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命 >

第120部分

天命-第120部分

小说: 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保国的话确实解开了刘二爷心中的那个

之后刘二爷也用同样的话,和赵保国一起跟家里的说了。孩子们毕竟是孩子们,而且毕竟是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的亲人,谁又会真的打心眼儿里排斥刘满屯呢?

尤其是赵保国、宋晓梅、小毛,他们更是对刘满屯有着最不舍的心理。

然而家里人都可以想明白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都可以把心中那块儿石头放下。可惟独刘满屯,他无法彻底地放开心头那块儿重重的念头。也许……别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反正刘满屯心里一直担忧着,畏惧着,内疚着……

这样的刘满屯,别说我们作为旁观者来说着急上火生气,就连赵保国,也气得想要狠狠的用棍子敲打刘满屯的脑袋,把他敲打醒了!

废话似乎扯的有些多了,接着前面的事儿讲。

让刘满屯陪着刘二爷一块儿去北京,是刘二爷亲自提出来的。这倒不是刘二爷真的就因为自己没去过北京,所以让去过一趟地刘满屯带着自己。事实上刘二爷只不过想带着刘满屯出去走走,散散心,顺便……也看住了刘满屯,可别自己去一趟北京回来,刘满屯又偷偷溜掉了,那再上哪儿找这小子去?

话说年老的人,就是想的顾及的多。刘二爷觉得赵保国马上要当兵走了,家里面没个真正的劳力怎么行呢?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那个年代一家五口人,有两个每天赚**个工分的劳力一年四季努力干着,还不能保证温饱呢,这么一大家子的人……要是再没个劳力,那可怎么养活?

在去往北京的路途上,刘二爷把自己心里的这些想法都告诉了刘满屯。说起这些话来,似乎有点儿想要利用刘满屯似的,不过刘二爷并不觉得有任何地尴尬。他了解刘满屯,不用亲情去打动他,不让他有点儿责任感,他又怎么愿意踏踏实实的留在家里面呢?

虽然,刘二爷的心里却是有那么点儿留着刘满屯有用地意思,可那又如何呢?

这招很凑效,刘满屯听了之后心里面却是在这一点上,踏实了许多。他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保国哥一走,养活家里人的担子就压在自己地身上了,二爷爷年纪大了,虽然也不少赚工分,问题是家里人多啊!总得再多点儿劳动力才行。所以……真的不能再走了。至于老天爷和命运会不会给自己以及家人再次带来灾难,那就另说了。如果非得要现在就做出个决定,刘满屯也只能按照赵保国地简单却最直接最真实的理论来给出答案,咱们一家子兄弟姐妹们,谁比谁地命好到哪儿去了么?

这趟列车直接开到了北京站,下了车紧挨着就是北京**广场。刘满屯来过一趟,而且在北京城住了好些日子,自然知道怎么去肖振山和郑勇他们住的地方。再说了,来之前已经往北京这边儿拍过一封电报了。当然,来的急了些,没等这边儿回信儿,他们已经动身往北京来了。

等到了部队大院里,找到了肖跃家中之后,他们才得知了两个坏消息。

时任某军区副政委的郑勇,已经被隔离审查了!具体原因,谁也不清楚。当然,在那个年代里,类似的事件多的数不胜数,如今提及,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正如同刘二爷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吃惊之余,倒也没多么感到不可思议,国家副主席都可以被打倒,何况一个将军呢?

好在是肖振山没有出什么事儿,一切如常。

但是对于郑勇被隔离审查的事儿,肖振山却讳莫如深,只言片语的带过后,便不再提及。

第二个坏消息是,这一年国家不征兵。

是的,这是共和国自建立以后,唯一没有征兵的一年,刚巧被他们赶上了。

即便如此,肖振山还是一口应承下来替刘二爷解决这个问题。他堂堂一军之长,往部队里插一个新兵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么?

盛情款待自然是免不了的,两位曾经生死与共过的人,虽然年龄上有着十几岁的差距,不过这并不能妨碍俩人在回忆曾经过往烟云的时候感慨万千、千杯不醉。而刘满屯当然是不会坐在大人的酒桌上,他被肖跃拉扯着去找郑国忠玩耍去了,如今的郑国忠已经从将军楼里,搬到了大院里面一处平房内居住了。

让刘满屯没有想到的是,郑国忠并没有过多的伤心难过,反而很是满足现在的这种生活。他觉得老头子还没有被隔离审查的时候,自己整天过日子有点儿提心吊胆的样子,如今倒好了,天天一个人自由自在,不亦乐乎!

时值诺大的北京城内顽主横行,处处拔份儿闹事,已经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轰轰烈烈闹腾的“老红卫兵”们,已经厌倦了闹革命的那些抄家批斗运动,反而更加喜欢找茬闹事儿聚众斗殴。说白了……他们实在是闲得无聊发慌,肾上腺素激增,急切的需要找寻各种新的能够让他们觉得刺激的事儿来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卷二哄哄119章 新兵赵保国



果没有家庭的牵绊,也许刘满屯还真就被肖跃郑国忽悠的留下来,住在了北京城中。凭借着他一身的好武艺,在北京城的顽主当中拔出相当高的份儿,还是绝对没问题的。

只是,他毕竟是陪着二爷爷来北京城求人办事儿的。

让赵保国当兵走的事情,越快越好,这种事儿拖不得,时间越长,就越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所以当天晚上刘二爷在酒席上就把这件事儿抖搂给了肖振山。对于一般人来讲,随随便便说让一个人当兵可能有些困难。不过对于肖振山来讲,小菜一碟嘛!这事儿不用担心了,包给他了,你刘阎王来到了我这里,咱们多年不见,放开了喝酒就行了!

