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562部分

蒙山军-第562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迟春先那边有没有新消息?”
  “还没有。”司徒均沉吟片刻,“总统,我个人认为远征军是安全的,他们能够摆脱危机,只要他们不恋战。另外,熊勋所部已经出发了。”
  “好吧,继续联系。有情况及时报告。”龙谦看了看在场诸人,“总理,两位议长,你们跟我来,我们听一听警政部关于国庆日安保工作的汇报吧。”
  龙谦与方声远、洪粤诚等人离开西八所往海晏堂方向走,走了一段,龙谦对众人说,“屋里太闷,此地甚好,咱们就在这里吧。”说罢席地而坐,对陈超说,“陈部长,你讲还是江云讲?”
  “让他讲吧。”陈超在一张石椅上坐下来。
  “扼要讲即可。”
  “总统,各位首长,奉警政部之命,国安总局接管了此案。经两日紧张审讯,可以确认,国庆日意图行刺者背后是有人指使的,”江云看了眼身旁的许公持,“刺客来自两个方面,民党及满清余孽。已经查明,除了当日擒获的四名刺客外,尚有五名在逃,目前还在缉捕中。”
  宋教仁急忙问道,“那四人是什么来路?”
  “其中两人是民党派出的,他们携带了自制的炸弹,在混入广场是被擒。另外两人则是满清‘宗社党’派遣,其中一人冒充学生混入了广场,幸好被及时擒获了,在他身上搜出了手枪和六发子弹。他们供认,第一目标是总统,第二目标是政府及军方大员……”
  “王八蛋!”洪粤诚骂道。
  “谁指使的?”宋教仁追问。
  江云冷冷道,“民党方面是陈其美。但背后无疑是孙文。宗社党的具体策划者是溥伟和善耆。”
  “不会是胡乱攀咬吧?”方声远道。
  “不会。我们不会冤枉人的。”
  陈超想到那两具血肉模糊不成人形的‘活死人’,禁不住打了个寒噤,他参与了其中一场审讯,实在看不下行动处刑讯专家用刑的残酷,之后就是听汇报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他算是领教了,钦佩江云的镇定自若,他甚至亲自指挥了刑讯。
  江云面无表情继续汇报,“总理,其中两人未等用刑就交代了,不会错的。从动机上说,他们并无与总统的私仇,绝对是奉命而行。宗社党雇佣的刺客就是北京本地人,都是满族,那个叫叶五的家伙拿了溥伟亲自给的五百两银子,武器也是溥伟给的,还在昌平皇庄受了射击训练。溥伟承诺事成之后给他五千两白银的重赏。而民党两人都是浙江人,领头的姓蒋,可惜跑了,通缉令已经发出。根据对在押的汪兆铭的提审,此人的身份已经确认,是陈其美的心腹,可能去年对陶成章的刺杀也是此人所为。”
  “溥伟和善耆呢?”方声远问道。
  “善耆跑了,国庆日当天就跑到了天津,躲进了日租界。溥伟已被控制,不过尚未实施抓捕。已经确认的宗社党成员全部布控了,只等命令。”回答的仍是江云,“至于民党方面,确认孙文尚在国外,并未回国。但陈其美回来了,在上海策划了行刺。上海站正在核查其下落,他肯定回国了,估计躲在租界里。这两伙人并无合作,是分开干的。”
  “情况清楚了。各位对此是什么意见?”龙谦问。
  “抓捕,全部抓捕。一网打尽。”洪粤诚毫不犹豫地答道。
  “钝初先生?”
  “总统,开国之初不宜兴大狱,就事论事吧。”
  “总理是什么意见?”
  “听说简州暴乱,暴徒袭击了市府机关,杀害我市长以下多人,报告说是会党之为,我不主张对外用兵,但对内还是要严厉整肃,不然我们什么也干不成。北京作为首都,更要平静才好。宗社党如此肆无忌惮,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我主张严厉整肃。”
  “如果溥伟后面还有人呢?”
  “这个,应当慎重。最好不要牵连到载沣和隆裕太后。”
  “嗯,这件事是警政部分内之事,干吧。”龙谦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浮土,“涉及谋刺者,一个都不要放过。但尽量不要伤人,最后走法律程序好了。对于四川暴乱,我已命令当地驻军行动了。”
  “总统,外患未平,国内还是要镇之以静为好。”宋教仁脸色很难看。
  龙谦冷冷地说,“我亦不想大开杀戒。但总理说的不错,不严厉整肃,我们就难以获得和平的内部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的。陈部长,此事你负完全责任,干吧。”
  
