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26部分

贞观攻略-第626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和尉迟恭,还有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老家伙,还有那些军校里面的小老虎们,还有那几个该死的刚刚结婚的混蛋,过去的一年里面,混蛋们一个接一个都结婚了,一个接一个都有老婆了,程处默那个混蛋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还是说老程家的基因足够强悍,一炮就命中了目的地,现在媳妇儿的肚子已经挺的老大,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要生了。

    还有就是长乐公主也怀孕了,长孙冲这混蛋也是的,基因还真他娘的刁钻,九曲十八弯的地儿也是没几炮就给打中了目的地,现在李二陛下天天咧着大嘴笑得很开心,看样子是等着抱外孙,也就李承乾运气不太好,太子妃苏氏的肚子一直没什么动静,这些天总是被宫里面的御医拉到小房子里面吃这个吃那个,喝这个喝那个,天天苦着一张脸。

    作为长安城乃至于全大唐著名的吉祥物,苏宁就经常被要求陪着李承乾,有时候李芮涵也被长孙皇后喊到苏氏的屋子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没办法,连着两胎龙凤双生子,皇家也是眼红不已,李承乾是太子,太子的后人就是皇太孙,那可是第二顺位的皇位继承人,怎能不重视?

    虽然李二陛下如今才三十多岁,大好年华,放到如今还能被称作年轻人,但是在大唐,那是不折不扣的老夫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总让苏宁觉得他到底是真的老还是在装着老成,对于二十七岁当皇帝的他,估计有些这个方面的要求。

    不过说来说去,苏宁还是逃不开做二十岁男人的悲剧,秦琼一边喝鱼汤一边笑眯眯的调侃道:“你就认命吧,别挣扎了,你想想看老夫当年不也就认命了才跟着你来这三原县,否则你觉得按照老夫的性子你能强迫老夫?老夫没办法争,但是老夫可以死,你可明白?”

    苏宁一脸郁闷的双手合十:“还请您务必不要这么想,您要是死在了这里,我可就罪过大了。”

    秦琼一把就把手上的碗摔向了苏宁,苏宁很熟练的避开,然后很平静的说道:“翼公的暗器本领又强了不少。”

    秦琼板着一张脸冷声道:“哼!还不是被你小子气的?怎么着,老夫只要不死在你这封地上你就快活了是不是?感情你还是盼着老夫早点儿死是不是?”

    苏宁已经无法和秦琼争辩了,都说这人越老越活回去了,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当时李靖有这个趋势,被苏宁塞进了军事大学好歹是保住了晚节,不过秦琼似乎并不能保住自己的晚节……

    不过,也就这个样子了,小伙伴们一个个及冠的及冠,生儿子的生儿子,结婚的结婚,熊孩子们一个个的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这一辈人的第二代已经基本上诞生了,熊孩子召集令早就已经过时不候了,自己还挣扎什么呢?

    “就五天以后,办你的冠礼,老夫已经和你师尊商量好了,到时候大家伙儿都会来你府上,你给好好的准备着,然后再商量你以后去哪一支部队,听清楚没有?!”秦琼双目一瞪,无论如何也消磨不掉的骠悍之气把苏宁震的服服帖帖的……

    “遵命!”(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五章 成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在一个人还没有成年的时候,他可以犯很多次错误,比如苏宁的过去,他可以在朝堂上撒泼打滚,肆意妄为,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而不用担心会被言官真的弹劾成什么样子,毕竟没有官位,没有官阶,的确也不会真的有言官想要把苏宁置于死地,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是绝对不敢把这种想法真正的正大光明的讲出来。

    有人这样做了,然后他死了,被苏宁狠狠的整死了——这小子真的是杀过人的,是行伍里面出来的小子,敢杀人,会杀人,不怕杀人,而且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别和他一般见识了吧……

    所以在苏宁来到大唐的六年间以来,除了被李建成的地下反抗集团所威胁过生命以外,还没有一次被真正的威胁了生命,来自于官方的威胁一次也没有,就算有,也被李二陛下配合着打了回去,所以安安稳稳地勉强度过了六年,但是既然已经及冠了,那就是个成年人了,皇帝的庇护不会给一个成年人。

    再者说了皇帝的意思原本就很明显,现在我可以保护你,但是到你成年之后,这种保护我就不能保证了,的确也不想继续保证,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在权力斗争中获得胜利的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小孩子。

    苏宁的冠礼得到了来自于皇家的大力关注,比如皇帝陛下和皇后殿下,还有太子殿下,乃至于太上皇李渊阁下也给苏宁发来了贺电——老头子年前病了一次,结果被孙思邈治好了,病好之后的庆祝方式就是找来苏宁和李二陛下一家子打了一圈麻将,现在还是活蹦乱跳的继续给李二陛下找不痛快。

    这场冠礼因为其特殊性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一大早三原县苏家封地上就接二连三的迎来了大人物,徐治高兴坏了,发动大家伙儿一起给苏宁庆祝冠礼,顺便自己也露露脸,马上政绩考核就要开始了,这一次要是再得到甲上的话,就一定可以升官了。

    军中的将军们一个接一个来到了苏家封地,被苏家封地特殊的氛围和一派富庶景象给震惊了,一开始仅仅是听说苏家庄子的确富庶,是人间仙境,不过这一次一看还真是这样,不少将军还是第一次来到苏家庄子上,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之后深深为之震撼,也明白了外界风传的三原县乃是天下第一县是什么原因。

    三原县自从给苏宁做封地以来一共有三任县令,现在第一任县令王元已经在户部里面混到了左侍郎的高位,第二任县令周志望如今是雍州刺史之位,不过进入户部担任职位的决定已经下达,不日就要高升进入长安城担任京官,还是个四品官职,至于现任县令徐治,风传雍州刺史的职位就是给他预备的。

    据说担任了三原县县令这个职位就是日后进入长安城担任中央官职的保证,三任三原县令都靠着三原县这个天下第一县创造出来的种种奇迹高升的高升,加薪的加薪,更关键的是三原县是苏宁苏侯爷的封地,要说这些官员在六年内接连高升和苏宁侯爷没有关系谁相信?

