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180部分

蒙山军-第180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制制度就是这样,上位者可以,下级就不行。官员们可以,百姓就不行。慈禧一直惦记着他存在大内的小金库是否安全,听庆王带来的消息说,洋兵们闯进了前三殿,但他们并未进入内廷,留守的嫔妃宫女也没有受到骚扰凌辱,至少小金库并未落在洋人手里。但这并不等于那笔银子安全,历来家贼难防,谁敢保证留守的太监宫女甚至嫔妃们手脚干净?
  对于国家大局,她这位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其实并不太上心,实际上她也处于失控的状态,洋兵们还盘踞在京师,庆亲王作为朝廷代表也跑到了太原。国家的权力处于失控状态。
  慈禧这段时间琢磨的除掉她的银钱,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洋人的态度,究竟如何善了北京的事?慈禧知道她算是得罪了洋人了,她不知道自己会受到洋人什么样的惩罚。在慈禧心里,洋人是惹不起的一群人,北京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洋人要报复是一定的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慈禧心里很清楚。咸丰朝烧掉了圆明园,这回他们不会将紫禁城给毁掉吧?据庆亲王的奏报,联军已经开列出惩办的名单,全是帝国的重臣,名单上究竟有谁,庆王也不知道。不过,联军可是说了,名单上的,都是从犯,真正的主犯还没有列呢。
  主犯是谁?慈禧心知肚明。洋人会如何追究?以慈禧对洋人的了解,杀头的可能性很小,洋人别的不提,对女人的尊敬可是中国比不上的,怎么会砍女人的脑袋?但会不会再像戊戌年,闹腾着要还政于帝?
  一想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慈禧就心痛万分。从二十七岁守寡至今,支撑慈禧度过数不清的激流险滩走到现在的,就是权力。那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假若权力被剥夺﹍﹍慈禧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还政于光绪是不能考虑的。这个亲外甥实在让慈禧伤透了心。自己将他当做亲生儿子带着,怎么就与自己不一条心呢?竟然想着借兵囚禁自己,真是丧了天良。洋人扶持光绪复辟会是什么结果?给谭嗣同正名?将康有为请回来?将自己也囚禁于瀛台等死?光绪下台,慈禧也不可能学武则天。她必须再立一个爱新觉罗氏的皇帝,这个人就是已立的皇储溥儁,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原先虽然没有什么令慈禧感到满意的才华,但也没有什么劣行,但现在却传来“调戏宫女”的闲话,让慈禧深为厌恶。闲话毕竟是闲话,慈禧也不会为此去证实,但慈禧刚任命的山西巡抚岑春煊查封太原某戏班子的事,确实连累到了溥儁。这位大阿哥竟然与官军争座位而打架,带着一帮太监动刀子。幸而又岑春萱带的甘军阻拦,没有酿成大乱,否则真是不堪设想。将祖宗江山交给此人,慈禧实在有些不放心。
  慈禧再次琢磨起奕劻所说的那份名单来。刚毅是肯定有的,但他已经死了。毓贤是肯定有的,她已经暗示毓贤自裁谢罪了。赵舒翘也可能有。另外就是端郡王了。如果处罚端王,溥儁怎么办?废掉溥儁,光绪又怎么办?这些问题让慈禧头痛不已。最后想到了龙谦,洋人会不会将龙谦列入名单呢?慈禧认为不会。要罚也是罚袁世凯,龙谦不过是他手下一个小军官而已。
  不过,龙谦这支千余人的响马出身的队伍竟然让联军狼狈不堪,还俘虏了一个英国中将。要说庚子年的这场仗,如果不是这支勤王兵,朝廷的脸面可就彻底丢尽了。
  洋人会咽下这口气吗?据说洋人死了上千人,其中日本人、俄国人和德国人死的最多,慈禧不相信那个数字,但洋人吃了亏是肯定无疑的了。要罚就罚吧,只要不搞到自己头上,他们爱罚谁就罚谁去!特别是汉臣们。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终究是靠不住的。你看看,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这些督抚重臣们,在关键时刻都抛弃了朝廷。袁世凯也是汉人,骨子里一样靠不住。李鸿章们时不能处置的,朝廷现在还需要他们,庆亲王搞贪污还差不多,要说与洋人交涉善后,差着李鸿章十万八千里。论威望,论见识,论手段,连当李鸿章的助手都不配。慈禧已经决定了让李鸿章再次进中枢,领衔处理善后事宜,北京时大清的京师,不能总让洋兵们占着,朝廷也不能一直曲在太原,早一天了事,早一天回京,早一天回京,早一天安定人心,也早一天打消那些对自己有怨望的蠢蠢欲动的家伙们。
  慈禧的心思再次转到了山东勤王兵身上。眼下,龙谦是必须表彰的,因为他千里驰援,因为他救驾。如果洋人要找龙谦的麻烦,朝廷还是要争一争的。将龙谦交给洋人,以后朝廷有难,谁还敢救援?必须表彰龙谦。慈禧想明白这一节,冲着门外喊道,“莲英啊,那个龙谦,现在有无消息?”
