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530部分

贞观攻略-第530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陛下唤臣何事?”李世绩很恭敬的行礼道。

    李二陛下点头问道:“我对于侯卿之事有些疑惑,方才侯卿在讲述之时,我注意到你等皆是一副有话不能言语的模样,却是叫我好生疑惑,李卿可否为我解惑,不知这是为何?”

    李世绩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李二陛下是话中有话,看来李二陛下对于近来军方的一些举动有些注意了,其实不只是李二陛下,很多参谋总部的臣属都注意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侯君集似乎对于立功之事相当在意,而且似乎有些垂涎如今杜如晦和房玄龄的位置,那可是宰相啊!

    虽然大唐的宰相不可能像汉代丞相那样大权在身,可是也是一个相当荣耀的职位,品级不高,却是权力重大,侯君集对于这个职位产生了追求,在李世绩看来,不是好事,更何况他不是在心里面想想,而是在很多场合中直接表露出了对于宰相的向往,大唐的军方站稳脚跟抱成一团之后,对文官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加上作为文官主力的山东士族被扫灭,如今却是文官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虽然大唐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大兴文治,可是尚且需要时间,侯君集却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对政治权利的追求,不得不说,这是禁忌,参谋总部建立的意义就在于分裂军政,使得军政分开,相互不甘于,一开始是要保护军方,让军方不受士族干预,士族既灭,军方失去了最大的敌人,所以然侯君集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李世绩对侯君集的看法一直不怎么好,认为他虽然有军事才能,却有些心胸狭窄,而且权力**大,已经是军方第一人,现在居然又要追求政治权利,显然是想学着当初李靖击破东突厥获得了宰相职位的奖励,也想击灭一个国家获得宰相的权位,但是很显然,当时可以,现在不行,李二陛下已经注意到了。rs

 第五百八十章 政法大学

    话虽是这样说,但是……

    “在陛下面前私言上官,似乎,并不是一个臣子所该做的事情,有些事情,陛下应该自己去询问侯总长才是,若是让臣来说,始终是有些不好。”李世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说这些话,若是一个不好自己说的话被传了出去,侯君集心胸狭窄,肯定不会给自己好日子过,毕竟侯君集才是如今军方的第一人,自己和他斗,讨不到好。

    李二陛下却不这么想,在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之后,他已经对侯君集有了一些疑虑,而如今李世绩的态度却正好印证了那些风言风语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有根据,设立参谋总部的初衷是要防止文人掌军的荒唐事情再一次出现,但是现在文人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反而是军方那股力量占了上风。

    作为最高军事统帅,李二陛下不担心自己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唯一担心的,就是刚刚确立出来的军政分开的原则被某些不懂事的臣子给毁掉,有些事情不能开先例,一旦开了先例,就会有追随者模仿,文人不可掌军,军人也不可干政,军政分开,各司其职,这才是设立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的原因。

    但是侯君集作为军方第一人,二等公爵位中的第一人,本来应该是这一制度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可是李二陛下渐渐发现,文人力量太弱而军人力量太强也不是好事,尝到了军政分开的甜头,李二陛下不会再一次允许军方大将担任政治职位,比如宰相,那必须是文人担任的职位,军方不应该参与到政治斗争当中。

    可是文人力量的极大衰落却让一些军人产生了不好的想法。李二陛下觉得这些人不会只有侯君集一人有这样的想法,应该不止,可也没有成为军中主流意见,所以才会有侯君集说的慷慨激昂。而其余大将都面色尴尬。欲言又止,显然是侯君集的威势比较重。而自己又对侯君集比较宠幸,所以他们想说又不敢说。

    侯君集的毛病李二陛下也知道不少,心胸不太宽广,有些瑕疵必报。而且有些粗鄙,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却是一个天生的战将,很能打,打起仗来不要命,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中立场坚定。这才成为李二陛下的心腹,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心腹不心腹的问题,而是侯君集有那个想要突破规矩。打破禁忌的苗头。

    好不容易把这个规矩给树立起来,可不能被毁掉,现在看来,有一些把侯君集从那个位置上拿下来,换上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的必要了,这个人不必比侯君集更能打,比侯君集更擅长作战,事实上大唐这样的人也不少,唯一需要的就是这个人更加谦和,更加温和,能够更好地团结同僚,而不是威压同僚。

    李世绩就很合适。

    李二陛下觉得有必要向李世绩把这个问题挑明了,否则李世绩束手束脚,还有些难做,但是李世绩的能力绝对不比侯君集要差,反而李世绩才是如今大唐中生代降将领当中唯一一个可以和侯君集对抗的将才,李靖等老一辈退役之后,只有李世绩才是如今最合适的人选。

    “李卿何须如此,李卿这般作态,却叫我有些怀疑,难不成参谋总部中,只有侯卿一个人能说上话,而李卿一句话也说不了?侯卿虽然是参谋总长,但李卿和高卿乃是左右次长,亦是身居高位,便是我也不至于在朝堂上让群臣不敢言语,侯卿难道比我还要有威严?”李二陛下这话就挑明了,李世绩抬头惊讶地看着李二陛下,而后低下头,似乎在思索一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李世绩下定决心,开口道:“此时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侯总长在参谋总部同僚面前不止一次的谈过之前李靖将军大破东突厥而获得宰相职位的事情,他说,李靖将军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侯君集也可以做到,不就是灭一国吗?西域诸国,只要给他兵马,他可以一并收拾掉。

    这是侯总长的原话,臣对此深表忧虑,陛下曾经说过军中战将管好军中事物就可以了,不要总是把眼睛放在朝廷上,只要军队不干预朝廷,文官没有办法干预军队,两相不干预,各做各的事情,是很不错的,臣也是如此认为,但是侯总长看来并不这么认为,以至于参谋总部内部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支持。”

    李二陛下眼中寒光一闪道:“是吗?有人支持?”

