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110部分

张辽新传-第110部分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踹他一脚解解气,省得老被这家伙给气着了。

“能让我们大打出手的除了河北就是西凉,其他的势力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基本上可以保证一鼓而下。你知道吗?在江东,才三、四万兵就敢称王称霸了。”张辽对江东的势力还真的是不屑一顾,自从孙策死后,虽然孙权也颇具才干,可和他的兄长比起来就差远了。赤壁一战是周瑜的功劳,孙权也就是做了点后勤工作,再加上战前他的表现,根本就没有孙坚、孙策的一点儿影子。若是曹操能够谨慎一些,稳妥一些,赤壁的结局将会反过来的。

“主公,你真的就怎么看不上青州的兵?青州自古可是出雄兵的地方。”张新还是有些不服气,他不觉得青州兵的素质会差到这种地步。

“自古出雄兵?”张辽喃喃道。如今大汉这十三州的地域,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那个地方不出雄兵。雍、凉之地,无敌的大秦军团从这里统一了全国。河北的并、冀、幽,古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益州,蜀人彪悍,川军不可辱。司隶、兖州,中原地带,战国时魏军纵横一时,未来的河南及山、陕、豫交界,刀客横行,土匪肆虐。青州,古东夷,古齐国,东夷人对抗大商,齐国和秦国并称二帝。扬州,山越彪悍,丹阳兵名噪一时。徐州、豫州,淮泗精兵天下闻名,未来的淮军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只军队。荆州,一千多年后“无湘不成军”、“欲使中国灭亡,除非湘人死光”的口号震动天下湘军纵横南中国,楚军平定大西北。强军?雄兵?巍巍中国,何处不出精兵悍将!

“主公,你怎么啦?”张新看到张辽神情有些恍惚,着急的问道。

“呵呵,没什么。只不过刚才想到些东西罢了。”张辽不会去和别人说这些东西,这是他一个人的秘密,将来是要带进棺材的,他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张新,别老想着自古怎么着。天下出雄兵的地方多了去了,可该不会打仗的还是不会打仗。青州兵在黄巾手里,百万人亦不过土鸡瓦狗尔。但被我军收编后,纵横中原无敌手。这军队的关键还是在将领、在训练水平。而在训练……”

“呵呵,这我知道。咱们的士兵训练就相当的严格,现在咱们的士兵一个出去能打别人三、四个。”张新插话道。这时候张辽的随行亲兵也又不少人靠近了张辽他们,在这些人的眼中,能得到将军的教诲是很重要的事情。

张辽气得差点就想给他一下,“你给我儿闭嘴,等我说完你再说。”张辽狠狠地瞪了这家伙一眼接着说:“训练严格是一方面,只有坚持严格的训练,才能保证练出强悍的士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优秀的将领是另一方面,只有将领能审时度势的指挥战斗,军队才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战果。但是这两个方面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军队中培养了大量的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中低级军官。原来根据军制,只有从队率开始才算军官,但我军却将伍长和什长也纳入了军官的体系,对他们也进行了严格的军官基础养成训练。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军即使在陷入优势敌军的重重包围,而领军将领也阵亡的危局之下,只要我们的这些低级军官还在,就不会使我们的士兵陷入毫无指挥的混乱境地。即使他们被敌军分割包围,这些经过了基础军官训练的基层军官也能带着他们身边的士兵突出重围。而他们才是整个军队的灵魂,他们表现出来的才是军魂!”

张辽这番话让张新和四周的亲兵们震动不小,虽然他们也知道张辽在设立新兵训练营时还设立了军官训练营,将伍长开始的各级军官全部收了进去进行培训。而这些军官出来后也能够很好的带领士兵,配合上级的指挥。整支军队的指挥如臂使指,形如一人。而张辽说的军队陷入困境的局面也遇到过,就是濮阳城外和吕布的夜战,若不是这些最基层的军官指挥士兵死战不退,曹军未必就能全歼候成的军队。而当时他们只是感到自己的军队无比强大,竟然能生生的挡住素有强悍之名的西凉骑兵。今天他们才真正知道,这是张辽在最初的阶段就做好了准备,为军队灌输了军魂,而承载这军魂的人,就是这些伍长、什长一级的军官。

其实张辽很做的很不够,至少他还没有在队率之下建立起曹军的士官制度,让曹军真正拥有从士兵到士官再到军官的晋升体系。不过这件事情在曹军即将扩大的时候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张辽也将在回到郯城后向曹操正式提出建议。相信有濮阳一战作为示范,曹操应该不会拒绝的。

“将军,我等明白了!!”张新和周围的亲兵齐声说道。

“呵呵呵!好,你们能明白就好。你们和张新这个臭小子不一样,他是铁了心不愿上进了,而你们将来很有可能会被调到下面的部队担任军官。因为你们的级别不低,下去后最少也是也百人将,那时候你们就要多多依靠手下的军官,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底层军官。他们会让你们迅速的融入军队,掌握军队。但是你们要注意了,军队中的士兵,尤其是老兵,他们看重的是上司能力,一个有能力的上司才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而他们又在士兵中有着另类的威望,获得他们的认可,你们就能完全掌握军心。”

张辽现在已经不再管着训练大营的事情了,但是他将自己的亲兵卫队当成了另一个军官教导队,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这些亲兵都是曹操统一安排给各级将领的,除了想张新这样死活赖着的人,其他人都要定时轮换的。有些人会在轮换时进入军营,而这是给予他们必要的教导,将对他们,对军队都有好处。

“将军,放心吧!从您身边出去的人绝对不会给您丢脸的!”一群亲兵大声的说道。

“哈哈哈!好啊!那将来你们若是真的下去指挥士兵,谁要是丢脸了,我可要打上门的哦!”张辽这时也放开了怀抱,单纯的士兵总是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放心吧!将军!!!!”

