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572部分

食王传-第572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况没有弃马选水路到延平,而是沿着顺江水开凿出来的山路走,延平到东治因为有了水路,所以对陆路的建设要求就没有那么高,只求能并排通过一匹马并一辆马车就可以了,不过呢,也是在沿途每隔个一两里路就选了个开阔地带,拓宽了路用来交汇之用,因此路上的行人中有马车牛车的。只需要派了人在前面走着,看到对面来车了,就相互的知会一声,各自都到交汇点等着对方。虽然是慢了一些,但也总好过半道上两车相遇后,进进不得,退退不得的局面。

一路上,王况几次见到应老头欲言又止的,知道这老头子心里想的什么。王况也懒得去问他。让他憋着,憋死你,让你瞒着我几年?

倒是李大胆,这一路上的兴奋那是不用说了,离家也有两年多,如今回家了,心情自然是大好,尤其是知道了给自己取字的竟然是当今皇帝。那个激动自是不用说,皇帝取字。这可是多大的荣耀,是足以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瞧他那兴奋得一路上嘿嘿傻笑的样子。徐国绪忍了半天之后,再也忍不住了,揶揄他:“大胆,哦,不对,应该叫你李敢李郎君了,看看你那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至于嘛,一个字就兴奋得这样,要是等到朝廷旨意下来,你怕不是要晕过去了?”他这话说得不是没来由的,只要这次能将那些海贼全剿了,并且确认了矮人一族的存在,李大胆就有了拓土之功,这个功劳可是实打实的,就算朝廷再小器,至少也要封李大胆一个勋位,要是大方一点的话,一个爵估计都跑不了。

“这算什么?”应老头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说话的机会,当下就插了话进来,“还是比不上小东家,你瞧瞧,小东家做了这么多事,到头来只得个郡公,要依某看哪,至少也得勋,爵,散官,实官一起来,如同长孙相公一样,四位一体,那才该当。”

四位一体那是无上的荣耀,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长孙无忌这个臭老酸做到这一步,他不光是国公,还是开府仪同三司,还是尚仆射(相当于副总理),还是上柱国,真真的四位一体,国公是爵,开府仪同三司是散官,尚仆射是实官,上柱国是勋位,还是最高的勋位。要不是尚令这个位置曾经是皇帝做过的,为表示对皇帝的尊重而一直空着,长孙无忌就是当仁不让的尚令(总理)了,不过他这个尚仆射其实行的就是尚令的权。

“切,应老头你懂什么?你当二郎像你一样是个官迷啊?那是二郎不想,不然的话,二郎如今也是四位一体了,你且等着,某家把话撂这里,等二郎回到长安,至少也是个柱国,也是三位一体了,这也少见。”徐国绪冲应老头竖了竖中指,一脸的鄙视,他也烦这老头子,当初自己做随伺黄门的时候也被这老头骗了,以为他真的医术不怎么高明的,这次要不是圣人亲口说的,他还要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上柱国是正二品,柱国是从二品,勋位往下,依次还有上护军,护军,上轻军都尉,轻军都尉,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等等一直到最低一级勋位,从七品上的武骑尉。一般地说,勋位都是授予武职人员比较多,主要就是用来表彰其功勋,很有点像是多少多少级勋章的意思,但也不是没有文官受勋的,长孙无忌就是一个例子。

应老头哪知道徐国绪竖的中指是什么意思,他又不像徐国绪那样天天的跟着王况混在一起。不过他也知道这手势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意思,当下尴尬的嘿嘿一笑,缩了缩脖子,找上了王况:“小东家,你给说说,那鱼膏真个那么神奇?真能治好长孙皇后的痨病,让它断了根去?”他在东治港都快把那一盆的鱼膏尝了三成去了,也没个底,这会实在是按捺不住不了。如今那剩的大半盆鱼膏和后来新熬的一盆鱼膏就搁在身后马车的冰桶里呢,李世民要去建东,自然是不可能带了走,王况回建安也不过是呆几天而已,所以又让王况给带回长安了。

总算开口了哈?王况微微一笑:“你先给说说,当初你在长安是怎么个回事呀?为什么这一瞒就这么多年,这几年过得舒心罢?”

“还不就是那么回事么,小东家您不也听出来了么?某就是那么个臭脾气,在长安不受待见,因此师兄便将某给推荐到建州来了。”应老头吱吱唔唔的。

“我看不见得?让我来猜上一猜,哦,是了,定是你那什么师父定的规矩,你师兄既然已经进了太医署,那么你就必须要韬光养晦,不得入朝为官,为你师门一脉留个香火?某说得可对?”王况斜了应老头一眼,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说实话。

当太医是风光无限,但是在风光无限的同时也伴着诸多的风险,一着不慎,或者受了同行的陷害,将皇族成员中某个人给治死了,那就可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地步,而应老头作为赢老头的师弟,如果也是在太医署里面,绝对要受到牵连。这一点现时的人大多看不出来,王况做为穿越者,读了那么多的野史小说,耳濡目染下,又岂能不知道?

