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44部分

贞观攻略-第44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噗”的一声,把嘴里刚刚喝下去的酒就给吐了出来,还不停地咳嗽,苏宁一看不得了,连忙跑过去给李二陛下捶背疏通气管,李二陛下把太监都给赶走了,这座亭子里面只有苏宁和李二陛下二人,所以这种事情自然是由苏宁代劳的。

    李二陛下好不容易缓过神,愣愣的看着苏宁,一脸的不可置信,这个方才雄姿英发壮志凌云的少年俊杰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我是不是听错了?

    “你,你说什么?光拿俸禄不干事儿?那是散官,几乎都是老臣养老用的,你要干什么?亲事?你才十四岁,急什么?再说,你的亲事你们自家人去定!你不会想娶我的女儿吧?那是公主!公主是你想娶就能娶的吗?方才你的豪言壮语,说要杀光异族的豪情呢?你别告诉我是装出来的!”李二陛下一巴掌拍到苏宁的头上。

    苏宁笑了笑:“嘿嘿,陛下面前臣就不说假话了,那不是装的,是真的,臣是真的非常讨厌异族,这一点像极了师尊,不过师尊比臣还要痛恨异族,臣其实非常懒,这是真的,不睡到自然醒臣一般是醒不来的,今天还是个例外,不过臣也是在马背上睡了一会儿这才有点儿精神。

    臣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大唐可以不要重蹈前朝的悲剧,毕竟统一的局面来之不易,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兴盛的局面怎么也比乱世要好,大唐已经建立了,有陛下这样的英明之君和那么多名臣名将,大唐天下稳如泰山,臣只是希望在臣力所能及的地方,为大唐添砖加瓦,让大唐更加辉煌而已。”

    李二陛下的心里突然一松,而后盯着苏宁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话,呵呵,那你倒说说,你力所能及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你跟着你的师尊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你师尊到底是何人?你们究竟是一个学术宗派还是仅仅师徒二人?对于大唐而言,你究竟是好还是坏?”

    苏宁突然间觉得心里有些紧,这语气怎么那么奇怪?这样的眼神,还有这样的动作,猛然间苏宁恍然大悟,这是最后的考验了,李二陛下需要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为他所掌握,为他所控制,为他所用,若是不能,自己这样的异类,还是杀了比较好……

    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苏宁突然间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那么虚伪……

    转念想了想,苏宁苦笑道:“陛下的问题有些多了,不过臣也能回答;臣力所能及的地方,不好说,因为臣也没有试验过,师尊教导的东西有很多,天文地理,文学历史,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厨艺,还有一点点医术,其他的臣一时间也说不出来,师尊教导的东西,很多很杂,臣的记性又不是很好,所以,只有用到的时候,臣才能确定,师尊也说,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至于师尊,臣真的不知道他是何人,他从来不告诉臣他是何人,臣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臣一般都喊他老头儿,但是一直到师尊去世,臣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至于其他的,臣也不甚明白,只是臣可以确定,师尊那般闲云野鹤的人,是绝对不会希望受别人管束的。至于最后一点,就要看陛下是否愿意相信臣了,臣和师傅是一样的性子,讨厌麻烦,夭下大乱的话,是会非常麻烦的,所以,臣对于任何想要把天下搅乱的人,都是非常厌恶的,臣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太平,用兵的话就对外边用好了,对于异族,想乍女t件咪舒乍女嫣吩丈童灯纷宾翻的十庵店漂豺份体自妇碟毕7

 第四十五章 杜如晦病危

    李二陛下愣愣的看着苏宁,剑一般的目光仿佛刺破了苏宁的外皮,直直的进入苏宁最深层的内心,要把苏宁的心脏构造都给弄个明白才肯罢休!

    这一段时间,苏宁不知道长短,到死也不知道,因为苏宁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长期以来抽身于世外的主观感受被彻底粉碎,什么穿越者?什么金手指?皇帝只要一句话,自己是没有反抗的力量的,推翻李二陛下?呵呵,苏宁做不到……

    李二陛下突然笑了,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小子,你知道吗,这几年来,已经没有人敢这么和我说话了,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这样单独和一个臣子这样说话了,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正好我心情还不错,所以,你过关了。”

    你过关了……区区四个字,苏宁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李二陛下是选择相信,还是斩杀,就在一念之间,而自己的生死,也在一念之间……

    苏宁心中大定,回过神来却感到背后凉嗖嗖的,原来冷汗已经将背后衣服浸透,他突然想到了历史上李世绩在李二陛下去世前十几天被贬出京城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李世绩,和自己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是生是死,全在一念之间,若是一念之差,一点点的错误,可就身首异处了,李世绩的做法是连家人都不通知就纵马出了京城前去赴任,而自己,也是用尽一身忽悠本领表明自己无意于他屁股下的那张座位……

    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这才是个开始,以后?还早着呢!苏宁突然间觉得有些后悔,是不是不应该参合到这个大时代里面来?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能够和这些名垂千古的大人物一起搅动风云吗?

    看了看面前面带笑意的李二陛下,苏宁心中的惶恐不安突然消弭于无形,既来之,则安之,吃人的世界里面若是不吃人就会被人吃,如果自己被吃了,老娘大伯母和妹妹三个妇道人家怎么办?苏定方还有个刑国公没有到手呢,自己要是被吃了,苏定方定然受牵连,刑国公就没了!也太亏了!

    既然如此,何必纠结?何必恐惧?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是大唐人,他们也是大唐人!

