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177部分

蒙山军-第177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想了想,让奕劻下去歇息。将荣禄传来,两人密谈良久,然后传令去找来好几天未见的龙谦来。在等龙谦来的时候,她先将毓贤找了来。
  慈禧在重大的问题上,一如既往地信任荣禄。
  和沿途州府的态度不同,毓贤对于接待慈禧光绪是尽心尽力的。所有的器皿都是当年圣祖爷巡幸五台山时用过的,绝对的珍品。虽历经百余年,仍光亮如新。慈禧说她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好东西。至于吃的,毓贤更是竭尽所能,按照老佛爷的口味,大批的食材送进了巡抚衙门的小厨房。
  慈禧知道毓贤对于自己是绝对忠诚的,但现在必须对毓贤有所提示了。
  慈禧对毓贤说,“去年你离开京城来山西赴任,陛辞时力呈义和团可用,大错特错了。如今北京被洋人占了,皇上与我沦落至此,全是义和团的罪过。现在洋人声称要拿你报仇,我不得不有所表示。或许很快将你革职,但是你不要过于伤感,我这样做,不过是遮掩外人的耳目啊。我知道你忠心能干,但局势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毓贤叩首答道,“臣明白。已做好被革职的准备。”
  慈禧点头,事宜召见结束了,毓贤离开时,慈禧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听说最近棺材的价格贵了?”
  毓贤没听懂这句话。回去找心腹师爷参详,师爷大惊道,“东翁,太后这是让你自尽谢罪啊。”
  毓贤听得师爷的解释,当即就瘫了。
  龙谦来到行宫没有遇到毓贤,两人错开了。如今担负行宫护卫的又成了那彦图。老熟人了。直接将龙谦带进了慈禧住的屋子。
  正在慈禧看见龙谦,立即换了一副面孔,看见龙谦叩头,笑道。“免礼啦。赐坐。退思啊。近日诸事繁忙,没有看见你,心里还怪惦记的。你还好吧?”
  “托太后洪福。微臣一切安好。”龙谦努力学习着宫廷的“八股”礼仪。
  “退思啊,你祖籍太原,难道就没有一点关于家人的消息?”现在的慈禧,就像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太后对微臣实在是太好了。不过,确实没有﹍﹍”
  “太原府就这么点大。我已交代许涵度,让他查一查姓龙的家族,或许能找到线索。”
  “微臣叩谢太后。”龙谦心里暗笑,那去哪儿找去?但嘴上还得表示感谢。
  “退思啊,我记得你是乙亥年生人,是吧?”这就愈发亲近了。路上是问过他的年龄,龙谦只当是随口问问,不料老太婆真的记住了。
  “是,微臣的犬马齿,想不到太后还记得﹍﹍”
  “男大当婚。听荣禄说,你至今未曾婚配?”
  “回太后。荣禄大人记错了。微臣已经订了亲,只不过没有完婚﹍﹍”
  “喔?是哪一家的小姐有这样的福气啊?”慈禧眉毛一挑。
  “是山东费县一户士绅的女儿,姓陈﹍﹍本来准备完婚的,勤王旨意下来,微臣只能先国后家了。”龙谦脑子里浮现出陈淑的影子,说不上有多思念,更谈不上爱恋。当初答应陈家,就是为了今日。
  “哦,那是个有福气的。”慈禧顿了顿,终于撇开了这个话题,“这一路上多亏你啦。我心里有数。今儿庆王从京城来,闻听洋人有发兵山西之意,你怎么想啊?”
