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485部分

食王传-第485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黑到了这里就停下来了,用手指指游,又指了指水潭,然后叽哩咕噜一大串王况都没听懂,不过,不光是王况,就连黄大和黄泽楷及苗九都听了出来,似乎这个水潭里有东西?反而是三白听懂得被王况他们多了不少,又比比划划的吱吱几声,王况这才大致听了出来,东西是被小黑丢下水潭的!

当然又是由这里最懂水性的苗九下水去,不过因为这个水潭和昨天的水潭明显不同,昨天的水潭,潭底都是砂石,水非常的清澈;而今天的水潭则是在泥地里形成的,水潭潭底肯定有淤泥的存在,如果形成的时间久远,淤泥可能还会很厚,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王况让苗九在腰间栓了一条绳子后才下水,而且约定,如果一盏茶的时间过了,苗九还没来,那么在岸的众人就会合力将其拉起来,而在这中间,如果出现什么状况,苗九也会随时的拉动绳子,示意岸的人把他拉来。

哪知道王况这边还没安排好,就见小黑大步的迈进了水潭里去,王况开始是大吃一惊,最后见水潭中的水才没过小黑的腰间,这才舒了一口气,实在是昨天的水潭给王况造成了误导,昨天的水潭面积小,却有那么深,那么今天的这么大的面积,都有昨天的两倍多了,王况潜意识里就以为这个水潭应该比昨天的还深,这就是惯性思维所带来的后果。不料却是人不可貌相,表像往往并不代表着真实,小水潭深,大水潭未必就一定是深的,二者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有一个外在联系,那就是同一个水源。

既然东西是大黑丢下去的,而且他能将王况带到这里来,说明他对东西肯定有很深的印象,由他下水去摸,自然是再好不过,要是换做苗九下水摸,搞个不好,把这一潭水都搅浑了,连个边边角角也不一定能挨到。

大黑在水里,猫着腰从水潭的左边开始摸起,才摸了几步,就又往左往右摸索着,看来他真的是记得自己把东西丢到哪个位置了,不大一会工夫,大黑就高举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兴奋的咧嘴直笑,王况看清东西,则是满头的黑线,黄大他们也是同样的一脸古怪。

这个时候大黑似乎也知道水搅得再浑也不会有关系了,就蹭蹭的往岸边趟了水过来,兴高采烈的跑到王况身边,将手中举着的那一块在大家看来,就只是个黑乎乎的石头放到了王况的脚边,不过等看到王况和黄大他们古怪的样子,他迷惑了,不寒而栗知道为什么王况等人的表情会这样。

这确实是一块石头,王况可不会以为这是什么仙家法宝或者是仙界灵石,如果把这一块石头丢到路,恐怕是不会有任何人多瞧一眼的,除了黑之外,这块石头毫无特色。

等等,王况本来想摇头走开的,突然想起来,大黑可不是没有灵智的低等动物,他既然会如此看重这块石头,必定有其区别于其他石头的特点。想到这里,王况弯下了腰去,想抓起石头看个仔细,哪知他这一抓,石头却是纹丝不动。

王况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块石头好沉。

这下由不得他不仔细的端详这块石头了,石头有成年人的三个拳头大小,黑乎乎的,表面布满了疙瘩,不过细细看去,那些疙瘩似乎曾经是流动的,都是从一个方向往另一个方向流去。

王况又抽出了那把银鞘短剑,用剑脊在石头敲了敲,声音很清脆,这是一块陨铁,确切说是铁质陨石,见王况似乎重视起这块石头来,大黑也蹲下了身子,从地捡起一块小石头,也学着王况的样子在陨石敲了起来。

王况用手指了指天:“是从面掉下来的?”大黑这句听得很明白,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很夸张的发出一声:“咻……砰!”的长声,这就是再形容陨石落下时候的场景了,王况这时候已经能推断出来,必定是陨石落下来的过程本大黑看到,然后陨石恰巧落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因为好奇,所以大黑就跑了过来瞧个究竟,但却被刚落地的陨石烫了,所以又惊又怒下,就把陨石丢了。

而眼前的这个水潭,王况也算是看出来了,略带着点椭圆,水潭的四周明显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由此看来,这个水潭应该就是陨石落地冲击而成。

“这是陨铁么。”黄大这下也知道石头的来历了,陨铁的传说,由来已久,可以说,铁器的出现正是由于陨铁被人类发现后,人类以为这是天赐的神物,于是有人就想,要是能将这个神物打造成兵器,岂不是有神兵助力,百战百胜?结果陨铁也没让人失望,打造出的兵器比起青铜兵器锋利耐用得多,从此就开辟了铁器时代。

“是陨铁没错,也就是没烧完的流星,绝大部分的流星,还没落到地面,就被烧灼干净了,只有那些大个的流星,还没能烧完,就落到了地面,于是形成了陨石,陨铁不过是陨石的一种罢了,大黑会觉得这块陨铁神奇,大概也是因为他看到了陨铁从天而降罢。这个水潭,应该就是陨铁落地时巨大的冲击力砸出来的。”王况抚摸着这块不规则的陨铁,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自己前半辈子没能亲眼见到真实的陨石,没想到现在却看到了,不过这块陨石也让王况想到了一种可能,或许,自己的穿越,和天外来客有关?

如果和天外来客有关,从这些天的迹象来看,自己是被安排过来的,那么天外来客们是想自己过来做什么呢?是因为不满后世,是因为后世步入了歧途?所以才要自己过来加以改变?

