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318部分

盛唐夜唱-第318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最合适者,乃是他自家子侄女婿,但是李林甫又不太愿意子婿离长安,那么因故贬官的苑咸,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叶畅微微一拧眉:“那么元公路就须得入京!”
“入京?”李林甫没有想到的第二件事情来了。
叶畅方才做出必保登州的姿态,也仅仅是一个姿态,李林甫限于此时代的眼光拘限,将登州视为辽东的咽喉,而叶畅自己却是清楚,登州港只是离旅顺最近的港口之一罢了,没有登州,还有莱州,或者干脆就是后世的天津一带的港口。
李林甫只道登州能扼住辽东的咽喉,却不曾想,经过改良后的新海船,无论是抗风浪性还是远海航行能力,都要胜过以往,若不是嫌麻烦,叶畅甚至可以去泉州进行贸易。
以登州主官之职,换取元公路进入中枢,虽然现在不可能立刻成为六部尚书、侍郎或者是九卿之类的高官,但还有一个极适合的职务,叶畅已经瞄准了。
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
元公路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呆上半年到一年,然后再想法子打通关节,成为中枢某实权部门的次官,再为主官。在李林甫下台之后,便有资格问一部尚书,甚至进而成为宰相。
将元公路推出来充当自己在中枢的代言人,叶畅有多方面的考量。在经过李邕一事之后,元公路与他完全成为政治盟友,而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若非如此,李林甫也不会想着将元公路从登州搬走。既是如此,努力为元公路争取更好的官职,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继续巩固双方的政治盟友关系;二是形成示范效应,让张镐、岑参、高适、王昌龄等等与叶畅关系好的低级官员们意识到,跟随叶畅不必担忧前途;三则是在中枢有个代理人,就不必担心象此次一样,中枢出了变故,却没有一个带头出来维护叶畅利益的骨干。
“京中并无缺职。”李林甫道。
“若无职缺,圣人为何下诏,令通六艺一项以上者入京诠选?”叶畅步步紧逼。
“这个……不合朝廷体制。”
“李公此言差矣,即以朝廷体制而言,元公路主政登州,如今是第三年,此前年年考绩皆为上上,拔掖他入京,有何不合?”叶畅哼了一声:“苑咸待罪之身,为汉东司户,猝然拔举为登州主官,这又是何种朝廷体制?”
李林甫用手指头敲着书桌,心中对如今月堂中的气氛相当不适。
叶畅抛开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利益交换赤裸裸地提出来,就算李林甫被视为奸邪,也觉得很不适应。
过了会儿,他道:“苑咸接下来三年的考绩,也须得是上上!”
若无辽东的支持,元公路的考绩不可能是连续两年上上,李林甫提出这个条件,就是要叶畅象支持元公路一样支持苑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双方关系虽然不能说势成水火,但叶畅也不会去帮助李林甫的亲信沽名钓誉,除非李林甫拿出更多利益进行交换。
因此叶畅毫不犹豫就道:“元公路为一部侍郎。”
“如此超擢,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绝无可能!”
“苑咸不得更改元公路之策,不得断绝辽东与登州商船往来,在移民上须全力支持。”叶畅伸出手指头:“元公路为京兆府少尹。”
“前边都可,唯元公路之职不可。”
李林甫觉得有些疲劳了,与叶畅讨价还价太久,叶畅每提一个条件,他都得反复琢磨,看看这厮是否在条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而他自己每提一个条件,同样也要反复琢磨,既要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又要能在叶畅的底线之上。
听得他这一句,叶畅便退而再求其次:“从四品下的官职都拿不到,那么不可低于正五品上,万年令或者长安令如何?”
“十一郎,你这般说没有意义,这些都是要职,如今并无缺!”
“那御史中丞,有缺无缺,还不在相公一念之间!”
李林甫眉头猛然一拧,成为御史中丞,便可以直入为相了,而且御史台这般重地,如何能让叶畅安插人手!
