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95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95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而船下,海水击打着船沿,泛起阵阵白色的泡沫,仿佛就像是孩童在脚边轻轻絮语。

阳光很是明媚,大副带着很多船员在甲板上架起支架晒被褥。

闭上眼睛,徐阳狠狠的吸了一口空气,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在闷燥的船舱里可是把他憋坏了。

怀中的小藏獒很明显的不适应外面还有些清冷的环境,在徐阳怀中不时的扭动,一直想朝温暖的胸膛里钻,但徐阳可不会因为这个小东西不舒服就再回船厢,好如容易遇到天气暖和一些,自己要在船上好好欣赏一番。

“啊~大海。”徐阳突然的一嗓子把旁边站着打着哈欠的尉迟宝林和程处默下了一跳。

“大哥不会又发癔症了吧?”程处默小心翼翼的对尉迟宝林说道。

尉迟宝林仔细的瞅了一眼站在船头。闭着双眼的徐阳。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我看有可能。”

徐阳此时才不理会着两个家伙。只是陶醉在大海的雄伟苍洪之间。

“啊~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徐阳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很小的时候学过的那篇文章,情不自禁的就朗诵了出来。

“大哥,这海上明明风平浪静,你怎么说狂风和乌云呢?”尉迟宝林有些发呆这问道。

徐一窒,顿时有些恼羞成怒道:“大哥我这是诗意。诗意!懂吗?”

尉迟宝林有些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说些昏话还要发脾气。

。。。。。。。。。。。。。。。。。。

也许是因为徐阳扯的狂风与乌云真的显灵,或许是因为一首《海燕》被雷公电母听到,船队下午便遭遇了一股狂风暴雨。

这是徐阳第一次在大海上遇到暴风雨的天气。

离苏州两百海里的地方,船队先是驶入一片乌云之下,随后便迎来了狂风与海浪,阴霾的天空仿佛是从天际压了下来,天地的威压此时才显露出它张牙舞爪的本来面目,徐阳在甲板上望着瞬间变脸的乌黑天空目瞪口呆。

都说女人变脸比翻书还快,徐阳第一次知道原来海上的天气比女人更厉害。上午还是风和日丽,中午便是乌云满天。

“快护送侯爷回船舱。”刘七在风雨中撤着嗓子喊了一声。徐阳就被七手八脚的抬回了船长驾驶船舱。

大浪拍打着航船坚固的船壁,这个时候徐阳以前的那些准备就完全起了作用。

岭南水师的众多将士对于应付暴风雨是得心应手,‘鸿运号’主舰上三名青袍小厮发来旗语,下风帆,朝北航行。

“放下风帆,开启蒸汽机,北纬三十度,驶出这片海域。”徐阳接到信号直接下令道。

船队的执行力很高,数十名大汉**着膀子,快速的爬上桅杆,将风帆落了下来,徐阳在船长室,指挥着一名海军校尉掌舵。

风雨越来越大,天地间仿佛连城了一道水幕,越来越看不清‘鸿运号’上的旗语。

“点亮防水灯。”徐阳沉着道,立马便有人去甲板上点灯,“奏响传令鼓。”徐阳接着道。

立马又有两名身穿校尉服的军士领命出去,不一会,外面就响起了几声低沉雄厚的鼓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鼓声连续敲击了九声,长短不一,这便是舰队约定好的鼓语——按按计划航行。

很快,远处也传来了一模一样的鼓声,不过这鼓声比徐阳船上的声音更大,也更恢弘,徐阳知道这是牛进达乘坐的‘鸿运号’主舰发来的命令。

“蒸汽机已经开动了吗?”徐阳环视一周,身旁的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是哪个校尉去执行命令了。

“蒸汽机已经开动了吗?”徐阳面色严肃的又问了一遍。

“启禀将军,已经。。。已经开动!”一名身穿杂役服装的高瘦中年男子从门外跑了进来,站在门前气喘吁吁的道。

“你是负责蒸汽机部分的校尉?”徐阳想了许久都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个人。

“回禀将军。。。小人不是。”高瘦中年人有些畏惧道。

“我记得掌管蒸汽机部分的是陈熹校尉,陈熹校尉在哪?”徐阳的声音有点冷。

“回禀将军,陈熹校尉昨日在苏州酒楼饮酒过多,到今日仍没有起床。”那名高瘦青年看徐阳的脸色越来越寒,只好说出原因。

虽然已经猜出结果,徐阳还是大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蒸汽机乃是航船的命门所在,一个掌管蒸汽机的校尉居然玩忽职守,暴风雨中还在宿醉,传我命令,驶出海域后,把这名叫陈熹的校尉捉拿归来,削去校尉一职,杖责四十!”

“诺!”众多将士皆是抱拳答道。

海浪越来越大,船身也是晃得越来越剧烈,但还好徐阳制作的船都是久经考验的海船,丝毫没有翻船的危险。程处默走过来对徐阳道:“大哥,那现在蒸汽机部分该由哪位负责?”

徐阳眼神扫了一下整个船长室的人,忽然看到了那名高瘦中年,便朝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船上从事什么职位?”

那高瘦中年似乎还没反应过来,随后便慌张道:“小人名叫张全蛋,乃是蒸汽机二部的铲煤工人。”

“好,那现在由你执掌蒸汽机部,去把陈熹的校尉官服和校章给他。”

“啊?”张全蛋有些难以置信的指了指自己。

ps:感谢偷菜大大的一张月票,各位书友觉得那个章节写的好可以点一下赞,作者后面也会朝那个爽点去写,谢谢支持!

