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899部分

贞观攻略-第899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今,老将军还能怎么办呢?小皇帝把自己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让自己做统帅全部军队的大将军,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都没了,大将军又有什么意义?老将军还是没有拒绝小皇帝,担任了大将军,统帅名义上的全**队,可是和十年前波斯帝国最巅峰时期的兵力相比,现在的二十万军队。只是一个零头而已。

    皇城的十八万,加上四个行省零零散散还听命于皇朝的军队。大概也就二十万左右,老将军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传令各地军队全部往皇城集合,皇城有坚固的城防,充足的粮食和钱财,足够的食用水。还有足够的空前可以容纳下那么多的军队,满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还能站起来跑步的,全部征调入军队,没有例外。

    谁能想象八岁的小孩子拿着木棍一脸疑惑的站在大人群里面是什么样的样子?谁能想象五十多岁的老翁拿着木棍站在军队里面的样子?谁能想象一群女人被迫穿上军服拿着武器排成一列的样子?谁都无法想象。但是这种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在了这个时期的波斯皇城里面。

    老将军决定收缩防线,与其做没有意义的抵抗,还不如收缩兵力,躲在皇城里面,城外那么多的起义军,他们总归是要吃饭的,百万起义军吃什么?帝国连年欠收,更没有多少人会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百万起义军吃什么?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没有粮食了,他们还能支撑多久?

    还有伊萨姆,最后的王牌,只要战争进行到了无法进行的地步,他们就可以把伊萨姆推出来,拿刀架在伊萨姆的脖子上,威胁起义军和唐军不许靠近,他们又会如何?打着为了救援伊萨姆而来的旗号的起义军,敢于无视伊萨姆的性命而进攻皇城吗?

    这样一来,城内的粮食足够二十万军队和人口吃一年,只要撑到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起义军必然溃散,唐军后勤补给困难,定然也会退兵,那个时候,波斯军队全面出击,收复失地,说不定还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话,不就有希望了吗!

    决定好战略的老将军的心中多了一丝希望,多了一丝期待,他期待着看到那样一幕,他期待着看到波斯军队反攻,起义军和唐军罗马军都节节溃败的一幕……对了,起义军会接受罗马军队的合作要求吗?听说东部起义军和唐军并肩作战,那么西部起义军会接受罗马人吗?还是说,他们会打起来?

    老将军决定坐观好戏,以往总是别别人耍的团团转,但是这一次,似乎自己也有了耍别人的资本,别看只剩下一座皇城,但是只要有粮食有武器有水,就可以支撑下去,皇城内部囤积了大量粮食,原本是用来在灾难年赚大钱的举动,却在这个时候,不经意间救了波斯帝国一命,而那些民间粮商也遭了殃,不交出粮食的一律处死,粮商死了七八个,所有人都屈服了。

    老将军雷厉风行的整顿秩序,斩杀内部的蛀虫,缓和民间的愤怒,奖励参军者钱财和食物乃至于官职,告诉他们只要外面的人一打进来肯定要屠城,他一路而来见到的还少吗?不断的妖魔化城外的起义军,使得城内的民心渐渐发生了转变,居然就真的聚集在老将军的周围,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抗争力量,小皇帝见如此,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他真是一个洪福齐天的人,之前有一个伊萨姆,现在又有一位老将军,果然是上天和神明在庇护我,庇护我的国家!所以我就可以放心的享受,放心的等待我的权力重新回到我的手中,恩,就要这样,就是这样才对。

    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看情况有所好转,他就继续躲进内宫和自己的女人嬉戏,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老将军来处理,老将军眼见如此,心下一片叹息,他只是为了老皇帝的知遇之恩而战斗,可是这个皇帝的性格和他的素质,注定了波斯帝国不会有好结果,自己这样做,真的没有问题吗?

    老将军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质疑自己,开始厌恶自己的不择手段,为了这样一个皇帝,让那么多人牺牲性命,真的值得吗?自己真的没有做错吗?

 第九百八十三章 我错了(上)

    大唐承和二年四月初,波斯歼灭战的最终一战开始打响,此战的打响,意味着很多事情,比如起义军的大量损失开始了。

    真正的战场上,乌合之众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不懂得军阵和相互配合以及兵种协同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不是精锐军队的对手,精锐军队懂得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获益,而乌合之众只知道一拥而上,要么一起死,要么一起活。

    所以战场是残酷的,大唐军队还没有抵达波斯皇城下的时候,起义军已经基本上集结完毕,暴怒的起义者们看着恬不知耻的政府军拿伊萨姆的生命威胁他们,让他们不许进攻皇城,伊萨姆哈哈大笑着,让起义军们不要在意他,一定要攻破皇城,然后伊萨姆拼死挣扎,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起义军们就不知道了,因为一怒之下,攻城战开始了,伊萨姆到底是死是活,已经在混乱的战场上被忽略了。

    攻城战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开始,皇城的第一道防线就被破坏掉了——伊萨姆已经不能成为限制起义军行动的依仗,所以皇城守军被迫开始反击,开始进行守城战,而自古以来,守城一方的损失都会少于攻城一方的损失,攻城一方如果没有超过守城一方六倍的兵力,是不可以贸贸然攻城的,攻城的下场会很惨,而起义军明显不知道这个原理,他们一路而来,都是人家主动开城献降,他们可没有攻取过城池。

