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46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46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好好的,怎么不做了呢?”
  “弟兄们,谁能做一辈子土匪啊?我甘宁是丞相的后代啊!”
  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做了多年的贼,甘宁意识到做贼再成功,也就是个贼。活着,有比做贼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土匪窝里混了这么多年,如何能一下子把自己漂白呢?可是,甘宁想到做到,放下屠刀,抱起书本,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和那个年代所有上进青年一样了。甘宁做贼做得精彩,读书读得也精彩。有人做贼行,但是读书不行;有人读书行,但是做贼不行。做贼和读书,两样怎么也不搭的事儿,甘宁做得都很出色。
  这样的人才五百年出一个,怎能不被重用呢?甘宁很快被推荐为上计掾,成了蜀郡丞,当年的土匪成了响当当的公务员。讲政治的甘宁,为匪时期在官场结交了不少人,所以才会有人推荐他。
  上计掾是郡里最重要的官职,上计,就是地方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内容为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情况,相当于郡守的年终述职,朝廷据此决定对郡守的奖罚。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甘宁该是多么光荣啊。
  可是,上计掾甘宁却天天唉声叹气,灰头土脸,全无做贼时的风光。
  最艰难的跳槽——
  上计掾的职责是到朝廷申报治状,可是,益州蜀郡的上计掾甘宁却连益州都走不出去,更不用说上京了。
  要到京都洛阳去,最便捷的路就是走汉中,可是,汉中却被一个叫张鲁的人占据,他在各路口安设岗哨,每个岗哨上都挂着四个字的告示:此路不通。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益州就这样与朝廷断绝了联系。
  益州霸主刘璋为何就这样甘心被张鲁断了通路?
  张鲁本来就是刘璋的部下,他被刘璋派去攻打汉中,杀了朝廷任命的汉中太守,然后占据了汉中。而张鲁是邪教五斗米道教主,拥有信徒无数,势力庞大,有足够的力量占据汉中。刘璋就以张鲁断绝汉中道路为由,与朝廷断绝了交往,实际上是自立朝廷,把天府之国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这样一来,负责向朝廷申报郡守治状的上计掾就成了一个虚职。甘宁每天的工作不是喝茶,就是准备喝茶。同事们不屑而且幸灾乐祸,谁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了这样一句话:一个贼,也就是做这个官了!
  奶奶的,老子不做大哥不过才几天!
  “反就反!”甘宁把茶碗摔在刘阖面前,“什么时候动手?”
  刘阖是荆州别驾。别驾是州刺史的佐吏,地位极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所以命名为别驾,算是刺史或者州牧的特使了。这时的荆州牧是刘表,他觉得还是再兼任益州牧过瘾,于是就派刘阖来策反。甘宁当然是目标人物,当年的锦帆贼头,谁不知道啊。
  想换个活法的人还真不少,除了甘宁之外,刘阖还把沈弥、娄发也拉上了贼船。刘表只想做无本买卖,不给任何投资,刘阖提了个策划案,就让甘宁他们执行,甘宁他们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益州是不能混了,树挪死,人挪活,走!甘宁被动跳槽,来到了荆州。
  南阳,一个个子高高的文静青年,扛着锄头走出茅庐,慢条斯理地向地里走去,一看就是一个半吊子农民。他满眼是禾苗,满脑子却想着谁会三顾茅庐来请他出山做官。这人就是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在除草的时候,抬头看看路上,也许会看到一个匪里匪气的人领着一大帮子人走过,这些人的背上都插着野雉羽毛,骑着高头大马,衣着光鲜,一路走过,铃铛作响,好气派!如果真的遇上这么一个人,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知道这人就是最有名气的土匪——甘宁。这两个人,很有可能会遇上的,因为当时他们都在南阳。
  “荆州牧弄丢了我的饭碗,现在,他怎么也得给我一口饭吃吧。”甘宁对手下说。甘宁离开益州前,骑上马,背上插上野雉羽毛,一路驰过,一路铃铛响,原先的手下于是纷纷知道是他们的大哥来了,甘宁很快就集合了八百人。八百人都是原先的锦江贼,声气相通的弟兄都铁了心跟着甘宁浪迹天涯。
  甘宁的想法很简单,当初刘表去策反他,当然是认为他能成事,现在他来到了荆州,那刘表肯定会如获至宝,八抬大轿来请他去做官,而且委以重任。
  “要我任用一个土匪头子,岂不是说我手下无人了吗?”刘表说。有人向他推荐甘宁,说甘宁能打能拼,可当重任,刘表却担心任用甘宁会毁了荆州牧的名声。
  甘宁这时才明白,他这个土匪却被刘表这样的正人君子给忽悠了。当初刘阖去益州策反,把甘宁说成是天下无双的英雄,似乎甘宁不造反,太阳就不出来了。现在甘宁才明白,刘表看上的是益州,哪里是他这个人啊。
  手下不满,怂恿甘宁说:“大哥你哪里吃过亏啊,去找刘表这个王八蛋问个明白!”
