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219部分

蒙山军-第219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知龙谦所部的凝聚力定然不会低。
  下午开会讨论农场的设立方法,龙谦邀吴永参加了。吴永还是第一次参加蒙山军内部的会议,感到很新鲜。新鲜之处就是开会的方式,并非龙谦主持而是另有其人,参加会议的也不是全是军官,还有当地士绅和伤残军人。主持人限定议题和发言时间,讨论便开始了。
  如何运作农场,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集中管理,雇佣一部分劳力耕种收割,收获在养活农场人员后,余数充作军粮,另一种意见是将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收取地租,作为养活农场的费用。
  吴永琢磨着两种方法的优劣,他更倾向于第二种。但龙谦所部如何拥有了如此多的田土,令他大惑不解,又不好出眼相问。在刚才的讨论过程中,总有人跑题,立即便被主持人制止,提示他跑题了。所以,吴永只是静静地听。
  在全部与会人员发言完毕后,主持人请龙谦讲话,将主持权交给了龙谦。龙谦歪过头笑着问吴永,“请吴府尊讲一讲吧?府尊大人担任县令多年,是地道的亲民官。这方面一定有极好的主意。大家鼓掌欢迎府尊大人做指示。”
  吴永对于鼓掌欢迎的方式很有些不习惯。碍不过龙谦的面子,说了几句无关痛痒没有实质意义的话,他说建立荣军农场肯定是良法,等于为军队伤残将士的安置开辟了新路。这都是镇守使大人爱兵如子的体现,具体怎么搞,镇守使大人一定是胸有成竹了。还是请镇守使大人定夺吧。
  龙谦笑着说,“吴府尊将我的军,那我就抛砖引玉讲几句。的确,荣军农场是一个新事物,谁也没有经验。办好农场的方法不晓得,但标准是明确的,有三个要求,第一,安置好伤残军人,切实解决好伤残军人的衣食住行和成家立业;第二,盈利,就是农场要挣钱,不能赔本;第三的要求高了些,那就是要引导周围农村,用新的方法提高亩产,增收粮食,备战备荒。”
  吴永对这三条深为赞赏,尤其是第三条。若是找到提高亩产的法子,上报朝廷,可是大功一件。
  龙谦继续讲,“我以为,以固定的薪酬雇佣农夫耕作是不可取的,那样效果肯定不好,这点不用争论。但将土地分块租给附近的农民也有问题,至少没有体现本人兴办荣军农场的目的。办农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养活部队的伤残军人,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提高土地亩产的途径。现在普遍存在吃不饱肚子的现象,尤其是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你们将地都租出去了,你们这些人都成为了不劳而获的地主,坐等收租子,这不行。农场的兴办,要积极引进良种,改变传统的种田方式,摸索出一条可以适用于鲁南的提高亩产的方法。你们将地全部租出去不管了,这些方法就不能用了。我的意见是将你们刚才提出的两种意见集合起来,土地还要掌握在你们手里,雇佣农夫也是必须的,但要让参与耕作的农夫们的收入与收成挂起钩来,多收粮食多收获。农场不一定全部用来种地,我看过了,很多坡地并不适合种庄稼,可以尝试着种些果树,也可以养羊,喂猪,养兔子,养鸡,搞多种经营。肉食很缺,许多人家一年吃不少几顿肉,部队训练力度大,官兵们也需要营养补充。你们农场出产的猪羊鸡兔和水果,部队完全可以以市价购买。有人认为做这些太费事了,不能这么看,即使威胜军右翼奉朝廷的命令调走了,农场一样要办下去,所以要有长远的眼光。挣的钱,全部归农场所有,部队用你们的粮食,吃你们的菜,全部掏钱买。
