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话 >

第32部分

神话-第32部分

小说: 神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月对小川早就钟情已久,听赵高提到嫁给小川的事,当下羞得脸颊绯红,她嗔怒地说道:“老哥,你说什么呢!你不害臊,我还害臊呢!”

“呵呵,你到底愿意不愿意?要是愿意,我现在就和小川提亲,他还敢不笑纳?哈哈……”

小月更加害羞了,低着头,拨弄着发梢,而小川则尴尬地干咳了一声,他不想赵高和小月误会下去,于是说道:“老赵啊,有件事情我要对你说……这件事我还真不能答应你。”

赵高一听,小川居然拒绝自己,吃惊地问道:“为什么呀?”

“我一直是把小月当成妹妹来看待的。”小川无奈地说道。

小月听见小川的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赵高真的是很不理解:“哥们,不应该吧,我不相信你小子就不动心!再说,你看不出小月对你动了真情?”

“我一直没有直说,就是害怕伤了小月的心,今天你是把我逼到这份上了,我才说出来的。”小川说着也有些着急了。

“你!好你个易小川,当初你对高岚就是这样!现在你又对小月……”

赵高正待骂下去,小月走到了两个人中间,小月对着赵高说:“老哥,你们都误会了,小月从来没有想过出宫,也没想过自己的婚嫁。老哥,你不要再逼他了……”

赵高更不高兴了:“小月啊小月,你被他欺骗了感情,为什么还要替他说话?什么你不出宫,不嫁人?我真是被你们两个给气死了!”

赵高拂袖而去,只剩下小川和小月,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从小川的官署出来,赵高正好碰到了从沛县赶回来的三宝,三宝急忙上前给赵高请安,赵高见三宝行色匆匆似乎是有重要的事情,随口问了一句:“三宝,你从何而来?”

三宝对赵高完全没有防备,当下痛快地说道:“小的刚从沛县回来。”

赵高一听是沛县,眉毛忽然一挑,警觉地思考小川派三宝去沛县做什么。

赵高回到府中的时候,他的爪牙前来报告说刘邦一家人得到消息已经全部逃离沛县。赵高立刻想到了刚从沛县回来的三宝,这下,他心中完全了然,他明白小川派三宝去沛县,原来是为了给刘邦送信。想到这里赵高气得咬牙切齿,他在心里恨得撕心裂肺:“易小川!我千想万想都没有想到,你居然会给刘邦通风报信!我以为你我是一样的人,把你当作我唯一的朋友,唯一信任的朋友!可是你居然为了刘邦,为了这个伤我、害我、羞辱我的奸人而出卖了我!哼,易小川,你实在是太对不起我了,你伤了高岚,伤了小月,也伤了我,你的罪责不可原谅,从现在起你已经不是我的兄弟,你是阻挡我前进的敌人,我会让你明白做我的敌人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赵高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小川不能原谅,必须要报复他!可是小川如今不仅有蒙恬为他撑腰,他还是举贤堂的成员,背后是当今的公子扶苏,凭他赵高现在的实力,还远远无法把小川扳倒。他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树立起一股能与小川抗争的力量。这时,赵高想起了小川曾经向他提起过秦皇的次子胡亥将来会登基成为秦二世!

赵高想明白了,要想真的实现他的“宏图大愿”,眼下要做的就是组建一个可以击败公子扶苏的势力集团,而唯一可能与公子扶苏一较高下的只有胡亥。但这胡亥不仅没有雄才大略,还嗜酒好色,实在难以成就大事,赵高决定,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赵高开始在朝中笼络人心,他仔细调查了每个大臣,然后投其所好,最终,赵高笼络了一大批大臣,最重要的是,赵高笼络住了当朝丞相——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倘若秦皇百年之后,公子扶苏继位,肯定会将丞相一职交给他一向器重的蒙恬,到时候李斯恐怕只能回乡种田了。