    所以结果就很明显了,仅仅是第一天的攻城战。就把起义军内部的混乱不堪和军事素质基本为零的弱点暴露的一览无遗,起义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被弓箭和滚木擂石打的尸横遍野,却连城墙都没有登上去过,十几只弱小的起义军全军覆没,几支强大的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打击。使得起义军的首脑们肝胆俱裂,他们终于意识到之前的胜利有多大的水分在里面。

    可是对方只有这一座城池了,伊萨姆还不知道生死,要是自己这里这么多人连这一座城池都拿不下来,是不是太没有面子了?以后还怎么混?还怎么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显然,没有人可以接受这种屈辱,起义军的首脑们自然也不愿意接受,那么该怎么办呢?有人就说了,我们人多。他们人少,我们就打吧,迟早有一天我们可以打进去!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也是,自己这边起码五六十万人在这里围着,而里面的官军又有多少?就那么些人,难道我们五个拼一个还拼不过他们?要是还不够,我们就召集全波斯的人一起来收拾他们。收拾那该死的皇帝,反正就一座城池。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它给淹了,人多力量大,就是这么任性!于是乎,更加任性的攻城战开始了。

    或许连城内的老将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不用攻城武器,没有云梯和井阑这种东西。居然就用血肉之躯和巍峨高大的城池作斗争,这是铁定要变成肉饼的节奏,所以毫无意外的,这些奋勇冲杀的起义军士兵全部都成为了肉饼,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战争的惨状,三天之后,老将军就开始为守城武器的缺乏和城外那么多尸体该如何处理开始头疼。

    守城武器比如箭支这一类的东西或许可以通过树木和拆卸木质建筑来弥补,还有那群起义军射进来的箭支可以拿来二度使用,至于铁,那就加紧锻造,全程所有的铁质物品都被收缴,成为了军事物资,不允许私人持有,至于粮食是不用担心的,食水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有保存的,而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那么多尸体,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开始腐烂了,就有可能带来可怕的大饥荒。

    那么多尸体,哪里是城内的守军可以处理掉的?那么难道需要老将军派出人手出去告知起义军你们要快点处理尸体,免得爆发瘟疫我们一起完蛋?这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天气也挺冷的,不是那么容易腐烂,但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军明白尸体**之后发生的瘟疫的可怕,这一点,大唐军队自然也是很了解的,所以,深藏于起义军内部的纵横部血滴子密探开始行动起来。

    原本完全不理解这些事情的起义军首领们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之后,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开始下令处理尸体,能掩埋的就掩埋,不能掩埋的就只能烧掉,反正不能留,就是这样,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损失有多么严重,多么惨重,短短的三天,居然有那么多人死亡,那么多人失去性命,起义军再一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样没能攻破城池。

    没有云梯和井阑,这种进攻又有什么意义?城门早就被下令堵死,他们无法摧毁城门进入城池,苏宁使用过的招数他们无法使用,也没有原料可以使用。

    所以,在大唐军队还没有赶到的时候,这些起义军在惨重的损失中一步一步蹒跚而行,居然也就学会了如何攻城,云梯出现了,撞击城门的滚木诞生了,都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法则,靠着这些,他们居然第一次登上了城墙,第一次给予了守城官军重大杀伤,尽管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更加惨重一些。

    城池越高,攻打越难,登云梯进攻的士兵所需要冒的风险就越大,没有别的理由,不说恐高症了,就说那么长的一段距离,谁能安然无恙的弄完?万一一个不好被人家看到了,一家伙就把云梯顶翻掉,死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人,一架云梯上攀登的也不是一个人,加上云梯质量上的缺失,所以,义军损兵折将,一天之内阵亡上万。

    恐怖的损失比例,但是他们却必须要接受,他们把城池团团包围起来。不让官军有任何突围的机会,不过似乎官军也不打算突围,只是守城,没有别的想法似的,这让义军多少有些郁闷,比起毫无经验的攻城战。他们更擅长可以以多打少的野战,也更喜欢这样做,这样做的胜率更大。

    当然了,义军首脑们虽然每天都调集兵马攻打城池,可是过大的伤亡比率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了,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吃五谷杂粮,谁愿意把自己的人马全部打光。然后等着别人享受胜利的果实?谁也不傻,能当上一方义军领袖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傻傻的让自己人送死,让自己失去力量,间接的成就了别人。

    于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迅猛攻击之后,他们的进攻居然停止了,只剩下围城。不再攻击,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于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做冤大头,于是大家都不做冤大头,就没有人攻城了,没人攻城的直接后果就是义军之间反而开始了小规模的摩擦,并且渐渐有扩大的趋势。

    老将军得知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说这些人果然是乌合之众。正是因为这些乌合之众,我们才有胜利的机会,本将所料不差,这些所谓义军果然是因为想保存实力才会这样围而不攻,因为伊萨姆的关系。又在相互扯皮,所以产生摩擦,果然是乌合之众,等再过一段时间,这些人肯定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哈哈哈哈,我们就有机会了,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