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55部分

盛唐夜唱-第255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人赐臣显爵闲差,臣必谢恩受之,可是这一州刺史……臣疏懒,不可为也。”
听到叶畅近乎赖皮的回答,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叶十一,满嘴荒唐言语……刺史你是做不得的,二十岁的刺史……非是亲王宗室无人可为也。”
刺史做不得,言下之意就是其余职司完全可以当了。大唐并不是每个州都任命了刺史,叶畅的目的,也就是弄个积利州长史或司马之类的职务,至于刺史,如果李隆基委任,到了辽东之地,想要架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方才说借助长安巾帼之力……此语何解?”
试探完叶畅之后,李隆基又好奇地问了起来。这个问题让叶畅抬了一下头,悄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这个……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臣才敢说。”
“有罪的话谁都救不了你,无罪的话你也休要怕朕会寻你差池!”李隆基霸气地道:“让朕恕你罪,休想!”
叶畅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回应,愣了愣,那边杨玉环已经低笑起来:“叶十一终归还只是个少年郎,三郎,可不能这般吓他,吓坏了臣妾的礼物就没着落了。”
“好好,朕虽然不恕你,但玉环却替你求情,朕耳根子软,只能允了。”李隆基无奈地说道。
这就是让叶畅欠杨玉环一个人情,同时也是抵消掉叶畅送礼之谊。叶畅猛然意识到,李隆基虽然因为年迈而渐渐昏聩,但真把他当成一个老年痴呆来糊弄,那就是纯粹找死了。
只要他愿意,他还能照样展露出他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性。
“谢娘娘……其实与娘娘也有些关系。臣曾经大言不惭擅言边策,旧载离开长安时,娘娘还有长安城中的贵人女眷,送了臣一笔金银,约值二十万贯,令臣一试边策……”
李隆基眼中寒光微微闪动,不过嘴角都是向上弯了一下。这事情他知道,非常清楚,不过叶畅敢当面说出来,倒是个胆大的。
“臣到了辽东,原本只是想在都里修船坞,好建可以出远海的大船,有朝一日能乘船去寻真正的蓬莱方丈。当地高句丽酋首却是无礼贪婪,意欲夺臣财物,臣想起各位贵人女眷的吩咐,便以此金银为资,招募辽东的汉人勇士、收买蛮夷中不得志者,结果罗九河献卑沙城、钳牟丁献青泥浦。此二地献城,余者力小势单,自然平定了。”
李隆基有他的情报来源,但此时不是特务大行的后世,他的情报主要是地方官的报告,故此辽东局势,他是不太了解的。听叶畅如此说,只道叶畅真是靠收买平定了积利州,不由得笑道:“二十万贯换一州之地、六万之民,你倒是做了笔好买卖!”
叶畅心知他有讥嘲之意,不过还没有回答,那边杨玉环娇声道:“三郎,军国大事还是到朝会上去说,臣妾可是迫不及待要看叶十一带来的礼物了!”
“好好,看礼物!”李隆基笑了起来。
他到晚年性好奢侈,故此天宝年后许多重臣都是倚仗着搜刮百姓的本领得他重用,对于叶畅可能献上的礼物,他也是万分期待的。
叶畅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又向一个小太监使眼色,小太监跑了出去,不一会儿,那两卫士便将礼物抬了进来。叶畅让他们将礼物树起,同时请杨玉环前来观看。杨玉环上前来,看到的是一人高的东西,整个都被布蒙着,不知里面究竟是什么。
高力士上前来笑道:“奴婢替娘娘揭这礼物了……娘娘请看!”
他一掀开布,杨玉环惊“啊”了一声,边上的宫娥使女们也一个个惊呼出来,就是李隆基,也在那一瞬眼前一亮。
大的玻璃镜!