    王元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家族之人,当时山东士族还没有被剿灭的时候就相当于是寒门之人,原本是个毫无希望进入长安城担任职位的人,不过自从攀上了苏宁苏侯爷,几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进入了中央担任了重要职位。

    而第二任县令周志望也是寒门出身,本来就是一个小吏,熬了十年才成为品级官员,结果当了三原县令之后两年,荣升雍州刺史,现在人家马上就是户部官员了,又是一个户部官员,从雍州刺史的位置上上来之后立刻就是户部的一个四品职位,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情。

    至于徐治,也是出身寒门,不过在担任三原县令之前担任过长安县令,这未免有些不太寻常,虽然长安的富庶程度已经被三原县给超越了,当时长安毕竟是国都,人口数十万的超级城市,那里是一个三原县可以比的?可是徐治三年前调任了三原县令,一直干到现在,果断放弃了长安县令而要来三原县接着干县令,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不过无论如何,大家都可以想明白的是,无论是王元还是周志望还是徐治,都是未来可以做高官的人,只要他们自己不犯错,只要苏宁不倒台,他们就依然可以坚挺,现在全国上下也不知道多少人把眼睛盯在了三原县令这个职位上,连带着三原县县政府所需要的一些官员乃至于吏员都非常抢手,大家都是明白人。

    绕着三原县逛了逛,尤其是接近苏家庄子的位置,那可真的是繁华如人间仙境了,无论是谁都可以分辨得出来三原县的富庶程度了,而此时距离苏宁获取三原县侯的爵位只不过六年时间,当然距离苏宁出现在大唐也就六年的时间,大唐有了多大的变化?

    现在这个小子二十岁了,是一个青年人了,是一个可以担任任何官职的青年人了,已经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所以,他会担任什么样的职位?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官员?具有了实际的权力之后又会做出什么事情呢?谁也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愿意揣测,都愿意猜测皇帝陛下会给苏宁一个什么样的职位,猜测苏宁会在哪一支部队或者是哪一个职位上担任官职,从而对那个官职还有那群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还会做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些都是大家希望知道的。

    不过王氏所在乎的并不是这些,一边抹泪水一边给苏宁打理容貌,一边唠叨着:“乖孩子,终于及冠了,是个成年人了,是一个可以为自己负责的好儿郎了,终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就算马上就死了,见到你父亲,为娘的也可以对你父亲说,为娘没有辜负你父亲,为娘的终于有脸见你父亲去了。”

    苏宁把王氏抱进了怀里面,温声道:“母亲切不可这样说,孩儿还要看着母亲长命百岁,寿与天齐呢!”

    王氏笑着抹眼泪道:“傻孩子,那里当真有人可以寿与天齐?但愿不要过早夭折就好了,为娘的现在就希望可以再活二十年,亲眼看着庆仁娶妻生子,亲眼看着庆蓉嫁人,生个外孙,那么为娘的也就知足了,真的知足了,不说什么长命百岁寿与天齐,那都是哄骗人的,能看到那些事情,才是真的。”

    苏宁紧紧的抱着这位便宜母亲,虽然自己并不是她真正的儿子,但是,这些很重要吗?反正都已经生活在一起了,别的都不重要了,他们就是亲人,绝对的亲人,无可代替无可比拟的亲人,拿什么都不换的亲人。

    冠礼非常隆重,非常热闹,军界泰斗、苏宁恩师李靖李药师亲自出马为苏宁主持冠礼,一众大将和以杜如晦孔颖达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在一旁观礼,相当严肃,相当正规,最后一道程序走完之后,苏宁正式加冠,正式成为一个成年人,虽然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苏宁都已经做过了,但是还差一个名分,这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顺。

    李承乾作为皇室代表亲自参与了全程冠礼,为苏宁做了很多事情,象征着皇室对苏宁的宠爱和信任,在此之后,李承乾更拿出李二陛下的圣旨进行宣读,数显就是一大段毫无意义的灌水,这个那个那个这个,一直到十分钟左右才进入正题,重要的事情很多,第一件事情就是正式将纵横司升格为纵横部,杜如晦担任纵横部尚书,苏宁被任命为纵横司左侍郎。

    纵横司的设立时间并不长,甚至短的有些过分,和三省六部那些自从前隋之前就有了雏形的必须部门相比实在是太年轻了,但是对于大唐而言,对于军队而言,这个部门的存在实在是过于重要,一开始为了对抗山东士族而打前锋,作为百家复兴之始的纵横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代表着春秋战国著名学派纵横学派,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造成了不少儒学家的反对。

    伴随着大唐的发展和战争理念的变更,纵横司为大唐的战争带来了几乎是**一样的变革,战前潜入,战时情报,战后整理,都离不开纵横司以及纵横司的血滴子探员,数以千计的纵横司血滴子探员遍布于大唐周围所有不在大唐管辖之下的地区和在大唐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