李斯一想此话不错,如果是胡亥继位,以胡亥的昏庸,管理天下的自然还是他这个丞相。想到这里,李斯欣然答应了赵高,要辅佐胡亥继位。

有了李斯的帮忙,赵高开始了他的第一步计划,他以李斯和胡亥的名义创办了一个与“举贤堂”对立的“忠义馆”,想召集天下的虎狼之士,能够为他所用,成为对抗举贤堂的重要力量。赵高老谋深算,派了几个手下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扶苏公子有地位没有权力,而丞相李斯有权力,可以直接加官进爵。伪装成平民百姓的赵高的手下还哄闹着抢先上台登记。在赵高的煽动下,大批人向着忠义馆蜂拥而去。这其中就有以杀人不眨眼著称的“陇西三煞”。陇西三煞,人如其名,长相中就带着煞气。赵高见这三人,虽然都有一身好武艺,但是脑筋却不怎么灵光,当即便把三人拉拢了过来,而且立刻让他们担任禁卫。

众人见忠义馆果然给了官位,都纷纷向着忠义馆挤去。

第二十六章 诡计

举贤堂中,有些人来向项梁项羽告辞,说他们要退出举贤堂,项羽性急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支支吾吾说忠义馆给的条件更好,有人已经当官了。

项羽火冒三丈,居然动手打了他们,几个人本来还有歉意,这下被打,都非常气愤,把身上举贤堂的牌子扯下丢在地上,痛骂项羽不讲道理,愤然离开。许多人看到这一幕,也都跟着扯下自己的牌子,离开了。一时间地上都是丢弃的举贤堂的牌子。

项羽气得大骂他们见异思迁,项梁却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让项羽赶紧去通知小川前来商量。

项羽一出门却见到忠义馆的人把台子搭到了他们门口,摆明是一种挑衅。

项羽大怒,上前一脚踢翻了桌子,忠义馆的人早就等着借机找茬,项羽这一脚可谓正中他们的下怀。忠义馆十几个身材魁梧的打手二话不说,向着项羽冲了过去。项羽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三下五除二就将来人统统撂倒在地。

这下可炸开了锅,项梁听到喊声,带着举贤堂的弟兄们出来观望,只见忠义馆的一帮人在陇西三煞的带领下杀了过来,顿时,举贤堂的人和忠义馆的人混战起来。

项梁一看形势不对,当下立刻翻身上马,打马而去……

项梁刚离开不久,接到报告的小川带着一队禁军赶来了,只见现场一片混乱,有人头破血流地躺在地上呻吟着,还有人依然在打斗,而项羽正是这群人之中最为勇猛的一个。

小川心想,唉,古时候也有黑社会斗殴的情况啊。

为了制止正在恶战的双方,小川让禁军冲入了混战的人群中,强行分开了双方,小川拔出剑来,大喊一声:“都给我住手,谁再敢乱动,军法处置!”

小川这一吼,场内顿时安静下来,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项羽向小川报告是忠义馆找茬。

小川刚刚把忠义馆的人抓起来,只见一队人马声势浩大地赶来,丞相李斯风风火火地赶到了……

忠义馆的人立刻向李斯诉苦,说第一天开门却被举贤堂砸场子,指名道姓说是项羽先动了手。

李斯听了大怒,质问小川为什么不抓项羽反而抓他的人,忠义馆的人起哄说小川是举贤堂的人当然包庇纵容。

李斯冷笑道:“陛下是看你救驾有功才让你做了这个将军的位置,没想到你如此营私舞弊无法无天。”

忠义馆的气焰顿时嚣张起来。

项羽看到此事牵连了小川,于是站出来义正词严地说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易大人,既然他们说我打人,公平起见,就请易大人把我们两边都收入大牢,慢慢问清楚!”

眼前的情势逼得小川不得不这么做,他只能无奈地对禁军说道:“来人,一道绑了!”