这也只是一种可能,但王况知道,以他穿过来时候的地球科技,绝对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自己的穿越,是外力安排所致这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了。只是安排这一出的人是未来的人呢,还是天外来客,又或者说是另一个时空的地球人?

未来的人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却应该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如果他们有能力安排自己穿越,那么为什么要跑到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来安排?安排他们自己同时代的人不易?或者说,就他们自己穿越而来不是更保险?至少,他们知道他们自己需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不是?而安排自己过来,却是有着无法掌握方向,没法全盘掌控,存在着未知的风险,甚至于可能会事与愿违,因为自己的穿越,而造成事态的发展在他们看来会变得更加恶劣。

最有可能的,还应该是天外来客,但是,一切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都只能是推测,而不是结论。

“还有什么地方你们觉得奇怪的呢?”王况将目光从遥远的天际收了回来,喃喃道。



 第509章 线索中断

第五零九章线索中断

报着一线希望,王况似乎是对着大小黑说,又似乎是对自己说:“还有什么让你们觉得奇怪的呢?”

小黑茫然的摇了摇头,他也看出来了,王况对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兴趣不大,但显然,他自己所知道的也仅限于此,再也没什么其他的东西能够比食物引起他们母子的兴趣来。

王况摇了摇头,笑了,拍拍小黑的肩膀,道:“没什么,本来就是很难的事,走,我们沿着这水流往走,还是小黑你带路。”

他们并没停下来歇息,甚至于都是边走边吃的干粮,离开第二个水潭后,原本一直保持比较沉默的大黑显得有点兴奋,因为黄大把他自己原来的那一葫芦酒送给了她,有了小二之后,黄大对葫芦就有点看不眼了,而且他心里也一直谋划着,既然小东家给自己的这个叫小二的酒壶里装的酒是类似于之前小东家蒸出来的酒精,那么酿造的法子应该是差不多的了,至少也会有那么几步相同。

小东家不会酿酒,但是会蒸酒啊,而另外一个地方,可是会酿酒的,那就是杏花村,这些年里,小东家对杏花村的照顾可以说是达到了令外人眼红的地步,不光是有求必应,而且默认了他们的徒弟身份。那么,把小东家蒸酒的法子告诉他们,让他们试着用类似的办法能不能也酿出烈酒来,小东家应该不会反对的。

沿着山涧,王况等人又行了五六里路,山势渐渐的陡峭了起来,山涧的水也越发的湍急,以前要走到离山涧至少百来步才能听到水流声,但是现在,隔了一百多丈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一路的树木也越发的茂密,林中除了不绝于耳的鸟叫声及偶尔被他们惊起的山雉及野兔外,就是一片的寂静无声。

也亏是密林,凉爽舒适,否则在这盛夏,王况等人一路急行,不累个半死也要热个半死。走到一处地方,小黑停了下来,回过头对王况“呜呜”的低鸣起来,虽然王冼不在这里,但王况对大黑小黑的叫声含义也有一定的理解,他心头一跳,到了地方了。

然而等他走前去,心却是凉了半截。山涧是到头了没错,这里就是山涧的源头,但是,这个源头却是让人望而却步。无它,只因为山涧的水却是从一处绝壁下的石洞里冒出来的,洞口不大,只得一人宽,想要下去是几乎不可能的了,因为这里第一个是水冒出来的速度很快,由此可见水压之大,常人别说下水去,就是想要将洞口堵都难。

另一个原因自然就是这么窄的洞口,也绝不可能是直直的通到底的,这里面有多少的蜿蜒曲折,谁也不知道,要是贸然的下去,即便不被水冲来,也有可能人就会被卡在某处动弹不得。

看来线索却是就此中断了,想要进一步的接近答案,就只有进了水下去,或者说是找到这个地下河的另一处入口才行,王况心中不由暗恨:他,既然要把东西传过来,那么就不要高这么复杂,难道你们真想让我搞出来不成?

事实,一路的王况也渐渐的有了一丝的明悟,猜测自己会过来的可能性。

首先说学识,王况是属于那种万金油类的人,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又都不精,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算不什么优势;其次说智力,王况的智商不过将将在平均线高那么一点点而已,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再来说成就,一个后世还要为吃饱饭而奔波忙碌,连房子都买不起的人,肯定也是没什么成就的,就说他学的专业,这么多年,不要说什么在某一领域内有点知名度,就是一个工程师他都没去考,而他的同学,大多都已经是高工了。

再者,王况不是个勤快的人,是个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彻彻底底的惫懒货色,只有穿过来之后这个情况因为心有不甘而稍有改变,但比起其他任何人来,也不过是个不太懒但也绝不是个勤快的人。

思来想去,能使得自己过来的原因,要么就是类似于买彩票中个大奖一样的概率问题,要么就是自己的性格喜好问题,如果是随机选择的,那没话说,王况只能自认倒霉,但如果是自己的性格问题,那究竟是哪一点被人看了呢?

最大的可能还是自己于世无争,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任由着别人去的性格,这个性格按说不应该出现在年轻的王况身,而应该是活了六七十年什么都看开了的老年人身才是,但王况从小就是如此,不管做什么,都是抱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

但这也不可能是王况特有的性格,这样性格的人也多了去了,只不过相对于年龄来说,少那么一些而已。

好,姑且就这么认定,就当作是这个原因了,既然是顺其自然,那就顺其自然好了。

在这里站了一会,王况终于决定暂时放下有关于通道的事情,建安和长安,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处理,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只是开了个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