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159部分

盛唐夜唱-第159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分明是强人所难嘛,李颀三人,还真要将他拉下水不可!
“这个……这个……”
“叶十一,莫非你也是纸上谈兵之辈,口口声声说是心忧国事,实际上却不肯出力?”岑参有些不耐:“你事情再重要,莫非还比某科举重要不成?”
叶畅很想说,自己的事情确实比岑参的科举更重要,但是真说了,那么必然翻脸。若是放在一年之前,翻脸就翻脸,可是经历这么多事情,叶畅已经有了别样的想法。
他必须给自己维持一个好的人脉圈子,而李颀、高适和岑参,都是可以结纳的同伴。
但他又确实不愿意跑这一趟。
他虽然不知道边关的具体情形,可是大势却是了解的,因为李林甫担心边将入朝为相的缘故,如今边疆大理使用胡人,无论哪个方向,尽皆如此。
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借口:“实不相瞒,三位还记得某曾说过,将来人口滋生,衣食必将不足,至使国家有奇祸?”
“正是,我三人欲边行去行,也正是为此。”
“某早有谋划此事,听闻南蛮之地,有木棉可织吉贝布,苛借玉真长公主两座田庄,准备试种木棉。若能得在,则丝麻之外,又添一物可以衣天下。”叶畅道:“边关之事,不急在一时,而这木棉种植,却不可耽搁时令。”
李颀三人尽皆不语,只是将信将疑地看着叶畅,叶畅迫不得已,又补充道:“况且北地作战,天寒地冻,将士折损,大半因此。这吉贝布可制棉衣,御寒之效如同皮裘,若我大唐将士皆能衣之……”
“果真有此效?”
“三位若不信,等来年木棉种成,某送棉衣与三位亲身一试就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李颀三人也不好再劝,他们乘兴而来,却是扫兴而归。叶畅见他们离开,以手抚额,长吁了一口气:“侥幸,侥幸……”
这一次是给他侥幸糊弄过去了。
旋即他又皱眉,这三人都是心志坚毅之辈,只怕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打算。
想到这里,他忙将丁典事招来:“丁典事,此间之事,今日便交与你了,我有急事,先要回乡,明公那边,我已告假,你在此间的功劳,我也一并说了。那录事一职,我将辞去,并向明公推荐于你……”
丁典事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跟在叶畅身边,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叶畅往往只是负责规划,具体执行,还是丁典事做得多些。这一切叶畅都看在眼中,故此临别之时,有这一手。
“啊?卑职还想跟着叶录事多学一些……”丁典事讶然,然后感激涕零:“谢过叶公!”
小小年纪,便被人称为“公”,叶畅很是不适应,不过至少不是叶公公。他将交接事宜用最快速度完成,转身便招呼善直:“善直师,咱们回去收拾行囊!”
“为何如此之急?”善直有些奇怪。
“不急不成,那三位只怕还不死心,过两天必定会再来劝说——没准今日下午就要来。”叶畅急切地道:“这要再来,他们三个有所准备,怕是不容易打发。和尚,你想去边关一游?”
善直无所谓地道:“只须能吃饱来,再有酒肉,边关就边关……”
叶畅顿时摇头,自己问这个酒囊饭袋可是白问!
南霁云乃是洛阳城的士兵,叶畅只是返乡,不可能将他带走,因此叶畅问都没问。带着自己的伴当,他当日中午便动身,离开了洛阳城。
如他的料,下午之时,李颀三人又来寻他,在得知他已经离开洛阳之后,三人面面相觑。
“叶郎君说了,若是几位需要财物以壮行色,只管与某说就是。”留在洛阳的乃是贾猫儿,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不过再过几日,某也要走了。”
“让这厮给溜了!”岑参大叫道:“去追?”
“追到修武去?”高适摇了摇头,笑得深沉:“放心,终有再遇之时,他叶十一想要在卧龙谷中高卧……只怕有人不答应!”
“谁?”