  甘宁摇摇头,忧虑重重地说:“刘表只是图慕虚名之辈,志向平庸,难成大事,荆州终将不保。”
  珍爱生命,远离刘表。这一次,甘宁决定主动跳槽,目标:江东。
  江东孙权朝气蓬勃,颇有雄霸天下的气质,周瑜、鲁肃、吕蒙这类好狠斗勇的角色都得到了重用。江东,只有江东才会把他当做英雄而不是匪类来看待。也许只有到江东甘宁才不会终身为匪。这样在南阳干熬,又绝无可能像诸葛亮那样去种地,甘宁担心自己马上就会再变成匪。
  这是一个不成英雄则成匪的年代。不想做匪的甘宁,带领着八百多个匪,扯起蜀锦做成的帆,无比高调地向江东开拔。
  此路不通。夏口(今汉口),黄祖的水军挡住了甘宁的船队。
  孙权的父亲孙坚征讨荆州,结果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黄祖就成了江东孙氏的杀父仇人。无论是孙策还是孙权,都将灭掉黄祖作为第一要务——要是杀父仇人都不能灭,说话怎会有底气呢?199年,孙策发兵重创黄祖于沙羡县,杀掉了黄祖家的几乎所有人,但是最关键的黄祖和他的儿子黄射躲过一劫。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老辣的黄祖深谙此道,他多次主动在荆扬边境挑起战事。黄祖是不会允许有人从他的地盘上经过,然后投奔江东的。
  不行啊,八百多个弟兄,八百多张嘴,要吃饭啊。
  怎么不行啊,夏口的米不能吃吗?
  就这样,甘宁跳槽到江东的打算落空了。唉,看来只能待在黄祖这里了。
  黄祖是牛人,牛就牛在杀了两个天下闻名的人,一个是文人祢衡,击鼓骂曹的狂士,一个是武人孙坚,打进洛阳赶跑董卓的英雄。文武通吃,黄祖以为自己天下老子第一,这两年孙策、孙权哥俩始终没能攻克夏口一线,这样一来,黄祖走路都觉得是踩在云彩上了。甘宁,不就是一个匪吗?黄祖连看他一眼也不想看,他怕玷辱了眼睛。
  “什么,我这已经是大度了!”黄祖跳了起来,眼珠子似要突出来,他盯着苏飞,说:“一个贼,我能让他在我这里混碗饭吃,我够大度了!”
