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618部分

蒙山军-第618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镇南下湘赣平定“叛乱”时的骑标班长张贵生已经是第1师骑兵营的少校营长了,国防军不断裁撤骑兵编制,第1师曾经威武雄壮的骑兵团被削减为营级规模,地位不断下降,令痴爱骑兵的张贵生伤心不已,老长官崔平山调入了北方军区骑兵师当了团长,那是全军唯一的一支师级规模的骑兵集团,他曾想走老连长的“后门”调过去,但被杜师长扣住不放,调动不成,还挨了一顿骂。
  第1师秘密集结诸城,接到出击命令后,骑兵营理所当然地做了开路前锋,侦察和通讯成为了骑兵的常态化工作,正规的作战任务是越来越少了,不料,在山道上突然遭遇了日军骑兵。
  “追上去!”张贵生少校下达着命令,“吹号,调1连和3连上来。”
  他没有急着向师长报告,他需要先摸清日军的虚实。
  山道弯弯,枪声和爆炸声在前面响着,二连追逐着日军下去了,说明这股日军并不强,或许是一个骑兵中队?
  第1师主力经过漫长、艰苦的秘密行军。准时抵达预定的集结地诸城。内线作战的好处就是方便,虽然辛苦,但每天吃的好,睡的好。天气已经转凉,冬装发放还要一个月呢,晚上睡帐篷有些冷了,但部队大部分时候都有屋子住,地方政府的准备工作真是不错。杜师长连续强调军纪和传统,每天离开驻地时都向当地留下饭费和住宿费,并将所住的院落房间打扫干净。
  战役已经打响好多天了。以张贵生的级别是得不到战况通报的。但作为师部直属营,他还是从参谋长嘴里“套”出了些情况:高密已经失守,潍县也危险了。
  “急什么?总统点名将我们派到这里做什么?去看看地图去!我们这一锤子砸出去,定要砸断寺内正毅老鬼子的脊梁骨!让他领教下蒙山军起家老部队的威风!”
  从10号起。部队开始向东北运动。杜三立师长亲自交代了张贵生任务。骑兵营作为3旅的前锋,朝胶县方向前进了。每天的行军距离都极短,在骑兵营后面。是跟进的一个步兵团(第7团),再后面是工兵及后勤部队,他们负责设营和整修道路桥梁。在后面则是3旅主力。按照师长的命令,骑兵营与7团保持着十里的距离,当遭遇日军的激情退后,张贵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终于打响了,自反清胜利后,他和他的营还是第一次上战场。
  枪声传入到7团团长王会耳中,顿时令他兴奋起来,“跑步前进!”他大声下达了命令。
  其实枪声就是命令,7团立即狂奔起来。寂静的山道沸腾了,人喊马嘶,一片混乱。人流朝着枪声响起的方向涌去。
  杜师长的命令很简单,一旦遭遇敌人,给我一路打过去,目标胶县,那支部队先攻入胶县,立功!申请荣誉称号!
  7团幸运地捞到了前锋团的使命。
  等王会上校赶到了前方,突前的1营已经展开了,部队下了公路,先敌一步抢占了道路左侧的山头,轻重机枪已经咕咕嘎嘎地啸叫起来,跟着,迫击炮也打响了。
  “报告上校,”一个光着头的骑兵向王会报告,“敌人约一个大队,已经退下去了,占领了对面的山头,营长正在发起攻击……”
  王会皱着眉头。这个骑兵少尉的报告很含糊,“哪个山头?攻坚不是你们骑兵的活计,让张贵生撤下来。”
  “在前面靠右……”骑兵少尉也发现了问题,显然,左侧已出现了敌情。
  局势比较混乱,占领左面山头的1营,骑兵营在攻击哪个山头?日军真的只有一个大队?
  王会带领团部参谋警卫找到了正在指挥攻击的张贵生。情况大致清楚了,骑兵营击溃了约一个中队的日军骑兵,随即与日军步兵交了火,那股日军迅速抢占了左侧的山头,将骑兵营压制在这里。
  “你的任务完成了,下去吧。”看到张贵生的神情,王会加重了声音,“这是命令!”