  你们这些为国征战的老兵们也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大家都有志气跟着部队行军打仗,怎么就不能干好这庄稼活?我希望你们经营好这片土地,成为威胜军的后勤基地。不仅搞好这个农场,而且要摸索出经验来,咱们威胜军走到哪里,就将荣军农场办到哪里。既保证部队的供给,又为当地减轻负担。”
  龙谦强调,他的意见仅供参考。农场已经成立,部队对于管理农场的基本思路是,只决定农场的负责人选,徐德义的任命是我定的。干不好,我就免掉他,另选贤能。具体如何经营,你们农场的人自己商议定,办好的标准,就是那么三条。
  吴永奇怪参加会议的不仅有衣着光鲜的士绅,还有一看就是泥腿子的农夫,也兴致勃勃地用鲁南土话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军队办荣军农场,干吗请农夫们来?吴永随即吃了一惊,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一直存在着,但就是在眼前晃来晃去地抓不住。
  什么秘密呢?吴永发现郑家庄的农夫们与大清朝别处的农夫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儿的农夫都显得张扬,敢说话,面部表情极为丰富,宛如上了戏台表扬一般。而别处的,比如怀来的农夫们一个个都生了张木讷的面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晚上,龙谦请吴永喝酒,专门谈了峄县煤矿的事。吴永对于鲁南更是一抹黑,但治下有个曾经年产两百万吨的大煤矿还是让他吃了一惊。龙谦说了叫他来的目的,你是兖州知府,我呢,是镇守使,过问此事都在情理中。咱们此去峄县找张莲芬张大人,不是要抢夺人家的管理权,而是帮助他度过眼下的困难。据说这位张大人为摆脱德国人对煤矿的控制很是费了一番心血,功在国家。我很尊重他。修一条从峄县至台儿庄的铁路很有必要,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以煤矿为核心大办实业,比如电厂,完全可以办起来。有了电,其他的产业就好办了。现在这位张大人大概就是缺银子,没关系,这个我来想办法,陆续投入就是了。
  吴永很高兴。当初在李鸿章身边时,他就认识张莲芬,不过因为双方地位悬殊,并无深交。龙谦的态度,注定会受到张莲芬欢迎,所以吴永拍胸脯道,“修铁路我是不懂的,但张大人很受李中堂器重,他说好,那便是极好的事。如果龙大人能够拿出银子出来,想必张大人会十分的高兴。对了,退思老弟,你瞒得我好苦呀,不是宁参谋长跟我说,我哪里知道你刚定亲呢?这是瞧不起我!得罚酒。”说着掏出了一张银票塞在龙谦手里,“听说女方就在左近,我可以不可以登门道贺?”
  龙谦当然不会拒绝给陈家这个面子,于是第二日由宋晋国陪着吴永去了陈家崖,送上了一份贺礼。等吴永返回,龙谦已做好了准备,带了一个骑兵排,再次去了峄县。
  
  第十九节袁世凯的盘算
  
  二月里举行了订婚仪式,让陈淑将之前的担心丢下了,但新的烦恼随之而来,那就是她不好再与龙谦相见了。按照古礼,男女订婚后直到正式婚嫁都不再相见,与百年后的风俗迥然不同。陈淑是正式加入了蒙山军的,她去设在郑家庄的医护所本是本分,但尤氏怕人笑话,特意以办陈家崖学校的名义给陈淑请了假,为的是不让相邻有闲话。就在那么一所宅子里,身份确定但又未行婚礼的一对男女抬头不见低头见,搞出点故事就成为笑柄了。其次,尤氏针对侄女的性格也对她提出了批评,都是你叔纵容于你,深怕对不起他九泉之下的兄嫂,导致你现在这副性子。如今你已订婚,不久即为人妇,虽然好在嫁过去并无公婆,但丈夫为天,你必须改一改性子了。何况他还是管着上千人的将军?官职做到了两州镇守使?说实话,别说是俺,便是你叔,除了那年他到济南科考见了学政大人,便是见一见知府也是千难万难。谁知道会有一个比知府还大的女婿?