  第二节陈超的思考
  
  西苑“草坪会”后,陈超跟江云乘车回到了设在原怡亲王府的国安总局大院。警政部暂时也设在这里。
  警政部是总统直管的强力部门,原先的名字是叫内政部的,但因为政府组建方案中设了一个负责民事管理的民政部,两个性质和隶属均不同的部容易令局外人混淆,于是方声远建议将内政部改为警政部,这一改,让这个部门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警政部一正二副,部长陈超,副部长兼国安总局局长江云,副部长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许公持,三个人都是绝对的蒙山军老班底。
  警政部虽已组建,但尚无正式的办公场所,根据江云的建议,陈超暂时在国安总局办公,但老妻尤氏仍住在海晏堂,陈超本来已托人在宣武门附近看好了一栋两进的四合小院,但江云没让他买,江云对陈超说,“陈先生,我知道您和总统一样,都是很不讲究吃穿住用的,但如今身份不同了,您买房子我不反对,但不能这样随便。”
  陈超便取笑江云,“喔,你小子啊,官做大了,谱也摆起来了。”
  “我哪敢在您老人家面前摆谱啊?有两个理由,您一听就明白了。其一,总统已决定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委托邓清华操办此事。因涉及到北京的整体规划,目前尚未定案。但事情肯定要办的,如果各部各选地方,东一个,西一个。办事效率就太低了。您知道,总统喜欢开会商议,光是等人就太浪费时间了。等政府所在地确定,跟着要就近修建政府官员住宅,所以您不必急着买房子。其二,即使买房子,您也不能离着西苑太远,因为干咱们这行,树敌最多,自身的安全不能不考虑。所以啊。我建议您暂时不要买。”
  “可我也不能总住在西苑啊。你说的政府办公大楼和住宅。还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呢。”陈超承认江云说的有理。
  “陈先生不要急,我已经让王月蝉动员附近的住户搬家了,”江云划了个圈,“这一片的住宅我准备全买下来。到时候我给您选一套。您跟婶子搬过来就是。很快的。”
  “看来你准备在这里长住了。明朝有东厂胡同。现在有人将你的衙门唤作东厂,这一片是不是要改叫国安胡同?”
  “东厂就是明朝的国家安全局嘛。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我就是要将国安总局打造成令总统放心的铁血机构。谁敢反对总统,我就收拾掉谁!”在陈超面前,江云不需要隐瞒自己的观点。
  龙谦设立警政部的目的江云是清楚的,但陈超出任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却是十二分的乐意。十年的时光对于普通人是短暂的,但对于江云却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他已经不是当年跟随龙谦化妆前往陈家崖实地侦察的那个小伙子了,经历了无数事,更读了很多书,江云已经明白,执掌国安总局这样的铁血部门充满了危险,稍一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危险来自于外部,更来自于内部,伴君如伴虎的古训江云时刻牢记着,他的权力地位来自于龙谦,他是龙谦的铁杆亲信无疑,但是,为什么要设立警政部来管制国安总局呢?江云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陈超出任部长就是再好没有的结果了,有他的岳父顶在前面,自己反而后顾无忧了。
  当然,这一切江云不会跟任何人说。警政部成立后,江云将“光杆司令”陈超拉了过来,将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陈超,又让人事处从局里挑选了四个秘书候选人给陈超,让他自己挑选,陈超看过四人的履历后,挑了一个祖籍山东的叫祖谦之的年轻人做自己的秘书,这还不算,江云干脆将王月蝉的办公室整体交给了陈超,经龙谦批准后,改为警政部办公厅,王月蝉这个主任也水涨船高,成为了正厅级官员了。
  《政府组织法》规定了共和国各机关的级别,在业已成立的十几个部局中,级别是不同的,国安总局、兵工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总统办公厅是副部级衙门,比其余部门低了半格。王月蝉原先的级别为副厅级,改换门庭后,立即升为了正厅级。
  龙谦对详细规范政府官员的级别有些不愿意,但洪粤诚、方声远认为是绝对必要的,没有这个规定,官员的待遇、晋级就无章可循了。龙谦也就不再坚持了。方声远当然不知道龙谦对于政府官员官僚化和政府机构膨胀化深切的担心。为此,龙谦在一次小范围会议里,给总理方声远交代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严格限制政府机构副职的设置,原则上每个岗位不得超过两名副职。
  级别是有了,但待遇尚在制定中,那是方声远的任务,王月蝉从副厅升为正厅,薪水还是老样子,而且那份薪水也是临时确定的,国安总局和兵工总署的薪水标准就不一样,前者比后者低得多,为此江云很有意见,几次催促总理府尽快统一各部门的薪酬。
  这些都是大事,与本章内容无关。现在回到正题吧。
  陈超回到部里,立即命令祖谦之通知许公持过来开会。
  在等许公持到来的时候,陈超静静地思考了即将展开的整肃工作。
  第一是谁来办?陈超手里有两支力量,一是国安总局,二是首都警察厅。该以谁为主呢?
  月初他从山东返京后,住在了海晏堂,有的是时间跟龙谦交流,其中有两次专门谈了警政部业务,按照龙谦的设想,警政部是全国警察总部,同时在行政上领导国安总局。一实一虚,实的是警察,虚的是国安,而警察和国安两大系统,恰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明暗两条线。就人数而言,警察队伍将大大超越国安总局。但目前情况,警察队伍还没有完全组建,而脱胎于蒙山军情报处的国安总局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是一个已经基本完备的机构,不仅总局机构相对完善,而且各省都有分站,而警察队伍除了首都警察厅还像个样子,各省的警察队伍刚开始组建,考虑到行动不止在首都。这次的整肃工作只能由国安总局唱主角。
  第二就是办谁。这点陈超还没有想清楚。如果只是清查本次的行刺未遂。龙谦又何必专门布置?显然龙谦的目的不在于此。那么,他究竟要做什么?
  自己那位女婿总是说共和国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仅对别人这样说,对自己也说过多次。开国会,定宪法。建政党。确实为历史所无。但在陈超看来。中华共和国取代满清,说来说去还是一次改朝换代。开国会也罢,建政党也好。都是龙谦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想通了这一节,陈超的思路便顺畅起来。中国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有过多少次改朝换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路数下来,足足可以讲半天。而同一个王朝中每一个新皇帝登基,实际上也是一次小的改朝换代嘛。
  改朝换代做什么?招降纳叛是必须的。这点龙谦做的相当成功,一个国会,基本是将国内精英一网打尽了。看看政府各部的部长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