    苏宁彻底的放下心来,但是面色上仍然装作一副愣愣的样子,问道:“过关?”

    李二陛下点点头,举着酒杯长身而起,貌似准备发表一通长篇大论来给自己彻底洗脑,只不过人生之不如意十之,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普通人,也适用于皇帝,所以当李二陛下正准备开口的时候,突然从亭子外面跑进来一个内侍,单膝跪地大声喊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蔡国公家里来报,蔡国公他,他不好了!”

    李二陛下大惊失色,手里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撒的身上都湿了也不在乎,冲下了亭子抓住了内侍大声问道:“什么?!你说什么!?克明他怎么了?怎么了?!派去的大夫不是说克明病情稳定的吗?”

    苏宁心中一惊,克明?那不是杜如晦的字吗?对啊,记得杜如晦就是贞观四年去世的,又赶上直播了?

    内侍显然承受不了李二陛下蓬勃的怒气,面色煞白:“陛下,陛下饶命,饶命啊,陛下,蔡国公府来报,只说蔡国公好像很生气,然后昏过去了,就没醒过来,郎中也去了,不知道有没有用,陛下饶命啊,饶命啊!”

    李二陛下心中着实非常担忧,其实他和杜如晦相处的时间不长,君臣之缘时间也不长,短短不到十年而已,但是两人非常投缘,缘分很深,杜如晦非常果断,房玄龄非常善谋,所以此二人才是李二陛下的左膀右臂,李二陛下不能决断的时候,就是杜如晦帮他决断,李二陛下一直以来都把杜如晦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帮手和朋友,食邑远远超过很多臣子,实封一千三百户之多!

    但是杜如晦的身体一直不好,自从贞观三年染病之后,李二陛下一直不停地为杜如晦求医问药,就差亲自探望了,但是杜如晦的身体还是不见好,近来听说病情稳定了,还松了口气,怎么这样就不好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二陛下丢开内侍就吩咐要亲自前往蔡国公府探望,苏宁紧随其后,直播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赶得上的,虽然对于杜如晦很陌生,但是好歹杜如晦也是宰相级别的人物,对于这种重要人物的生死存亡,苏宁一向抱着如何可以错过的想法?

    也许是心中非常着急,李二陛下并没有在乎苏宁也跟着他一起来了,吩咐御马监牵了两匹好马,准备骑马赶去,作为马上皇帝,李二陛下的骑术还是非常高超的,而且这个时候,李二陛下绝对没有乘车的雅兴。

    皇帝出行自然是需要保护的,但是皇帝没有通知,哪里能有人知道?于是宫中大乱,李二陛下也不管,只管纵马奔驰,没人敢拦,苏宁心中腹诽,不管李二陛下是不是出自于真心,这一番下来,李二陛下爱护人才之贤名必然传播天下,天下有识之士都会乐于为李二陛下效命的。

    蔡国公府里里外外,此时已经是乱作一团了。

    仆人家丁不停进出,还有很多扛着药箱的医生面色匆匆的进出,蔡国公杜如晦病危不醒;其实府中人都知道,这些日子蔡国公的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两天还能偶尔出来走个一两步,晒晒太阳,皇帝陛下对蔡国公可是关心的紧,不停地求医问药,前往杜府的医者都能和从杜府里面出来的医者相互遇到,可谓是后门刚出前门又进,整个长安城的医者几乎都被调动了,听说李二陛下还遍寻天下名医。

    皇帝对杜如晦的宠幸是天下尽知的,当然天下人也都为这样一位名相的病危感到担忧,房谋杜断,房谋杜断,这个“断”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善谋而寡断,便是毫无作为,朝廷没有作为,百姓能安生吗?不少利国利民的决策都是经过杜如晦的判断而付诸实施的,所以百姓们也都念着杜如晦的好处。

    当然,有担忧的,自然也就有窃喜的,也有心中憧憬的,这些人都是盯着杜如晦去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的,虽说现在尚书左右仆射都有人选了,但是李靖很明显在这个位置上呆不长,李靖之后,还有谁可以接任尚书右仆射的职务?这本就是杜如晦空缺下来的,李二陛下免除了杜如晦的职务就是为了让他安心静养,病好了继续担任这个职务。

    可是他死了,谁来做这个职务?人选自然是有的,偌大的大唐不会连一个储备的人才都拿不出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比如说长孙无忌;你说长孙无忌的心里面要是没有想法那是开玩笑,长孙无忌现在处于地位高而权力轻的处境之下,李二陛下显荣长孙氏,自然也有补偿长孙无忌的想法,因为长孙皇后的劝说,长孙无忌主动辞去了尚书右仆射的职务,辞去了实权职务,就是为了避嫌,为了避免人家说外戚干政的闲话。

    所以在朝中没有可以选用的人才的时候,长孙无忌自然是第一顺位候选人,但是要是有人,长孙无忌自然就不能主动要求这个职位或者是和别的人竞争,比如杜如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长孙无忌都需要避嫌,除非朝廷中都认为他可以做的时候,他才可以得到这个重要的实权职位。

    自然,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在目前不是政敌,他们之间也有着共同的敌人,长孙无忌和李二陛下从患难中走来,感情非常深厚,对于李二陛下,他是无条件的支持,和皇家保持相同的步调,这一点很重要,其他的,自然就不在长孙无忌的考虑范围之内了,李二陛下很宠信长孙无忌,也相信他,这就是长孙无忌最大的资本。

    所以听到有人来报蔡国公府大乱,杜如晦病危的时候,长孙无忌还有些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