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445部分

贞观攻略-第445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的官员,却派小娃娃,那岂不是代表着大唐无人?

    李二陛下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敏锐地注意到大唐未来会有无数次关于商业任务的谈判,会有无数次关于商业的暗中交锋。商业会在大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唐对于商业比较在行的官员却只有苏宁一人,这很不利于大唐未来的发展,已经有经验的官员对于商业的看法一时间转换不过来,所以李二陛下急切的需要一批有能力的有商业才华和专业知识的官员来应对未来的危机。

    毫无疑问,只有年轻人才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大唐需要一批对商业没有鄙视和轻视,并且善于应对商业问题的专业年轻人才。毫无疑问,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聚合在苏宁身旁的一批年轻的官二代纨绔……对于他们,李二陛下以开始并不信任和看好,但是苏宁出现之后,这一批官二代开始奋发图强。尤其是长孙冲等四人,不仅仅有军功在身,更是军事大学的佼佼者。

    这一次把他们从军事大学里面调派出来,李二陛下也有着自己的考虑,他们首先就是官二代的高富帅了。学习的好与不好对于他们的未来其实并无太多的影响,把他们调出来其实也就无形中给了那些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当然,他们如果可以奋发图强变得更优秀甚至超过他们的父辈,这也不是不好,更好。

    但是他们和苏宁的关系相当亲密,好朋友,所以接受苏宁的思想与熏陶显然更加容易,尤其是长孙冲和李震,是长孙无忌和李世绩优秀的孩子,他们都是更加擅长用脑袋而不是使用武力,长孙冲会成为驸马,自己的女婿,忠心方面不用多说,至于李震,有那么聪明的父亲,他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所以说,这两个人才是李二陛下在苏宁之后着重培养的人才,将来可以为苏宁的左膀右臂,为苏宁在后贞观时代确立地位和权力打下基础,长孙家族和李氏家族都不是大家族,只是新兴家族,还有那么聪明的苏宁在,不会有什么威胁。

    这三个人是最主要的培养对象,至于程处默和尉迟宝琳,更适合做战将而非用脑的人,这一点李二陛下很清楚,程咬金和尉迟恭都是最忠心的一批将领,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会如此,两个人脑袋都不太好,这不要紧,不怕死,敢打敢冲,所以交给他们二人一支玄甲军精锐试着统领一下,他们的父亲也都统领过李二陛下的亲卫军玄甲军,子承父业,将来可以留给承乾统御部队使用。

    苏宁是核心,最重要的人物,他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这四个人加在一起,所以为他铺路,为他培养自己的助手和势力,为他达成一切自己可以做到的,那是李二陛下的义务,使用他,考验他,测试他,那是李二陛下的权力。

    让苏宁得到全部的筹码,然后再来不断的考验他,只有通过自己的考验,才能够得到那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才能让自己放心的在死后托付江山和儿子给他,同时,真的还是对他很有好感,若是他可以活下来,或许也是不错的……

    这一支大唐明日之星团队顺利的出发了。

    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五个人,两文两武,另外一个文武双全,这就是未来李二陛下确定好的最高统治核心集团啊,毫无意外的,他们都是太子的好友。为太子培养的年轻人才,会在日后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五个人,已经是大唐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了。虽然如今的皇帝正值春秋鼎盛时节,可是世事无常,什么时候换了新皇帝,也别无所知。

    苏宁自然也感受到了李二陛下的想法,和四个非常兴奋的混蛋不同,他们在军校里面被压迫久了,一下子出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和自由的生活,自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这里到要提一下,在苏宁闭关读书写作的时候,贞观六年的九月份。大唐军事大学第二期的学员已经入学了,之前的八月份,超过三十万青壮来长安参加大唐军事大学的考试,之前的味仙居斗殴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大唐军事大学在民间的影响力,有更多的人前来参加选拔考试。

    甚至还有一些人一年前落选之后就没有离开长安。而是留在了长安依照去年的选拔测试内容进行专门性的强化练习,日日夜夜绕着长安城跑步健身,每个月都要进入山林里面做一次野外生存测试,还有专门锻炼嘴皮子,找识字的读过书的学习如何说话,进行加强训练,务必要确定可以在第二年的考试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唐军事大学当中的一员。

    当然,苏宁怎么可能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呢?若是考试内容一成不变,还有什么意思,苏宁肯定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毫无意外,此次考试的内容来了一个变化。苏宁准备了六套方案六年轮换着来,谁都不知道下一年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考试方案,而且这一年为了激励考生以及实际需要,从军事大学里面选择了一年以来成绩最好的十名学生组成了学生选拔委员会,学生也有选拔下一届学生的权力。并且具备投票权和选拔权。

    作为学生里面最优秀的一群人,以孟雨为首的十个学生获得了这个权力,他们无疑都非常兴奋,孟雨虽然有过过失,但是他的成绩一直以来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把薛仁贵等人都给稳稳的压住了一头,再加上他如今已经算是苏宁的人了,苏宁肯定是要在暗地里面给一些照顾的……