  你是有福气的,一下子抓住一个当大官的男人。你叔可是不止一次跟俺说过了,他见的人不少了,唯独看不透龙谦这个人。其实,依着你叔的本意,他更希望你嫁在左近,早晚也好见面。但你相中了那人,你叔还是依了你。如今你将为人妇,一定要记着柔顺二字才是我们女人的本分。万不可再舞刀弄枪,吆三喝四了!便是做那些医护。教书之事,最好也征求下他的意见,如果他不希望你抛头露面,也辞了吧。
  婶娘前面的说的,陈淑是可以接受的。但要她放弃工作,憋在家里,却是万万不愿,“俺是蒙山军的兵,怎么能不出门呢?”
  “什么?就是招安为官军,还不是他说了算?哪个男人愿意让自己的婆娘每日间抛头露面?”
  “他跟别人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郑家庄那边你不能去了。你叔已经给你向宋科长请了假。这边给孩子们上课。先上着。以后再说。”
  陈淑不能违背婶娘的严令。尽管她性格开放,但习俗是知道的。而且这段时间因为医护所的事情少,她主要就是教庄子里的二十几个孩子识字。她不能再去郑家庄,很是怀念以前的日子。至少能常常看到那个人。现在关系确定了。心事放下了。却感到了孤独。他是不可能来上门的,而且他的事情是那么的多,总是忙不完。连吃饭的时候也在说事,这让陈淑很是失落。
  孙娟嫁到陈家崖后,经批准,她是可以每天回家的。孙娟的过去陈淑已经知道了,她嫁过来近一年没有喜信被解释为坏了身子,不能再怀孕了。孙老根那个老光棍还与孙娟闹过架,据说就是因为孙娟的不生育。孙老根穷的要死,靠裁缝挣的点钱还不够他喝酒赌博呢。没有蒙山军到来,他哪里讨得到老婆!孙娟的模样性子,若不是之前的坎坷经历,哪里会轮的到孙老根!那次他们闹架,陈淑还气冲冲地上门为孙娟做主,孙老根当然不敢得罪陈淑,无论是陈超还是龙谦,都不是他惹得起的。
  陈淑很为孙娟的命运嗟叹。她简直想不到孙娟她们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就算是蒙山军军纪森严,不准调戏妇女,孙娟她们在医护所的工作颇受官兵尊敬,但之前的经历已经烙在了她们心里。筹办龙谦的订婚仪式忙前忙后,但订婚仪式那天,孙娟张红草黄玉等人均未出面,事后解释说她们身子脏,不愿意冲了陈淑的喜。而模样不次于孙娟的张红草坚决不嫁人,说明她们还是没有从过去的身份中彻底解脱出来。
  孙娟们说,如果没有龙谦,她们早就死了。龙司令是她们见过的最好的男人,说句不该说的话,如果有一天因为龙司令去死,她们不会皱一皱眉头。陈淑认为,她可以理解孙娟们对他的感激。
  憋在庄子里好几天没有见姐妹们的面。晚上陈淑去看孙娟。得知龙谦跟那个吴知府去了峄县。陈淑忍不住说,他走也不跟俺说一声。孙娟便笑了,这还没过门呢,将想着将俺们司令管住?
  不是管住,听说鲁山大哥不是常去赵家楼吗?陈淑对孙娟没有什么隐瞒。
  “妹子,俺跟你说,俺真想让你早些嫁过去。司令太累了,真需要有个贴心暖肺的人。这么大的摊子,都是司令一手撑着。鲁副司令就说,他知道司令的心大的很,谋划着的都是大事。但他们都有些跟不上了,帮不上他的忙,急的很。鲁山去赵家楼,未必是去看他没过门的媳妇,他是狠抓新兵的操练呢。俺现在算是知道了,这军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千号人吃饭穿衣,样样都要花钱。还要顾及到队伍上各色人的安排,比如这几天忙着的荣军农场的事,就是考虑到队伍上伤了残了的兵们将来的生活。你说司令哪有时间来看你?不是司令不惦念你,而是他就是两只手一双腿,顾不上呀。据说这次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