  “正要给老佛爷报喜呐。”李莲英跑进来,气喘吁吁,“刚收到快马塘报,龙谦与陈宦在娘子关痛击夺占关城的德法联军,洋人得而复失,娘子关还在咱手里,而且,洋人已经退兵啦。”
  “是吗?”慈禧来了精神,“快将塘报给我看,传荣禄来!”
  “嗻。”李莲英答应一声。
  
  第八节交底
  
  听到娘子关获胜消息的慈禧为龙谦再次击败联军而欢欣鼓舞。毕竟,满清当权者在对西方列强的交往中太少这种感觉了。
  进攻娘子关的主力是德军,法军只是助战。守卫娘子关的清军虽然装备差,但战斗意志坚决,比京畿附近清军主力打的好多了。德军的几次进攻都被打了下去,死了不少人,在黄褐色的山坡上布满了联军的尸体。直到晚上,德军才夺占了关口。但他们没想到,晚上即遭遇了清军的反击,德国人和法国人没想到,一向缺少进攻意识的清军竟然采取了偷袭的战术,直到中国人摸到他们的战壕里才察觉,短兵相接的战斗是激烈的,德国人和法国人被打懵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赶下了关口,娘子关再次回到了中国人手里。天亮后德军和法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进攻,却遭遇了比昨天更惨重的伤亡,呐喊着指挥攻击的德军少校被一颗子弹打碎了脑袋,而突然打响的清军大炮给德军带来了慌乱,一下子瓦解了德军的战斗意志。随着德军的败退,人数更少,战斗意志更为软弱的法军也停止了从侧翼的攻击。他们研究了局势,认为仅靠眼下的兵力无法攻破阵地,于是撤退了。
  没错,夜晚发起袭击并在第二天牢牢守住了关城的正是从太原匆匆赶来的蒙山军主力。龙谦在听取鲁山的侦察报告并听了原守卫娘子关巡防营的介绍后决定用夜袭的战法夺回关城,绝不容敌军站稳脚步。鲁山带石大寿的四营担负夜袭。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其实,蒙山军的这一仗比起西沽伏击战来简单了许多,伤亡很小。正如龙谦对慈禧预言的,外国联军对于进攻山西,已经没有了当初进攻北京的动力。那些中下层的联军官兵们惦记的,是如何将在北京抢到的金银珠宝顺利地带回他们的祖国,对于打下娘子关进入山西就严重的缺少兴趣了。
  龙谦将西摩尔中将的信交给一名被俘的德军少尉,要他带给瓦德西元帅,然后将少尉及同时被俘的几名德军士兵释放了。
  夺关一战,陈宦终于相信这支山东兵的战绩了。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部队。其组织、战术及指挥方法都令他大开眼界。像他们那样的军队以及战法。身在武卫军的陈宦闻所未闻。没有一句废话,年轻的参谋科副科长司徒均在一张手绘的地图上用极其简洁明白的语言介绍了地形,敌情及作战方案,只用了十分钟。接下来便是三位营长争任务了。陈宦还是第一次见争任务的管带呢。这可是打仗。而且是和洋人打仗,不是干别的!那位姓石的管带(他们叫营长,陈宦觉着蛮好)说。“二位就别跟我争了。当初在西沽伏击联军大队,二位担负两翼突击,立下大功。四营的兄弟们都憋着一口气呢。这次无论如何该四营了。”龙谦拍板,让四营上,一营为预备队。
