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67部分

贞观攻略-第667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冯盎的聊天意外的进行的很顺利,把事情也敲定了,并且意外得到了冯盎的欣赏,不是那种官位上的欣赏,而是做人的欣赏,冯盎似乎特别欣赏苏宁的为人处世,之后的几天不断的给苏宁送去些好吃的好喝的,却绝口不提其他的事情,苏宁也有自己的事情做,把自己的想法和所得写成奏章通过隐秘渠道发给李二陛下,自己在岭南等待朝廷购买土地的钱财的抵达。

    现在看来,如果真的把这仓库办好了,朝廷想要在岭南做些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了不是吗?不过,这个事情真的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首先既要准备一批金银和绢布作为储备保证金,以确定万一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的时候,还有还手之力,还可以救救火,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其他的,还真没办法预料了……

    苏宁的信件往北边快速运送的时候,朝廷的大批钱财也快速的往岭南之地运送过来,出于谨慎和锻炼新人的想法,李二陛下点名让薛仁贵担任此次任务的负责人,统帅两千名士兵运送这笔巨款到岭南,薛仁贵激动无比,这是他从军以来为数不多的率领大军进行任务的机会,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是对于薛仁贵这个新手来说,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虽然立下很多军功,得到了很多赏识,但是薛仁贵还是很年轻,而且在吐蕃事件以后一年了都没有战事,薛仁贵被调回长安城之后就是跟着苏定方他们练兵,练武,读兵法之类的,他自己也觉得很闷,这一次被李二陛下选择要来运送这笔巨款,他很高兴,两千人,从长安到岭南,这的确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那笔巨款的数目也让他觉得触目惊心。

    到底苏侯爷在岭南干了什么,要这么多的钱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章 皇帝的头像

    薛仁贵不知道苏宁要那么多钱是做什么的也很好理解,李二陛下并没有告诉薛仁贵,现在这些事情还没有正式办成,等正式办成了他们也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现在确实没有必要告诉薛仁贵,只要告诉薛仁贵率军押送这批钱款去广州城就可以了,至于苏宁这小子又一次的信件,李二陛下觉得很新奇。

    在南北两地各设置一个仓库,里面专门用来存放往来于南北两地的商户的存款,打个比方,就是一个要去岭南和海上交易香料和奴隶的长安城商人,带着太多的铜钱和绢布南下岭南实在是太危险且并不方便,但是在长安城把这笔欠款存到那个仓库里面,带着纸币——写上存款数目的一张特殊的纸,然后他就可以轻装南下,到了岭南找到另外一个仓库,就可以取钱了。

    而两边的仓库里面的钱财来往,则可以运用海上运输的方式来往,用大船一个季度往来一次,很安全很方便,一个季度之中的钱款支出就由联合办理钱款仓库的那群商人出,等一个季度结算的时候再把北方仓库的钱款还给南方的那些仓库办理人,加上存款者支付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利息,一并转交,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海商和陆商交易的难度。

    此法可以先在长安城与广州城之间进行实验,长安城和广州城各自设立一个大仓库,专门用来双边交易,供北方商人南下岭南做生意之用。也可以方便存取钱款,然后若是这个方法很好,得到了很多的正面评价,那么就可以在很多城市之间互相展开,各大著名的商业城市之间都可以设立这样的仓库。

    由于是第一次设立,苏宁的建议是北方仓库交给纵横部来办理,南方仓库交给冯盎带这岭南大家族联合办理,进行尝试,将来要是办得好,可以大规模扩张业务。方便商业贸易往来。然后又可以给朝廷增加一笔收入。

    李二陛下觉得有些好笑,这小子弄来弄去一个又一个赚钱的点子给弄出来了,一个都不给自己留着,反而方便了别人。方便了朝廷。难道还真是一个难得的纯良之臣?不过想了想。李二陛下就开始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出错了,这小子,哪里算得上纯良之臣?不过是善于保命而已。他和冯盎的对话,自己可是全部都知道啊!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做皇帝的确没有快活的老死难,古往今来皇帝君主也有不下百人了,但是快活的老死之人又有几人?死不难,难的是老死,寿终正寝,寿终正寝也不算最难,最难的是快活的寿终正寝,死前一点儿遗憾和担忧都没有,那是最完美的状态了,李二陛下自己也羡慕得要死。

    弄这个弄那个,就是为了快活的老死?不过他所做的一切也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管是什么,他要是有异心,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现在看来,这小子并没有异心,也是可以放心的,那就够了,想做什么就做,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快活的老死……貌似,也看不到了啊,除非,自己可以活到一百岁……

    李二陛下自嘲地笑了笑,提笔在纸上写下“准了”二字,就喊人进来:“把这个用最快速度传到苏宁手上,不得有误。”

    李二陛下这边批准的很快,苏宁那边动作也不慢,在得知了薛仁贵很快就会率军押运朝廷购买土地的钱财和种子抵达广州城之后,苏宁就找到了召开办设纸币会议的借口了,无疑这是最好的借口,苏宁一边联络冯盎做好准备,一边自己也在安排着,现在张无悔还在反省自我,让苏宁觉得有些郁闷。

    没有一个好的助手,这些事情还真是非常繁杂,但是张无悔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不愿意出来,苏宁也帮不了他,一切之能看他自己,看他自己是否有那个能耐从里面走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可以发挥更大的用处,展现更高的才能,他可以大用,如果他走不出来,一辈子也仅此而已。