应老头顿时一阵无语,头低低的不敢看王况,诚如王况所说,他这些年里的脾气,有一半是固有的,有一半还真是装出来的,就为的是不当太医,如此师兄弟二人,一人为官,而一人在野,则不管哪一方出了事,都可以保住传承,本来王况还不至于看得出来,实在是他在东治,在李世民面前的表现和他平日里在建安的为人表现是大相径庭,这才引起了王况的疑心,稍加一推测,结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你放心罢,陛下不至于小心眼到你们想象的地步,你瞧瞧某,喏,陛下不也宽容得很?要说这如今的朝廷上,还能有谁的影响力有某大?你倒说说看?臭老酸算是圣眷有加了?可他能如同某一样,号令一军?他能如同某一样,朝廷丢了一州之地给某随便去折腾?建州可不是并州,也不是松州,更不是河北,需要防着外抵的。朝中有几人能如某一样,朝中大佬几乎都和我王家交情甚好?某之所以敢放手去做,就因为陛下他有容人之量,既然陛下有容人之量,某当也竭尽所能的去做,不负陛下的信任。”四下里没外人,王况也就敢说这话,他说的也是大实话,如果这时候长孙无忌倒台了,可能落井下石的人比伸手捞他一把的人还要多得多,可要是他王况触怒了皇帝,估计朝堂上的大佬都要为他说好话。王况的权力是没长孙无忌明面上看起来那么大,甚至连一个州刺史都不如,但王况如今的影响力却要比长孙无忌大多了。

“某想成立个医学院,缺个院丞人选,你可愿意出山?”说到底,王况兜来兜去,就是要让应老头出来做事,医学院院丞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孙药王倒是合适,但王况知道他呆不住,有孙药王和没孙药王还不是一个样?太医署里的人王况也不能要,那是皇家御用,自己不能挖,除非李世民开口说谁谁谁,你们去当这个院丞才行。(……)

 第六一三章 几大书院

所以眼下的应老头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医术不用说,王况甚至怀疑应老头的医术可能实际上才是真正得到其师真传的人,如果没有得到真传,万一赢老头一出事,他又靠什么来延续他师门一脉?既然他的师父能考虑到两个徒弟一个在朝一个在野这种双保险的办法,这么浅显的道理肯定也能想得到的。

声望么,也简单,只要将他是赢老头的师弟的身份大肆宣传一番,太医署医正的师弟呀,这名头够响了?。

而且,如果是应老头来做院丞的话,那么赢老头不能撒手不管?医学院里你总是要经常的派太医过来授课?也不要多,一个月有那么一天半天的就足够了,整个太医署里,八名太医,加上那些个医官啊,博士啊,医师呀等等就是几十号人,每人轮流着来,一人最多也就是一年授课一次而已,这个面子,他们还不敢不卖给赢老头。

太医署最高长官就是太医署医正,下设侍御医数人,再下还有医官,助教,医博士,挈壶,药博士,药医正,药助教,针博士,针医正,针助教,医针师,医药师,按摩祝禁博士,按摩祝禁师,按摩祝禁工,太医主药,太医主针,医工,针工等等,分工非常明确,药,医,针,按摩各有司职。当然还有药园师这类的流外职位在里,如果把这些都算了上去,整个太医署就是活脱脱一个卫生部这么庞大的机构。

这其中,侍御医(太医署医正也是侍御医)主要是为皇家成员及各部大佬等权高位重之人看病,中低层以下的官员包括寺人宫女等则依次按品级别找相应级别的医博士或者医工,除非是什么疑难杂症了,才有资格去往上一级请人。而通常朝堂之上所称的太医则都是指医博士以上的人。至于民间,则是不管你什么身份,只要是太医署里的,统统都尊他们一声太医,别看品级不高,就比如说一个针工,不过是流外三等,但要是放到地方,那也绝对是名医。太医署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

可以说,现在的太医署就是一个集教学和医疗于一身的庞大机构,这里面固然有好处,可以让许多人从实际的治疗中得到锻炼,可不要忘了,人不是小白鼠。当然太医署也不会拿那些高层官员的生命来开玩笑给人试手的,其结果就自然是地位低的人倒霉了,要是他在太医署里没几个熟脸的话,十有**,就要沦落为小白鼠。给那些太医的弟子们试手用了。

王况不是医者,但他也不会坐视着将人来当小白鼠的事情发生,既然现在有这个契机,干脆就专门成立一个医疗教学研究机构。将教和医适当的分开,要试验,你去找动物来试验,万无一失确保无害了后,再来用人做试验。同时,也可以借着这个医学院的成立。让各大名家都来传课。只有互通有无,医学的发展才能一日千里,一人之力有时穷,但若是集中了百人,千人之力呢?大家一起探讨研究,总好过一个人闭门造车。

格物院,建筑院这两个院丞王况已经在心里有了人选,格物院自然就是蒲熙亮来当院丞。而建筑院肯定是阎立德来兼着,让万海给他做个副手。免得老头子又要忙工部又要忙建筑院这边,年纪大了吃不消。算学院院丞也有人选。那就是和袁天罡齐名的李淳风。这也是个牛人,不光天文历法有一套,而且他还复原了浑天仪,王况怀疑他就是僧一行未来的授业恩师,或者说,至少李淳风的手稿也应该最后落到了僧一行的手中。

而且,李淳风相对于袁天罡更务实,不喜欢整天玩那神叨叨的卦术,同时,再用不多少年,他就将着手开始注释《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这十部数学著作,可以说他的成就更偏向于实际的应用中,由他来当算学院丞是实至名归,而天文院,既然袁天罡喜欢装神弄鬼,由他来是再合适不过,在他的装神弄鬼之下,天文这一门再出什么个怪论调,世人也相对容易接受一些。

“医学院院丞?敢是和病坊坊丞一样的位置?不干,不干,某才不想干这活,恩师也交代过了的,我等师兄弟,绝对不可以同时出仕,某还是当这病坊郎中来的快活。”应老头却是油盐不进,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