  陈宦提议,是不是多派些人上去?龙谦说,关城地方狭窄,人多了反而乱,一个营足够了。陈宦自告奋勇要跟四营上,被龙谦拒绝,“别,他们彼此默契,你去了,帮不上忙,反而添乱。”
  陈宦担心着,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四营夺回了关城,还俘虏了好几个洋人。龙谦释放洋人,陈宦不解,对龙谦交给那位懂一些英语的德军少尉的那封信也很好奇。龙谦说,信是英军中将西摩尔写的,有西摩尔在太原,他们投鼠忌器。现在朝廷无力反攻京师,只能用谈判的方式解决,放他们回去,利大于弊,咱们手里有好几百洋人,不差这几个。
  战斗结束了,龙谦将一营调上去换下了四营。陈宦也跟着上去了,目睹了一营构筑工事的情景,令他大开眼界。而山东兵官兵间融洽无比的关系也令他感慨。他看得出来,山东兵对他们的司令非常爱戴,那种爱戴是发自内心的。而龙谦及山东军的主要军官们的做派也新鲜,跟士兵们一起挖工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亲自为伤号处理伤口,甚至亲自将伤号抬下关城。这些,都是他在武卫中军没有见过的。
  而山东兵在战后召开的总结会也让陈宦大开眼界,陈宦没有见过这种会议,带队的石大寿营长详细汇报了战斗的过程,不说功绩,而是找出了四五条不足,而其他军官也没有赞扬而是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在陈宦看来,不足二十人的伤亡就夺下了关城简直就是奇迹,但那位鲁山副司令认为伤亡大了,如果避免那些失误,完全可以减少伤亡。
  “这样的会你们每次都开?”陈宦问龙谦。
  “当然。每次都开。血的教训哪能不总结?实战总结的经验金不换啊。”
  陈宦都有些想加入山东军了,哦,他们总自称蒙山军。
  龙谦带来一笔银子,除掉用于购买食物衣物及各色用品外,破例给每名官兵三两银子用作零花。之前蒙山军的军饷都是采用记账形式的,官兵一样,统统不领现银。若要花钱,必须到后勤科经批准支用。部队作战在外,军纪又严,不准随意饮酒,赌钱,更不准嫖娼。官兵们也没什么零花。凡是家里有妻子老人的,军饷的一半都由留守根据地的后勤科本部发给了他们的家人。这条规定很人性化,受到了大部分官兵的拥护。
  这一仗打完后,龙谦和主要的军官们研究,决定为全军官兵发一次赏银,表彰大家出征以来的功绩。赏银的基数为一百两,立功的,受伤的及阵亡的另外增加数额。特别是每位阵亡的官兵额外得到五十两银子的烧埋费,比在郑家庄高了四倍有余。当然还是采用记账的形式,大家都习惯了这样。并不担心官长们开空头支票。
  龙谦给原先驻守关城的巡防营赠了两千两白银,说这是对山西兄弟的感谢,没有你们的坚守,以争取时间,就没有此战的胜利。他书写的战报也讲了山西兵的功绩,让巡防营的首领们很感动。主动要求让他们来守城,龙谦说也好,估计洋鬼子不会再来了,这个仗,算是结束了。因为有这两千两银子的作用。当地驻军主动腾出一座营房给蒙山军使用。天气愈发冷了,露宿野外有些受不了了。好在那位胆大妄为的钱庄小掌柜贾继英真是个办事的人,很快派人就送来了三百套棉衣,并声明说后续的棉衣正在制作中。陆续送至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