高适笑着指了指天,没有再答。
众人皆是会意,这个天,可不是老天。
被高适暗指的人,如今正在长安城兴庆宫中。他刚刚从骊山温泉宫回来,人有些疲累,精神头也不是很好。
毕竟是个老人了。
高力士悄悄看了李隆基一眼,李隆基脸上带着笑:“朝中有何事?”
在下首的李林甫做了一个揖:“圣人洪福,天下太平,朝中一切正常……”
“唔,正常便好,朕倦了,先歇一歇,国家大事,有赖于卿了。”
“臣敢不竭心尽力,以报陛下之恩?”李林甫长揖道:“陛下,臣且告退。”
李林甫退下之后,李隆基叹了口气,舒展了一下胳膊:“老了……老了,高将军,朕已经十年未出长安,天下无事,朕欲将政事全部委托给李林甫,你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惊。
李隆基很少露出这样的老态,特别是在李林甫面前。
高力士心中飞快地盘算起来,李林甫能够有今日,一则是他自己颇有能力,二则是因为他在后宫当中有助力。这助力当中,也包括他高力士。
因此,他在短暂一愕之后,躬身下去道:“天子巡狩,乃古之制度,天下权柄,不可借予他人——他人若假借天子之权,成自己之威势,谁敢复议之者?”
这是明确反对李隆基将权柄完全交与李林甫。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神情甚为不悦。
高力士心里咯登一跳:自己猜错了,陛下是真的年老倦政,而不是怀疑自己与李林甫有所勾通?
想到这里,他跪下叩头:“臣有疯疾,偶发狂言,此乃死罪,还请陛下治臣之罪!”
李隆基见他这般惶恐,心中突然又高兴起来,哈哈一笑,吩咐左右道:“高将军一片赤诚,且为他置酒……”
左右内监们齐呼万岁,不一会儿,酒乐便备,大殿之中又热闹起来。已经起身的高力士额头冒汗,李隆基笑着问道:“高将军何故汗涔涔而下?”
“这个……殿中炭火甚旺,臣不胜热,故此汗涔涔而下。”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并不是在问他,而是在敲打他,他也顺着李隆基的话往下答。在他心中,却是暗暗发誓,再也不就国事发表自己任何看法了。
宴乐正酣,那边有内臣来禀,却是张垍求见。
“方才分别,为何他又来了?”李隆基心情此时转好,闻言道:“让他进来吧。”
张垍虽然掌管翰林院,却不太管正经政事,一般来都是叙翁婿之情。不一会儿,他出现在李隆基面前,高力士看了他一眼,见他面上带笑,目光却闪动,显是在转着什么心思。
“贤婿,此来有何事啊?”一边饮酒赏乐,李隆基一边问道。
“臣承陛下殊遇,随扈温泉宫,如今回来,便处理这些时日积下的事务,却听得翰林院学士李白,说出一番话来。臣觉得此事重大,须得禀报陛下。”
“哦?”
一听和李白相关,李隆基心中就有些烦腻。
去年李白进京,在众人举荐之下,他得以入翰林院为学士。之初李隆基爱其才华,颇为青睐,但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李隆基的态度渐渐有些变了。
此子虽是有才,但只能为文章墨翰之士,空负战国纵横家一流的舌辩机智,却不是能做实事的。而且眼光也差,管不住嘴,当说的不当说的,都爱胡说八道一番。
原本李白颇与人善,因此有“舌粲莲花”之誉,但受李隆基看重之后,心气有所变化,颇有倨傲无礼之举。象是张垍,原本向李隆基举荐过李白的,如今却也瞧他不顺眼了。
“不知李太白又有何等惊人诗作?”李隆基问道。
“却是有人自洛阳来,与李白说了些事,李白便在翰林院中传。”张垍不动声色地道:“据说叶畅在洛阳城,与张旭等雅集,其间擅自批评如今边疆之策,李白深以为然……”
叶畅在醉仙楼中的话,辗转传到了李白耳中。李白性子容易激动,觉得甚有道理,加之李隆基去了骊山温泉宫,张垍也相随而去。李白在翰林院里没有了约束,一张大嘴巴自然就胡说八道起来,或评或讥,总之就没有几句好话。
翰林院里自然有嫉妒他才华者盯着他的那张嘴,在张垍回来之后,立刻向张垍报告。
张垍如获至宝——这可以一举让他瞧不顺眼的两个人同时倒楣,因此也迫不及待便来说与李隆基听。不过,叶畅那三首诗他却有意忽略了,免得李隆基为其诗所动。
听得叶畅对边事的评论,还有李白的那些抨击,李隆基勃然大怒:“竖子,何其大胆!”