说起来也真是赶巧,征兵还真就是刘二爷去往北京这几天的事儿了。肖振山一个电话打过去,把赵保国这个人的简单情况说了一声,自然有人会去安排。其他的……没有其他的,你刘二爷往家里拍一封电报,交代下事情就行了,只管在北京城好好待上几天。

想赶紧回去?没门儿!肖振山瞪着眼说出了这句话。

刘二爷哭笑不得,好在是电报发给王云南之后,很快王云南就来了回信,县武装部得到了通知,等部队接兵的同志到了之后会有安排;至于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他王云南会和村支书罗宏一起来安排,刘二爷您就踏踏实实的在北京住上几天,一切尽管放心。

事情到了这一步,刘二爷也只能接受肖振山的热情挽留,在北京住下了。

不过肖振山可不能连续抽出好几天的空来专门儿陪着刘二爷,毕竟身为一军之长,他每天的军务事还是很多很忙的。为此,肖振山专门儿安排人安排车,专门儿带着刘二爷在北京城里各大风景旅游点好好转悠。每天晚上无论有多忙,肖振山都会专程赶回来和刘二爷一起吃饭。

刘二爷看在眼里,心里特不好意思,仅仅住了三天,他说什么也要回家去了。不管肖振山如何客气的挽留,刘二爷就一句话,不能再住下去了。人家官儿大事儿多,咱不能没眼里介儿不是?

而在这三天里。除了白天跟着刘二爷一块儿出去玩耍。其他时间里。比如晚上……刘满屯跟着肖跃和郑国忠出去好好耍了两次。其中有一次。是出去帮郑国忠打架拔份儿去了。结果当然是大获全胜。刘满屯地身手再次受到郑国忠一帮人地无限赞美和羡慕敬仰。

也知道为什么。刘满屯觉得来到北京之后。心里那一直郁郁不散地烦闷。立刻就消失地无影无踪。难道是被肖跃和郑国忠给感染了么?或者。北京城地这片天空这片土地。跟家乡地天地。不一样么?这种古怪地想法。也只有刘满屯才会想到。敏感地他。无论有什么事儿都会联想到天地命运。

他甚至暗暗地自责过。郑国忠地父亲出事儿。会不会也和自己地命运有关系?

时间过地飞快。在北京地三天时间。就好像是眨眼间便过去了一般。刘满屯有些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肖跃和郑国忠。跟着二爷爷一起踏上了回家地列车。在火车上挥手同肖跃他们告别地时候。刘满屯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奇怪地念头。他预感到肖跃地父亲肖振山要倒霉了。来不及提心下肖跃。火车地汽笛声打断了他脑海中那个奇怪地预感。火车呼哧呼哧地开动了……

赵保国当兵地事情。比预料中还要顺利地多。

县武装部提前就接到了上面地电话。当军队接新兵地干部们到达县里之后。乡里和村里便接到了县武装部地通知。赵保国应征入伍吧!

这个消息让许多正在忙碌着想尽一起办法要为难王云南和赵保国的人,目瞪口呆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当他们反应过来想要去阻止赵保国当兵走的时候,军队负责接新兵的干部直接一句话把他们顶了回去:“要不你们负责把新兵送到部队去,我们拾掇铺盖卷儿回去?”

这些有心人傻眼了,扭头找县武装部,武装部的同志也是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话:“征兵是我们武装部负责地事情,你们该不会是想插手军队的事情吧?”

得,一顶大帽子差点儿就给这些有心人扣到头上了,吓得他们刚刚探出地脑袋立刻缩了回去。

事实上所有人都不知道,为了让赵保国当兵,肖振山在其中费了多大的劲儿。这一年国家政治上以及整个国家形式上的混乱,导致了许多事情根本理都理不清楚。然而想要弄一个兵插到部队里,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肖振山还是担心有人会借此发难。那时候军方的高级干部们也是人人自危,郑勇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思来想去,肖振山觉得弄一个人是错,如果弄一大帮人,那就没错了。所以肖振山私下里和几个手下一商量,咱们军今年兵员有些“不足”啊,而且鉴于如今的形势紧张,军队要增加一些特殊兵种,挑来选去地,下级连队的兵员就有些紧张了不是?所以是不是请示上级,特许咱们军今年征一批新兵?

肖振山在解放战争时期,配合四野部队打完了平津战役之后,就划到了四野中,如今朝中四野地人靠山硬,一时间还不至于被打倒。而老上级听了肖振山的话之后,处于一些其他地心理想法,自然同意了肖振山征兵入伍的请示。

于是在这个特殊地年份里,河北省某县武装部,很特殊的接到了征兵的指示。

正儿八经的人民解放军军装发到赵保国的手上时,赵保国激动的差点儿没当场换衣服。

这才是军装啊!比起

兵的时候穿的那些绿军装,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这布料……赵保国激动的不行不行的,把之前的一切烦恼全都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当天晚上,他穿上军装,拿出自己的枪套和手枪挂上,扎上武装带,觉得这就是比以前威风不少。他激动地说:“我一定会在部队好好干,干出个样子来!将来要当团长师长军长,当将军!”

刘二爷说:“扯淡,现在别说那大话,踏踏实实当好你的兵就行了,到了部队上,要收敛下自己的脾气,不要惹事,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小毛站在赵保国跟前儿摸着新军装的布料,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羡慕的说道:“将来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咦?满屯哥,你咋不去当兵?”

“我年龄还不够,过两年再说。”刘满屯强笑着敷衍道。

自从赵保国参军入伍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几天来家里的门槛儿都快让村民们踢烂了,全都来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