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52部分

贞观攻略-第52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饶是弘文馆这样的最高皇家学府也负担不起足够的纸,就可以看得出来,纸在目前是何等的珍贵,那么造纸也就是自己一系列致富计划的那个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了,当然造纸之利功在千秋,必然是要献给国家的,献给伟大的李二陛下的,然后李二陛下站在台前享受着鲜花和掌声,苏宁作为发明者,在幕后享受一点儿分红也是应该的……

    苏宁还在这里想着自己的发财大计,一抬头却看到了一个灰白胡子老头儿站在了这些学生的正前方,一双眼睛直愣愣的朝着自己看,见自己也看向了他,微微一笑,把目光移开,扫视着所有人说道:“老夫孔颖达,蒙陛下恩典,自今日起,就是这弘文馆馆主,想必你等也都听说过老夫的名头吧?

    呵呵,老夫授课不是很严厉,课业不会很繁重,比之你们之前定然是有所改善的,但是老夫说的,你等必须做到,否则,陛下钦赐戒尺,就是为你等准备的!老夫不管你等是何身份,你等父母是何身份,进入学堂!就是学子!就是老夫的弟子!达不成要求,违背纪律,不尊师长,欺凌同窗,老夫定会严惩!绝无二话!”

    说完,老头子举起了手中一把长长的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的戒尺,顿时,周边一片咽口水的声音……

    苏宁关注的点不是那把戒尺,而是那个人……

    孔颖达……

    这老家伙不是在家里面呆了一天一夜,到现在为止还在书房里面不出来的吗?说好的一天一夜不吃饭不喝水呢?说好的失魂落魄呢?说好的气虚体弱呢?说好的全家总动员呢?!一天一夜不吃饭的老家伙能有这样的精气神?!坑爹呢吧!

    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精神头极好,这是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的人该有的模样吗?!这货开外挂的吧!这不科学!

    昨天才给这个老家伙给说下了朝堂,苏宁还颇有几分自得,认为自己颇有孔明舌战群儒的风采,但是刚才那一瞬间和孔颖达的对视,苏宁从孔颖达的眼神里面读到了一种名为“兴趣”的东东,苏宁顿时就有些明悟了,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会不会是李二陛下下达到孔家的那份圣旨作祟?

    李二陛下知道孔颖达没有生的不是病,是寂寞,所以就把苏宁要进入弘文馆读书的事情告诉了孔颖达,顺便问问孔大师有没有出任弘文馆馆主的想法,李二陛下揣摩人心的本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份圣旨就给如同吸了鸦片的孔颖达打了一针鸡血,开了一份鼓舞光环,孔颖达有了buff,立刻满血复活,神采奕奕的来到弘文馆上任……

    不对啊,这老头子不是还担任着给事中的职位吗?那可是个非常重要的实权职位,专门封驳皇帝旨意来的,是专门和李二陛下作对的,这老头子有时间来弘文馆授课?估计只是友情客串一下吧?但是,那个馆主的职位是什么意思呢?荣誉馆主?

    “你等不用担心老夫会因为公务而没有时间给你们授课,完全不用担心,老夫已经辞去了给事中的职位,从今往后一心一意的做弘文馆馆主,悉心教导你等!”孔老头儿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尤其是看到苏宁那晴天霹雳的神情,心里更是无限快意!臭小子,老夫倒要看看你有几斤几两,正如陛下所说,近水楼台,把你会的统统掏出来!

    这样的消息无论是对于苏宁还是对于弘文馆学子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孔颖达是孔子后人,皇帝都要对他礼遇,可以责罚,可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对孔颖达做什么事情就是在动摇自己的执政基础,除非孔颖达叛国,还是对外族人的叛国举动……

    皇帝如此,更别提其他人了,孔颖达的学识和地位都是他人身非常安全的保障,别的老儒或许还有几分顾虑,但是孔颖达不需要,谁敢打倒孔老二?至少现在是没有人敢的……

    苏宁顿时明白了!李二这货这是一箭三雕啊!把孔颖达弄进了弘文馆专心学术,给事中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就可以安排一个马屁精担任,减轻对自己皇权的束缚!顺便让孔颖达好好的试探自己,看看自己到底还知道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掏掏自己的底!接着还可以借孔颖达的威名震慑群纨绔,提高一下弘文馆学堂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下这些纨绔们的学术水平,也好像功臣和皇家亲戚们交代……

    李承乾顿时就感到一阵绝望,苏醒过来的长孙冲也感到这一股弱者的气息,其他的皇二代和官二代们也感受到了自由的消逝……

    “老夫来之前细细问过以往为你等授课的先生,对你等的水平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正如孔子所说,因材施教,老夫不会刻意的对你等要求些什么,你等也大可放心,只是,三原伯苏宁,老夫对你还不是很了解。”孔老头儿果然对着苏宁开火了……

    苏宁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老夫听闻你之前是跟随你已经过世的师尊学习,所学非常繁杂,也非常广博,也很实用,这一点老夫很是钦佩,令师乃是一代宗师;只是你所学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何学的?读过哪些书?你要告诉老夫,老夫才可决定用何种方式教导你。”孔老头儿一脸微笑的慢慢踱步来到苏宁身边。