    这不是他自己的瓶颈,这是别人给他带来的瓶颈,他需要突破。

    回想到两个月之前自己刚刚进入审计司大门看到张无悔的时候,那双无神的眼睛,真的很让苏宁担忧,那种眼神一般出现在心死的人身上,但是张无悔明明没有心死,那就是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精神力急剧下降,需要休养,苏宁二话不说就把张无悔放了长假,让他自己一个人疗伤去,提拔了张无悔的副手接替他的职务。

    要靠他自己才可以,自己的帮助只会让他更加颓废而已。

    紧张的忙碌,有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关于如何设计纸币的样式,纸币如果仅仅是一张白纸,那么肯定不会被人所重视,但是如果可以弄得漂亮一些,很有艺术感,不仅仅没有人可以仿制,更增加这种纸币的内涵,不知不觉间就会提高纸币的人气,使之成为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东西。

    漂亮的纸币不仅仅因为其价值而受人喜爱,更因为其艺术性而受到众人的追捧,在失去了流通价值之后,就会转变为收藏品,收藏价值会数倍于流通价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说这是大唐乃至于全世界流通的第一种纸币,将来肯定会风靡全球,苏宁觉得自己一定要多多收藏一些,以便将来留给后代做传家宝,实在缺钱了就拿去换钱。

    很快苏宁就想到了方案,仿照现代的纸币,那个背包现在还被苏宁珍藏着,里面的东西能用的都被用掉了,但是一个钱包和里面的现金还有银行卡还存在着,没有损毁,虽然没有随身携带,但是神机是随身携带的。打开神机查了查各个国家的精美纸币图像,苏宁就有了想法。

    正面,是李二陛下而威武的画像,反面,是美丽的岭南风光,象征着此次发行的纸币只是长安城和广州城使用,各取两个代表性物件画在上面,广州的代表肯定是美丽风光,长安的代表肯定是全国只此一人的皇帝,而且按照李二陛下的自恋程度。如果自己的画像被印在了纸币上。他应该会非常得意吧?

    这是全国人民向您致敬啊!

    三下五除二这个自恋狂就会被忽悠得找不到北,对付他还不容易?嗯,有一点,现在毕竟大唐帝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李渊阁下。太上皇。如果这个纸币上只有李二陛下。似乎有些不太好,说出去容易被有心之人说成是不尊重太上皇,嗯。干脆,就把李二陛下和李渊阁下父子两人的画像一起放在纸币上如何?

    苏宁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虽然很多人心里面都知道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但是毕竟天下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的,只知道一个皇帝加一个太上皇,如果拿这父子俩的画像印在纸币上,可以展现出这父子两人的“父子情深:也说不定,或许还有奇效。

    苏宁觉得自己的画画技术不是很好,但是相比之古人那种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的绘画人物的技术,苏宁觉得自己那点儿素描功底或许可以比那些把皇帝画得长得基本上都一个样儿的画师要好一点儿,李二陛下现在根本就不胖,很帅气,而且非常威严,历史书上的李世民怎一个雍容华贵可言?

    他是从千军万马里面杀出来的皇帝好吗?戎马一生,一点儿铁血之气都没有,算什么皇帝?长得胖长得富贵就是皇帝了?那长得胖的人多得是,富贵的也不少,怎么就他一个皇帝?那些画师真该被拉出去喂狗。

    铅笔?没有没关系,谁说素描一定要用铅笔?画画人物肖像,用毛笔和墨汁也可以,虽然没有铅笔那么轻松那么具有表现力,但是如今实在是没有铅笔,用毛笔画的肖像其实也不差,苏宁对李二陛下的模样是深刻的印在了心底,至于李渊阁下,嗯,见得次数也不少,没过多久,两个人头像就出现在苏宁的笔下。

    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苏宁觉得比较满意,第一次的初稿,也不用上色了,到时候拿去印刷的时候,可以采用黑色和红色双面印的方式,最早的交子似乎就是那样印刷的,应该会很不错,而且皇帝和太上皇的头像在那里,谁敢乱用?要是真敢仿制绝对是大不敬之罪,死!

    至于自己……

    到时候把一个成品印刷出来给李二陛下和李渊阁下过目,看看他们两个是怎么想的,要是可以的话,就这样,不可以的话,再说,毕竟这是人家的肖像权,值得保护,值得鼓励。

    又过了几日,苏宁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初稿的样式的时候,薛仁贵带着车队来到了广州城,连绵好几百米的大车队吸引了不少眼球,全部都运到了审计司的大院儿里面,堆得满满当当的全是钱货,正好,趁此机会,把纸币给推出,加上冯盎的附和还有岭南那些大人物的同意,此时很快就可以上交给李二陛下审核通过了。

    哦,这个事情估计还要魏征的同意毕竟是财政方面的,还牵扯到朝廷部门,要是没有魏征的答应,李二陛下自己貌似也放不开手脚。

    薛仁贵带着车队和两千兵马抵达了广州城之后就去安顿兵马住所了,这一点不需要他烦神,冯盎早就为他安排好了,李二陛下也安排薛仁贵既然去了就在那儿待上一阵子,到时候亲自护送苏宁回来,也安全放心一些,薛仁贵见士兵们都被安顿好了,自己就骑上马,直奔苏宁的住处。

    冯盎的属下把他带到了苏宁如今居住的小院子里面,苏宁正好在习武,虽然自己如今不太可能遇到上战场这样的事情,但是凡事都不好说,自己身上可是有着不少战功的,到时候要是战事吃紧,自己被拉上去带兵打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