过去;要坑的人那可是镇国将军他胖爹;除了位高权重的崇祯皇帝谁还能去背上这黑锅?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让这昏君想出个什么损招来;那倒霉的还不得是他们?

但阻止皇帝逃跑得有技巧才行;直接上去扯皇帝的衣服?那样做即便不被扔到午门外砍了脑袋;也会被负责皇宫安全的侍卫们给拖出去打屁股。虽然这年头的廷杖不会要命;但打在身上也会疼;象顾锡畴等老胳膊老腿的jiān佞还真受不了那苦。

“臣有本要奏!”蛮干那是肯定不行的;然而士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忽悠皇帝。虽然熊文灿暂时需要呆在帝国学院指点那些有志加入外交部的学子;但大殿之上还有个刚从辽东回来;受过朱由骢跟南居益指点的jiān佞在。

“史爱卿?你又有何事?”正准备起身离开的崇祯心不甘情不愿地又坐到了龙椅之上;对于新近回来的这些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jiān佞;他可不敢掉以轻心。“首先申明啊;那审计总署尚书一职朕还得详加斟酌;没办法现在就做出决定!你要想讨论这事;就提出个合适人选来;否则现在就跪安!”

“哪能呢?臣只是暂署外交部一职;对这等国之大事臣可不敢妄言。”铁骨铮铮的史可法是缺少那么点政治敏感xing;但他也不至于傻得去做逆圣心还招惹那死胖子的事。更何况;他只是暂时代理外交部尚书一职;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要是再越权参合那还不知道会被陷害成什么样子呢。

所以;即便是朝廷jiān佞在私下里已经达成协议;谁要能忽悠得皇帝主动把那个老胖子扔出来;大家就想办法推荐谁去镇国将军身边。但为人正直又嫉恶如仇的史可法;也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就买主求荣。

只不过。史可法既然能够在辽东把那些鞑子人犯和棒子难民收拾得服服帖帖;又配合张破虏大军把手都伸过了捕鱼儿海;以便占据有利地形跟孙承宗的西线兵团一起瓜分掉鞑靼部;那他的肚子里应该也不缺损招。

而能忽悠得困守汉阳的李倧和呆在大丘城作威作福的李儆这两位棒子国主在相互撕杀的同时;还不忘分别派出李倅跟洪翼汉充当全权使者长驻沈阳;以便随时签下一大串租地协议换取大明朝廷保持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的人。肯定也不会太善良。

“哦?”崇祯虽然已经在努力地朝着无耻昏君的方向发展;但时间毕竟还短心思也还不够缜密;居然就这么轻易相信了史可法写在脸上的真诚。放下戒心;长出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给说说吧;到底有什么事?”

“臣ri前接到周凤翔周大人的奏报。我们的西方盟友月前已陆续抵达澳门并完成了集结;正yu前来朝贺我大明平定倭岛内乱维护海上贸易安全的壮举……”史可法的话让满殿的大臣都很失望;现在是想法怎么让皇帝背黑锅的时候;怎么转移话题能把那些西夷给扯进来呢?

“就这事?你们看着办不就好了?”朝贺不朝贺的鬼话崇祯才懒得相信;但他知道这票西方盟友一来;他的钱袋子又会鼓上那么一点;帝国学院的师资力量也会更加充实。这次大明在进行工业改革的时候那可是特意修建了好几座鞭炮厂的。就等着这票盟友上门挨宰;哦不;应该是公平交易。

“对了;这次他们带了多少人才过来?”钱不钱的不重要;反正骗不到就直接抢;听说这票西方盟友在天竺那边可是发了大财的。崇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人才问题;特别是作为最基础学科的数学人才。西方离实在大明太过遥远;在组建好一支足以称霸海洋的铁甲海军之前;就只能是守株待兔等着别人自己给送过来。

“这次好象没什么起sè;只是听说那个罗伊爵士又拉了一个叫做法兰西的国家进来……”史可法对于西方盟友这种吝啬的做法也很不满意。打开奏章念道:“不过这个国家的人才还真不少。仅他们就有西勒内。笛卡儿、皮埃尔。德。费马和吉拉德。笛沙格通过了前期考核;另外施维拉从意大利拐来的卡瓦列利也不是等闲之辈……”

这也怪史可法没有见识;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念出来的这几个人放在西方全都是学术界的泰斗。特别是那个笛卡儿;人家可是最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那可是最少价值一个大明百姓的家伙。也不知道罗伊爵士是怎么说服波旁王朝的路易十三国王把这些顶级人才给交出来。还屁颠屁颠地自带伙食费往大明塞。

有一种理论叫做在时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