    李世绩点头:“的确是如此,臣等虽然是在参谋总部任职,但是也在军事大学教习学生,所以自从参谋总部草创之后,倒是有一多半的时间不在参谋总部当中,里面的事情也不是多么在意,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这些事情倒是高次长对臣提起,臣才有所警觉。”

    李二陛下点点头,说道:“恩,这个事情我知道了,你和高卿既然是左右次长,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职务多多在意些,军事大学里面优秀的教员教授有很多,不差你一个,你也不必时时刻刻都呆在那里,你还没有到李靖将军的年岁,没必要现在就开始养老,多多历练一些,我还有大事相托付。”

    李世绩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李二陛下话中有话,立刻拜道:“陛下之言,臣铭记于心。”

    李二陛下点点头,挥挥手道:“那就去吧,多注意些参谋总部,该做的事情要做,不要担心有人对你不满,知道吗?”

    李世绩点头,缓缓退出,李二陛下目送李世绩退出书房,眼神慢慢的冷了下来:“君集啊,你太让我失望了,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要是再执迷不悟,就别怪我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大事件则是一千个乡的教育普及行动,一千名经过培训得到认可的启蒙老师开始开赴各地准备教学,各地政府已经设立好了学堂以备不时之需。五本被指定的启蒙教材在大量印刷之后也开赴各地准备使用,一切都准备好了。

    大唐贞观七年十月,扫盲行动正式展开,一千名启蒙老师下乡施教。对关中地区的文盲人群展开强烈进攻。此事引起了剧烈的反向,大多数农民家的孩子都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以至于这些群众对于皇帝的好感急剧提升,对于政府的支持程度大大增强,李二陛下在这些地区被塑造为了千古未有之圣君,大大满足了这家伙的自恋倾向。

    而在其他地区。则是爆发了很多抗议活动,抗议政府轻视他们,只向关中普及,却丝毫不关注其他地区,导致政府面临极大压力,李二陛下不得不召开会议,紧急商讨第二批开放教育普及的地区。然后紧急招募人手进行培训,第二批一千个乡的教育普及行动正式展开,这才缓解了各地的民怨。

    与此同时,大唐政法大学第一期招募学子的报名正式展开。云集于长安城已久的数万年轻学子立刻涌向报名点准备报名,因为这里的要求仅仅是识字并且在十五岁以上,上不封顶,以至于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也要报名,当然没有被拒绝,只是录取的可能性不高,入学考试的内容和苏宁没有关系,孔颖达主持,出一份试卷,然后择优录取,人数限定在一千人,不能更多。

    大唐第一批大学生即将产生,而对于政法大学的教授科目,显然只听孔颖达的那一套弘扬儒学,复兴孔子之学的话是不行的,李二陛下早就尝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甜头,所以准备在政法大学里面设立关于墨学的科目,却被苏宁劝阻。

    “政法大学,顾名思义,行政与司法,主要就是培养大唐所需要之行政官员,不论是法律还是农务还是商务还是教育,都属于这一类型,主要乃是复兴法家,而墨家之学则是格物致知之学,与行政要求不大,确实主要注重技术创造和应用,所以政法大学中不应该设立这些科目,倒是应该另外设立一所大学,弘扬墨子之学,复兴墨家,也向世人表示,所谓奇技淫巧,乃是利国利民之学,也是大学!”苏宁如是劝导。

    李二陛下深以为然,于是在建立大唐政法大学的同时,大唐格物大学的筹备也被提上了日程,和政法大学不一样的是,格物大学所需要的教师人才已经齐备了,目前大唐的工部已经被墨家学派接管,工部尚书武士彟只是个名义上的统领,主要事物都是墨家子弟在负责,大唐的工部如今掌握的技术已经领先了其他地区的技术数十年,只差推广出去而已。

    所以若要成立大唐格物大学,墨家子弟就是最好的教师,选择一批天资聪颖的学生代代传承,大概用不了多少时候,大唐就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情况如何,也不好明说,只能等着,所以政法大学就是纯粹的政治法律大学,和科技无关,而格物大学就应该是科学的殿堂,不用沾染上政治的色彩。

    政法大学由此开始宣布设立很多的科目,关于行政的,关于司法的,关于劝课农桑的,关于引导教育的,关于保境安民的,分门别类,设计了很多的科目,除了行政科目和司法科目是必须要学习的,其余的都可以选择性的学习,文学,史学,农学,纵横学,因为科目无法分得太细,所以就比较笼统,一个大科目底下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所以就规定,要学五种学科,通过五门考试才可以毕业。

    为政科与司法科那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学的,里面就包含了儒家治国之道和法家治国之道以及汉初黄老之学的研究,至于司法则是单纯的大唐法律的研究,当然,学习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