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213部分

食王传-第213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一直的盯着,这要万一出了点事,尤其是在如今那么多人来参加来看流水大席和大比的,真出事情了,影响可就大发了。

但这倒是难不倒王况,不就是组织个类似夏令营冬令营的事么?正好,王冼年龄也不大,才十二岁,这可是个锻炼他的领导才能的好机会,而且,又有黄大在身边,加上李业嗣的镇军里面,也有不少替父从军,替兄从军的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都没脱了孩子气。

找了李业嗣把那些个半大孩子兵给要了十几个过来,在王况的面授机宜下,王冼就天天带着孩子兵领着工地上的孩子们cào练了起来。王冼倒是会抓机会,让家人去山里把三丫头给接了出来,让三丫头带着nv孩子学nv红,学过家家,三丫头的nv红是跟了祝四娘子学的,手艺不错,才十来岁,就已经被乡邻常挂了嘴边来教育自家nv儿。

王冼自己则带了男孩子在黄大和那些孩子兵的协助下,搞起了半军事化管理,出cào,学基本拳路,甚至还干起了巡视营地的工作,这些个孩子们个个是雄赳赳气昂昂仰首tingxiong的,让大人们是彻底的放下心来,有兵丁在旁守护着呢,又有小小东家带着呢,哪还有不放心的。

 第二二四章 新一届流水大席

第二二四章新一届流水大席

因为要修城墙,城外临时的起了不少砖窑,都是为烧筑城墙的青砖而起的。/  //

王况没有把红泥砖和机砖的概念引过来的想法,在王况看来,红泥砖与青砖相比,那就是属于豆腐渣。可以说,红泥砖就是后世商人过分追逐利益的畸形产物,用红砖盖的建筑物,基本都是短命的。

就是引过来,也不见得匠人们能接受,王况可是看到,每一窑出来的青砖上,都刻了烧造年份和匠人的名字的,这是他们作为建筑承担者的一个凭照,如果这砖过个十几年,几十年出了问题,那是要追究责任的,并不是说,你烧好了,当时是好的就没你什么事情了。如果城墙没到使用年份就被雨水或洪水冲垮了,那就是要从源头开始,从城墙建造当初的本地最高官员,一直追查到砌墙的劳工,只要你还活着,就跑不了,没有什么免责年限的说法。

这让王况想到了后世,中原有座铁路桥,好像是一九0八年由一家德国公司建成,当时的合同是承诺八十年的工程质量,结果到了一九八0年左右,那家德国公司还特地的派了人过来,帮着出主意怎么延长使用寿命,听说之后每年都有派人过来检修,一直到八七年,这才来函通知说,合同已经到期,从此不再承担责任和义务。

这就是一个企业的诚信所在,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人家并没有因为这中间换了两次掌权者而撕毁合同,他们只是针对这个建筑,很好的履行了他们的责任。

所以,王况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红泥砖在这时代没有销路(这里说的红泥砖与闽南的传统红砖不是同一样事物,闽南的传统红砖也是质量过硬的。)。

这时候的青砖,也是分等级的,但也只分两级,质量最好,质地最细密的叫金砖,什么是金砖?就是敲击时发出的是金石之声,并不是用金铸的砖。金砖一般都是非常的耐磨耐敲,都是用来铺地面用的,砌墙用的砖质量次之,但敲起来也是声音清脆,也是能用上几百年没问题的砖。

一直到了满清时,才有金砖是皇家专用的规定,在这唐时,可没这么多规矩。

有这么好质量的青砖,王况就动起了建个沼气池的想法,和黄良商量了下,自然就小小的利用了下职务之便,让砖窑给自己烧了一批出来,但也不是免费,王况一样是付了钱的,他可不想为这点小钱被人日后揪着小辫子。

不过要在现有的房子下面建沼气池还是比较困难,王况也不想把房子推倒了重来,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就这么住着,不再折腾了,等以后有了办法再说。再说了,木结构的房子只要把漏风处都堵上了,比用砖用土盖的房子还要暖和。

王况盖沼气池就是给大家做个沤féi的示范,直接就盖在了孙家庄子里,也不解释,等到féi出来了,大家自然也就会跟风去盖。等到密封问题和输气问题解决了,再在家里盖一个用做烧火之用。

从理论上来说,输气问题并不难,用竹子或是铁皮卷打出的管就可以输送,但是这也只是理论上,铁皮易锈,你总不能暴lu在地面吧,总得埋进土中吧,现在的冶炼工艺还是不够,没准还没用一两个月就到处漏气呢,那就危险了。竹子也是如此,竹子易裂,也不是好的输送气体的管道。所以,懒人王况并不打算给自己制造麻烦。

早在去年定下来要扩城,并且丈量好了地之后,那些原本住在溪边的穷困户就在富来客栈及其他商人的资助下,都住上了新的房子,虽然还是茅草房,却也不是以前那种四面透风的,结实了许多,抗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

本来按了其他人的意思,既然要帮人,干脆莫不如直接盖好的,但王况不同意,这房子自己huā了心血盖和别人送,那是两码事,只有自己辛苦所得的,才会珍惜,才会爱护,若是随便哪个穷困户都这么送的话,可能还会助长了不劳而获的心态,这不是王况希望看到的,你没有赚钱的路子,我会给你想法,给你指条路出来,其他的,那就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勤劳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安排的好好的来。

城西的城墙,从原本准备以后再建也改成了这次一起建,而且往外移了一点,因为当初丈量的时候,忘了让那些临溪而住的住户把房子往里挪点,就是帮他们翻盖新房的时候也没想到这点。

