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128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安国的脸上全是骇然欲绝的神色,这种连弩实在是太恐怖了,想不到竟然真的有这种武器,当年郭嘉派遣死士进入洛阳刺杀汉帝时,袁绍就曾经领较过这种连弩的厉害,后来也找过中原的名匠和原来的铸造监,让他们试着制造这种可以连发十矢以上的连弩,但是均告失败,不过就算成功了,袁绍也无法大量装备,毕竟全钢的弩矢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而袁绍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让他捉襟见肘,让中原的百姓不堪重负了,又叫他如何负担得起。

连弩的威力让武安国和剩下的袁军骑兵对张颌他们有了一种畏惧感,只要再像刚才那种程度的箭雨来上几次,也许他们的刀连碰到大秦骑兵的机会都没有,就要全部葬送在那可怕的连弩之下了。看着身边士兵畏缩的神色,武安国愤怒了,他为着自己的胆怯愤怒,如果怕死的话,为什么还要上战场,有什么好怕的,不过一死而已,所以他沉郁着脸色大吼了起来,“突击!”他依旧下令冲锋,虽然或许不能与大秦的骑兵们相比,但是至少袁绍训练的这些骑兵在斗志和士气完全溃败以前,他们还是一个骑兵,他们无疑也有着自己的骄傲,至少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和大秦的骑兵们真刀真枪地对上一仗,所以他们听从了武安国的,继续冲锋。

面对仍旧冲锋过来的袁军骑兵,大秦的士兵们心里微微动了一动,至少这样的对手已值得他们敬重。于是他们也冲锋了,在这个时候,双方都屏住了呼吸,忘情地策马狂奔,直到对阵的那一刻。

终于风驰电掣中,双方相撞了,马与马交错而过,人亦与人交锋而过,锋利的刀刃互相间划过了对方的身体,绽放出最妖艳的血花,战争有的时候很美,那是属于男人的,独有的美,就算会死,也难挡那生死一瞬间交锋刹那的痛快感觉,这一轮交锋中,袁军倒下了近五百,而大秦只有五十不到,在这个交锋的瞬间,身经百战的老兵和训练精良的新兵之间终于体现出了差距,在马匹带动下的高速斩击,只要碰到重要部位,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大秦的骑兵们多经阵仗,他们知道如何最有效的避开敌人的攻击,而将自己的刀锋送给敌人的身体,为他们带去死亡,而袁绍训练的骑兵相反,虽然他们不断地训练,骑术也很不错,但是经验并不是靠训练就能得出来的,当年大秦还未建立时,这些大秦的骑兵深入不毛之地,和那些荒蛮种族作战时,所付出的远比训练中多得多了,所以他们现在可以以一比十的伤亡得到这第一轮交锋的完胜。

不过这之间的人数差别,双方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现在完全沉浸在了金铁交鸣,战马相错,刀锋冷冽的快感中。没有言语,双方几乎同时拨转了马头,再次冲向了对方,心里的念头只有一个,杀死对方,这一次再没有高速而过带起的死亡,双方同时选择了力战,他们彻底地绞杀在了一起,虽然袁绍军的骑兵训练的很精良,但是由于没有进行过骑兵混战的专门阵型训练,所以当大秦的起们以三骑一组形成最尖锐的三角锋矢阵形作战时,他们只是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奋力作战,他们没有完全针对骑兵的阵形可供使用。所以他们始终占不了上风,但是他们也在用他们的顽强给大秦军队制造着麻烦,这让一向崇尚武勇的大秦士兵们对他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地拼命作战,因为这是他们所能表达给对手最大的尊敬,或许这听上去很可笑很矛盾,但是这就是长期起来大秦军团形成的价值观,在曹操的刻意引导下,大秦的军人很单纯,他们也一心一意地信奉着曹操带给他们的原则,并且视之为人生准则,而曹操也利用了他所能拥有的权力将这种价值观和原则刻入了大秦军团,将它作为传统保存下去,一支没有传统和军魂的军队,就算再强也只是强极一时,只有将这种传统和军魂一直延续下去,军队才能保持战斗力,同时保持着他们的单纯。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九十一章 典韦VS颜良

