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11部分

贞观攻略-第11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看了看这座隋王宫,下令道:“将里面的所有贵重物品和所有宫娥太监全部押解回去!若有抵抗者杀无赦!”众军大喝:“诺!”

    苏宁打了个冷战,看了看面色坚毅的李靖,心中有些凄然,但是缺什么也没说,既然来了这里,就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他们是败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丛林法则放到人类社会里面的必然结果,说到底人类也是动物……自己没有解救他们的必要,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自己也是属于胜利者一方的,既来之,则安之,就好好享受胜利者的一切吧!不管这些人将来会面对着什么。

    “伯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苏宁跟着李靖慢慢的纵马走出了隋王宫,路上,苏宁这样问道。

    李靖看了看苏宁笑道:“你现在可是老夫心中足智多谋的军师,此话应当老夫问你而不是你问老夫!我等已经攻取了定襄城,颉利也已经遁逃了,突厥主力应当也北撤了,我们应当如何?此次老夫奉旨统兵十数万北击突厥,但是目前能调动也就是这三千骑兵了,颉利至少还有数万军队,我等该如何?”

    苏宁无奈的摇摇头,心想这就开始剥削童工了;回想了想百科里面查到的资料,苏宁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此战过后,杨政道被俘,其部众也都不复存在,隋的势力彻底烟消云散,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对付颉利;颉利经此大败,驻扎于此处的数万军马被我们突袭干掉了不少,逃逸了不少,所以颉利实力大损,与我军非常有利。

    但是我军兵少,主力尚未集结,颉利虽败,但实力犹存,一旦回过神儿来就不好了,我军贸然开战必然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小侄以为应当趁颉利新败突厥人心不稳之时派人前去离间其部众,使其部众不得出兵相助颉利,孤立颉利,而后我等可以以虚实之策北上,迫使颉利部众叛逃,更重要的是,我等不可与颉利交战,更不可让颉利发现我等只有三千兵马,伯伯,此间周围,就没有我大唐军队吗?”

    李靖听的连连点头,这和自己设想的差不多,但是更为具体,更有可行性,这个小子,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在自己之下:“军队到是有,李世绩在白道那儿倒是有不少军队,但是也不过万人之数,主力分散于各地进攻突厥部落,要想集中主力,很难;而且粮食不多,大唐一年前刚受到蝗灾影响,粮食大减,支撑不了过多军队的作战所需。”

    苏宁心中一喜,那可是自己要讨好的第二号大粗腿李绩,一个千古战神,一个硕果仅存,两大名将凑到了一起,颉利要是灭不了,那可真叫天理难容了,到了那里,我可就轻松了,之后是李靖率军突袭阴山,生擒颉利,斩义成公主,灭亡,那可是著名的战斗啊,这样的战斗有自己的参与,那可真够荣耀的,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名留青史呢!呵呵,名留青史,当真是极大的诱惑啊!

    苏宁说道:“那么我们可以去白道和李世绩将军会师,合兵一处,威逼颉利,打探颉利的落脚之地,若是得了空子,我们大可以再来一次奇袭,这样损耗兵力最小,损耗粮食最少,战果却有可能最大!”

    李靖点点头:“就这样办!”

    定襄之战结束,统计下来,唐军战死了三百多人,而突厥兵和隋兵战死数千人,被俘数千人,大部分都是隋兵,突厥兵骑着马,跑得很快,唐军也就没有追击;但是隋王杨政道被俘,却是一个极大的战果,所谓的隋王势力也彻底被灭,万余犯众被押解前往长安,整个定襄为之一肃,本来李靖是想兵贵神速的,但是诸事繁杂需要处理,所以先停留几日,打探消息,也顺便等着李二陛下的最高指示。

    李靖把战报写成奏表上表李二陛下,于是苏宁的苦日子就来了,李靖说,苏宁是个好孩子,是个好同志,根正苗红,出身穷苦,历尽艰辛,师出名门,是个绝好的封建主义花骨朵,这样的好苗子,需要他这样的优秀园丁悉心栽培,一心向上,好好学习,不拉不拉不拉布鲁布鲁……

    苏宁被说得头晕脑胀,无奈之下只好举手投降,接受了封建主义阳光的照耀,把封建主义头子李二陛下看做闪闪发光的红太阳,信奉三个凡是真理——凡是李二陛下的话都要听,凡是李二陛下的命令都要执行,凡是李二陛下的意见都是对的;苏宁心中腹诽,这样的话要是让那个千古人镜魏征听到了,不抄起板砖和你这个老不修拼命才怪!李二陛下都扛不住魏征的铁齿铜牙和几根硬骨头,你李靖又能如何?

    李靖给苏宁制定了文治武功两大学习计划,所谓文治,就是处理军务,所谓武功,就是和李靖对打,更细致一点来说,就是李靖在一旁看书休息偷懒打盹儿,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苏宁去做,等他醒来了,开始检查军务有无失误之处,如果没有就点点头,拎着棍子开始暴揍苏宁;如果有错,先是一顿臭骂,然后拎着棍子开始暴揍苏宁……

    殊途同归……

    苏宁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无奈之下,只好把那包幸运方便面拿出来贿赂李靖,把面条煮了,香气四溢,让闻到这味道的士兵们都口水直下三千尺,李靖看到了这盘方便面,闻了一口香气,顿时眼睛放出绿光,拿起筷子尝了一点儿,顿时风卷残云一般将一盘方便面给扫荡完毕,连汤都不剩一滴,盘子都给添得干干净净,火头军直接省去了洗盘子的事儿……

    李靖打了个饱嗝,连喊吃了一辈子猪食,这回才吃了人该吃的东西,但是数量太少,不过瘾,就这么一点儿,让苏宁再弄三盘过来;苏宁连忙表示就这一点了,要是想吃的话,等打完仗小侄再为您做,李靖大喜之下拍着胸脯保证回了长安你小子要想做些吃食生意老夫第一个投资!保证没人敢找你麻烦!

