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158部分

蒙山军-第158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真的希望将这支战力强悍的山东兵抓在手里。这确实是一支强兵,比自己手下那些猴崽子强的多。就刚才伏击日本人的那一下,自己可不敢那么打。原来竟然是土匪……马玉昆凝视着龙谦,脑子里飞速思考着。
  战事是够窝囊的,聂士成死的也太冤了些,天津丢的也太快了些。而那位正白旗出身的裕禄总督自撤出天津,就像丢了魂,变得痴痴呆呆,一道像样的命令也发不出来。基本成了废人。也难怪啊,作为直隶总督,守土有责,现在丢了天津,前军也被打残了,朝廷定然不会让过他。现在,能够抵挡联军的只有自己的左军了,其余各部,全部指望不上了。
  朝廷……那位老太太,心里一定憋着一股火,说不定前军溃散,天津丢失的罪责自己也得分一份。下面的仗还要依仗自己,只不过现在不便处置前方大将……
  经过天津的战事,武卫左军损伤也大,收拢的兵力,加上骑兵,已经不足五千人了。与宋庆合计,北仓怕是也守不住,就算朝廷调集的勤王军陆续到来,这场战事获胜的希望也不大。
  但北仓必须守卫。否则很难向朝廷交代。马玉昆想到了消灭了西摩尔的山东兵,据说他们仍坚守在西沽。于是带了标营卫队亲自赶来,却赶上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伏击战与阻击战。以马玉昆的估计,英军和日军在这个早晨,至少丢下了三百具尸体,加上这位龙标统讲述的昨日战事,这股联军怕是也扛不住了。山东军的情报是准确的,攻击西沽的只有英国人和日本人,其他国家的军队没上来。山东军的首脑,这位姓龙的标统说联军内部一定有矛盾,所以才出现英日两军单独北进的态势。我军应当抓住这个机会,上策是由山东勤王支队黏住英日联军,武卫左军乘势包抄其后路,一举将这股敌人歼灭。只要歼灭了这股敌人,联军内部的矛盾将更加激化,对大局会非常有利。
  如果消灭了眼前的敌军——据山东军判断,这股敌人人数在三千至四千人,所带的大炮在昨日的炮战中受到压制,今日已得到证明。而其兵力损伤在400~500间,实际战力已经下降了很多。因为碰了钉子,士气肯定下降。所以,围歼此路敌军的胜算不小。
  马玉昆听了很是心动。但转眼一想,如果动用左军主力,必然导致北仓防线空虚。如果联军主力乘机袭占北仓,自己就有些因小失大了。所以,马玉昆断然拒绝了龙谦的建议。
  “如果是这样,北仓一线我军主力不如乘这个机会全军撤至北京坚守,这一带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利敌不利我,如果凭着北京坚固的城墙,或许可以挡住敌人。”见马玉昆无意合力歼灭英日联军,龙谦又献上一策。
  马玉昆何尝不想撤回京师,但朝廷的命令是明确的,要左军坚守北仓、杨村一线,不准放过任何一个联军。只有山东军因为西沽之战获得朝廷的青睐,让他们撤回京城了。
  “朝廷严令不准撤退,”马玉昆看着龙谦,“我等只能死战报国了。”
  “马军门,”龙谦低声道,“我部又俘虏了十几名敌军,现在我将他们全部交给军门吧。”
