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332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332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儿子用衣袖擦着玻璃窗上的水雾,透过玻璃不时的朝外面四处张望。玩的是不亦乐乎。陈大富也不阻止。他老来得子,对这些个小儿子十分疼爱,所以对他们的管教也是十分随和。

“爹爹,你看,那是什么呀~”

陈大富正准备闭目假寐,结果自己最疼爱的大儿子就趴在玻璃窗前大声的朝自己喊道。

“旭儿,怎么了?”陈大富面带笑意的问道。

“爹爹,你快看呀。有东西在天上飞呢!上面还有人在动!”大儿子陈旭似乎十分激动,边说还边拽着自己的衣角。

陈大富面带笑意,不知道自己的这几个孩儿又在搞什么把戏,人怎么可能在天上飞,可当他探过身,将头朝窗前一抬,一眼就看到了也让他异常惊讶的场面。

只见万里无云的蓝天上,一个巨大的黑色布袋异常突兀的挂在天上,看上去十分怪异,只见那黑布袋下面挂着一个篮子。赫然能看到有人正在那篮子中做着各种动作。

这下陈大富也有些惊奇不定了,只见他急忙披上裘袄。窜出了马车车厢,他的那些儿子也都急忙跟了出来。

青龙坊的大街上向来热闹,今天也不例外,只不过在街上行走的众人,都是同一幅模样,抬着头,瞪着眼,齐刷刷的盯着天上缓缓飘浮着的巨大奇异物体,嘴巴张得老大

徐兴唐的嘴巴此时也是张的老大,双眼一直盯着远方,直到热气球消失在视野中,他才突然缓过劲来,激动的拉着徐阳的衣袖道:”爹爹,爹爹,真是好神奇啊,那布袋子居然能带着人飞到天上!”

还不等徐阳接话,一个儒雅的声音就从父子二人身后响了起来。“热气球利用热空气会上浮的原理,将空气加热产生浮力,载人上天,这不是神奇,这是科技,此番热气球升天,又是我大唐科技进步又一里程碑之事,下期报纸上,我也会将此事刊登在报纸上,以便后世之人流传。”

只见狄仁杰一身冬季学士装,从徐兴唐身后缓缓走了出来,然后朝徐阳行了一礼道:”弟子怀英,拜见师傅。”

“嗯。”徐阳也是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哇,原来是狄哥儿,你快告诉我,这东西该怎么做呀~我也想让家中的工匠做一个这样的布袋带我去天上飞上一圈。”徐兴唐平日里在家和小狄小武关系最好,所以现在也是毫无顾忌的大声说道。

不等狄仁杰回答,徐阳倒是爱抚的摸了摸徐兴唐的脑袋,朝狄仁杰道:”这孩子都快被惯坏了,上天这种危险的事还嚷嚷个不停,对了,照儿和你搬到书院来住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看这几期的《大唐新闻报》上的文章,越发的精彩,看起来,你们在书院住的还习惯?”

说道这,狄仁杰有些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道:”回师傅的话,在书院住的还好,只不过照儿她多次抱怨书院的伙食没有庄上的食物美味,所以还闹着要回去住呢。”

“哈哈。”听到狄仁杰这么说,徐阳倒是大笑一声,”照儿这丫头的嘴巴也被本郡侯给惯刁钻了,不过没事,只要她想回来,庄里后山的别院一直为她敞开大门。”

“如此这般,还要多谢师傅了。”狄仁杰急忙行了一礼。

“哎呀,徐师,您看看本王这飞行器制作的如何?”徐阳正和狄仁杰聊着,突然一个身穿黄色鹅绒的胖青年凑了过来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不是魏王李泰又是哪个。

“魏王这飞行器已经具有一定的现代工业水平,在军事上用来了望,传递信号,已经是绰绰有余,不过。”徐阳话锋一转,”不过这种飞行器飞行速度缓慢,又不能自由的操控行动方向,作为空中作战设备还是远远不行,我不记得魏王之前一直在研究类似于滑翔伞一类的飞行器吗?那类飞行器似乎才是未来制霸天空武器的前进方向。”