但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如叶畅所言,元公路既升入中枢,那么就不宜低于正五品上。想以这里,李林甫叹道:“谏议大夫吧。”
叶畅故作犹豫之状,好一会儿,才点头道:“那便是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与御史中丞同品,也是拥有议论之权的官职。李林甫心里琢磨了一下,如今台谏两处的官员,都给他威逼恐吓得战栗不敢言事,安一个元公路去,并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叶畅能给元公路安排这个职司,若是元公路到时乱说,他指使人将其弹劾罢免就是。
他是年纪渐迈,精力渐有不济,故此不愿意在这问题上再与叶畅纠缠下去,当下道:“老夫自不会阻拦此事。”
不阻拦此事的意思,就是也不会出面帮元公路争取此职。叶畅微一点头,双方算是达了交易。
谈到这里,李林甫一摆送,说了一声“送客”。
叶畅起身而行,也没有做半点停留。看着他竟然如此毫不犹豫,李林甫眼中冷光闪动,一个念头暗暗生起。
但就在叶畅欲出门之前,他突然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着李林甫,几乎恰好与李林甫充满杀机的眼光相对。李林甫此时又面带春风,站起身来,仿佛是要送叶畅出门一般。
“李相公,月满必亏,日中则昃,这个道理,想来不必我说。当今圣上即位以来,为相者以李相公时间最长,如今相公大权在握,天下侧目,潜伏爪牙以待时机者不知凡几!奈何相公却做些亲痛仇快之事,也不知是何方小人进谗言,意欲绝相公与我二家之好……某每每思及于此,不禁长嗟。”
说完之后,叶畅当真是一声长叹,唏嘘不止。李林甫也不禁怔了一下,然后眉头顿时一紧。
叶畅迈步走出了月堂,李林甫却坐回了原位,开始思忖叶畅临别时的那番话来。
这番话乃是挑拨离间,这一点李林甫一眼就看穿了,但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因为李林甫也不禁也深思,他原本是极为看好叶畅的,并且在叶畅最需要帮助时伸出过援手,为何二人的关系,却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叶畅直指是有小人在他面前进了谗言,仔细想来,叶畅人虽然去了辽东,礼数上却从来不亏,几乎每隔两个月就有书信来此,禀报辽东的一些事宜,还奉上厚礼。仅过去一年,自己从叶畅手中收到的礼物价值,当在两万贯之上!
便是对着空娘,他似乎也是深情款款,书信频繁。李林甫自然不会无聊得去偷看叶畅写与女儿的信件,不过每次看到女儿收信之后的神情,李林甫也会觉得欣慰。
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叶畅对于自己家族的意义,所以在得知当初杨洄并非奉叶畅之请来探口风之后,自己才会做出种种针对叶畅的布置吧。如今虽然凭借这些布置,迫使叶畅做出了让步,获取大量的利益,但却损害了两家的信任。这其中是得还是失,还真不好说。
叶畅最后走时那一句,便是点破此事,让他去寻那个进谗言小人的麻烦吧。
李林甫眼中闪动了一下光芒,淡淡笑了起来。
他便是做错了什么……也不可能成为叶畅这等小儿的棋子,这小儿终究是嫩了些!
出了月堂,卢杞便迎了上来,向叶畅施礼,笑眯眯地道:“叶司马,请这边走。”
他出现叶畅并不意外,这厮也一直在叶畅的关注之中,自从投靠了李林甫阵营之后,他简直就将自己视为李林甫的家仆一般。而李林甫也信任他,对他颇多提点,甚至还在户部给卢杞安排了一个主事的职位。
当初卢杞依附李适之却未得的东西,在李林甫这边都已经得到了。
“许久不见了。”叶畅淡淡地对他颔首为礼。
卢杞却笑道:“不久,不久,昨日叶司马离开时,某正好来,见到了叶司马的背影。”
二人一边寒喧一边出了李府的大门,相揖作别时,叶畅才直起身,突然听得卢杞小声说了一句:“杨齐宣。”
叶畅愣了一下,向周围一看,却没有看到杨齐宣其人。
他熟悉李林甫家的情形,知道这杨齐宣乃是李林甫亲自挑中的女婿,如今便身居谏议大夫之职。卢杞莫名其妙提起此人,是何用意?