  苏飞是甘宁留在黄祖军中的唯一理由。黄祖的人都拿甘宁做杂牌看,只有苏飞认为甘宁是披着匪衣的英雄。其实,匪与英雄本来就不好区分。就像黄祖,驻守在夏口,却时刻盘算着抢孙权的地盘,这是不是匪呢?像甘宁那样抢人家的一匹马、一批蜀锦,就是土匪,向刘表、黄祖那样抢人家地盘,却是英雄,一些逻辑就是如此混账。也许是认为甘宁是个最英雄的匪,也许是认为甘宁是个最匪的英雄,苏飞一次次地向黄祖推荐甘宁。最终,黄祖惋惜地对苏飞说:“你这人,要是不这么推荐甘宁就完美了。”黄祖这话没有夸张,苏飞的确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军中担任都督,算是二把手了。
  孙权才是甘宁的第一志愿,黄祖是甘宁不得已的第二志愿。自恋狂黄祖认为甘宁是世上最蠢的人:有他黄祖在,甘宁居然还想去投奔孙权!老油条黄祖对甘宁也心存戒备:甘宁在荆州有一段时间了,虽不得重用,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不少情报,让他去孙权那里,简直就是饲虎啊。第二志愿就是受歧视啊,真能再世为人的话,甘宁一定会告诉职场人一句话:跳槽请选择第一志愿。
  大丈夫能屈能伸,就在黄祖这里等机会吧。甘宁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的,他想只要是自己立了功,黄祖不会视而不见的。
  可是,甘宁很快就明白,可以对未来抱有幻想,但是对一些人永远不能抱有幻想。
  203年十月,孙权亲率大军攻打黄祖。周瑜、黄盖、韩当、吕蒙、周泰、程普……这几乎是东吴的全明星阵容,孙权全都带来了,很显然是志在必得。这个阵容里,有个后世不很出名但是当时很出名的人——凌操。凌操从孙策时代就出道了,作战勇猛,有他在,先锋这个角色轮不到别人。而且,他为人侠义,人缘颇好。有人甚至说:得罪凌操,就是得罪半个江东。
  孙权来势凶猛,黄祖只得把能用的人都用上,于是,甘宁有了跑龙套的机会。遭遇到孙权的全明星阵容,黄祖部队兵败如山倒,一路溃散。孙权部队很快攻至黄祖的大本营沙羡。
  黄祖老贼,拿你项上狗头来!
  望着不远处的沙羡城墙,孙权发誓今年冬祭要把黄祖的头颅拿到父亲灵前。城内,黄祖患上了小便失禁——吓得。可是,当黄祖出去晒裤子的时候,突然得知孙权退兵了。黄祖一下子把带着尿味儿的裤子扔到地上,吼一声:“快去组织庆祝仪式,我们胜了!”胜了好,胜了脸上都有光,搞好了都有赏赐,还能升职。黄祖全军心照不宣地欢呼胜利,浑然不知是孙权主动撤军。原来,在距离完胜只有最后一步的时候,孙权接到后方告急情报:豫章、丹阳、庐陵、会稽等地的山越全面“复活”,卷土重来。孙权只得撤兵,临走没忘了朝沙羡方向啐一口:姓黄的,那狗头先寄在你的脖子上几天。
  其实,这次倾尽全力而出,无果而返,什么时候再发动攻击,孙权心里还真没谱。
  更让孙权感到窝囊的是,凌操战死了。凌操作战,用一个字形容,是猛,用两个字形容,是很猛。这次战斗,他照例冲在最前面,轻舟独进,不顾生死。一支箭射来,正好射中了凌操——悲剧发生了。
  千军之中,直取上将,好箭法!弟兄们为甘宁喝彩。“这可是大功一件,这下你肯定要被重用了!”苏飞拍着甘宁的肩膀,兴奋地说。
  瞎猫还能碰到死耗子呢,不就是放了一箭吗?黄祖撇着嘴,对苏飞说:“告诉厨房,今天给甘宁的碗里多放几块肉!”这几块肉吃完后,甘宁还是甘宁,黄祖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奖励。更过分的是,黄祖派人把甘宁的人拉拢走了很多。甘宁注意到,每当他走远时,身后总会有人跟着。黄祖这是怕他潜逃呢。
  在甘宁吃肉的时候,江东的凌统恶狠狠地把一支箭射出去,正中“甘宁”的眉心。凌统是凌操的儿子,他为了提醒自己不忘杀父之仇,就把甘宁画在了箭靶上。凌统身边,很多人在排队,说:“我也射一箭!”凌操的人缘就是好,这一下,甘宁成了整个江东的仇人。
  “莫非,就这样等着江东打过来,然后做俘虏吗?”甘宁对苏飞说,“不到江东去,我就完了!”
  苏飞提醒说:“凌操是你射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