听到徐阳这么一说,李泰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颓废的说道:”本王也记得先生说过的话,日以继夜的研究这能靠速度飞上天的飞行器,可是那些模型全都失败了,不论行驶多久,它们都不会离开地面,这让本王茶不思饭不想,最后只好先弄出来一个热气球,缓解缓解本王的压力。”

看到李泰憔悴的表情,徐阳也是急忙安慰道:”墨家精通机关术的大师,将作监的能工巧匠都云集书院,现在我大唐的科技树已经算是较为完备,可操纵的飞行器一定可以成功制作出来,这样吧,待我回庄写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到时候送到书院给你看看。”

听到徐阳这么一说,李泰原本失落的表情瞬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别人不知道徐阳写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可是身为一个站在大唐科技最前沿的科学工作者,他可是知道,那小小一张纸上包含着多么大的信息和启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那些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徐阳写下注意事项,那么任何科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ps:感谢书友你是陈二狗嘛大大打赏的1888起点币,还有书友吾等才不是绅士,书友水流无恨的两张月票,明日补更,万分感谢!

第五十五章龙巡天下(上)

自古帝王都是出入于深宫帝府中,从登基的那一刻起,他能见到寻常百姓的机会就微乎其微,神权的高贵性,其实也就在于这种不被人所了解的神秘性,所以即便是出巡,帝王也都会大张旗鼓,极尽豪奢之能。可是有这么一位帝王,因为听了鬼谷的建议,便做出了一件自古都没有帝王有胆量做的事:便衣出巡,这人,便是在后世享誉千古一帝称号的李二。

说到李二便衣出巡,这事也早已经是由来以久,早在贞观初年的时候,徐阳就趁着深得皇帝器重时,提出了那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微服私访,在这么一个后世人的怂恿下,李二自然也是按耐不住的想要知道自己治下的百姓究竟如何评价自己,因为便有了多次只带十几名护卫出行的微服行动。

出了宫外,自由自在的空气,无拘无束的天地,这让李二充分享受到了成为一名平凡人物的人生体验,这在普通人眼中不算什么,可是在那些位高权重,习惯奢华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所钟爱的,所以李二每月不仅会参加一次狩猎,而且还会在狩猎后休息的日子,穿过高大的皇城城墙,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百姓们的生活。

便服出巡,这是李二很早以前就定下的计划,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承乾的表现让李二十分满意,虽然承乾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可是作为一位守成之主已经是绰绰有余,朝中的大臣也早已看明了朝堂上的形势。李承乾深得鬼谷子器重。鬼谷子更是李承乾的坚定拥护者。徐阳还曾向陛下表示,若是承乾继位,唐国五百年之内子嗣立业可保无虞。

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大,可是李二很爱听,当初的他戮兄上位,为整个大唐帝国的子嗣传承开了一个无比惨烈的头,这也是为何后来真正历史上唐朝每一次更换皇帝都带着血腥和杀戮。所以老李同志一直希望后代不要像自己这样,靠踩着兄弟的尸首登上王位。

现在不用担心了。李承乾不论是相貌品格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太子之位,相比承乾,其他几位皇子似乎都对那个炙手可热的皇位没有多大的兴趣,最有可能争一争的魏王李泰,整天泡在南山书院,穿着工作服,和一大堆工匠混迹在一起,听说正在研究什么飞机,原本对他寄予厚望的魏王党已经彻底死心。

其余的三个有希望竞争一下皇储位子的皇子,除了李恪稍微有些出息。自告奋勇的去了吐蕃之外,其余李愔和李佑就是混吃等死之辈。但李恪在吐蕃远离中央控制机构,不但消息传播不便,获宠变的更加不切实际,李愔和李佑二人虽然是出了名的纨绔,可是这二人毕竟是鬼谷教过的弟子,即便吃喝玩乐,但也很有投资眼光,二人入股的煤矿生意日渐红火,日进斗金也足够他们挥霍。

