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41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4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郭嘉这话启发的不止曹操一个,荀攸和荀或也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看起来,有人想用这件事来达成某种目的!”荀攸敲着桌子道。而荀或则是念叨着袁绍的名字,不知在想些什么!“听说朝廷最近开始组建西园八校,以取代原有的南军北军,这支军队从目前透露的规模来看,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军队!”郭嘉又是自语道,现在曹操将麾下的情报网的权利全部给了他来管理,在曹操看来有了情报支援的郭嘉才无疑是真正的可怕!

“袁绍想要这支军队的掌控权利!”荀攸猛然道,“主公护送这些民众去北庭,根本就无暇再去和他争夺这支军队的军权,等主公回去后恐怕这八校怕是有大半会落到他的手中!”曹操的面色凝重了起来,西园八校的军权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袁绍想要这兵权来做什么!“奉孝,张让他们应该不会对这西园八校一点意思都没有吧!”荀或突然抬头问道。

“文若问得好,这西园八校的人选已经出来了,袁绍和外戚占了五席,张让他们占了三席,我想不用多久就可以确定了!”郭嘉答道。“难怪他一点动作都没有,任由我们去北庭!”荀攸沉声道,“他本来还以为袁绍是因为和曹操的旧谊才没有动静的,看起来他的野心不小。

曹操自己心中也开始冷静地计算了起来,由于他的出现,这次平定黄巾之乱中,真正称得上功劳甚大者便是他,袁绍,董卓三人,不过董卓已经退回了西凉,自己又远在这北地,这些功劳可能要全算在他那位老友身上了!那么有了这兵权的他到底会做什么呢!曹操开始变得兴趣盎然了,天下这盘棋,果然不是那么简单,自己在改变历史的同时,历史本身也在以更大的变化而改变着,变得面目全非,有这样的一个袁绍在,那董卓乱汉一事到底还会不会发生呢?曹操心中不禁想到。

“奉孝,除了这些,朝廷还有没有封赏其他人!”荀或再次问道。“有,还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涿郡的刘备,他被封为了北中郎将,接替了他老师卢植的位子,不过他手上兵权并不大,目前在朝中只是结交那些名士清流,并未有什么动作!第二个是幽州的公孙瓒,朝廷封他为度辽将军,想来是借用他的骑兵给北庭一种压力,最后一个是江东的孙坚,他被封为了荆州刺使!”说到这里,荀攸和荀或惊呼了起来,这个孙坚不过是平定了南方不算严重的黄巾之乱而已,怎么就成了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却是没注意到,郭嘉在说到孙坚时却是心照不宣地与曹操相视而笑,孙坚的这个荆州刺使可以说是曹操替孙坚买的,而目的也很简单,他要一个完整富庶的南方,以曹操所知,南方有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点便只有这江东的猛虎,也只有他才能在未知的乱世中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整个东南一带,而不至于让整个南方汉人元气大伤,只是这样却会给他带来一个极其强劲的对手罢了,不过曹操并不在乎,保住汉人元气是他所考虑的第一要义!与其让整个天下到时在那些没有任何约束的小军阀手中混战而变得残破不堪,还不如让这些强有力的人物先将汉人已经衰退的颓势给阻止下来,先让他们压服或是将那些无良的未来小军阀给控制住,然后他们几个再以这天下为棋盘,一决胜负!(汉末三国鼎立时人口不过八百万,最大的祸首便是乱世时,那些中小诸侯混战,而他们的麾下也多半是些匪兵,战乱不休,生产被严重破坏才导致人口极端降低,大家可以想一下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到秦始皇统一时,人口都比三国要多的多,为什么,因为国家之间远不像那些小诸侯那般那么没脑子,只知道破坏,他们至少知道要生产,要增加人口,而汉末除了曹操刘备这些君主级别的,那些小军阀哪个不是只知道烧杀抢掠,不董得生产增加人口的!)

“主公,我想朝中很快就要大变了,而您的回去将是巨变的契机或是关键!”荀或神色无比凝重地道。而郭嘉已是轻笑了起来!荀家之龙终于开始要长啸了啊!(今天加班,所以稍短,大家将就点!)

第二卷 乱世开启大时代降临 第十七章 男儿行

“主公,这次西园八校的组建,很可能就是朝廷权力的重新洗牌,从奉孝讲的来看,这次袁绍代表的豪强外戚其实已经在朝中占了上风,十常侍的好日子快到头了!”荀或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了起来,“但是我想以袁绍的野心和能力来看他不会贸然地去对付张让他们,他一定会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完美的借口来铲除十常侍和主公您!”

“我?”曹操的面容顿了顿。“不错,主公,从如今的大势来看,汉室已经是日薄西山,时日不长了,如果能有盖世之才来力挽狂滥或许还可以苟延残喘,不过如今看来汉室之中并没有这样的人才,而目前有能力来挽救汉室的就只有您和袁绍,而袁绍似乎并不想让汉室继续存在下去,他让您如此顺利地完成您想做的事情,我想目的很简单,就是他需要一个敌人,一个让汉室觉得危险的敌人,这样他才有充分的理由掌控军权!”

