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22部分

盛唐夜唱-第222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郎,你不该将人遣出去,要是善直师在这也好,阿弥陀佛,他可是一个能战百个的好汉!”叶树忧心忡忡地道。
“放心,这些人几无军纪,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你老就在此,看我破贼。”叶畅摆手道:“若不是为了咱们自个儿少有伤亡,只需咱们只家十名兄弟,再领五十名洛阳灾民,便可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叶树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是大大不以为然。
“看见了,他们看见你派出去的人了!”他转过头,突然紧张地道。
“十七叔放心,此人可是厉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叶畅笑道。
王乃一行见到迎面而来的人,一共是六个,推着鸡公车,远远望到他们便将车放到一边,鞠躬作揖迎了上来。
“可是王寨主,可是王寨主?”
一个人扯着嗓子喊道,大约是怕这边张弓射,王乃眉头皱了一下:“有谁识得此人?”
“不认识……不过他身边之人我倒识得,是都里镇的庞庶,原先给高宝晟当个管事的。”
“正是,也不知他来何意。”
“恰好问问都里镇的虚实,那些唐人有没有援兵前来!”
一群人众说纷纭,自然就没有一个决断,王乃犹豫之间,那六人已经接近。待他们到了近前,王乃方才警觉:“站住,站住!”
高玉晟乃是被那唐人官员上前一剑柄敲碎了脑袋,至今都是寨子里的笑话,他可不愿意变成第二个笑话。
来人果然止步,又是深揖:“王寨主来得正好,我们正待去请王寨主!”
“哦?请我何事?”
“听闻寨主有意入主我们都里镇,大伙公推我等前来相迎。”那人连连躬身:“寨主或许还不识小人,小人姓闻,贱名宝儿,乃唐人客商,时常往来于……”
他唠唠叨叨地说话,王乃虽通汉语,却不是很精,听得头疼,忙挥手制止:“尔等来此为何?”
“劳军,劳军!”那闻宝儿点头哈腰地道:“王寨主与诸勇士远来辛苦,解我等于困厄之中,那个伪冒大唐官员的小贼闻风遁逃,我等自然要有所表示,故此献来肉酒。”
说完之后,闻宝儿向着身后一指,那六架鸡公车上,果然堆放着肉与酒坛。
“哦……哈哈哈,有肉,有酒啊!”便有粗人上前,察看果是不虚,便大笑起来,甚至有人抓起坛子便欲饮。
“慢!”
王乃大叫道,但是他虽是头领,可底下有不属于他寨子的,对他多少有些阳奉阴违,没有理他,还是开了酒坛,顿时酒香四溢,众人从来不曾嗅过的烈酒香味,远远地传了过来。
“哗,好酒,果然好酒!”
顿时一帮人涌上去,王乃左拦右拦,却是一个都没拦住。好在他在自己寨子里积威甚深,他自己寨中之人倒是没有过去。别一个寨主喝了碗酒,见他们站在那没动,笑着道:“王寨主为何不饮?”
“你们这些蠢货,汉人最是狡猾,谁知这酒中有没有毒药!”
此话说出之后,那些在喝酒的寨民顿时停手,一个个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闻宝儿等人。闻宝儿二话不说,拿起一个碗便给自己舀了半碗,然后一口喝干。
“唔?”没料想他会如此表示清白,王乃有些发愣。
“实不相瞒,这酒便是我家的。”闻宝儿又道:“我知道王寨主将成为都里之主,故此讨了这个差事,与这几位一起来献酒。我今后还要贩这烈酒来都里,到时还请王寨主……哦,王里正行个方便。”
“你……所言是实?”王乃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他转向庞庶,闻宝儿可是谁人都不认识,但这个庞庶则有不少人认得。
庞庶连连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被拘着的一家老小。
“原来如此……”见大伙喝酒都没事,王乃算是放下心来,也去舀了碗酒,尝尝之后,向自己的寨人示意:“果然好酒。”
顿时众人又闹哄哄去抢酒,王乃还等喝,那边闻宝儿低声道:“王里正,小人还有下情容禀。”
“你说。”
“镇子里知道你们来,正在准备给寨主的贡物。”闻宝儿低语:“寨主,只给你的贡物。”
王乃既然会时不时扮一扮盗匪山贼,自然就听明白了闻宝儿之意,他看了看周围,虽然崴子寨的人最多,可别的几个寨子加起来,人就比他们寨多了,故此那些寨子的人才不大听他的话。
“他们想要什么?”