“圣人,此番妖言,徒乱民心,且有怨望咒骂之意,不可不惩之。”张垍乘机道。
高力士在旁撇了一下嘴,却不敢说什么,刚才还被敲打过了,如今能做的,也就是沉默。
可惜了,他心中暗想,却不是为了李白。
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须
这个冬天,竟然片雪未下,不仅是修武如此,据说整个中原,尽皆如此。没有雪盖,新来的天宝三载粮食产量,怕是令人堪忧。
虽然僻居于乡野,消息传得还是很快,朝廷改年为载,从今年起,就不再称天宝某年,而称天宝某载了。
若是往年,叶淡看到这一个长冬不下雪的光景,少不得要忧心忡忡,吴泽陂的老农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来年该怎么度荒。
但今载,叶淡并不怎么担忧。
“你是怕少了吃还是少了穿,一日日就在唠叨,不下雪就不下雪,咱们现在的光景,一年地里没粮,也饿不着人。”
在石头上敲掉鞋底的土疙瘩,叶淡慢悠悠地教训着身边的长子。他长子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被他象是骂小孩一般骂。
“大人说笑了,一年地里没粮,就是咱家饿不着人,别地方人也要挨饿。”他长子陪着笑道:“远的不说,他们大周村,跟咱们叶家一向是亲眷,到时候少不得要到咱们家来打秋风……”
“还不是你不争气,娶了周家的婆娘为新妇!”
叶淡哼了一声,儿子的一点小心思,哪里瞒得过他,他蹲在石头上,俯视着眼前的吴泽陂,眼神中有一种满足。
确实很满足,利用这农闲时节,吴泽陂正在大兴土木,村中一半人家都是起新屋——便是不想在原先基础上扩大,也想着利用水泥与毛竹,将自己家的小宅建成两层楼。
三层以上,是不能随意建成的,但是两层楼,倒不算什么。而且皇权不下乡,县里的明府、少府,根本不管吴泽陂的事情,那些平日耀武扬威的吏员差役,到了吴泽陂也小心翼翼夹起尾巴来。
这一切,无非就是因为吴泽陂的卧龙谷中,叶畅在此。
村民们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叶畅的几座工坊——造纸坊的规模已经扩大到要五十名工人的地步,不过这也是它的极限,因为附近能够用来造纸的竹材几乎被搜罗一空了。而印刷坊则是昼夜不停赶工赶点,不仅仅是印叶畅自己的作品,还要替那些诗人文士印他们的作品。
“这婚事不是大人你当初订的么,如今却埋怨起儿子来。”叶淡长子叶格道:“要不,儿子这就去休妻,换个大人你满意的?”
“欠抽。”叶淡瞪着他,却见自己这个儿子一脸惫怠的笑容,也没有什么办法。
“你当跟着十一郎多学学,只要学得十一郎一成本领,老子死也放心。”
“再怎么说,我也是十一郎族伯,他有什么好处,念在大人的面子上,总少不得我一份。若我真有什么本领,大人才要睡不着。”叶格满不在乎地道。
叶淡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竟然还能想到这一步,有些讶然。
确实,若是叶格真有什么本领,要与叶畅争夺族权,最后定是叶楝一般的后果。
“十一郎来了。”叶格此时叫道。
只见叶畅领着一群人,慢慢从新铺的砂石路上走来。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