  这却是龙谦一直思考的,略一沉吟,侃侃奏道,“禀太后。微臣以为,绝不能再对洋人示弱了!”龙谦语调激愤起来,“洋人占我京师,烧杀抢掠,士气已散,又是多国联军,必然存在调动指挥不灵的弊端。京师繁华,想那洋兵们必然不愿出征受苦,敌酋西进,定是闻听两宫驻跸太原,以打促和。朝廷若示弱于敌,将来列强一定开出令太后难以接受的条件。相反,若是我军击败西犯之敌,敌酋反而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山西表里山河,地势险峻,收复京师不成,拒敌于山西门外却不难。敌军东出京师,必然沿保定、石门一路西进。请太后下旨,令微臣率军东出娘子关拒敌,只要微臣在,绝不许一个洋人踏入关城。”
  这一番话令慈禧及荣禄耸然动容。刚才俩人已经谈了应对之策,因董福祥所部甘军西进,去西安变得不安全了。最好留在太原,等待时局之变。但对于守卫太原,慈禧却无一点点的信心。召龙谦来,便是让他带兵挡上一阵,给朝廷再次逃跑争取点时间。因为朝廷眼下除了太原,真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之所。但龙谦有理有据的一番话,极大地提振了慈禧的信心。
  “唔,依你之见,洋人不会举全军西犯了?”
  “是。微臣以为,洋人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退思果然知兵!若是派你前往御敌,需要什么条件?”
  龙谦等的就是这句话,“禀太后,微臣麾下,不过千余精兵。力量还是单薄了些。听说甘肃按察使岑春萱大人曾奉旨勤王,部队就扎在榆次,可否调该部官兵归我指挥,以厚兵力?另外就是枪械弹药,需要大力补充。”
  慈禧看看荣禄,点头道,“可以。”
  “还有什么?一并说出来罢。”
  “太后,还有三件事需太后恩准。”
  “讲来。”
  “其一,是那英国中将西摩尔。这一路上为安抚其心,微臣与其多有交谈,西摩尔将军颇为感谢朝廷的仁义。所以,微臣带兵走后,务请太后安排妥善之人看顾好这批俘虏。”
  “说的是。荣禄,你记下了。”她看了一眼荣禄。荣禄点点头,表示他记下了。
  “其二,微臣希望太后恩准就地招募兵勇,充实所部。”
  “准了。”慈禧没有犹豫。
  “其三,微臣自山东来,抚台袁大人只给了微臣三万两开拔费。先不说阵亡官兵的抚恤,这笔银子,微臣一路上早就花得河干海落了。属下官兵此去娘子关御敌,还望朝廷发给饷银,以激励官兵奋勇杀敌。”
  “应当的。荣禄,你来操办此事。”慈禧爽快地答应了龙谦。她出宫是并未带更多的银子,路上的情景她是知道的。
  “那,微臣就去准备了。早一日出发,多一份把握。”
  “好好,真是我的赵子龙啊。你这就回去准备吧,替我看好山西的东大门。朝廷绝不会辜负你的。”
  “请太后放心,微臣只要一口气在,绝不容鬼子踏进娘子关一步!”龙谦斩钉截铁地答道。
  
  第六节军饷
  
  事关朝廷安危,荣禄不敢怠慢,与另外两名军机王文韶、赵舒翘商议后,当即布置相关工作。无论是武器还是银两,朝廷作为“客人”了,手里一点资源没有,只能依赖山西地方。找“相关”领导——山西藩台、太原镇总兵、太原知府等人商议为山东军抽调筹集武器军饷,等了好久,相关的官员才来到行宫。一听军机们的要求,立即大倒苦水,特别是银两,地方官对于荣禄提出的五十万两白银的用度,坚定地予以拒绝,无论是省里还是府里,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五十万两银子是荣禄提出的数字,并不都给山东军。龙谦提出了十万两白银的要求,加上新募的兵勇,摊到每个兵丁,人均不过四五十两。数字听起来是不算小了,但实际并不多。光绪年间,在京师整治一桌像样的酒席,至少要十两银子。袁世凯新军普通士兵的月饷是四两二钱白银,军官逐级上涨。而且山东军的其他开支,包括粮草,都是自备。人家为朝廷卖命,未获一分钱的奖赏,此时要点钱实在不算过分。所以,龙谦提出要十万两白银,荣禄没有反对,立即答应了。按照荣禄的理解,龙谦如果不乘机索要银两,反而值得怀疑了。
  荣禄向山地方索要五十万两,其大头要留给朝廷。万一洋兵打过来,朝廷不是还得跑吗?没钱哪里行?