“寨主,这都里以后可就是寨主你的,他们闯进去,杀了人便是杀了你的佃户,抢了金银就是抢了寨主你的家当。”
王乃断然拒绝:“我若不进镇子,这都里如何能归我!”
“寨主自然是要进的,不过只请稍候片刻,等大伙藏起些东西——藏起来的,今后便是献与寨主的,而不须被他们分走。”
闻宝儿满嘴胡言乱语,王乃知道其中必有诈,他琢磨来琢磨去,心中隐约感觉不对。莫非这个唐人就是在骗他进镇,那个唐国的官员并没有如他们所说离开?
想到这里,他更不敢轻举妄动,便不动声色,与闻宝儿胡诌,想要套他的口风。两人绕来绕去,绕了好一会儿,那边都开始将肉切下来升火烤着吃了,王乃还没有弄明白这闻宝儿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众人大吃之后,王乃的耐心用尽,正待对闻宝儿发作,却发觉闻宝儿已经悄然退远了。
“兀那唐人,速速过来,我有话问你。”王乃大声喝道。
闻宝儿站在远处,笑眯眯地道:“不劳寨主相问,某实话实说,来此不过是为了迟滞寨主罢了。”
“迟滞?”王乃冷笑:“以为我不知你是在拖延时间么,你拖又能如何,那唐国小官带来的就是几十人,便是杀高宝晟,也只是靠着偷袭刺杀,今日我带着五百人来,取都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倒是会虚张声势,分明只有二百余人,却号称五百,闻宝儿远远一笑:“你且看看身后。”
王乃回头一望,便见身后远远的有烟尘起来。
他心中一动,当即大叫:“回头,列阵,列阵!”
不待他这边阵列好来,身后便已经看到了大旗,上书“大唐襄平守捉”六字,只不过王乃一伙无人认识。饶是如此,他们也知情形不妙,一个个紧张起来,然后便看到一队二十骑,出现在大旗之下。
大旗前一骑人长得甚为雄壮,健马上除了载着他,还搭着一个人,那人到了阵前,也不说话,将被搭在马身上的人往地上一掷,然后,这边便有人惊呼。
因为在这二十骑的马脖之下,都系着血淋淋的人头首绩!
“这是……节儿!”王乃一眼看到那地上之人,竟然就是他的儿子王节,不禁大叫出来。然后众人便认出,挂在马脖子下的首绩,竟然都是留在崴子寨的人!
“崴子寨已破,尔等家人亲族,尽落入某掌控之中,尔等若是想战,必是满门诛灭,若是愿降,尚可有一条活路!”骑在马上,一身盔甲的南霁云冷冷说道。
他声音洪亮,大声喝斥之下,诸寨之人都是慌乱。别的寨子心中就要嘀咕,连最强大的崴子寨都被一击即破,何况他们的寨子?而崴子寨的人都是心胆俱裂,地上的俘虏与首绩,证明这个唐人将军所言必不虚!
他们的寨子已经被攻破,家人落到了这些唐人手中!
王乃兀自不服,正待再说什么,突然间听得身后锣响,然后从两边山林中,一队队执着武器的汉人结阵而出,阵势严明,军容肃整,看上去竟然是训练有素的大军,其人数足足超过两百名!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阵列整齐,举手投足之间,皆显纪律。王乃所携的寨民,与他们相比,便是乌合之众!