“走!加速啊!赶到郯城吃午饭!”张辽叫道。

“诺!!!!!”

一群人快马加鞭,烟尘滚滚,向着郯城快速前进。

第三卷 第一百章 

回到郯城的张辽首先就和曹操、郭嘉在一起将几家合作建立造纸和印书生意的事情商议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股东的数目不变。而曹操其他的部下则另有别的生意来拉拢他们所属的家族。反正张辽还让人在研究活字印刷的可能性,曹操治下还有各种矿产的开采。

于是,在几次私下里的交流和以及看过张辽带回来的样品之后,陈登和糜竺分别代表陈家和糜家和曹家、夏侯家、张家一起签下了合作协议。

“文远,你这次搞出来的东西很不错啊!”在最终签订协议之后,郭嘉和张辽回到了曹操的住处。郭嘉对张辽收集工匠搞造纸是早有耳闻,现在实物出来后也确实品质不错。

“呵呵,那奉孝你用过之后感觉如何?”张辽问道。

郭嘉一说起这新造的白纸心里就十分兴奋,他用掩饰不住的激动语气说:“不错,非常的不错。书写流畅,吸墨性强这暂且不说,但就这纸质就要强于原来的蔡侯纸百倍,纸质坚韧,不易破损,还可以长期保存,价钱又不贵。这下就用不着笨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绢帛了。文远,你可是是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哦!难道就一件嘛?”张辽有心逗逗郭嘉。

“啊?哦,对了!还有一件!”郭嘉玩味的笑看着张辽,“你那雕版印刷的办法,让书变得轻便,价钱的低廉又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学习的机会。你与国与民有大功劳也!”

“承蒙夸奖!”张辽朝着郭嘉拱拱手。

“应当!应当!”郭嘉也朝着张辽拱拱手。

“哈哈哈!!!!”两人相识大笑。

“笑什么呢?这么高兴?”就在张辽和郭嘉放声大笑的时候,他们的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张辽、郭嘉一听就知道这是曹操的声音,两人同时回头拱手施礼道:“见过主公。”

“好啦,好啦。这不是议事厅,也不是军营,用不着那些繁文缛节。平时还没行够礼啊?”曹操冲着两人挥挥手,不耐烦的说道。

郭、张二人也不是迂腐之辈,更因为和曹操的关系密切,呵呵一笑也就回复的正常。

“文远,此次你造纸、印书,与国与民皆有功劳,只可惜曹某现在也不过是个兖州牧,没法给你升官喽!”曹操的心情很好,甚至和张辽开起了玩笑。

“主公,现在不行,不代表将来不行。等毛玠他们从长安回来,记得给我升官就行了。”张辽现在可没什么顾忌的,他是曹操的妹夫,一家人了,玩笑照开不误。

曹操听了张辽的话很高兴,这明显是预祝他能够顺利得到长安的任命。

“好!到时候曹某不会忘记的。否则我还担心小妹找我麻烦呢。”最后一句话曹操是小声嘀咕的,可三人离的实在太近了,这话一点没漏,全灌到郭、张二人的耳中。

两人一愣,然后脸一僵,生怕放松下来会憋不住的笑出声来。

曹操话一出口就自觉失言,看看两人的表情,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无奈的说:“唉!想笑就笑吧,憋着多难受啊。”

“扑哧!”“哈哈哈!!!!!”

待张辽、郭嘉笑舒服了,曹操让他们坐下说话。这时。曹操对张辽说道:“文远,这次你将陈家和糜家一起拉到这桩生意中,这徐州日后就可以让我少操心了。”

“主公,有的时候尽管利益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只要这利益足够大,就能让人无法拒绝。造纸印书,既有实际利益,有能获得好的名声,陈家、糜家如何会拒绝。”张辽很清楚这里面究竟有着多少利润,真正是名利双收的好生意。

“主公,辽此次还有件事要想主公禀报。”张辽说。

“说吧。反正现在曹某有的是时间。”曹操轻松的想张辽点点头。

张辽定了定心神,说:“好,那我就说了。今天我是想建议主公在治下建立一套教育体系。分为公学和武学,以主公为两个学院的山长。”

“等等。公学和武学?是否类似于先帝的鸿都门学?”曹操打断张辽的话问道。

“正是。”张辽肯定的说:“在我的建议中公学是最高学府,他的生源来自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主公和我们这些属下的子弟。二是主公治下的商人和地主的子弟。三是立下了大功劳的主公的士兵的子弟。最后就是招收的各地的优秀的学生。”

张辽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要让曹操有时间回味一下。

曹操很快就明白了张辽的用意,他抬头看向郭嘉,发现郭嘉此时也露出了微笑,他知道,郭嘉也明白的张辽的意思。

郭嘉轻轻的抚掌道:“文远此计大妙。不但拉拢了人心,还能为主公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还能……”说到这里郭嘉闭上了嘴。

其实不用郭嘉说出来,剩下这两位都知道什么意思。就是各级文武官员的子弟都集中到了一起,等于将子弟作为人质留给曹操。而且学习的过程就是老师给学生洗脑的过程,只要曹操安排好老师,那么这些经过刻意教导的学生将来成年之后就是曹操最忠诚的部下。如此好事,曹操岂能不允。

“那招收各地的优秀学生如何操作?”曹操笑着问道。

“主公可以下令让那些无心仕途的寒门士子和我军中伤残的通晓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