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54部分

贞观攻略-第654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官员管理。各个州县的县令和刺史没有资格插手,被发现插手了直接砍头。没有二话。

    李二陛下对维持大唐稳定的最后一道保险——灾难预警看得不是一般二般的重要,别的东西都好商量,唯独灾难预警仓库,谁要是动一下,直接砍头,没什么话可以说,所以那些设立有仓库的州县的官员都战战兢兢,看都不敢看那些仓库一眼。

    关中因为是大唐的立国之本。所以什么政策都是第一个实施的,作为试点,而且因为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所以关中子弟总是第一个接收到了政策变动带来的好处,而远离关中的江南地区则就惨了,除了襄阳一带和金陵一代,基本上没有什么涉及的,就连劳动改造在江南地区除了蜀中,也就几个历史名城周围得以实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不受大唐官府实际管辖的地区,根本看不到踪影。

    或许这就是李二陛下对那些不听话的地区的一种制裁,朝廷的福利你们根本就不要想着可以享受到。这样一来,的确可以争取不少生活困苦的人前往襄阳和扬州讨生活,但是由于消息传播缓慢,而且在非大唐实际控制区进行这种宣传会非常敏感,所以至今为止,离开襄阳之后没多久,就基本上碰不到了解朝廷政策的当地人,苏宁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

    政策不能及时下达。大唐政令在江南几乎无法通行,这不是民主了。这是国中之国了,大唐仅限于北方吗?江南就不是大唐吗?地图上所谓的国土。根本就不在大唐政府的实际管辖范围内,大唐对于这些土地的管理,仅仅限于一些历史名城及其周围,政令也就在那一块地区有用,除了那一块地区,基本上就是另一个世界了,打着大唐旗号的其他国家。

    这就是江南最大的问题啊,不说别的,就这一点就很要命,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联手把持着各地的行政司法乃至于经济,为他们自己服务,虽然有着客观上对抗政府使之不能肆意妄为的好处,可是实际上却依然没有改变最低层民众的生活,会造反的也是他们,不把他们安抚好,谈何稳定?一味的和世家大族还有地方豪强对着干,有什么效果哦?

    这地方多少年了都是他们一个家族管理着,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一个姓世世代代都是主人,其余依附于这个大姓的人都是佃户,都是部曲,依附于主家生活,你要灭掉主家,这些佃户和部曲会答应吗?万一这家主家对待佃户和部曲很好,之间的关系就和苏家与苏家庄子上的佃户部曲的关系一样怎么办?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了,这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主管人大部分都是知书达理的人,他们对待佃户和部曲虽然不会给他们什么自主权利,可是也不会对他们过于苛刻,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代人所猜测的那样恶劣,想法是一种相生相依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有人用过的阴损手段不能用,太伤天和了,干了那种事情没有好下场,是要遭天谴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去剪断。

    相比之粗暴的杀人夺地方式,苏宁认为温和的方式更符合大家的利益,地主的土地就一定是不义之财?他们得了那么多土地就一定是巧取强夺?为什么面对富裕的人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心态都不能摆正,一定要打土豪分田地,在他们眼中的地主的不义之财,在地主眼中和国家法律层面就是私人财产,和普通人的财产一样,都是私人财产,只有多与少的区别。

    你可以暴力抢夺别人的私有财产,为什么就不允许别人暴力抢夺你的财产?连最基本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都不能遵守,谈何法律?你可以抢别人,完事了不允许别人抢你,然后宣扬法律的威严,这算什么事情?

    抵达梅岭古道之前,苏宁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对于江南地区难以实行均田制和自由民数量的问题,苏宁已经决定,建议李二陛下和江南的世家大族还有地方豪强协商,大唐中央政府出面,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用合适的价钱购买那些土地拥有者的土地,他们拥有的土地太多,以至于没有人去耕种,继而荒废,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大唐并不会做强制夺取别人土地的事情,李唐朝廷至今为止没有做过强夺私人土地的事情,不知道地方上有没有人秘密这样做,但是中央政府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为了土地而杀人,目前,土地问题尚不尖锐,而苏宁绝对不会允许自己为后世开一个坏头,从而引发难以解决的后遗症。(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六章 土地改革计划

    在梅岭驿站小作休息的一天里面,除了洗去一身的污垢,换一身新衣服以外,苏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给李二陛下写奏章上,毕竟人家是皇帝,什么政策都需要人家去推动,贞观革新的背景之下,由皇帝推动的计划才会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这个最初提出的人,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了,如今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社会改革并没有触犯到核心阶层的利益,这个时期大唐刚刚创立,功勋权贵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又一个顽固的利益集团,社会上还是一片凋敝,很适合贞观革新的展开,最为重要的土地改革计划在这个时候实施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均田制在历朝历代的官方评价中都是十分正面的,尽管在唐德宗统治期间均田制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作用还是十分显著的,不过均田制得以实施的背景是朝廷掌握了大量的土地,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分裂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客观上造就了一大批无主荒地,为隋唐二代推行均田制打下了基础。