好在这也不要紧,建溪本就宽而且深,所以这里的城墙也没必要像在陆地一般的厚,墙上只要能容三四排人行走也就够了,因此就直接往外扩,将城墙当做一面堤坝来用。

十月初一,魏小五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是他们这几个月的暗中也在进行着调查,投毒事件渐渐的都将矛头指向了于祁中,因为许多出现中毒现象的地方,都出现了或是于祁中,或是于家下人的影子。

但是很诡异的是,魏小五也同时发现,几乎各地官府对投毒事件的调查到了找到投毒人的时候就都戛然而止。txt电子书下载**

原因都是相同的,这些被找到的投毒人不是突然失踪就是突然的暴毙,有一两个甚至是死在了被官府收押准备进一步审问的时候。

于家绝对没这个本事,这是王况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后面还有条更大的鱼啊。

与此同时,王况也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带来的一封信,信没署名,只有四个字,王况看了后,把自己关在房里一整天的都没出来。这四个字写的什么,王况没给其他人看。

等到王况在傍晚再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却已经是没事人一般,不过却是做了件让黄大倍感惊讶的决定,让人去通知魏小五马上中止调查,而且自此后,若是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再有任何主动探听任何其他消息的举动;还派了人去王村,把那乞儿兄弟俩送到福州高三那里去。

从此之后,王况半句也没提过投毒事件。但却是jiāo代了黄大,对于家人,对于祁中,要忘得一干二净,就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般。

黄大也感觉到了事情的突然变化,他也没说什么,只不过是跟着王冼更紧了些。

第二天就是流水大席了,这晚,王况在和小娘子及小疲q欢娱之后,突然蹦出了一句,让小娘子第二天写了信,去找林老太爷把当年她让李管事送来给王况辨认的奇怪物事要过,他有大用。

这几年的经历,王况已经确信无疑,现在除了自己,没有第二个穿越者,但是他却是能感觉到有根隐隐约约的线,在幕后cào纵着事情的发生。

莫非,真的有神仙?

或许,一切的源头,都要从华容道上去寻找,或许能从上面发现些蛛丝马迹也不定。本来王况是已经把华容道给差不多忘了个干净的,但那封信却是让他想起了莫名其妙出现的华容道来。

没有道理的,那华容道绝对不可能是和自己同时出现,华容道在被林小娘子发现都已经是自己穿过来的半年之后,这半年时间里,身为外地人的小娘子都能看见,难道那些建安本地的小孩子在玩耍时候就不能发现?这个可能xing实在太小。

现在,只有等待,等到华容道拿到手上了,仔细的研究后才能作出判断,但王况也不敢保证,华容道上有自己想要的信息。

一切,还只能是听天由命。

陈丫儿的肚子日渐的鼓了起来,王凌是更加的疼惜,每天要是衙mén里没什么事,就总是往家里跑,好在黄良是自己人,并不会为这个而责备他,这要换在其他州,搞不好王凌就会因为这个而被罢了班头回家了。

但这却也带来一个问题,王况知道,王凌可是血气方刚的,在闺房之乐上有时侯比起王况来还要勤勉许多,以前经常有时侯王况从外面回来,大白天的,王凌夫妻俩却是面sècháo红的从房里出来。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又勤快的耕耘去了。

现在陈丫儿有了身孕,王凌恐怕要禁yu好几个月,至少是半年的时间,你要一个吃够了甜头的汉子,突然的刹车,那恐怕是很难,尤其是这个时候,男人在外寻huā问柳并不会被人鄙视,反而会被视为风流的社会风气下。

自己是好办了,若是小娘子怀孕了,还有小疲q可以解馋,但王凌呢,只得嫂嫂一人,王况可不想因为王凌到时候按捺不住出去偷腥而使得他们夫妻不和起来,因此和小娘子商议之后,让小娘子去征求了下陈丫儿的意见,只要陈丫儿同意,就给王凌纳一房妾。

整个王村只剩了王况三兄弟,因此,王家的人丁兴旺任务自然就落在三兄弟身上,这个陈丫儿也是明白的,所以在小娘子一说之后,就点头同意了,在她看来,这家中nv眷多了,儿nv自然也就多,别人都三妻四妾的,给王凌纳一房也没什么,这也是这时代的风气使然。

再加上王况如今又等于是王家的顶梁柱,是族长,族长发话了,肯定是要听的,而且王况也答应人由嫂嫂挑,嫂嫂中意的就接进mén,不中意的就不要。

最关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人由陈丫儿自己挑,这个彻底的安了陈丫儿的心。她有人选,原先在来建安定居下来之前,同村的就有个表妹和自己年龄相仿,xing情也是极温柔的,平时里少言寡语,常是和人一说话就脸红的。

自己的姐妹,自己知根知底,也不会有什么争权夺宠的可能,再说,以前就是极其要好的姐妹,总比娶个不知底细心xing的进mén强。因此上,陈丫儿就把这事提了一提,并且提出以平妻的身份娶进mén来,王况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关键是看王凌他自己。

哪知道王凌却是一根筋,死活不同意,还说有陈丫儿一个已经足够。最后是在黄良和孙铭前给他分析了目前王家的状况,又加上王况以族长的身份压了下来,这才勉强同意。

王况其实本来不想做这恶人,但是身为王家族长,家族的利益一定是重要的,而且给王凌再娶一房又不是要他牺牲什么,而且人是陈丫儿挑的,肯定错不了哪里去。

如果将那nv郎娶了进来,给王凌这匹烈马多系上一道缰绳,以后做事情也就不会那么鲁莽,能事前多考虑考虑,这对王凌也是有好处的,自己以后不可能总呆在建安,王冼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