  但舍弃了战马的骑兵已经攻山了,望远镜里,王会看到骑兵营的人不断栽倒在山坡上。
  “简直是胡闹!连火力都没有组织好就攻击?”王会骂了张贵生一句。
  支援的火力回答了王会上校,越来越多的机枪开始狂叫起来,山顶附近不断冒起白烟,那是迫击炮的炸点。骑兵营编有四个连,三个骑兵连和一个骑炮连,骑炮连编有六挺重机枪和四门60mm口径的轻型迫击炮。
  也不等王会下令,跟上来的2营展开了兵力和火力,加入了攻击。
  “你凭什么判断日军是一个大队?”
  “估计的!”
  山头上日军的火力也加强了,投入攻击的2营8连开始出现伤亡。
  “机炮营呢?他妈的,怎么这么慢?!”王会需要机炮营大口径迫击炮的支援。
  那是一个小山头,当山地攻坚训练远比骑兵娴熟的步兵加入攻击后,日军的抵抗减弱了,遭到火力压制的骑兵恢复了进攻。王会满意地看到,骑兵们没有后退,继续向上攀爬着。
  直到山顶竖起了红旗,那意味着已经攻占了这个山头。
  “组织你的人撤下去吧。”王会拍拍张贵生的肩膀。“你的人不错,都是好样的。”
  骑兵营和第7步兵团遭遇的是日军第9师团第19联队,该联队的任务是向南攻击,清除华军可能的飞机场并警戒胶县以南的安全。寺内从攻击青岛的第9师团中强行调出了一个步兵联队的正确性得到了证实,如果没有这支部队,第1师将直冲胶县了。
  遭遇战后双方的反应都很快,立即抢占道路两旁的制高点并逐级向上报告。在寺内接到令他震撼的报告的同时,杜三立也接到了两份报告,左翼的第7团和右翼迂回的第9团几乎同时遇敌,第7团对阵的是第9师团第19联队。与9团发生激烈遭遇战的是第3师团第6联队。
  杜三立对着胶县而去的这一路是第3旅及师部直属部队。包括师直属炮兵团,骑兵营,工兵营及辎重团,另外一个旅——2旅指向了东方。直插胶南。准备连根搜断。将攻击青岛的第9师团也截留下来。
  轻装突进的2旅尚未报来敌情,3旅已全面接敌了。杜三立赶至3旅旅部,进一步了解了情况后作出了决定。将主力摆在7团方向,顺着诸城至胶县的公路打过去!
  王会上校的7团已经展开了兵力,三个步兵营全部展开了,1营在公路左侧,2营在公路右侧,3营沿着大路攻击,与19联队全面接战。
  “康四生,检验你的时候到了!1旅在北线打的不错,受到了封司令的肯定,你可别丢了咱1师的脸!”杜三立盯着3旅旅长康四生准将,“别管鬼子有多少,给老子一路杀过去!”
