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487部分

食王传-第487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王况回来,徐国绪夸张的拍了拍胸口:“二郎你这一去就是三天,某都担心要是有个万一,到了建安如何跟孙老爷子交代了。”完了又盯着大黑和小黑看了两眼,认出了他们来,就大呼小叫:“哇呀呀,小东西都长这么大了?还认得某不?第一次,是某带着二郎和三郎去看你们的?”

大黑和小黑的到来,引起一阵的震动,营地里的护卫包括安逸王李勤全都跑了出来看希奇,尤其是看到小黑护宝似的死死抱着一根长锏,就都啧啧称奇。丑丑本来被徐国绪限制了自由,天天窝在营地里很不开心的,现在见到大黑和小黑,所有的烦恼就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跳着脚大呼小叫:“大黑,小黑,骑马。”

小黑也认出了丑丑,嘿嘿一乐,前一把就抓着丑丑的腰带,一甩就把丑丑甩到了他的肩膀,然后迈开大步,飞快的跑了起来,安逸王一见,脸都变了:“快,快,毛人把丑丑掳了去。”转头,却见王况和黄大及徐国绪都笑嘻嘻的看着他乐,脸一红,嘟哝道,“某这也是第一次见到毛人么,又没人跟我说过,这毛人和丑丑熟识的。”

其实他也不是没听说过王况当初有关于毛人的事情,不过耳听为虚,总以为不过是越传越玄的事罢了,因此没想起来,现在总算是见到了,很快也就反应了过来,这一对毛人,应该就是当初建安侯从皇庄里要过来的毛人母子了。

很快,胡秀才也带了村中几个年长者过来了,三天不见,他们都已经穿了新衣服,不过大小有些不合身,想来应该就是拿了王况给的酬劳后,跑到山下的镇子,寻了普通人家先将其衣买下来对付一下先的,毕竟要把全村人的衣服都做好,而且一做就是几身,先不说人手忙得过来忙不过来,一个小镇子,怕是一时也备不齐布料,别看胡秀才这个村子只有五六栋茅屋,却也有几十口人,光是青壮年就有十几口。

胡秀才先是给王况行了礼,然后盯着大黑看半天,最后点点头,对跟着他来的几个长者道:“就是这个毛人没错了,某记得的,她的脚踝有一圈没毛。”胡秀才说的是大黑,当初大黑在皇庄里被铁链锁着,两只脚的脚踝都被磨脱了皮,王况将他们母子救下后,也让廖小四他们给大黑脚了药,伤是好了,但从此就落下了两圈光秃秃的不长毛发。

一听胡秀才这话,几个长者纷纷对着大黑施起礼来,也不管大黑是不是懂得意思,又有个长者快步的跑出了营地,不多时,就带了几个汉子,大包小包的拎了许多食物过来,堆放在大黑的身边,大黑这才知道原来这帮人是在感谢自己,就有些局促的看了看王况,恐怕,这也是她第一次在除了王况这帮人之外的人里,见到对她善的人类,所以一时有些不适应起来。

王况笑笑,对胡秀才道:“他们不愁吃的,这房山,他们就是百兽之王,你不若给她点盐,可能更好些,还有,以后,某会让人每月送一次酒过来放你们村里,这毛人,嗯,他们也有名字,这个叫大黑,还有个小黑,刚走开了。这毛人好喝酒,以后他们会来村里,你们就把酒给他们灌满葫芦,再给点盐就成了。”说完指了指大黑腰间的葫芦,葫芦本来就有系带,大黑见苗九和黄泽楷将葫芦系在腰,就也有样学样的这么系着。

王况并没有问徐国绪和胡秀才他们有没有达成协议,但王况却是看到后来拎东西过来的几个汉子,明显的换了新的刀弓,这就是没有下山的打算了,既然没有下山的打算,那也就是跟徐国绪达成了协议,以后他们就将在山定居下来。

胡秀才这次明显比三天前对王况更为恭敬,相必也是徐国绪为了和他们达成协议,而把王况的身份稍微的透露了一点,加安逸王李勤本身就是一国之主当了多时的,在长安那个大地方,是没显出威严来,但在一个小村子里,那长期位者的气质,胡秀才又怎么瞧不出来?

王况并没见到胡翰山他们,看来他们这次追得很远去,也不知道有没有追啮铁兽。有没追,现在王况已经不担心了,同样的,成年啮铁兽对王况的吸引力也没有未成年的大,而且,王况本心里,也从没有将他们圈养着的意思,当然建动物园不算,动物园的成立,主要还是要让人有机会认识到许多的飞禽走兽,认识到啮铁兽并没有写的那么可怕,而是一个温顺可爱的动物,从而减少人类对啮铁兽的误伤。

同样的,建动物园,一定程度也能帮王冼一把,而且,王况要建的动物园,并没有要把动物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的意思,恰恰相反,在动物园里,反而是人类在笼中,动物则是在一大片的范围里自由活动。



 第511章 赶路

第五一一章赶路

一直在营地里又等了三天,胡翰山他们这才回到村子里,却是没有抓到逃跑的那只啮铁兽,而且带来了让王况更揪心的问题,那就是他们一路追赶,沿途的竹子,几乎有一大半都已经枯黄,也没见到过一根新竹,按此下去,今年年冬天啮铁兽将面临着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  //

实际事情的严重性远远高过于此,王况估计,今年可能连一个啮铁兽的幼崽都成活不了,如果明年春之前无法解决啮铁兽的食物问题的话,明年啮铁兽也不会进情期,就算偶尔有的,那也没办法产崽,而即便是在明年春之前解决了啮铁兽的食物问题,以后的两三年内,房山啮铁兽的数量也会急剧递减下来,毕竟要在这方圆百里的房山将所有啮铁兽食谱的竹子都更替下来,就算是把整个房州的百姓都调动起来,也没办法在一年内完成,更何况眼下王况所能依靠的只是宕牢村的几十口人?

