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31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31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这敢情送给曹操做人质的不是你家的人!
  不送?曹操现在就要亮出刀子下战表了。现在的时局表明,凡是和曹操作对的,没有一个不被挂掉的。“牺牲孙家一人,平安江东万家”是大家的想法,可是谁能说得出口呢!这次会议当然是不成功,因为没有人如孙权所愿,提出拒绝曹操。
  孙权是江东一把手,又是孙家当家人,跺跺脚能让长江倒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还要开会研究这件事呢?原来,有个人跺跺脚能让孙权倒着走,孙权想把自己的意愿以会议决议的形式通过,然后向这人摊牌——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众怒难犯啊。
  这人只能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
  孙权不着急,还有周瑜呢。正在外地驻扎的周瑜被召了回来。孙权抓住他的手,恳切地说:“兄长啊,你快帮我劝劝老太太!”孙权小时候跟着孙策在周家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就喊周瑜为兄长了。
  周瑜就先用历史上吴地的胜利来鼓励吴夫人,说:“想当年楚国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但是后继者贤能,开疆扩土,建立王业,据有荆(州)、扬(州),直达南海,传业延祚,九百多年了。”
  “瑜儿啊,这是过去的事情啦!”吴夫人称呼周瑜为“瑜儿”,正如周瑜的母亲一样。早年,在周家的时候,吴夫人每天板板整整地坐在太师椅上,等着孙策和周瑜肩并肩来问安行礼,那时她喜欢周瑜这个乖孩子。孙策死后,吴夫人更是把周瑜看成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从他身上能看到孙策的影子。
  “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为何惧怕曹操逼迫而欲送质?”
  “瑜儿,曹操这人不好惹啊!”
  “今若送一人去许都,则从此不得不与曹氏赔小心,曹氏命召,将军便不得不往,这样就受制于人。”
  “瑜儿,送质也许有好处呢。”
  “听命于曹操,顶多也不过还是得到一枚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怎么能与南面称孤相比!”
  “瑜儿,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派遣质子,就看看曹操接下来有什么招!发动战争就像制造火灾,玩火自焚。将军神勇抵抗,必胜无疑,又为何送质子呢!”
  吴夫人终于笑了,她转过头对孙权说:“公瑾说得对啊。公瑾与伯符同年,只是小一月罢了。我把他看成儿子,你一定要把他作为兄长。”
  孙权故意问:“那曹操那边……”
  吴夫人摆摆手:“这事儿,你们兄弟两个商量着办。你一定要把公瑾奉为兄长啊!”
  拉着周瑜,孙权逃一样地离开了。再孝敬的儿子,也不愿忍受母亲的唠叨。
  “奉你为兄长,这话听得我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孙权苦着脸说,却无比信任地拉着周瑜的手。
  其实,孙权内心早就把周瑜奉为兄长了。十九岁的孙权,在纷纷扰扰的乱世江东,有一种寻求庇护的天然本能。在父亲早亡、兄长又仓猝辞世的情形下,孙权并没有感到惶恐,因为他是英雄,因为他有一个英雄哥哥——周瑜。
  周瑜,其实已经算是孙家的一员了。
  一道价值999美元的线——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208年,曹操在取得荆州之后,给孙权写了这样一封战书。
  八十万之众啊!
  办法有没有??
  希望有没有???
  办法没有,希望更没有,投降吧。张昭这样说的时候,在座的文武百僚分为两种:第一种,大声附和张昭;第二种,沉默。对此,孙权很失望,但是不生气,因为他没有理由生气。弱者,是没有资格生气的。
  战或者降,孙权其实也有纠结,因为这是生和死的问题。现代医学认为,人在紧张的时候,肾上腺素就会超量分泌,这时就会有如厕的生理需要。
  会议休息一刻钟!孙权起身如厕,鲁肃神神秘秘地跟上去,告诉孙权他没有退路,唯有兴兵抗曹。原来,鲁肃刚才在会上保持沉默,是害怕被围攻。孙权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地说:“只有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的啊!”激动片刻,孙权冷静下来,问鲁肃:“那你刚才为何不当众说出意见?”
  “因为公瑾没在场。”鲁肃知道,周瑜才是有能力决定一切的人。
  孙权尴尬地笑了。人慌无智,只顾着上厕所了,忘记了世上还有一个公瑾哥哥呢!
  周瑜这时候正屯兵鄱阳,立马被急召回吴。
  一见面,孙权就把一张纸递给周瑜。上面是张昭写的三条投降理由:1。曹操是丞相,以朝廷之名征伐,情理上讲得通;2。曹操攻占荆州,控上流,顺水下,势难当,地理上走得通;3。兵力悬殊,曹强我弱,军事上打得通。这就是力主投降的“张三条”。
  周瑜拿起笔,划掉第一条:“曹操虽然托名汉相,他实际上是汉贼。”
  又画掉第二条:“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功业,割据江东,土地方圆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应完全有能力扫荡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又划掉第三条:“曹操是自来送死。北方并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乱,曹操有后患;舍弃战马而在船上与吴越争衡,不是中原特长,又加上正逢寒冬,战马缺少草料,曹操先失一招;北方士兵远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曹操难以持久。”
  把“张三条”全画掉后,周瑜说:“给我精兵五万,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
  五万人对八十万人!是上天把周瑜送给孙权的啊!孙权要周瑜回来,要的就是这句话,因为孙权要抗曹,但是没有与八十万人对抗的兵力,而现在周瑜只要求五万人。
  有周瑜在,孙权再无顾虑,“噌——”他拔出刀来,“嘭——”刀砍在案上,恶狠狠地说:“谁敢再说投降曹操,下场与此案相同!”