至于年幼的李治,朝中的大臣都已经自动忽视了这名性格软弱的像个糯米团子的小皇子,所以纵观朝堂上的皇子,竟无一人能与李承乾比肩,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年,李二已经越来越多的将朝中的重要决议交给了李承乾来处理。

当然李承乾也是不负众望,众多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这也让李二大为放心,也正因如此,李二此次去泉州出巡,才留太子监国,自己当了一把甩手掌柜,只带着三十多名武功极高的护卫,还有一个商队就踏上了龙巡之路,

“陛下,飞骑使传来了参天可汗道的文书。”一辆平稳行驶的马车中,一名白发男子语调尖细的向坐在车厢后面衣着华丽的男子说道。

“念。”那名男子也不睁眼,只是闭着眼睛淡淡说了一个字。

“诺。”白发男子领了旨意,清了清嗓子道:”太子殿下已收到陛下回信,得令修参天可汗道已满一年之日,先进自长安城北至西北边境,已经建造六十八驿站,每一驿站六十里,足有四千多里,驿中备有马苑与饮食,供使节住宿,现如今丝绸之路上远至西北,共有三十余国家前来参见天可汗,预计今年四月将抵达长安。”

听完白发公公的话,李二菜缓缓睁开了眼睛,伸了个懒腰,语气慵懒道:”只有三十个国家吗?”

白发公公愣了一下,急忙道:”还有众多西域小国地处偏僻之地,讯息传送极慢,估计过些日子将会有更多国家来参拜陛下,不过那三十个小国在丝绸之路上倒是皆有些口碑,不少国家掌握重地,如高昌,焉耆,吐谷浑等,这参天可汗道现在可以使陛下更为方便的管理这些边疆地区,不仅如此,我大唐生产的丝织品、茶叶、铁器、钱币、种子、生产工具等可以通过这些国家不断贩卖,换回我大唐需要的马、骆驼、貂皮、棉布、玉石等,如此互通有无,是利国利民之大事。”

“嗯。。”李二也是点了点头,”朕记得前些阵子和魏爱卿商谈国之大事,向来不喜商贾的魏爱卿也说出,’商贾者,互通有无,为贵族之祸,为天下之利。’这番话,现如今国税商贾所缴税款已经超过了农税,丝绸之路是我大唐对外经商的重要机会,你拟信给乾儿,就说,参天可汗道不但要保护,更要扩张,朕要让这天下的子民,都在朕的土地上,享受我大唐的强大。”

听闻李二的话,白发急忙低头叩首道:”诺。”

“对了。”李二刚刚说完,又道:”咱们从洛阳一路坐火车出发,又换乘汽车,到现在又换乘马车,这走了十来多天,怎么还不见到泉州?这路可是越来越难走了,朕往日在宫中批改奏章,都是得知这泉州如何繁华,可是现在朕为何发现这通往泉州的路越来越荒芜?”

听到李二如此质问,白发公公急忙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泉州城沿海异常发达,不过深入内地之处还大多处在这样渺无人烟的地方,想必再走些时日便能进入泉州城了。”

还未等白发说完,马车外突然有人敲了敲木门,轻声道:”公子,泉州地界到了。”

第五十六章龙巡天下(下)

听到护卫这声禀报,李二急忙掀开了窗帘,探着脑袋朝四周张望,映入眼帘的仍是郁郁葱葱的常绿树林,只是在道路的一侧,竖着一根巨大的石碑,上面用楷书刻着‘泉州界’三个大字。

“朕早就听闻这泉州四季如春,今日来此地,才发现此言非虚,这泉州地界的植物不比长安,秋季不枯黄,冬季不落叶,今天是正月初一,朕遥想此时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