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209部分

食王传-第209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孙yào王一说,王况就知道这孙yào王还不是神,没看出自己这具身体里装的是另一个灵魂。当然了,孙yào王说的也给了他一个警示,如今年轻气盛,没什么节制是不要紧,影响不了什么,但以后,恐怕就要稍加注意了,果然孙yào王接下来说的话也应证了王况想的:“宣德郎如今身强体壮,自然是没什么影响的,但以后年岁大了,可要注意保养了。”

王况红着脸谢过。

回到城里,寒喧过后,王况可不敢把孙yào王安排住在自己家里,自己家里如今只有自己小院的左右有空房空着,那是王况为了不被人打搅而特意安排的,而其他的空房可都挨着家人的房间,与老头子的身份不大相符。孙yào王身为医者,懂得保养,耳朵肯定比一般人好使得多,要是安排住在自己隔壁,自己若是和小娘子及小疲q运动的声响被老头听了去,那不是很尴尬?

幸好黄良自己孤家寡人的住在州衙mén里,州衙mén比县衙mén更要宽敞,空的房间多了去了,要清静的小独院也是有好几处,随着老头子自己去挑就是,而且老头子又是不要别人伺候的,有他的随从就行,所以黄良一开口,王况就根本没发出任何的反对声音,老头也是人jing,大约是料到了什么,意味深长的瞥了王况一眼,又把王况刚平复下去的脸sè烧红了。

接风宴自是少不了的,就安排在富来客栈后面僻出的独院里。孙yào王在他随从的目瞪口呆中道出了一句:“莫管荤腥了,客随主便。”

“阿弥陀佛,老神仙所言甚是,莫管荤腥,客随主便。”在众人的惊异中,mén外笑yinyin的走进来一个光头。

 第二二一章 为大比做准备

第二二一章为大比做准备

见王况一脸诧异,嘴里一口刚呷下的茶水就要喷了出来,来人嘿嘿一笑:“师父莫烦恼,某非寻师父而来,某找的是老神仙。/ //首发”

这不是悟能又是谁?还真是不能惦记着这光头,一惦记,光头就出现了,王况心里腹诽不已,这才刚听老yào王说句莫管荤腥,心里就想起了光头,这不,马上就出现了。

悟能又转身冲老老yào王合了个什:“老神仙您这一路好赶,竟害得某硬是磨破了一双鞋。”

“你这和尚,此前在来路上听说你拜了宣德郎为师,某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所听是真了,而且宣德郎似乎还不那么待见你,哈哈,没想到和尚你也有吃瘪的时候。”老yào王先听得悟能叫了声王况师父,再看王况反应,明显是似乎不大欢迎悟能的。

和尚这称呼,在唐时是敬称,有很高威望的就叫大和尚,并不是后世的那种中xing称呼,一般地说,刚剃度的是不够资格叫和尚的,还需要修炼一段时间,才能被称呼为行者,行者一词就是中xing的,你也可以叫高僧为行者,并不会冒犯。但通常百姓为了显示尊敬佛mén中人,不管你什么身份,哪怕是小沙弥,也会尊声和尚。

师父一词,不是随便luàn叫的,你得有师徒之实或是有传业解huo之实,不像后世,逮着一个出家人,你都可以随便的叫师父。只有师傅这个词是统称,任何一个在其行业内,道行都比你深的,你都可以叫师傅,比如说木匠师傅,泥瓦师傅等等。

至于悟能叫王况,那都是luàn叫,有时候叫师傅,有时候叫师父,但更多的时候是叫的师傅,反正发音差不多,不细听也是听不出来。今天叫王况为师父,也是因为yào王等外人在,属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为显得尊重王况,就这么叫了。

听着老yào王和悟能说话的口气,似乎二人原本就相识的?王况一寻思,也就恍然,这悟能以前在碰到自己前,也是四处云游的主,老yào王也是到处luàn窜,两人说不定还有段时间是结伴而行也说不定,认识也就没什么古怪了。佛道虽不同源,但其很多理念却有着相似之处,所谓万法归一,二人走到一起没什么好奇怪的。

“非是况不待见这和尚,只是这和尚每次出现都是莫名其妙的,有时候,你都想不通他是怎么冒了出来。”王况苦笑,对于悟能,他其实还是尊敬多一些,所以也就一直不敢以师父自居,自己对佛法那就是一窍不通,所有的,不过是后世信息时代的人通常都有的常识和认知罢了,当人师父?给人当徒弟还差不多。

“和尚你追某有何事?”孙思邈听悟能说他这是专程来找他,就问。

还真是被王况猜着了,一佛一道俩家伙就是路上碰到过,有段同行经历,孙思邈身为医者,更讲究包容并蓄,正好悟能于佛法上的造诣也不低,于是两人从开始的辩论发展到了后来,一来二去的,就成了忘年jiāo了。

“某知孙檀越是往建安来,估mo着恐怕是听了那能治冷热病的法子而来,某追檀越也是为了让檀越少绕弯路,到处穷打听,最后落得个空手而归。”悟能颜sè一肃,双手合什。

“哦?莫非那传言有假?”老yào王一听,心里就一凉,要真如此,自己这次可真算是有一半是白跑了。

“非是有假,嘿嘿,檀越也莫要打听了,依某估计,这方子除了某师父,估计还真没人有。”

人jing啊,王况瞪了悟能一眼,悟能却不管他,毫不客气的上前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端起茶壶就往一个空茶瓯里注,往口中一倒,有如牛饮咕嘟咕嘟的灌了下去,完了一抹嘴:“渴死了,正好,赶上饭点,还不算迟。3∴35686688”然后又拍桌叫:“卤豚耳先切一盘来垫垫肚子。”浑然不管在坐还有黄良等人在。

富来客栈众人也是第一次见到悟能,以前是听说有一个和尚拜了小东家为师的,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又见其行为举止根本不像是佛mén中人,开口闭口“某”的说着,又不忌荤腥,直接点名要卤豚耳,因此都呆了一呆,还是黄大推了一旁站着瞠目结舌的孙二一把:“去罢,这和尚自认了小东家为师之后,就是如此的形骸放làng了,你只当他是寻常人看便是。”

孙思邈心思却已经全不放在这里,根本顾不得悟能现在的表现和当初与其一起云游时的巨大差别,紧着的问王况:“宣德郎,这和尚所言非虚?”