  行不行,先散会再说。公瑾哥哥远道而来,饿了,还没吃饭呢。
  夜晚再次来临,但是这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孙权把周瑜找来,两手一摊,说:“我短时间里无法调拨五万士兵,只能给你三万。”白天开会的时候,孙权要是说他只能调拨给周瑜三万士兵,那场面该多么雷人呢?
  孙权够狠的,周瑜要五万人,他还个三万,整整打了六折啊。
  孙权的折扣太大,周瑜想不到,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孙权也觉得对不住周瑜,安慰他说:“三万人是少了一点,但是战船、军粮、战具都准备好了。你和子敬、程公先出发,我会继续派遣人马,多载资粮,做你的后援。你如果能对付得了,那就解决了,如果事情不如意,那你就回来与我会合,我就与曹孟德决一死战。”
  周瑜只好自我安慰说:“曹操的信里说有水步大军八十万,其实是在唬人。他所率领的中原人,不过十五六万,刚刚收降的荆州军队,最多也只有七八万罢了,况且忠诚度还不高。以疲敝的中原士卒,控制着满怀狐疑之心的荆州军队,人数虽多,也不可怕。”
  可是,周瑜安慰不了别人。曹操所向无敌,统一了中原,现在大军压境,区区三万人,又怎能抵抗得了曹操?
  不可能!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完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操不相信,张昭不相信,孙贲不相信。孙贲是孙权的堂兄,他不能眼看着周瑜瞎折腾,他准备把儿子派到许都做人质,用自己的儿子去换孙家安宁。他倒不是以为自己的儿子多么值钱,而是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刘备也不相信。本来属于荆州集团的刘备,是曹操的死敌,他没有随着荆州主流势力投降曹操,而是一路逃窜,在樊口的江面上停了下来。孙权这时主动联合抗曹,刘备于是天天站在船头,望眼欲穿,等待东吴大军到来。
  东吴的战船来了!刘备急忙派人去慰问周瑜军队,并邀请周瑜到军中加深一下友谊。周瑜回答:“我军务在身,不能离开,倘若豫州能屈驾前来,那我就不得不抽出片刻工夫来了。”刘备曾经被朝廷封为豫州牧,周瑜就以“豫州”来称呼他。
  傲!
  关羽气得直捋胡子,张飞气得瞪圆眼,诸葛亮一个劲地摇扇子,貌似不生气,其实是无奈。刘备是朝廷公布的豫州牧、左将军,而这时的孙权,按照官方文件,也不过是讨逆将军、会稽太守而已。讨逆将军是杂号将军,左将军是品级更高的名号将军;区区太守,更是应该尊奉州牧为长官的。要是中国在汉朝就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话,那么刘备可以坐在主席台上,孙权最多是听众席前排就座。即使是孙权和刘备二人之间,那也该是孙权去见刘备。何况现在只是区区一个周瑜呢!周瑜是连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都进不去的。
  可是,周瑜偏偏不买刘备的账,当刘备邀请他时,却要刘备前来见他。
  周瑜这谱摆得也太不靠谱了。可是,刘备接下来的表现却更不靠谱,他竟乘单舸去见周瑜了。丢人啊,堂堂左将军去见一个中郎将;四十七岁的去见一个三十四岁的。混了这么多年,刘备的脸皮早就成了越野车轮胎,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程普大伯也觉得周瑜这样做有点儿过了,他直纳闷:周瑜这小子,虽然可恶,但是一贯谦逊,怎么对江东的重要客人刘备如此无礼?
  周瑜断定,今日与刘备是盟友,将来必定与他是敌人。这时就要让刘备看到江东的力量,让刘备知难而退。
  刘备委曲求全去见周瑜,就是为了看看周瑜带来了多少人。当他看到只有三万人时,很后悔自己来见周瑜,说:“三万人,如何敌得过曹操啊?”
  周瑜说:“三万人,足够用了。你只管站在一边看我破曹即可!”
  刘备心想:别看你长得帅,兵力不够,仍然会被曹操打败。不过,刘备毕竟是刘备,他没有把意思表现在脸上,而是不动声色地问:“我想和子敬谈谈,可否麻烦公瑾将他请来?”子敬就是鲁肃,老实人一个,虽然不如周瑜帅,但是好打交道,在刘备看来也比周瑜实用。
  周瑜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我军务繁忙,不能擅自离开,如果你想见子敬,那可以自己去。”
  刘备匆匆忙忙地告辞了,他担心自己再晚走一步,就会被周瑜羞死。
  “你小子狠,等曹操把你打败了,老子非羞死你不可!”刘备对着江水骂道,当然是在周瑜听不到的时候。
  程普也拿不准周瑜要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迎战曹操。孙权让周瑜为左督,程普为右督,周瑜为正,程普为副。虽然周瑜对程普一直很谦逊,但是程普却一直不能接受自己被一个年轻人领导的现实。
  “什么,我们要主动出击!”程普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是仍然忍不住跳了起来。周瑜说要逆流而上迎击曹军,打了一辈子仗的程普认为这样是在送死。程普的激动可以理解。孙子兵法上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江东军队是“少”和“不若”,奋起而战已是弄险,主动出击,那不是追求死亡速度吗?
  面对程普的质疑,周瑜说:“一味防守,那是坐以待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