  这可是一份重礼。马玉昆再次打量了眼前这位青年标统,“好吧,既然有旨意叫你们回京,你们天黑后撤退吧。”
  马玉昆的卫队接管了俘虏,包括联军的三个伤兵。山东军派出三副担架,将三个不能走路躺在担架上的俘虏送到北仓。临走时龙谦低声对马玉昆说,“军门,卑职以为,千万不要屠戮俘虏,万一战事不利,联军定会追究责任,卑职是为军门考虑﹍﹍”
  “好,有见识。贵部在西沽的战功,马某一定如实上奏朝廷。”
  
  第十四节北京四
  
  送走传旨太监及马玉昆后,遭到惨重失败的英日联军一直没有再发起进攻,转入防御了。韩家塔一线平静了下来。
  午饭后,龙谦将几位主要军官召来开会。江云已经返回,这就给龙谦下一步行动具备了条件。
  龙谦未与众人商量,直接做出两项决定。第一,命令王明远营(欠四连),加上警卫连,由江云带路先期撤退,绕过北仓和杨村,向北京转进。第二,骑兵连掩护一天来西沽守卫战的伤号由情报科带路,带民夫一个队,与叶延冰会合,接受叶延冰的指挥。
  龙谦摸出一封信交给了迟春先,让他带给叶延冰。与会的军官们猜测信上一定是对叶延冰的指示,但不知道龙谦是何时写这封信的。
  伤号是必须安置的,事关部队的士气,绝不能马虎。而且,蒙山军高层都认识到,参加过三次以上战斗并且负过伤的官兵是部队的精华,他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新兵。
  安排了这两件事,龙谦让参谋科长蓝心治通报部队实力情况。这是参谋科必须做的日日功,他们清点了阻击战打响以来的伤亡,共计阵亡63人,负伤128人,其中有30人重伤。好在没有没有一个连长以上的军官伤亡。
  至于对手,参谋科估计毙伤敌军人数在五百人之上,还不包括抓获的已经移交马玉昆的英军俘虏。就交换比而言,比十天前的伏击战划算多了。但这场阻击战毕竟给了已经伤筋动骨的蒙山军再次损伤。差不多又报废了两个步兵连。
  每次战后,参谋科第一件事就是精确地统计部队实力。不仅要出总数,而且要重新登记花名册,将阵亡、负伤的兵员一一登记清楚。枪支弹药等主要军资也在统计之列。现在,除掉不能作战的伤号,加上尚未离开的王明远部,蒙山军实有人数为1108人,其中还有近日招募的新兵和收拢的、愿意跟着蒙山军行动的友军人员。部队的实际战斗力已经下降至出发前的一半。虽然枪支有富余,弹药还算充足,平均每人有子弹110发。但炮兵完蛋了。炮弹已基本打光。大炮成为一堆废铁了。两挺加特林机关枪损坏了一挺,被龙谦下令报废了。而王明远率二营及警卫连撤走,骑兵连再带着伤员离开,蒙山军主力就剩下残破的八个步兵连了。六七百人。能干什么?大家听着蓝心治详细的汇报。心情沉重。
  “好了,实力就是这样。现在转入下一个议题,部队的行动方向。”龙谦转了议题。
  会议上气氛凝重。殊无胜利的喜悦。王明远、石大寿以及鲁山没有开口,而冯仑再次强调,不能再打了,再打我们就完蛋了。
  “冯仑,你不要指责司令,我们就是来打仗的嘛,又不是来逛风景的。”鲁山冷着脸说了一句。隐约的,鲁山感觉到冯仑有指责龙谦踩着弟兄们尸骸向上爬的意图。
  现在,蒙山军已经进入了朝廷的视野,传旨的太监来了,直隶提督也来了,他们眼里可只有这支连战连胜的山东兵统领。
  冯仑瞪了鲁山一眼,心想,我还不是为了司令?部队打光了,龙司令一个光杆司令谁会重视?