第二十二章将入泉州

昨日的暴风雨,凭借着新式舰船的坚固与航速,顺利的度了过去。

船队中那些岭南水师的军士都啧啧称奇,像这种大型的暴风雨,以前的水师要是经历了一场之后绝对要大修一番,可是远洋舰队经历了之后似乎跟没事一般。

桅杆没断,船舱没漏,甚至连船墙上挂的装饰品都没掉下来,新式舰船第一次在大唐现实出了它强大的实力,这也让整个远征舰队自信心爆棚,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包裹住了每个人。

众多将士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只想快些出海,不要像现在这般整日靠着陆地航行,一旦出海找到了高产作物,回来就是封妻萌子的天大功劳。

所以众多将士都已经迫不及待,每日都要看个两三遍徐阳发给他们的海图,看看现在到哪了。

徐阳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将军,昨日那种惊慌的暴风雨来袭的条件下,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一条又一条的军令,气势豪迈,杀伐果断,每一条军令都是果断准确,特别是罢免了蒸汽机动力部陈熹校尉之事,更是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这个叫陈熹的家伙也是倒霉,舰队抵达苏州的时候,众军士皆可下船休沐一日,他正巧遇到一多年未见的老友,于是在岸边一酒楼大醉一场,口子窖喝了三缸,喝完人就醉的不省人事,最后被抬上了船,没想到第二天就遇到了暴风雨这样的大灾祸,全舰差点因为自己而陷入危境,自己当时还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的把官位给丢了。

徐阳在听完他的辩解之后。跟人性化的没有把他的校尉一职全部拿掉。只是降两级。改为火长,这也让陈熹感恩戴德,要是在主舰上犯下如此大错,很有可能就是杀头的罪名。现在用四十个板子和一个职位换一条小命还是自己赚了。

徐阳这样的判罚为他赢得了一个仁帅的美誉,特别是他封赏那名叫张全蛋的锅炉房杂役为校尉,更是让众军士对这位新进将军好好大增,在他们眼中,徐阳想表达的就是只要你有能力。我就给你更好的职位,简直就是将领众少有的好领导。

其实徐阳根本没有想这么多,徐阳一个现代底层人士,深知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论是大唐还是后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一点错误就抓住不放,严格惩戒的领导是能管理的更好,但这就丧失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体谅和理解。

但像牛进达这种杀伐之气果决的古代大将。就不用谈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体谅与理解了,听说在主舰上已经打死了三个军官和七个仆役。两名军官是因为偷偷携带女眷淫乐;另一名听说是在苏州抢夺民女,导致此女自尽身亡。最后这三名军官都是被斩首示众,现在头颅还挂在主舰的旗帆上。

对于这些精虫上脑的家伙徐阳报以深深的鄙视与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说军中呆三年,母猪赛貂蝉,关键这才刚刚出海两个月,甚至舰队一直都有停靠休整,实在不行去烟花之地解决一下就是了,这逾越之举一旦被牛进达发现,就是杀头的下场,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不冤。

舰队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显的更加的成熟,军士之间的配合也更加的默契,这让所有的官兵们更加自信,对远航由开始的畏惧到现在的隐约憧憬起来。

天空渐渐变得墨蓝,太阳西沉,最终消失在了海的那头,整片天空都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只有一轮月圆照亮了一小片天空,船队渐渐变得一片静谧,倒夜班的将士们纷纷出来掌船,不时两艘船之间还用防水灯交流一下经纬度。

此夜星空浩瀚,徐阳傲立船头,咧咧的海风吹动他的衣衫,显得有些飘逸出尘,刘七恭敬的站在一旁,徐阳说自己想出来走走,刘七赶快给徐阳备好了羽绒坎肩和披风,不知侯爷又想干什么。

此时的徐阳站在甲板上举目望去,天水一色,今夜的天空中一颗明亮的圆月高悬天空,圆月映衬在大海上,如同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圆球沉在水底,徐阳已经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前世的他根本没有机会享受人生,没想到回到物质更为匮乏的大唐,倒是可以随意的享受这天地间鬼斧神工的造化美景。

海水中倒影的圆月如同一整个玉盘,徐阳竟突然想到了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篇童话叫猴子捞月,那时候年幼的自己即为猴子们的团结感到钦佩,又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好笑和同情。

他突然变得有些迷茫,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只捞月的猴子?梦回大唐,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般如烟似幻,手机中的现代新闻与大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就像是在时刻提醒着将要融入唐朝的徐阳:‘记住,你是个现代人。’一般。

星空下,徐阳望着在海上静静航行的舰队感到一阵安心,这些都是自己亲手带来的,这一切的改变都是由自己缔造的,虽然李二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过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灵魂,科技的提升使得大唐转变的太快,传统的农耕文明已经褪去了弱小的外壳,迅速的提升到游牧名族仰望的高度。

然后迎接那些游牧名族的,就只剩下了同化与征服,徐阳相信历史的必然性,当冷兵器露出寒芒,准备抵抗的时候,这一切在坚船利炮前都将不复存在。

想到这,徐阳的心情又好了很多,裹了裹身上的羽绒衣,海上的风吹久了还是很凉的,命刘七打着灯笼前面带路就回船舱去了,只留下坐在桅杆上,静静擦剑的韩彦轩,傲立在这清冷的月光下。

。。。。。。。

远洋舰队从苏州出发,沿海岸一直航行,途径越州,台州两大州,历时半个多月,按照当下的航速,大约还有三日便能到达泉州,这个舰队最后的休整之地了。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大唐东南沿海,与琉球隔海相望,泉州港在大唐也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舰队在这里做最后的休整。

其实到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