    读书?四书五经?苏宁一直都忙着恶补唐朝人物志,对于四书五经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实在是不甚了解,还有其他的书籍,根本没有任何的了解。

    苏宁深吸一口气,回想起老头儿的教育方式,说道:“这一点弟子也不是很清楚,师尊带着弟子一路走一路施教,所说所讲都是弟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比如师尊看到有人盗窃他人物品被捕就会先行询问弟子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该如何解决;看到了有人打架也会询问弟子为什么人们会争执,会打架,问题的根本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天上下雨,师尊也会问弟子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雪,师尊也会问弟子为什么会下雪,干旱,师尊也会问弟子为什么干旱,百姓们颗粒无收,师尊也会询问这是为什么;师尊甚少给弟子一些明确的解答,因为师尊以为,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标准答案,所有的问题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变化,问题在变化,答案也在变化,没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弟子从未见过师尊拿着什么书籍给弟子讲解书中要义,只是不断的带着弟子见识各种各样的事情,讲明各种各样的道理,师尊说,天下最大的学问,就在人世间,看透了人世间,一切的道理也就都明白了,那个时候读书其实就是修身养性怡情,无关乎真正的学问,因为书中的学问也是先人所看所闻所思所想之所得,千百年前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到了如今,早就变的面目全非,如果只是读书中的道理,那么永远也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读书是为了学习先人刻苦学习,勇于求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坚定不移保持本心的品质,而不是书的本身,若是一味的认死理,读死书,只知道吸收书中的知识,而不知道做出任何的超越和改变,固步自封,那么只能读成书呆子,于国于民,乃至于家,都没有任何的用途,所以,弟子从未读过书,也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还请先生告知弟子。”

    说完,苏宁朝着孔颖达一拜,抬起头来时,孔颖达已经惊呆了,嘴巴微微张着,盯着苏宁,说不出话来;其他人比起孔颖达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里的少年和少女们都有一定的岁数了,最小的差不多也有岁,开始懂得一些道理了,苏宁所说的这一切,他们几乎都听了个不离十,自然也明白了苏宁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是彻底的震惊了,他实在是想不到苏宁竟然有过这样的经历,实在想不到苏宁竟然是这样学习的,如果自己也可以这样学习,也可以这样走遍天下,自己是不是也会和苏宁一样呢?回想起那些老儒给自己讲授的那些枯燥无昧的书籍,李承乾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厌恶!我不要学那些!要学就学苏宁学的东西!哪怕是拜他为师!我也要学习他学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学l'g!李承乾在心中狂吼……

 第五十六章 汉语拼音(上)

    长孙冲也是读书很多的了,和苏宁接触的这段时间里面,他越来越多的感受到自己和苏宁的差距,但是他以为这些差距不是很大,可是现在看来,这样的差距,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苏宁一生下来就跟着他的师父走南闯北,见识到了多少的道理,而自己一生下来就是高墙大院,从未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别人嘴里或者书本里面知道的。

    这样的差距,如何弥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没有道理的,和苏宁的巨大差距,该如何弥补?长孙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方才敌视苏宁的黄衣少女也是被惊呆了,好容易缓过神来,细细品味着苏宁说的话,看向苏宁的眼神越发的奇异……

    孔颖达岁数大,读书多,又是孔家嫡传后人,所以对于这番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苏宁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他被这番话彻底的惊呆了,这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绝世高人才能领悟出来的?自己读书的时候,未尝没有感受到一些疑惑,一些问题,自己想做出一些新的解答,但是身为孔子后人,他一直都以维持孔家正统为己任,认为改变就是不尊先人,出于对先人的崇敬,并不敢做出不尊先人的举动,所以他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

    可是苏宁的这番话让他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产生了动摇,没错,他的心对他说,苏宁的话是对的,读书不是为了读书本身,而是为了学习先人的精神,并且在先人所学的基础上做出改变,超越先人!只有一代超越一代,民族才能兴盛,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是一味的研究古人的著述,信奉古人的著述,谈何进步?固步自封,可是正确的道理?

    孔颖达猛然被惊醒了,多年以来困扰自己的桎梏一瞬间不复存在,孔颖达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的眼前一片明朗,乌云散尽,阳光普照,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自然,原来是这样,原来自己一直都犯了这样的错误,犯了这样愚昧而又可怕的错误!一直沉浸在先人的成就当中,一直都没有想过继续先人的辉煌,继续先人未竟之业!

    苏宁突然感受到孔颖达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孔颖达的眉宇之间貌似少了几分忧郁,多了几分坦然,这老头子是怎么了?

    孔颖达回过神来,目光一片清明,他看着苏宁,笑了出来:“真没有想到,多年以来困扰老夫的问题被你一言解决了,你的身世虽然不幸,但也是不幸中之万幸,令师尊是一位不世出之宗师,老夫远不及之!读书五十载,却没有悟出这样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令师之学问,令人神往!

    可惜令师已然驾鹤西去,否则老夫定当舍弃一切官职,拜入令师门下,哪怕做一端茶递水之杂役,只需时时聆听令师之教诲,此生足矣!三明,你之所学,比之老夫胸中学问,高下立判,老夫不能教你其它,否则便是害了你,老夫能做的,只是为你巩固学识,教你一些修身养性怡情的道理,其他的,老夫已经无能为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