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317部分

蒙山军-第317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会写出一首不错的曲子。”龙谦的目光扫过书架对面的一架漆面褪色的钢琴。
  “高论。我在上海学习时,老师也曾这样讲过。可是我总是找不到那一瞬间的灵感,怎么办?”
  “你今年多大?哦,对不起,是我唐突了,不该问这样的问题。”
  “没有关系。小女子光绪十一年生人……”
  “十九岁……”龙谦默算了一下,“就算你到过上海,见过十里洋场的繁华,但人生的阅历毕竟很浅。阅历和挫折是作曲者的财富,不能着急。”
  “可是,父亲说音乐是需要天赋的,不止于努力。是这样吗?”
  “任何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都需要天赋,但努力很重要。美国一个叫爱迪生的大发明家就说过,‘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原文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这样。不过,就我看来,许小姐不必拘泥于作曲的苦恼中,作为调剂身心的爱好就蛮好。而且,你绘画的水平可不低……”龙谦指了指墙上的那幅画,“刚才我说的对吗?小姐心中可是一直思念着故乡?”
  “没错。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不然我不会挂出来。您刚才说画中藏诗……老师曾说,诗词可触动作曲的灵感,您能为我的涂鸦之作写词一首吗?”许思完全没有了初次见面的生涩,提出了一个令龙谦尴尬的要求。
  “我是个军人……哪里懂得作诗啊。”龙谦赶紧推辞。
  “‘休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将军既然能为麾下铁军写出那般激昂慷慨的军歌,就试着为小女子作一首嘛。”
  龙谦心中一动,目光不由得落在许思娇艳的面容上,“好吧,试试。有钢笔吗?”
  立马成诗吗?许思惊讶万分。但飞快地回到她的卧室,取来一支钢笔和一个作曲练习本。
  龙谦接过来,略一沉吟,刷刷地写下几行。刚将本子递回女孩手中,屋外传来许文夫和一个妇人的对话声,许思立即回自己屋中了。
  “抱歉的很,让大人久候了。”许文夫进门,“这位便是内子,喔,他便是提督龙将军。”
  “夫人安好。”龙谦赶紧站起身来。
  许文夫的小脚太太急忙回礼。
  “咦,小思呢?”许文夫发现女儿不在了。
  “她在屋里……”
  “嘿,这个丫头好没礼貌。请将军过这边来吧,内子整了几道家乡小菜,我们边吃边聊。”许文夫做了个请的手势。
  ps:  前文将许思误作许雪,盖因存稿未审之故,请书友谅解。
  