当他凝神想问时,却发现卢杞已经转身又再入李府大门了。
叶畅看不到卢杞的面上神情,这张原本就奇丑的脸,此时甚至有些扭曲。
“叶十一固然可恶,但终不曾因我之面容而嘲笑于我,况且我与叶十一交恶,乃是我欲与他为难在先!杨齐宣不过是依附岳家而得美官的竖子小人,竟然敢在李公面前进谗,欲逐我而后快……让这两人相互厮杀,谁死谁活,都乘我意!”
卢杞相貌丑陋,虽然自诩机警聪明,可也知道,若无机缘,自己想要获取高官显爵是极难的事情,别的不说,进士一科考试就很难过,因为此时科举除了考成绩,还要看长相。对他来说,投靠李林甫就是最大的机缘,杨齐宣辱他蔑视他,他可以暂时暗暗记下来,隐忍不发,但是试图在李林甫面前诋诟他,便是断他前途,他绝对不能忍!
叶畅不知道卢杞的心思,因此只是暗暗记下了此事。
回到自己宅前,却见门口有不少人,见他回来,一个个都拥上来招呼:“叶司马回来了!”
“小人见过叶司马!”
周围顿时一片吵闹,叶畅原本静心想着事情的,也被他们闹得没法想了。听得他们纷纷叫嚷,原来是京城中一些人家的仆役,不是来送名剌,就是来问候。
昨日之前,这叶宅前还是冷冷清清,而到了现在,便热闹成这个样子。叶畅做了个团揖,笑容满面将这些人应付走后,累得比起面对李林甫毫不逊色。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些人背后,大概就是施加压力将龙武军调走的那些贵人们。他们上前来,不仅仅是示恩,也是表明立场。
进了门,叶畅又是一愣,外头一堆人,不曾想里面也是一堆人。
其中一人,四十左右的年纪,笑着对他拱手:“贤弟既入长安,也不来一封信,让愚兄做好准备,以至生出这番事端来!”
“杨兄来了!”
见是杨钊,叶畅的眉头轻轻抖了一下,心中暗暗冷笑了声。
他对杨钊,那是没得说的,以往杨钊也算是义气,给予了他不少方便。但是这一次,却让他甚是失望。
以如今杨钊在李林甫身前的地位,叶畅就不相信,他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却是一声不吭,这等心性,显然,以往颇讲义气的杨钊,在高官显贵了两年之后,已经有所改变了。
心中不满,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相反,叶畅显得比之前更为热情,上前抓住杨钊胳膊摇了摇头:“说起来是小弟我失礼,不曾遣人通报兄长一声……咦,这位郎君看上去眉宇不凡,不知是何人?”
“此为犬子杨暄……暄儿,快拜见你世叔。”杨钊笑着吩咐道。
那杨暄年纪不比叶畅小,闻言慢吞吞拜了下去,叶畅却一把将他拉起:“不可不可,咱们各自结交,何必如此多礼?”
杨暄顺势便站了起来,杨钊瞪了他一眼,他却只作不知。杨钊心知这两年养尊处优,让自己这儿子也心傲了起来,当着叶畅面不好教训,只能又瞪一眼了事。
“我来迟了,贤弟受苦了。”寒喧已毕,杨钊言入正题。
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
一声“我来迟了”当真是感人肺腑,让人心生温暖。
叶畅瞅了杨钊一眼,做出万分感激的模样:“有劳杨兄了……此处不是说话之所,还请入内。”
领着杨钊等进入自己的客堂时,叶畅看到岑参在院子里晃了一下,向他使了个眼色,便知道岑参达到了此行目的,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