  “冯仑说的对。”龙谦平静地说,“其实,有西沽伏击战就差不多了,但现在我们还不能撤至北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现在去了,我们无疑会被朝廷朝廷抓在手里充当守卫北京的主要力量之一,那不行。之所以守西沽,就是让朝廷知道我们仍在天津城郊拼死奋战,暂时还撤不下来。让朝廷那帮混蛋不要指望我们这点人。”
  宁时俊眨着眼睛,对于龙谦现在的心思,他有些吃不准了。一方面,他觉得龙谦千方百计率军来京畿,绝对不是嘴上说的为国效力,一定有重大的图谋。图谋什么?宁时俊觉得,龙谦一定是要与朝廷建立直接的联系。因为被袁世凯招降,确实有些仓促和勉强,与袁世凯杀得血流成河,转眼便寄身其下,后果实难预料。所以,龙谦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全军,为了这帮弟兄的前程考虑,没什么不对。但是,与朝廷建立联系,以后会怎样,他又说不准。因为家世的缘故,宁时俊对朝廷是不信任的。还有,蒙山军主力将来去哪里?能不能回到山东?回到郑家庄?如果不打算回去了(宁时俊一直认为郑家庄绝非久居之地),干吗还要留下周毅、封国柱、宋晋国这些人,以及好几百兵力?从剿灭洪杨始,有兵就有一切,看看现在的督抚大员们,除掉满清贵族,哪个不是凭着手里的军队占据地盘?如果蒙山军全军出动,在京畿战事中打出威风,龙谦未必不能摆脱袁世凯的阴影,在直隶或者其他地方获得一块地盘,前途不是比现在更有可为?但龙谦却一直讲要重返山东,他确实是这么说的,尤其是给士兵们鼓劲动员时,总是强调部队会回到老家。这让宁时俊深为迷惑。
  仅仅是为了安定军心?
  另外,龙谦不断分兵,不断违反他强调的集中兵力的原则,也让宁时俊困惑,难道仅仅是为了保护伤员吗?盘算不知去了何处的叶延冰部,加上蒋存先的警卫连,那边的力量也不小了。为什么让他们远离战场,是准备为蒙山军留点火种吗?
  还有江云,龙司令的这位心腹自三月份离开郑家庄就神神道道的,一来杨柳青就出现在司令部,然后就消失了。现在匆匆回来,马上就要再走。也不知搞什么鬼。
  对于这场给蒙山军带来重大伤亡的战争,龙谦一定有着自己的打算,宁时俊坚信这一点。但他作为参谋长。参与了所有作战行动的计划,却没有获悉龙谦真正的意图,这点也很反常。自蒙山军整军结束离开蒙山,所有的行动,龙谦都不隐瞒自己,为什么这次不告诉自己?是自己失去了他的信任?宁时俊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认为龙谦不对自己讲,也没有对别人讲,看看王明远的表情,就知道对于龙谦下令让他带二营跟江云先期撤退。也是一头雾水。
  如果是留断后部队。也不能将主力留下断后啊。
  “一切听司令的。”鲁山大声道,“是打是撤,往哪里撤,弟兄们都说不出个子午卯酉。司令你下令就是。”
  “那好。”龙谦也没有准备征求大家意见。“明远、江云以及存先出发后。部队开始整装。以四营断后,准备三日份干粮,好好睡一觉。天黑后即刻出发。另外,炮队毁掉大炮,但不能用爆破的形式,拆掉主要的零件,彻底毁掉车架子,那些东西没用了。冯仑要抓住最后一个民夫队,他们要跟着我们走。”
  会散了,大家各自忙乎自己的事。龙谦先送走迟春先的骑兵连以及伤员,然后叫了宁时俊,去了已经集合完毕准备出发的二营那里。
  “明远,江云,你们来。”龙谦叫了江云和王明远往远处走,宁时俊跟了过去。
  “明远,你这次的任务很重要。”龙谦看看宁时俊,“路线嘛,跟着江云就是。你们要化妆进入北京,不要穿咱们的衣服,最好是换上绿营的制服。更不能透露我们的身份。能做到吗?”
  “为什么?”王明远不解地问。
  龙谦看看已经列队的二营和警卫连,“不要问为什么,更不要对下面说。二营的素质很好,你要切实掌握好部队。多带银子,沿途多买些老百姓的衣服,但不要义和团的服装。进城时最后穿百姓的服装,如果不行,就穿绿营的。进京后,部队隐蔽在江云预先准备好的住宅里,不准随意行动,绝对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养精蓄锐,具体任务等着我到北京后再说。”
  王明远还是一头雾水,但出于习惯,立正喊了声“是。”
  “军事行动——什么都有万一,由你为主。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