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就在杨玉环面前,她的身影映在其中,她完全被这巨大的镜子惊住了,站在那一动都没有动。
周围除了方才的惊呼声,也没有别的声音。叶畅咳了一声:“此物也是献与圣人的,不过娘娘怕是要怪罪臣了,因为献上此物,圣人可就有两位杨娘娘了。”
众人初时没有体会到他言语中的真意,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顿时掩嘴轻笑。
杨玉环此时也回过神来,自然知道叶畅是在逗趣,不过这镜子如此巨大,而且光洁照人纤毫可见,实在让她欢喜。她用娇媚的眼睛扫了李隆基一眼:“三郎,这镜中人,还有这眼前人,你最喜哪一个,你就实说了吧!”
李隆基哈哈大笑:“自然是喜欢镜中人……”
“那三郎你就跟这镜中人过吧!”杨玉环拂袖佯怒,却被李隆基一把抓着,两人一起站在了镜子前面。
两人在镜前徘徊许久,叶畅向后退了退,与杨钊站在一起,杨钊向他挑起了大拇指,轻轻说了一声“采”!
此时镜子都是铜镜,虽然磨镜客们能用药水和手艺将铜镜打磨得极为光洁,但与玻璃镜相比,毕竟还是有些差距。更重要的是,铜镜可没有这么大一块的,就是李隆基与杨玉环两个人站在那儿,都觉得可以照得清清楚楚。李隆基在镜前良久,突然一叹:“朕老了,玉环你却还是青春年少!”
“乱说,三郎哪儿老了,你瞧你精神,比起杨钊都要好!便是叶十一这样的少年郎,与三郎相比都显憔悴!”
叶畅在辽东吹海风,他原是一个娃娃脸,经过这大半年的海风,也已经变得粗糙起来,杨玉环说他憔悴,倒是一点都没有说错。李隆基看了他一眼,想到去年时叶畅的模样,心里也有些同情:这一年来,想必叶畅也吃了不少苦头。
“臣这礼物,不知娘娘是否还欢喜?”
“喜欢,自然喜欢,叶十一郎,你想要什么,我替你寻三郎要去!”杨玉环当真是喜欢这面大镜子,她声音里都带着喜意。
“这个,臣倒真有一事相求。”叶畅笑道。
“你说,你说,朕倒要看看你要什么!”李隆基道。
“臣在辽东建船坞,原是不想惊拢当地土人,故此择荒地建营,臣建营时想着要去访寻仙岛,希望旅途顺利,便给营地取了个名字叫旅顺。”叶畅笑道:“臣只求陛下御笔,书旅顺二字,臣将之立于营地之外,好教中外汉胡都知道,此地地名乃圣人御赐。”
另一世中请领导题词原本就是拍马屁的一种婉转做法,叶畅信手拈来用得不着痕迹,拍得李隆基眉开眼笑,不待杨玉环相请,便点头道:“允了,允了,来人,拿笔墨案几来!”
杨钊忍不住又向叶畅暗暗挑了一下大拇指,自己结识的这位兄弟,马屁功夫还在自己之上啊。
“只要这个?”旁边的杨玉环却是不依了,她看着李隆基:“叶十一郎心里念着三郎与臣妾,三郎可不能太小气,伤了他赤子之心!”
“以玉环之意呢?”李隆基见她高兴,自己心里也是高兴,加上只是写两个字,也确实太小家子气了,故此他问道。
第249章 为我汉人谋远计
“官职爵位什么的,那是军国大事,臣妾后宫女子,自不该开口。”杨玉环笑吟吟,她这一句话,说是不该开口,实际就已经开口了,然后她又道:“金银绢帛,叶十一自有本领去赚来,臣妾觉得也没有什么好赏的……唉呀,这还真难了,官爵不可赏,财帛不好赏……莫非赏人与他?”
李隆基听得此语,倒是心中一动,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叶畅:“叶卿,你还未成家吧?”
叶畅心中突的一跳,他的亲事……莫非李隆基意欲伸手?
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口中,叶畅还必须实话实说:“臣自幼失怙,又是乡野之人,故此并未成家。”
“唔……此事朕记着了,你的亲事,不可擅专,再过段时日,朕给你指一门好亲事!”
叶畅心中虽是不愿意,却也不好明着拒绝,只能暗暗叫苦,一边还得谢过李隆基的好意。
无论是另一世,还是这一生,都最畏惧那种拉着自己就要当媒人的大叔大妈们啊!