  行宫带出来的一点钱,在路上花了大半。剩下的死死捏在慈禧手里,说什么也不出血了。大手大脚惯了的慈禧终于体会到了没钱花的难处,只出不进的日子给了谁也受不了。也不能说只出不进,到了太原后慈禧还是收到一笔“巨款”的,数额有十三万两之多。这笔钱来路很奇特,是一个叫陈宦的武卫中军管带(营长)从北京突围出来至保定的路上“捡到”的,失主是谁,陈宦也不知道。这个陈宦也是个奇人,在无官不贪的满清官场,竟然出了这样一个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的人物。在朝阳门作战负了伤的陈宦带着几十号部下从西直门突出来。去保定的路上捡到巨额银两。在保定听说了洋人打过来,继续西逃,竟然一路带到山西,交给了后到太原的荣禄上司荣禄。令荣禄死死地记住了这个刚过三十的年轻军官。为此。慈禧还召见陈宦并留饭。嗟叹良久,多有慰勉。
  慈禧是舍不得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当作军饷发下去的。山东兵出征的银两,还要着落在山西省。
  但事情却不那么好办。省长毓贤被慈禧劈头一瓢凉水浇下来。彻底地心灰意冷,从行宫出来,直接回了家,撂挑子不干了。这也难怪,人家脑袋都要掉了,还指望人家为朝廷筹款,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最不近人情的就是皇家,毓贤临死才悟出这个道理,就是个傻瓜。不过,天下人为功名利禄所累,有几个能堪破的?
  荣禄根本就没找毓贤。他直接找来了毓贤的副手们,就两条,朝廷要抵御洋人对山西的进犯,山西要出钱,出武器。
  两个要求一说,下面一片叫苦之声。
  先说武器,山西的清军都是旧式军队,一半是绿营,一半是由绿营整编而成的巡防营,装备很差,洋枪不到一半,子弹就更少了。倒是前几年整顿绿营编组巡防营,省府从德国人手里买了几门克虏伯大炮装点门面,算是件有威力的火器。
  荣禄发了火,枪也就罢了,荣禄知道龙谦所部枪械不少,但必须筹措合口径的子弹十万粒!这是死命令!另外,火炮营要调上去,并且要带上全部的炮弹!荣禄对山西的官员们说,庆王来太原,讲了北京的事。洋兵们可不是菩萨,个个是吃人的主。你们若是想你们的家眷财产遭了洋兵的手,那就拖着不要办!
  十万粒子弹还是可以拿出来的,但五十万银两就难了。许涵度大着胆子说,山东军不过千余人,哪里用得了五十万的军饷?太原要支应两宫用度,花钱如流水,山西又是个穷省,五十万白银,一下子真拿不出来。
  慈禧是个奢靡的主儿,吃穿用度上那是一点也不肯亏待自己的。从北京到太原的这二十天,算是吃了无数的苦,现在安逸了,故态复发,每日仅新鲜的水果就要好几筐,不是吃,而是闻水果的香气。一帮身边人借此揩油捞钱,搞得太原知府许涵度苦不堪言,又不敢说出来。府库的银子流水般地花出去,现在荣禄说到军饷,他立即表示出不满。他也是在义和团问题上栽了跟头的人,毓贤都保不住命了,自己的的乌纱随时会丢,心里难免有怨气。
  荣禄冷笑道,“山西若是穷省,天下十八行省就没有富裕的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三天内,务必筹措五十万两银子!不然,等着听参吧。”
  荣禄说的不是没道理,山西富裕之名在外,瞧瞧北京那些钱庄,老板可都是山西人!
  撵走山西的官员,荣禄又叫来了岑春萱。
  岑春萱是广西人,不是汉人,而是壮族人。也算是官宦子弟,其父曾人云贵总督,位列封疆。岑春煊当年在京师斗鸡走马,飞扬跋扈,是名震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