  “放心吧师长,咱不能只看着6师出风头。你不要干涉我指挥,回你的指挥位置去吧。”康四生准将搓着手,盯着铺在地上的地图,3旅的参谋们已经在山凹的一块平地建立了临时指挥所,电台已经架设起来,正在拼命呼叫司令部。
  “老子就在这里!怎么了?”杜三立骂了一句。
  “师长,我准备将8团用上去,”康四生蹲下在地上用树枝划着,大路左面归8团,右面归7团。”
  “老子不管。你不是不要老子干涉吗?问老子干啥?老子只要胶县!寺内那个老鬼子应当还在胶县呢。”
  “等我将他给您老人家抓来就是。”康四生总感到师长在这里碍事。
  跟随杜三立来到3旅的师副参谋长对杜三立说,“师长,您还是回师部吧,或许封司令有电报呢。”
  “好吧。”杜三立惦记着2旅,战斗已经打响,确实需要回师部掌握全局了。
  1师的前身是第五镇第九协,现在国防军的主要将帅有七成出自1师,是国防军名副其实的元勋部队,1旅1团曾获总统亲授的元勋团称号。正因此,1师在国防军的地位极高,新装备总是第一批给1师,始终保持满员状态,是全军随时可以投入战争的三个全训师之一。
  在反清战争中,1师虽然是龙谦亲统的南方军主力师,一路攻克衡阳、长沙、武昌,并参加了对东南及西北的攻略,但实打实说,该师开国之战的战功比起第6师和第9师似有不如。因此,这次1师被调入山东战场,全师憋足了劲要证明自己不负全军元勋部队的资望。
  7团在8团投入进攻之前,已用极为猛烈的攻击逼退了第19联队。但王会寄予厚望的中路突击却失败了,3营遭受了重大伤亡,没有突破日军临时构筑的防御线。
  王会上校本希望顺着大路突过去,一举摧毁对手的抵抗,但日军的表现让他清醒下来,必须采取侧翼攻击的战法,那些扼控公路的大小山头必须一座座地夺下来。
  国防军甲种师团级编制的兵力略少于日军战时步兵联队。按照总参确定的编制(甲种师步兵团辖四个营,三个步兵营和一个机炮营,每个步营辖四个连,连辖三排十个班(九个步兵班、一个机枪班和一个炊事班),步兵班为12人,机枪班14人,炊事班为8人。加上连排长、医护兵、通讯兵,每连满编150人。每营满编650人。每团满编3200人),但火力却强于日军,重机关枪的数量与日军相当,但最新式的防护性加强了。关键是装备了日军所没有的轻机枪、迫击炮和最新的步兵炮,这就大大超越了日军。如果日军师旅团压制炮兵尚可与华军一较高下的话,团级及团级以下部队的火力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而就步兵分队的战术水平而言,1师深得龙谦真传,特别是班排山地攻击战术,绝对属于当世最高水平。战术理论的实现依仗几个要素:兵员身体素质、训练以及装备。第1师在后两个方面都压倒了日军。若论单兵的刺杀和射击,华军似有不如。但连级以下的进攻防御战术水平。华军已远胜日军。特别是步兵炮(仅装备第1师及第9师)的出现,弥补了步兵在平射火力上的缺陷,与迫击炮形成了有效的配合。7团对19联队的进攻中,团属炮兵及旅属炮团的步兵炮营连续以精确的射击摧毁日军的重机枪火力点。为步兵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掩护。与日军同时展开在公路两侧的7团经过激烈的攻击战斗逐渐占据了上风。将19联队向北压缩了约一公里。待8团自7团左翼加入攻击后,19联队就有些吃不住劲了。一面凭借着地形抵挡着华军的猛烈突击,一面紧急向上级求援。第19联队大佐联队长大角荣生清楚。如果他们被打垮,冲出山区的这支华军精锐将直扑胶县,派遣军总司令部就危险了。所以,大角不顾自己的兵力劣势,强行发动逆袭,企图遏止颓势,将敌人挡在胶河左岸的山区。但逆袭归于失败,第3大队12日下午在胶河左岸发生的战斗就残酷程度堪称山东战役之最,撤过胶河的第19联队拼死阻击着3旅7、8两团的渡河,7、8两团不等炮兵支援火力完全就位便展开了强渡。胶河并不深,大部分地段可以涉水而过。数千华军官兵呐喊着,冒着弹雨徒涉胶河向对岸发起冲击,无数华军官兵牺牲于这条默默无闻的小河,鲜血染红了河水,将这条流向百脉湖的小河染成了血河。
  大角荣生大佐见证了华军部队旺盛的攻击精神。曾经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的大角荣生在三十五年后撰写的回忆录详细记述了胶河之战,在朝鲜之役中惨败的他被强制退出现役,回到爱知县老家专心著述的大角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将山东战役失败归咎于轻敌是不负责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