他们虽是一片好心,可是这好心给人带来多少麻烦!
叶畅的礼物让李隆基与杨玉环都很满意,杨玉环几乎离不开那面镜子了。李隆基笑吟吟对叶畅招了招手,叶畅愣了一下,便跟着他行到一旁。
“劳卿用心了。”李隆基道。
“这个……”
“怎么,朕赞你两句,你向来伶俐,怎么反而不知如何应对了?”
“呃,臣有些不习惯。”叶畅实话实说道。
“哈哈……辽东的事情,究竟是如何,你从实说,朕不会责怪你。”
李隆基突然间一变口,叶畅心中一凛。他原以为,瞒住这日渐昏聩的帝王没有问题,却不知他在哪儿看出了破绽来。
“臣所言都属实……哦,只有一点,臣没有细说,臣收复积利州也有些私心。”
李隆基满意地笑了,他喜欢这种感觉,控制着臣下们的想法念头,洞悉他们的私心。方才那一句,并不是他真正看出什么破绽,只是一个精明的老政客的直觉。
“你说,是何私心。”
“臣当初所上边策,陛下不以为然,而朝中大臣中见识浅陋者也有斥责臣是狂人痴语的,臣便要狂一回给他们看看,应证臣所言,边事若操持得当,不仅不会劳伤国力,反而能为国生财。”
叶畅一边胡诌,脑子里一边飞快地想,他猜不出李隆基是看出了什么破绽,既然如此,那就把话题引到李隆基感兴趣的地方去。
李隆基现在对什么最感兴趣?
自然是能替他赚钱!而且是能替他赠大钱!
这十年来,他提拔为重臣的大官里,因为能替他搞钱而上位的可不只三五位。李适之争不过李林甫,甚至之将张九龄赶出长安,其中都有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李林甫会搞钱!
李林甫为李隆基经营理财,好歹还尽可能不竭泽而渔,而韦坚、杨慎矜之流,则完全不理会百姓,一昧以搜刮为能。
果然,叶畅这话,让李隆基大感兴趣,他笑道:“不劳伤国力,反而为国生财?”
“臣此次回长安,带了不少辽东土产,准备到时发卖——自然,这不是一次的买卖,后边还有。”
“哦?”李隆基可不是耻于言利的,更何况现在没有那些正直的大臣在旁劝谏,他好奇地问道:“都有些什么?”
“渤海国产的东珠有两斛,黑水的皮货有数百件……啊,说到这里,臣只顾着送礼与娘娘,却忘了也给陛下准备了礼物,乃是一件白虎皮……”
白虎皮对叶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此物号称异兆,他自己私藏下来,给人告发了反而不美,倒不如拿来给李隆基,换取李隆基进一步的支持。果然,李隆基大悦,不是因为这点礼物,而是因为叶畅识进退:“宫中也有几张白虎皮,倒要看看,你在辽东所得的白虎皮有什么不同,你继续说!”
“臣有这样一个想法,臣将在长安城中竞价卖掉辽东所得,然后一部分由臣掌控,继续在辽东建船坞购巨木造大船,另一部分,则按着此前各家出资,作为利润返还出资的各位贵女。自然,这等大收益,也少不得缴纳商税与朝廷。”
李隆基听得他如此分派,先是欢喜,然后肃然。过了好一会儿,他又笑了:“叶畅,若是这样,你在辽东忙碌一场,岂不自己一无所获?”
“臣怎么算一无所获,臣自家在辽东卖力气,总得有工钱吧?而且出资之时,臣可也是出了一份的,少不得也有一分返利……最重要的是,臣的船坞啊,建船坞造大船出海,便是暂时找不着那海外仙山,也是有利可图的事情,要不然,臣献与娘娘的宝镜从何而来?”
李隆基顿时哑然:正是,叶畅看似面面俱到的利益分配里,他自己拿到的可也不少!
不过这没有让李隆基生气,反而令他更欢喜了,若是叶畅既不爱官,又不爱财,那么他爱的是什么,难道是江山社稷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