    得了李靖这个保证,苏宁高兴地甜牙咧嘴,仿佛看到黄金白银向他抛着媚眼,张开双手就要投怀送抱,但是随之而来的一堆军务文件让苏宁的脸顿时变成了苦瓜,李靖吃饱喝足了就睡着了,呼噜打的震天响……苏宁心中的怨气冲天而起,被当做临时驻地的大大的隋王宫殿充满了怨气,让每个士兵都感到了一股凉意,不由的打了个寒颤;但是此时此刻,大唐帝国的帝都长安城却是喜气冲夭,主要是长安城皇宫里面,那冲天的喜气,伴随着冲天的贵气,散发到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长安城里面,那些百姓们也纷纷面带喜色的小声嘀咕,嘀n士善咋口要荃”的石r小该笙左田布甲而抬曰立的十1蜘它三应迪1,沈宣楼甜

 第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小心思

    皇宫内,皇帝的书房里面,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看着手中的那份奏表,面色不定,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阴云密布,而当他在看到最后一段的时候,面色突然变得有些玩味:“苏宁,苏三明,明是非明善恶明古今,果然是高人之手笔,张仲坚吗?药师和红拂的结义兄长,那么,看来这小子的身份应该是不会错了,药师不会欺瞒我,那么,这还真是一个天纵之才?”

    男子赫然便是如今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放下奏表,站了起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书画,心里转换过万千念头,良久微微一笑:“药师啊,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啊!不过你的担忧也有那么几分道理,虽然我不会动你,但是那种滋味也不好受啊,一方面提携后辈,一方面为自己求得安生,好计策啊!哈哈哈哈!这个小子,当真如此优秀?二十四招记住了二十三招,骗开城门,首功,还抓住了杨政道,这样大的功劳,是想让我给他封爵吗?”

    李二陛下从唐王朝建立之后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阴谋权术斗争当中,所以不管是谁,不管是李承乾还是侯君集还是其他猫猫狗狗,没有人是李二陛下的对手,李二陛下本身就是一个集文治武功阴谋权术于一身的超级帝王,可以说是震古烁今,什么样的心思没有玩过?李靖这点心思,李二陛下还真没有放在眼里,但是却因为这个,李二陛下对苏宁有了兴趣。

    “二郎,想着什么呢?”一个清脆婉转如同黄莺一样好听的女声响了起来,李二陛下转过身子,朝着那个端着一碗甜羹如同牡丹花一样高贵美丽优雅的女子笑了笑说道:“无他,观音婢,你看看那份奏表,药师说了一些让我很感兴趣的事情。”

    这位如同牡丹花一样的女子便是当今皇后,李二陛下一生的挚爱长孙皇后,她的名字无可考,有人说可以从她的兄长长孙无忌那里得到些启示,因此她的名字或许是长孙无垢,但是这个名字没有史料可以依据,史书上只留下“小字观音婢”这个记载。

    但是无论如何,这位长孙皇后的贤名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响当当的,她的贤名,完全可以名列中华五千年历朝历代伟大女性前十位!嗯,至少苏宁是这样认为的,当然要是苏宁见了她的样貌,也会这样认为的,如何会有这样的女子?

    整个唐朝能与她一较高下的女子,也就只有那为千古女帝武则天了,但是苏宁以为,武则天不如长孙皇后,因为武则天几乎放弃了一个女人所能得到的全部幸福,当然,这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两个同样聪明的女子,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路。

    长孙很聪明,李二陛下很信任她,什么事都和她商议,和她说,但是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无论李二陛下怎么说,只要李二陛下不明确表示征询她的意见,她就什么也不说,这也是她的地位稳如泰山的一个原因,此时李二陛下让她看这封奏表,这就意味着自己可以看了,也好明白一下自己的丈夫到底在想些什么。

    快速的浏览了一下,长孙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光彩流转,放下奏表,长孙端着甜羹来到李二陛下面前,把甜羹奉给了李二陛下,笑道:“二郎如此,莫不是因为那个叫做苏宁的孩子?妾身看他倒是个不错的孩子,能让李将军看中的孩子,会差到哪里去?李将军可从来没有向陛下举荐过什么人,哪怕是他自己的家人,李将军能够向陛下举荐这个孩子,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这个孩子真的很优秀,妾身看也是,一百人就骗开城门,三千人击败数万人,这样的战绩,也的确是足够优秀了。”

    李二陛下喝了一口甜羹,笑道:“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的确很有才华呢,据说还是高人子弟,学识非常优秀,我对这个小子越来越有兴趣了,现在,我们几乎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如果不是这个小子骗开城门攻取定襄,这一切还真是不太可能,观音婢,药师这份奏表就是要我给苏宁一些奖励,最好能封个爵位,他自己倒没什么,这是要扶持这个小子啊!真是好运气。”

    长孙看这李二陛下笑道:“陛下决定给这个小子封爵了吗?”

    李二陛下一口喝完了甜羹,走到座位上拿出一张纸提笔开始写:“是啊,药师都这样子,不要自己的奖赏也要这个小子的奖赏,我要是不答应,也太不给药师面子了,况且这个小子也的确有些才能,立下大功,若是不赏,诸臣将会以为我赏罚不明。

    另外,大唐诸将渐渐老去,小一辈还没成长起来,更兼军中逐渐出现尾大不掉之趋势,需要尽早防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