就在禁军捆绑项羽的时候,一直在酒楼里偷看的的赵高幸灾乐祸地笑了:“果然是一场好戏,这下可大大打击了举贤堂啊!”

然而,赵高还没有高兴完,远处就传来了一声:“公子扶苏驾到!”

赵高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他循声望去,只见一队护卫簇拥着一辆马车行驶了过来,而早早离开的项梁正骑着马跟在马车的后面。

马车停下,公子扶苏从车中走了出来,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公子扶苏谦和地说道:“诸位快平身吧!”

李斯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明知故问地对扶苏说道:“殿下是为何而来啊?”

扶苏也不恼怒,抱拳恭贺李斯的忠义馆今日开张,表示自己手下冲动,他负责赔偿一切损失,况且,举贤堂和忠义馆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所设,应该互相辅助。

李斯见状,也只得皮笑肉不笑,说两家今后就是邻居了,要多多相互照顾。

李斯转脸对小川说道:“易大人,看在公子的面上,我也不追究了,你看把两边都放了,我们各自回去严加管束如何?”

小川当然也积极回应道:“既然公子和丞相都开口了,下官自当奉命。”

公子扶苏见一切恢复正常之后,对李斯说道:“刚才丞相还提到易大人是举贤堂的一员,导致做事有失公允……”

“呵呵,老臣的气话,公子不必当真了!”李斯急忙说道。

“丞相别误会,丞相所言极是,易大人身为举贤堂一员,做事难免会被人指摘诟病,这对他也十分不公平。不如趁着今日,易大人就当着众人的面退出举贤堂,以后就不能有人再以此为口实,说大人的不是了。”

小川觉得扶苏此举不无道理,当下对着扶苏点了点头,“公子在上,易小川在此对公子和举贤堂诸位言明,自今日起我退出举贤堂,与举贤堂再无瓜葛。”说完,小川立刻对着李斯说道:“丞相只管放心,下官做事只为忠于职守,凡事但求中立。”

料理完了眼前的乱局,扶苏起身离去,李斯和众人一起行礼,目送扶苏的马车离开,李斯心中想着,扶苏竟有如此的胸怀和应变,我选择辅佐胡亥是不是做错了?

一直在远处观望的赵高见扶苏处理事务如此持重稳健,也在内心里暗暗叹息,胡亥绝不是扶苏的对手。

赵高正在出神,扶苏的马车走了过来,赵高迅速躲在了角落里,马车走过的时候,窗帘飘动了一下,赵高看见马车中除了扶苏之外居然还有一个人。赵高当下一惊,心中纳闷这个神秘人是谁呢?

赵高偷偷跟了上去,一直跟到一处僻静之地,马车停了下来,公子扶苏和那位神秘人都下了马车,赵高定睛看去,发现那位神秘人不是别人,正是蒙恬。

公子扶苏拱手对蒙恬说道:“今日之事,多亏了师傅指点!”

赵高听到这句话,恍然大悟,原来扶苏的背后高手竟然是蒙恬。赵高在心里暗暗想道:看来要除掉扶苏,一定要先除掉蒙恬!

万里长城有没有一万里长,有一个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十年来,她从东到西走遍了长城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面容清秀的女子布衣素颜,风尘仆仆,一路上,她向每一个人打听她那来修长城的丈夫——范喜良的下落,她就是孟姜女。

每到一处工地,看到辛苦修筑长城的民伕,她就会想到了自己的丈夫。于是,她便不辞辛劳地为这些民伕洗干净衣服,给他们捧来热腾腾的饭食。大家则向孟姜女打听她的故事,孟姜女向众人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与丈夫成亲之日,丈夫就被抓来修长城,她已经寻找自己的丈夫十年了,从渤海边找到嘉峪关,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希望,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仍旧活着,她要一直找下去,哪怕最终找到的只是丈夫的一具枯骨,她都不会放弃的。

众人都被孟姜女的精神感动了,纷纷约定,无论走到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