这一刻,王乃的同伙便都慌了,老窝被抄,对方还有伏兵,这些伏兵看起来竟然是精兵,他们仅存的斗志迅速消退。
他们却不知,这些人并非真正的军人,乃是第一批来自洛阳的灾民与叶氏子弟的混编,平时里叶畅强调的纪律性,让他们至少在列阵行走上,与军人有八分相似,故此才能震慑出这些悍勇的山民。
“我等奉大唐皇命而来,常怀仁心,不欲多作杀伤,跪下投降者全家免罪,执刃顽抗者满门尽诛,勿谓言之不预也!”
南霁云又是一声喝,那些人还在动摇间,他已经张弓在手,对着王乃便是一箭射去。
一箭中的,王乃几乎是应声而倒。虽然他已经努力闪让,避开了要害,可这一箭还是贯肩透入,巨大的冲击力让他无法在马上坐稳。
他的栽倒,便是一个信号,余众面面相觑,然后开始有人零星放下武器。待发现他只是受伤,而不是死掉,此时已经有十余人弃械了。
“其余诸寨,若助我等擒获崴子寨之人,便是有功,既往不咎,还有重赏!”叶畅此时出现了,他又喊了一声。
如今强弱之势,就算是傻瓜也瞧得出来,其余五家山寨的人,如今正琢磨着怎么脱身,听得这话,顿时大喜。胡虏之间,岂有信义可言,顿时几个寨主交换眼色,然后就达成了一致。
转眼间,其余数寨,兵刃直指,对着崴子寨之人。爬起来的王乃见此情景,犹不甘心,大叫着便向叶畅这边冲来。
他看出叶畅乃是首领,只想着挟持叶畅,却不曾想那边南霁云冷哼了声,催马而来,一槊刺出,便从后背穿透他的身体,将他高高挑起!
“高令不会放过你们的……啊!”他最后的惨叫回荡起来。
第217章 强秦昔日谋偏蜀
距离都里约一百余里外,便是青泥浦。
都里是个小地方,镇子加上周围方圆十余里内的村落,总共人口也只有四千多不足五千人,大多是汉人。而青泥浦则要稍大,全部人口加起来有近八千,相当于都里的一倍。
都里多是汉人,这里汉人则占了一半,高句丽人、扶余人、沃沮人、粟末人、新罗人等等诸部占了另一半。自安东都护西撤之后,大唐的政令便不能到此,二十年前渤海国侵攻莱州,舰队便曾驻扎于此。
后来渤海国虽畏于大唐之威,不得不放弃此地,但实际上如今青泥浦的“清泥浦令”,仍然是一个新渤海国的高句丽人。此人亦是姓高,名松,亦是原高句丽宗室,高宝晟正是在他支持之下,才能在都里镇坐稳的。
“什么,崴子寨的那些废物……不但不曾成功,反而让那些汉人突入寨中,杀了个落花流水?”
新来的消息,让高松异常愤怒,他连着摔碎了几个瓷器,然后又有些心疼:这可是来自大唐刑窑的白瓷,若是送到渤海国去,一件足以换来一头牛!
在愤怒之余,高松也觉得恐惧。
身为破国之人,高句丽被灭时他尚未出生,但依然还记得,他的父亲提到当时情景时,眼中的恐惧。如今从都里传来的消息说,那伙新来的唐人,自称乃是大唐官员武将——莫非大唐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又将目标对准了东北?
“不是说……土蕃人缠住了大唐,大唐抽不出兵力来嘛……”喃喃自语了声,恐惧让高松不得不慎重:“既是如此……钳牟丁!”
他身边一个着汉人服饰之人闻言出来:“明公,我在这里!”
“你最懂唐人,你说说看,唐人是不是真的要打过来?”
若大唐真举国来攻,莫说辽东这四散之地,就是新罗、渤海两国联手只怕也是抵挡不住。
“不可能,明公方才不是说了么,土蕃人在西,大唐忙着与其纠缠,而且北边还有突厥人的残部,他们不可能抽调全国之力来。”
“都里那边的唐人……是怎么一回事?”
“料想应当是登州或者莱州的边将,想要立功,故此渡海而来。”
“若真如此,那倒好了,高宝晟那个蠢货,无端去招惹唐人,否则有他在,至少能打听得些详细的消息……”
却是高宝晟没有将叶畅那区区几十人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