眼见得事情的严峻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估计,王况这下也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直接的找到胡秀才,许了他一个房山观察史的身份,专门全权负责房山的竹子更替及给啮铁兽投放食物的事务,至于品级,由于这个官位算是王况匆忙间想出来的,还需要报到朝廷,让皇帝交给吏部,由吏部来定夺。

当然这个官位算是临时设立的官位,等到啮铁兽的食物短缺问题解决之后,是继续保留这个位置还是取消这个位置,到时候另做决定。

王况有这个权力,当李世民同意了让王冼到房陵的时候,就许给了王况可以任命几个自己所信任得过的人,直接受制于朝廷协助王冼的,这几个人,在房州只是听调不听宣,算是朝廷派到房州的类似钦差一样的存在,不过就是没有那么高的权限罢了。

从体制来看,这些人并不听命于王况和王冼,但实际,因为人是王况挑选出来的,自然肯定不会来扯王冼的后腿,而是会在旁帮着王冼搞定一些事情,免得王冼势单力薄,扛不住房州本地官员的合力围攻。而有了自己人的协助,王冼做什么事情,都会从容许多。以前王况因为想要让王冼在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里成长起来,一直没有动用过这个特权,为的就是让王冼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心智及应变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而且任命这个房山观察史对王冼的施政影响不大,毕竟现在王冼在房陵充当的更多是建议者的角色,政令发不发,还要过县令和刺史的关卡,而恰恰是这个位置,需要有人来为王冼呐喊一两声,但观察史这个位置,也不可能有多高的品级,能有个流外四五就算很高了。如此一来,对王冼的助力也高不到哪去。

胡秀才的这个位置,根据李世民当初的意思,会是从朝廷直接任命下来的,就连吏部都不会知道这是王况选的人,就更别说房州官员,所以,除了他这个听调不听宣的身份有点特殊外,没什么人会把他当一盘菜看。

之所以会答应胡秀才,许他一个前程,王况也是看到胡秀才就因为全村人信任他,推选他当了村中领头人后,他竟然舍得暂时放下诗科举,置自己的前程于不顾,而带领着全村人进行一场注定是长久的自力更生恢复的进程,只冲这一点,不管他的文采如何,首先品行就过关了,可以说比起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员强过太多去,这样的人不当官,难道还要用那些只知道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子么?

诚然,胡秀才也算是个呆子,他并不能看清楚自己村里问题的解决关键所在,但是至少,他是个会干实事,肯干实事的人,这样的人,或许不能执宰一方,但是绝对是官的得力助手,有这么一条,王况就没有理由不利用了自己的权柄,帮他一把,更不用说王况还需要他帮着对房山进行改造,巡逻守护呢。即便以后胡秀才会到异地为官,但因为这一次王况的动作,他们村里的人对房山就不可能不闻不问。

王况当然也不会就此而断了胡秀才去参加常举的念头,他只是给了胡秀才一条退路,如果他常举考不,最少,还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入仕。当然了,有王况在,常举考不几乎是不可能,王况只要稍微运作一下,胡秀才就应该能顺顺当当的取得功名,和朝廷任命相比,不过参加常举出身为官底气会足一些罢了,现在的时代,可不比宋明时期,不是通过科举出身的就低人一等,没有这么个说法,就现在朝堂那些大佬们,有几个是常举出身的?科举制度,不过才实行多少年?

胡秀才原本就猜测王况等人的来历不凡,没想到却是如今名声日隆的建安侯,自是欢欢喜喜的谢过王况,有建安侯做保,自己的前程应该是无忧了,只是他还有点不大敢相信建安侯竟然可以事先就给个官职,然后朝廷就会准了?

徐国绪嘿嘿一乐,拍了拍犹自怀疑自己身处梦中的胡秀才:“建安侯说的话,到目前为止,圣人还没有驳回过的,你就安心罢,瞧这位,看见没,安逸王,他的爵也是建安候做保下来的,其他外族内附,除非是大族,否则也不过是个郡王,连王都能保,一个小小观察史又如何?”

接着又点了点黄大:“看这个不苟言笑的家伙,当初只是跟着建安侯,也是个白身,如今已经贵为游击将军了,要不是他自己为人低调,不肯离开建安侯的话,现在起码也是个中郎将了,但可别小看了他这个游击将军,他说的话,比那些中郎将都好使。”

果然个个是大佬,徐国绪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他那稍微有点区别于常人的沙哑嗓子,胡秀才也推断徐国绪来头肯定不小,敢和一个王一个侯称兄道弟,嘻嘻哈哈的寺人,在皇宫里的地位绝对低不了哪里去。

胡秀才原来也瞧出王况等人的不平凡,也早有将自己的儿子推出来给王况等人中的一个当护卫的意思,不料王况却是直接的许给了他前程,他也就不再好意思开口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期望太多,他也明白,如果自己官场得意,儿子想要谋个出身也是易如反掌,因此也就没再说话。

但他的眼神却是瞒不过徐国绪,徐国绪见王况一下给了胡秀才老大前程,对王况的认人本领,他是心服口服的,自然也要有所表示,就又道:“某观翰山不错,不知道水性如何呀?”

“宕牢村就紧邻着溪水,犬子水性说不佳的,但也能在湍流中摸鱼。”胡秀才一听徐国绪问话,品了出点味道,但为人父者,对自家儿郎又不能太过夸赞,就含蓄的用可以在急流中摸鱼来暗示说自己儿子的水性其实是不错的。

“如此甚好,就不知道胡观察史舍得不舍得让你家儿郎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