“说得好,继续!”曹操的眉头舒展了开来,荀或在政治方面的才华的确称得上是王佐之才。“是,主公,袁绍让您完成您想做的,其实也是为他自己争取时间,毕竟西园八校就算是倾全汉的精华组建成军,但想要与主公的北府精锐抗衡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今主公想要完全安置好这么多百姓,没有大半年时间我想是不够的,这段时间正是袁绍也想要的!”荀或道。

“现在看来我和朝廷之间的对抗马上就要摆到面上来了啊!”曹操笑了起来。“主公,您现在的名望如日中天,我想袁绍一定是想败掉您的名声后才来对付你,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荀攸也被荀或的话所启发,思维开阔了起来。“是的,主公,我也觉得如同公达所言,袁绍在您回去后,一定会想办法对付您,所以我才认为志才兄的谋划是正确的!”荀或点头道。

“奉孝,你在这里听了那么久,该轮到你说了吧!”曹操看向了郭嘉。“主公,我也赞同文若和公达的推断,不过想要知道袁绍心思究竟如何,其实很简单!”郭嘉抬起头,淡淡道,“只要主公让老大人告老还乡,看袁绍放还是不放就行了!”

“哦,奉孝何解?”除了曹操之外,荀攸和荀或也看向了郭嘉,这揣摩人心之术,郭嘉怕是当世无双了!“主公,若是袁绍不让老大人还乡,那么您回到洛阳怕是无什么大危险,而袁绍的野心也不过是当个权臣,如果他让老大人回来,那么恐怕他心中是想置主公于死地!”郭嘉说道,略微停顿之后,他又道,“如果袁绍不让老大人回来,那么主公势必会提高警惕,以此而论,袁绍的野心才具也不过尔尔,反之如果他让老大人回来,那么则主公势必要回洛阳而没有推托之辞,若是主公不去洛阳,那么朝廷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视主公有不臣之心,在大义上面我们就站不住脚了!”

“奉孝,你的意思是?”荀攸想了一下,望着郭嘉道。“很简单,老大人能回来则免去了主公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确定袁绍的野心,反之,则袁绍不过如此,我们大可以按文若先前之策去办!”郭嘉答道。“奉孝,如果老大人回来,这洛阳主公去还是不去?”荀或又问道。

“不错,奉孝,你到底想说什么就不要再藏着了!”曹操亦是催道,在这些细微的地方,他还真不如郭嘉他们这些顶级的谋士。“当然是去了,以主公之能加上黑骑营之猛锐,袁绍想在京城留下主公是不可能的吧!既然如此,主公又何必给人留下话柄,不若大大方方地去,大不了到时候杀出洛阳!”郭嘉静静道,“而且,主公去之前不若再跟朝廷要点争取民心的东西,不由得朝廷不给!”

“妙!”曹操的嘴角轻轻地吐出了这个字。而荀或和荀攸相互看了一眼后,也是面露赞叹之色,的确就如郭嘉所言,如果袁绍真有那种心思,对他们而言未必是件坏事,反而如果主公到时候不回去才是亏大了啊!这一刻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都低估了袁绍的野心和手段!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袁绍看着自己对面的贾栩轻轻地笑了起来,“文和,像你这样的人此前只是在一个小地方当个文官真是太屈才了啊!看起来这次我那个朋友可是要亏大了!”“主公,曹操此人万不可以轻视,栩在西凉也尝闻其大名,其麾下之军称得上是当世无双,主公若是想与此人争天下,须有一支能于北府军抗衡的雄师!”贾栩低声道。“文和,我那老友的军队虽强,可是他那荒芜之地,人烟稀少,如今去了那么多流民败军,想要治理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北府军再强也不过区区三万人,只要我以一支精锐拖住北府兵,到时候几路大军分兵而击,你觉得我那老友到时候挡得住吗!”袁绍轻笑道。“可是,主公,到时候等您收拾完乱局,起码要两年时间,这段时间里面,我怕!”“文和,你太多虑了!”袁绍站起了身子,拍了拍贾栩道,“出去陪我走走吧!”曹操轻视了袁绍的野心,而袁绍也同样轻视了曹操的能力!未来,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楚了!

北庭的边关大地上,近一百七十万的人流狂涌了进去,好在此前曹操早就让墨名将北庭府的土地丈量完成,划好了区域,而当那些百姓听到自己已经拥有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时,一个个都傻了,曹操在他们心目中已经与老天划上了等号!整个北关大地都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在这次迁徙中,虽然曹操和荀攸荀或他们用尽了一切法子,不过沿路还是死去了将近五万老弱,但是剩下来的人们却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百七十万百姓被曹操彻底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以千人为单位组成一个又一个村落散布在了各地,而北庭府曾经的边军近七万多士兵被曹操重新征召了起来,大约以四十人左右的规模下放到了那些村落中去替他治理那些百姓!荀或和荀攸则是去了北庭府和墨名一道筹算粮食的分配和以后的建设事宜!

曹操之所以要让那些士兵去管理那些百姓,并不是因为他缺乏那些文士,在这一百七十万人中,寒门士子并不少,只是他不想任用那些人而已,在贯彻命令这一点上,这些原本是精锐的北庭士卒效率可是要高得太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军人的心思很简单,对他的忠诚更加毋庸质疑,而且也只有以这些军人的彪悍之气才能去改变这些长久以来一直逆来顺受的百姓,他要的是一百七十万狮子而不是一群容易满足的绵羊!

猎猎的寒风中,看着大地上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郭嘉和戏志才对于曹操的佩服更加深了,在他们原本的概念里,北庭府过于荒凉,即使有这一百七十万人口的增加,也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来巩固,而且当初曹操执意让军人来管理这些村落,他们虽没有像二荀那样反对,但是心里面多少有点怀疑,不过这一个月下来,他们却发现用这些军人来管理这些百姓是多么深思熟虑,面面俱到的一个想法,先不说这些军人执行起北庭府制定的政令效率有多高,光他们能够大公无私地将下发的粮食完全分派到那些百姓手上,就让他们啧啧称齐了,和汉室的军队比起来,这些北府军曾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