“所言非虚。”王况点了点头:“实不相瞒,这能治冷热病的话便是况放出去的,也是想约了老神仙前来一晤。”

“呵,宣德郎倒真能捏了某的心思,如此放话,某能不来么?不过,若是宣德郎有事相招,却也不必用方想邀,直说想见某一面,某也是会来的。”孙思邈一听王况这话,就知道王况肯定是有事找自己,又怕自己不来,或者说显得不够尊重自己这个老神仙,所以才放出了这话来。

“以宣德郎所为种种,便是直接放话说命某来建安一趟,某也是欢喜的,要知道,宣德郎可也算是医者了,不过不同的是,某是医单人,宣德郎却是医天下,宣德郎比某高明啊。”见王况一脸不信,孙思邈又补充了一句。

这话要是从黄良,从林明等人口中说出,旁人自然也就是哈哈一笑,只当是一句客套的恭维话,不会当了真去,但这是从老神仙口中说出,那份量就是够重了,是已经把王况摆到了极高的位置上去。

见王况得到老神仙如此高的赞誉,身为大舅子的林明自然欢喜异常,他捻须笑道:“老神仙恐怕有所不知罢,经二郎指点,如今一亩稻子也有了增产近倍的法子,这可不是医者么?这是医了天下饿病啊。”

路过唐兴的时候,孙思邈不是没听说过亩产翻番的传言的,但那是民间相传,他没见到,自然不大相信,如今话是从官员口中说出,那就是真切无疑了。

“宣德郎果真功德无量。”老yào王并不急于向王况打听那治冷热病的方子,行医数十载,云游天下,各sè的郎中铃医见过无数,但凡是有偏方密方的,几乎都是捂紧了不放,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可是靠这偏方密方来谋生的,是养家糊口的重要所在,又岂能轻易给人?

当然他也不会认为王况会悟着方子不放,一是王况并不靠行医谋生;二是王况财富虽不至于富甲天下,但也是衣食无忧,卖个方子也没多少钱,王况不差这点;三是以王况之前做的事情来看,这不是个si心重的人。有此…,孙思邈断定王况肯定愿意把方子给他,不然也不会放话出来引自己前来了。

王况放话引自己来建安,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帮忙的,是那所谓的绝症?不大可能,看他情形,可没半点担心的样子,路上也听说了,宣德郎这才束冠没几天呢。如此小小年纪,除非从娘胎里就开始为人处世,否则断不可能如此的安然若泰的。

王况却不想在产量上太过纠缠,昨晚和黄良刚商量好,暂时先不上报朝廷说产量翻番,一个是现在只有慎家一家做到,放在唐兴放在建州,那是人人都信,那么多人亲眼所见的事情,假不了去。但要是往朝廷一报,那就没多少人信服了,还不若等到明年全州丰收了后再报也不迟,就仿了番薯的例子就是。

另一个原因自然还是人口问题,建州先丰收,就能先吸引人口迁移过来,让其他州晚上个一两年,影响不大,前年是大涝没错,可去年天下大丰,今年也是风调雨顺的,不会有人能被饿死了,吃不饱的人当然是会有,但并不是人命关天。

只是王况这还没来得及和林明招呼一声,孙yào王就来了,林明不知道王况和黄良的打算,加上为了给自家妹夫脸上增点光,就和盘托了出。

“治冷热病其实不难,关键是一味yào,况不能分辨,不过么,这yào对老神仙却不是难事。”王况岔开了话题,并在桌下暗暗踢了下林明,林明会意,当下自己闭口不提不说,又伸手握了自己面前的茶瓯,拇指在瓯沿上一抹。

本来还有官员要顺着林明的话题说下去的,但见了林明这个动作,就全都不说了,一个个的顾左而言右了起来,有说城东某家今年怕是要翻盖新房了,有说城南某家今年还是困难,赶明得空了,要去瞧瞧,是不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云云。

林明的这个动作,那就是常年和官员们配合下磨出的默契,一抹茶瓯酒盅饭碗之类的,那就是说:都打住,别往下说了。这是应付上官来查询的招,有些东西,是要瞒着上面的,当着上官的面,不能使眼sè,不能言语通气,所以就发明了这个法子用以应对上官的突然袭击。各地各县都会有这么些个类似的暗号,不过地方不同,暗号也就不同罢了。

老yào王常年和各地官员打不少jiāo道,但毕竟不是官场中人,对林明的这个动作,根本就没注意,他只是有点奇怪,怎么,这么大的事,只提一句就带过去了?但王况的话却是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去。

“这yào说来平常,便是青蒿,随处可见,不过,关键是,能治冷热病的却是另一种青蒿,嗯,告诉况这个方子的大德说他管那叫臭蒿。”王况想了想,实在不知道臭蒿的名现在有没有,也解释不清自己这方子怎么得来,要怎么利用臭蒿,他是不知道的,这要万一老yào王盘根究底的问下去,解释不清。

得,既然那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师傅,那就再借借他的名头吧。于是,又搬出了以前常挂在口中的“大德”来。

“至于要怎么用,如何用,况就不知道了,也没试过,但那大德说的话,况是深信不疑,他说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