  第十节不可能的重逢二
  
  “水墨画里,又忆江南。往事如烟,愁绪剪不断。泼墨映出你的脸,人面桃花,不是旧容颜。再来酒一碗,江枫渔火,听雨客未眠。情为何物,情愿糊涂。不如一醉秋水长天。繁华如梦,世事看透心了然,何不如烟花三月下江南。聆听雨打芭蕉渔舟唱晚。”
  这是刚才龙谦写在练习薄上的一首长短句,不合她所知的词牌,倒是贴切那幅画的意境。
  是因为我的画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吗?否则怎么有‘往事如烟,愁绪剪不断……人面桃花,不是旧容颜’之句?
  写的真好……不像是一个手握雄兵的武将所作,倒像是一个潦倒的骚客在回忆江南之春色美人……那个女孩,究竟是他什么人?为什么说再也见不着了?许思沉浸于诗意中,不觉痴了。竟然没有听到母亲在大声叫她。等她来到东厢与秋教授共用的餐厅,父亲与秋教授已经陪着龙谦将军入座了,正在热烈地谈着教育方面的问题,母亲责怪地瞪了她一眼,许思吐了下舌头,赶紧钻进厨房帮厨了。东厢是个套间,一小半做了厨房,隔出的另外大半间做了餐室。
  许思看见秋太太正挽着袖子切菜,“伯母我来吧。”许思会烧菜,刀工还不错。
  “喔,刚才你与提督大人谈什么呢?都说他是响马出身呢,看上去倒是有些学问的样子。”秋太太说。
  “哎呀,人家可不是草莽。出生于美国,在那边念过书呢。而且,文采极好……”许思想起龙谦刚写的那首长短句。
  “好了,上菜吧,都让人家坐了许久了……”许太太吩咐女儿。
  许思将整好的凉菜端出去,听见秋教授正与龙谦探讨先办大学还是先办小学的问题。
  “当然是先办大学了,没有大学怎么培养师资?没有合格的老师,怎么能如你所说的普及基础教育?”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但眼下更需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首先要扫盲。要让识字率超过90%。否则国家富强便无从谈起。”
  “谈何容易……”
  “这是必须的一步。所以我将建议新来的杨抚台筹资办一所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小学教员。学制不必长,二年足矣。但薪酬要高,不然不会吸引来学员。我没有去过日本,据说日本的小学教师薪水极高。不知是不是真的……”杨士骧接替周馥出任山东巡抚已经不是秘密。周馥已经做好了离任的准备。就等着杨士骧来接印了。
  “德国人的基础教育办的极好,要是朝廷出台一部义务教育法就好了。德皇真是有远见……”说话的是许文夫,看见许思端着食盘出来。“哈,菜来了,咱们边吃边聊。”
  许家的家宴菜肴量少,让龙谦有一种不能放开用的感觉。但颇为精致。一眼看过去,龙谦便晓得许太太上的都是家乡菜,比如盐水鸭,水晶肴蹄,都是典型的苏州菜。酒也是江浙的名酒,绍兴女儿红。
  “不知将军吃不吃得惯。闻听将军祖籍山西,我特地准备了山西老陈醋。不过,将军的口音倒是像在京师待了多年。”名士都以方言为荣,许文夫放洋多年,仍是一口软绵绵的江浙话。
  “龙某一介武夫,哪里还挑剔什么口味?当兵的嘛,吃饱为原则。”龙谦哈哈一笑,“再说龙某久居海外,地道的山西菜味道如何,龙某也说不准了。但夫人的手艺一定是顶呱呱,且不说味道如何,便是这色、香二字是当之无愧,哈哈。”
  “将军谬赞了,”许文夫陪笑了几声,“不过,若论菜肴之精美,便是法国,也要瞠乎其后。这也算吾国为数不多的骄傲吧。”说着端起古朴的陶罐,为三人倒上女儿红。
  “久想听听将军对于时局的高见了,”秋慕春端起酒碗,“龙将军,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你认为孙文那帮革命党会成事吗?”
  “为什么问这个?”龙谦回敬秋教授,将带着甜味的酒液一饮而尽。
  “自甲午之后,天下汹汹,人心思变。朝廷之维新看不到希望,自然将目光转向了革命……”秋慕春压低了声音,“便是前些日子,因朝廷畏惧日俄,在关东搞出什么局部中立,惹恼许文夫没想到老友如此地直接了当。
  “要我看,难。”龙谦也直来直去。
  “为何?”
  “在中国,不解决农民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孙文利用人心厌清的大势,或许可以成功,但必不长久。”
  “这我就更不懂了。”
  “因为孙氏所依仗的都是失意地主,资本家出身的知识分子。很简单嘛,孙文的势力在海外,这年头,什么家庭才有财力将子弟送出国求学呢?”
  “农民问题如此重要?”许文夫追问道。
  “龙某管见而已。”看到许思端着热腾腾的菜盘进来,龙谦便住了口。
  “清炖鸡孚”许思轻声报出菜名。
  “啊,话题扯远了。咱们吃菜,吃菜。”许文夫用筷子点着新上的菜肴,似乎不愿意继续刚才的话题了。
  “也好。”秋慕春自饮一口道,“文夫老弟是我至交,不止一次说起将军的开明及远见。那天听了将军关于办好大学的高见,真有拨云见日之感。‘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真是办学箴言。可是,秋某认为,朝廷是不会允许这样办大学的,您说是吗?”秋慕春目光炯炯地看着龙谦。
  “为什么不会?”龙谦微笑着看着秋慕春。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大学很难出现在专制制度下。只有推翻专制,方能实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我说的对吗?”秋慕春又将话题转入政治的渠道了。
  许思端盘上菜,目的是借机听一听龙谦对于时局的看法。盘子全部摆上桌,她却立在父亲一旁未离去。秋教授犀利的问话她都听见了,很想听一听龙谦怎么回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憋了半晌,龙谦说出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
  “将军的意思是?”秋慕春追问。
  “我什么意思都没有。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与其盯住那些暂时无法实现的目标,不若从身边可办之事开始改变现状。许先生,秋教授。今日做客贵府。正好有一事相求。”
  许文夫潜心琢磨龙谦刚才回答秋慕春的那句话的真正含义,还是许思提醒,“父亲,将军求您办事呢。”
  “哦。好说。只要许某办得到。”许文夫心想。便是冲着那三十万两白银和百分之三的军饷,也会全力以赴的。遇到一个如此热心教育并且对教育有着深刻理解的提督大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对,对。将军请讲。”秋慕春也很热情。
  “是这样的。我是军人,对军事自然关注。战争已经告别了冷兵器时代,机关枪和大炮开始主宰战场,引入新兵器不难,难的是将士兵训练成适应新兵器的合格士兵。在这个形势下,士兵的文化素质就格外重要。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很难真正掌握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武器了。所以,龙某决定将原先培养军官的随营军校扩大,成立山东武备学堂,就像北洋在保定办的军校一样,为第五镇及山东其他驻军培养军官和士官。另外,就是广泛设置识字班,彻底扫除军队中的文盲。此事龙某之前就在做,有些心得。但那时队伍人少,顾得过来,现在不同了,需要设定规制,建立长久的制度……”
  “将军是要学校代为培训军官吗?”秋慕春急切道。
  龙谦心下雪亮,这位秋教授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了,但许文夫的身份却有些吃不准……于是继续着这个话题,“是的,部队的师资力量不足,傍着一所大学校,却不知求助,也忒笨了,哈哈。”
  秋慕春开心大笑,许思也忍不住笑起来。许文夫发现女儿仍在餐室,“唔,你在这里干什么,快帮你母亲去。”许思不情愿地离开了,临到门口回身而望,正与龙谦目光相遇,心中一动,急急进厨房了。
  “这个没有问题。你说呢,纯儒?”
  “此事需要慎重。本来,教授士兵识字是好事……”许文夫沉吟道。
  “慎重什么?难得将军爱兵如子!就我所知,还没有一位带兵之人会去关心部下的识字扫盲!”秋慕春生怕许文夫不答应。
  龙谦举起酒碗,“为了秋教授的热心,龙某敬您一碗。”
  “好说,这是秋某分内之事!纯儒,为了龙大人的开明远识,咱们同饮一杯如何?”
  三人举碗相碰,龙谦与秋慕春干了,许文夫只浅尝一口。
  “纯儒,你这样就有些对不住将军了。”秋慕春责备道。
  “只为助兴耳。适量即可。”龙谦看秋慕春急切的样子,心里好笑,“许先生,秋教授,其实,龙某扩办军校,也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呀。”
  “此话怎讲?”秋慕春似乎是此间主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