第九十一章典韦VS颜良

整个冀州之野都燃烧着战火,后营,两翼,前军都在惨烈地战斗着,其中最惨烈地还是属于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斗,他们两个本来就是最好的朋友,甚至在志向上也有着相同的地方,至少他们两个都希望能够重振汉人声威,可是站在千年视界上俯视天下的曹操想要的变革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让旧秩序所接受的,所以他只能选择用自己的力量破而后立,缔造一个全新的帝国,让这个民族在最剧烈的变动和火焰中像火凤凰一样涅磐重生。

理念的相左终于让他们刀兵相见,他们两个人中注定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去缔造他们心中的帝国,对于袁绍而言,如果当年在大汉军中声望如日中天的曹操能够助他一臂之力,那么现在的天下绝对安定平稳,他们两个依然可以是好朋友,同时也会是这个仍旧是大汉的国家的重臣,他本无意篡汉。但是曹操的选择逼他走上了野心之路,他们互相算计,但是每一次他都落在了下风,这让袁绍觉得他被欺骗了,当年在洛阳的日子,曹操一直在隐瞒着他的才能,所以他生气,他恨曹操,那么现在就让这一切终结,至少在这一刻,袁绍觉得他有赢得希望,跟在他身边的两万骑兵,是他这几年里从两河十万骑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的作战能力他自负不在秦军之下。两万对六千,他觉得他能赢,同时他也更恨曹操。因为他觉得直到现在,曹操依旧在轻视他,他竟然只带着六千人就敢杀出来,曹操还是没把他放在眼里。

曹操在交战的时候,就发现这次战斗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对于后营和两翼地战斗,他并不担心。没有骑军支援的袁绍军步兵在大秦骑兵机动打击下,只有挨打的份。现在真正薄弱的环节却是他这里,袁绍亲自训练的骑兵不怕死,而不怕死的对手恰恰是最难缠的那种,他们地连弩并没有阻止袁绍军铁骑的冲锋,那些两河地精锐骑兵仿佛根本就不知死亡为何物,用着最快的速度冲击了过来,他们硬是用四千条人命。冲破了连弩的箭阵,这也证明了大秦的连弩战术并非无法可破,只要肯牺牲,那么用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冲破这箭雨,达成近战,那么连弩的功效就被大大减低了,曹操很清楚,毕竟连弩不是重机枪。冷兵器是怎样都不能和热兵器相比的。

“杀!”曹操暴喝了起来,既然弩阵被他们破了,那就来撕杀吧!黑骑营突在了最前,以最凶猛地姿态和这些两河骑兵接战了,曹操明白这将是自小孤山以来他所要面对地最凶险一战,因为这些两河骑兵的精悍和大秦的骑兵不相上下。他始终还是小看了袁绍,有的时候一次轻忽就足以葬送一场战争,曹操发觉他陷入了一个绝境。

同样精锐的骑兵对决所能带来的战斗可以说是最动人心魄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什么精彩可言,曹操亲自带领的六千铁骑在对方一万六千妻地冲击下,损失极重,那两股相撞的波浪几乎瞬间就带走了两千人的生命,九百对一千一,这样的数字,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大秦没有丝毫优势可言。相同素质下的骑兵混战,几乎就和绞肉机差不多。双方都是在用人命互相换着,若不是大秦地攻击阵形能让他们在配合间,不时使用连弩,或许胜利的天平已经向袁绍倾斜。但是袁绍也犯了一个错误,他太想亲自战胜曹操了,所以当看到曹操带着黑骑营突入战阵以后,他也按耐不住,带着颜良文丑和他的一千绝对精锐‘大戟士’杀向了曹操和黑骑营。