    孟雨倒也不负苏宁所望,秉公判断,在每一轮的选拔过程中都亲身经历,亲自判断,给出的判断理由让参与此次选拔考试的大将们都连连点头,不予质疑,于是乎这一次选拔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孟雨给出的意见,然后被采纳了三十万人报名,结果只有一千人可以被选中,这是三百人里面选一个的概率,堪比登天。

    说实话,最开始知道这个参考数量的时候苏宁也给吓了一大跳,但是仔细一想,这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时期,下层百姓想要往上走,但是皇帝所能给与的道路很窄,但是始终还是有的,所以民众们的意愿一旦爆发,第一次的犹豫过后,第二次就是人数大爆发,第三次第四次还将延续,但是越往后,随着道路的拓宽,人数必将下降。

    通过这一次三十万人的超级大考试,李二陛下也发现了底层百姓想要参与到国家决策的强烈意愿和民间人才之多,于是乎苏宁提出的设立学校自己培养人才自己用的计划再一次成为了李二陛下的重中之重,为了此事李二陛下不止一次的召集心腹重臣们予以商议,结论都还是时机未到,一旦贸然举动,必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大难。

    虽然很不爽,但这也的确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李二陛下无可奈何的停止了疯狂的想法,决定缓一缓,军事大学要保持精英学校的地位,人数只招一千人,所以又招收了一千名最优秀的学生,李二陛下照例举行了一次见面会,宣示自己这个校长的存在和意义,同时聆听这些学生的心声,塑造一个亲和的形象,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卖命……

    与此同时,新生们的军训也就顺势展开了,这一下子老学生们可就高兴了,这无疑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时候,看看这一届新生的素质,模样,还有体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幸灾乐祸,看着教官们用当初对付自己的方法变本加厉的对待这些新生,怎一个爽字了得?新生挥汗如雨,老生嬉笑怒骂,形成了军事大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没办法,人家都是通过了军训的精锐,所以才来这里笑你们,人家有能耐,你们要是有能耐,等明年,你们也可以这样子!

    当然,更多的老生们并不仅仅只是幸灾乐祸,还有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一年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第两百八十八章 抵达薛延陀

    大唐时代的北方,应该算是草木植被非常丰茂的,因为人口的缺少和开发的无力,使得终唐一代只有关中地区被开发到了即将崩溃的程度,而现代相当繁华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代根本没有开发,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大唐的二百多年,就把关中地区的潜力给挖光了。

    不得不说,现在黄土高原的惨状,也有大唐的一份大功劳在里面。

    苏宁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闭关时期也给李二陛下上了几道非常秘密的折子,也就是关于开发江南和华北地区的折子,开发江南的命令已经得以贯彻,并且开始执行,虽然速度很慢,可是二三十年之内,苏宁有生之年,乃至于李二陛下的有生之年,都有希望看到鱼米之乡的诞生,只不过关于华北地区,额,其实还是比较惨的。

    不说山东士族在这个时候的存在,早在战国时期,黄河下游这一带就被称之为中原,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夏代和商代这两个中华文明明的起源朝代的政治人口经济中心都在华北平原地区,一直到了西周时代才将都城迁到了如今的长安地区,开始加强对西方的统治,并且设立秦国以开拓土壤,镇守西方,为周天子牧马。

    而在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中华大地的人口经济中心还是在华北平原这一代,著名的山东六国和山西秦国的对抗也因为此而步入战国时代,只是自从秦灭六国之后。华夏的政治经济中心就逐渐往西转移,长安和洛阳成为了中央强大政权的象征,无论是汉代还是三国或者是晋代,都以长安和洛阳为政治经济,开发关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最早的天府之国乃是关中,并非蜀地。

    所以从汉代开始,山东地区就已经不再是政府的最重要关心地点,关中地区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山东地区的开发就此滞留起来。再加上那一段时间好几百年中华大地就没有统一过。所以山东地区的开发也就不用提了,一直到隋朝建立,天下一统,终于安定了。但隋王朝的开发重点依然是关中地区。关中本位政策是北朝好几个王朝延续下来的。

    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纵观天下形势,最终还是决定延续开发关中,李二陛下登基之初。也是决定开发关中为主要任务,其余的土地可以暂时放置着,不用着急,但是苏宁却说,开发江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乃是重中之重,往近了说,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往远了说,当关中地区的土地已经无法维持均田制的实施的时候,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广大土地就可以弥补一时之缺。

    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宁交上去的折子里面,还提到了如今一大半都被高句丽占领的东北地区,对于华北地区的土壤肥沃和相对良好的水文情况,苏宁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述,大唐开发江南和开发华北其实可以一起进行,江南地区设立襄阳为陪都,而在华北地区,苏宁也向李二陛下提出选择一个重要城市作为陪都,与开发华北和东北同时进行。

    这就是未来的北平,北京,中华大地从十四世纪开始数百年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现在的时候,属于幽州府管辖,而最重要的是,和苏宁的冲突最为激烈的范阳卢氏的老巢,就在幽州!所以说,苏宁建议李二陛下把山东士族平定之后,就把大唐北方陪都设立在幽州范阳,改名北京!

    如今的范阳,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苏宁指出,目前,大唐最后一块仍然在外夷手中的土地,就是东北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