    不过均田制并非是强取地主土地来分发给无地农民,而是朝廷自己掌握的土地分发给农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朝廷的土地日渐稀少,更因为天灾人乱等等因素,早先在均田制下获得土地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财力雄厚的官员和豪强大量兼并土地,出于对私有制度的尊重。在没有罪的情况下,朝廷也不会随便将地主土地强征。

    这就直接导致了朝廷的土地被官员本身和地方豪强士族大量取得,更兼皇族数量的增多和获取土地数量的增加,大量土地被官员豪强和皇族获得,朝廷土地越来越少,武周末年均田制已经形同虚设,均田制的崩溃也就是无法避免了。

    苏宁想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在尽可能保护私人利益的前提下,向大量土地的拥有者购买他们没有足够人力物力开发的土地,即使不是什么好地,也可以。把这些土地全部纳入朝廷的管制之中。然后向这些大量土地拥有者购买他们的部曲和佃户,充入民籍,扩充江南人口,在江南正式推行均田制。

    至于苏宁为什么肯定这些土地拥有者和人口拥有者会和朝廷做这笔交易。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朝廷手上有着那些地主们非常想要的东西——苏宁自己提供的高产作物种子。

    这些种子在关中地区广泛种植。已经完全推行开了,接着就是蜀中、山东、河北等地,江南等地除了襄阳一带和扬州一带被大唐重点开发的地区以外。没有高产作物流动,这是在最开始房玄龄和杜如晦上《江南疏》的时候就确定的,由于江南之地不够明朗,这些高产作物种子绝对不可以有一颗流入江南大唐不能完全掌控的地方。

    种子都是朝廷发放,农民严格保存,血滴子专门有一部分探员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对江南封锁消息,对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尤其是外族一定要严格把关,至今为止都没有让一颗种子流入江南之地,土壤分界线之处还有大量军队严密把守,绝对不允许有人私自携带种子进入当地。

    至今为止,苏宁暗中打探到的消息无一不显示那些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对这些作物的种子趋之若鹜,但是苦于朝廷监管实在是太过严格,各地设下的关卡数不胜数,还基本上都是十二卫的中央军把守,不是地方军队把守,那些官员们也怕查到自己头上来继而遭罪,没人敢做这种事情。

    而且就算有人这样做了,朝廷也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将会强制性将那块种植了高产作物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种植——可以种植高产作物的家庭都被赋予了资格证书,没有资格证书的家庭就算拥有土地也不可以种植高产作物中的任何一种,发现了就是没收土地。

    贞观律第三次改动的条文这样规定道。

    这一次的交易,就是拿高产作物的种子换取土地,和他们做这个交易,江南之地若是可以从北至南慢慢发展起来,那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为了给后世留下一个应该遵守的榜样,简单粗暴这种行事方式不可以放在这种事情上,这种事情,务必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关乎国家大计。

    不过让苏宁很欣慰的是,这年头人们对于私人财产都很看重,尤其是土地,官府也会按照地契保护土地所有权,不少皇帝都规定购买土地都要在官府的见证下才可以,允许土地买卖,承认私有制,但是朝廷要介入监督,这很正常,那么其中的一些官员和地方豪强的勾结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土地兼并的剧烈变动和这些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但是按照现代的标准,有了足够的收成,够吃,够用,可以养活自己,旱年的情况下朝廷的水里也修得漂亮,可以保证水源供给;发大水的情况下朝廷的水利工程也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现象,比如李冰的都江堰,保护了蜀中之地数千年没有水旱之灾,遂成为天府之国,这样的水利工程,那真是农业保护神了。

    苏宁并没有多大把握可以把水利工程修得多漂亮,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正常年份种植正常作物,种植水稻,灾荒年种植土豆,至少可以保住土地不丢,人不死,只要百姓不会被逼得卖土地以求自保,那么均田制就可以维持下去,说白了,只要保证人人都能吃饱饭,还有什么问题呢?

    高产作物是一方面,朝廷政策的制定和维持又是另外一个方面,究竟如何做才能保证百姓们不会饿得出卖土地打破均田制的平衡。这就需要好好儿的运作一下,或许大办商业增加商业收入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等到什么时候可以农无税了,那么农业改革也就成功了,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商业社会就不是做梦了。

    洋洋洒洒近万言被血滴子以秘密渠道迅速送往京城,五天之后,苏宁抵达了广州城的时候,这份奏报也被送到了李二陛下的手里面,看着陛下亲启的字样,李二陛下还有点儿眼抽抽。丫的真把这种事情当成写信玩了?不过好久没有人给自己写信了。还是这种样式标准的信件,真的挺怀念的。

    打开信件开始阅读之后,李二陛下就没有那种玩笑的心思了,苏宁是很认真的指出了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严肃和认真李二陛下还是第一次见到。详细的分析了江南崛起计划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且逐条列出问题之所在,并且在其后给出了他所建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江南之地民户稀少的原因在于朝廷不管制,贞观初年的均田制并未涉及到江南大部分地区。朝廷政令在江南几乎就是一纸空文,少数几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