看着袁绍亲自杀过来,曹操笑了,因为他又看到了胜利的契机,只要将袁绍杀了,他就能赢,或者说现在他们和袁绍军又扳平了,至少在少了袁绍的指挥以后,这场战斗成了真正的混战。

“王者和王牌之间的较量吗?”在刺死了一个袁军骑兵以后,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袁绍,曹操吐了一口血沫道,他从没想到战场上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皇帝竟然碰面了,这算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吧!曹操自嘲地笑了起来。

黑骑营全身黑色铠甲用地武器都和曹操一样,是朱红大枪,而袁绍地大戟士人人都是银色的胸铠和白色地皮甲,黑骑营作为大秦历来的王牌,从来没有败过,他们中的士兵放到大秦的军团中,单以战力论,就称得上是百人将级别,只有那些大将身边的亲兵才可勉力与他们相比,而袁绍的大戟士也差不多,也全是百人将的级别,只不过从战绩上讲,他们没有黑骑营那么显赫罢了,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实力,现在这样的两支各自王牌就要开始他们之间的对决了。

袁绍竟然亲自挑上了曹操,这样的机会很明显对于曹操来讲求之不得,他连想都没想就策马迎了上去,颜良和文丑怕袁绍有失,同时护卫在了袁绍身旁,看来是打算三打一了,不过曹操身后的典韦和许楮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是策马冲了上去,抵挡住了颜良和文丑。曹操不禁兴奋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武将对决,颜良对典韦,许楮对文丑,真不知道谁会赢啊!

袁绍用的是戟,曹操知道袁绍的武艺并不差,至少当年袁绍在河北的时候能当上游侠头子,就绝不是靠着家世,他来到这个时空,受他影响改变最大的就是袁绍,袁绍根本就不是历史上那般无能,算是他给自己带来的变数吧!

曹操的枪讲究的就是快字,至少他现在就逼得袁绍只能防守而无法进攻,虽然说自从鼎立基业以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般沉浸于武艺上,而是分心于诸多事宜,但是曹操仍旧坚持着每日的锻炼,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曹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现在的他不能和他颠峰时期相比,但是他至少还保持着一流的水准,尤其是他的快攻,仍旧强猛,只是他的耐力大不如以前,那种凶猛的攻势无法持续太久,至少现在他就缓了下来,虽然他还有余力,但是这里是战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条,他必须留有余力,不过袁绍也好不到哪里去,至少他和曹操的武艺差了一线,若不是曹操此前厮杀过了一阵,或许刚才就能将他刺于马下。现在两个人开始对攻起来,更重要的是那些大戟士赶到了袁绍身边,让曹操失去了杀死袁绍的机会,不过当黑骑营的士兵也进入以后,他和袁绍之间彻彻底底成了混战。

典韦和颜良实力相当,至少在力量方面双方拼了个旗鼓相当,颜良极为惊讶于典韦的实力,毕竟作为亲兵队长,典韦为人向来很低调,而颜良则不同,作为河间四将中的第一人,他向来自负武艺超群,无人能敌,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因为如同吕布,赵云他们并没有同什么比较有名气的对手打过,虽然在大秦军中,他们都是被士兵所称道的武将,不过在中原地区,他们的确是不为人知,不过在西凉,两人的名气却是响亮得很,至少就连董卓提起他们两个都头疼得很。

“汝是何人,报上名来,吾不杀无名之辈。”颜良架住了典韦的重戟以后,大喝道。“记住了,杀你的人就是我陈留典韦。”典韦暴喝一声,手上重戟砸了过去,大秦诸将之中,真正能与他一战的也就吕布,赵云,许楮,曹陀等寥寥诸人罢了,而且大家又是兄弟,打起来难免要顾忌些什么,互相都有留手,怎么比得上和颜良这实力相当的对手以命相搏来得爽快。

面对典韦的狂攻,颜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