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29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29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丈多远的地方没有桥板可供依托,只剩下两端的桥板。
  要是许仙和白素贞幽会完各自回家,遇上断桥,那二人正好有理由再亲昵下去。可是,现在“孙跑跑”是逃命,那个天杀的张辽正在后面厮杀呢!天啊,这可该怎么办?孙权眼前一阵发黑,他绝望地说:“难道我真要死在这里吗?”一路血战,护送孙权突围的凌统,此时也没了主意。关键时刻,谷利发挥了太监心思缜密的优点,他急中生智,要孙权持着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谷利在马踏到桥的缺口的刹那,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子,以助马势。孙权就这样连人带马地飞到南岸。“徐跑跑”、“宋跑跑”,谁也跑不过“孙跑跑”!“孙跑跑”得救了!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以审美的眼光描写孙权从小师桥上冒死逃生的情景:“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冲淡了张辽给东吴带来的重创。凌统没有那么快的马,也没有太监在背后为自己鞭马,他也没有翅膀,飞不过断了的小师桥,再说他还舍不得自己的亲卫团,他看着孙权的双脚落在南岸的土地上,就转身杀进了阵里。
  南岸,有贺齐的三千兵马接应孙权,贺齐将惊魂不定的孙权安置好,就领着生力军杀进战局,拾获了徐盛因负伤而丢掉的矛。凌统的亲卫团战士左右亲兵一一战死,凌统也多处负伤,最后才离开战场。但是小师桥已断,各条通路也被张辽封锁,凌统只好披着战甲潜行,一路与张辽军“躲猫猫”,回到东吴军所在。孙权这时已上船,看到凌统回来,感激,惊喜,赶紧找人帮凌统更衣换药。凌统却放声痛哭———他的亲族士兵没有人活着回来。他的哭声让大家沉默。沉默中,张辽成了东吴永远的噩梦。
  凌统和甘宁这两个家伙,阻挡了张辽追杀的步伐。张辽不知孙权已退走,还在那里红着眼厮杀,眼看着敌人渐渐退去,战场渐渐平静,孙权哪里去了?张辽想起刚才有个紫色胡须、上身长、腿短的人,马骑得好,箭术也精,想来也是一个人物,就拎过一个降卒来,问那个人是谁,东吴降卒说那就是孙权。张辽与乐进面面相觑,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猜对了大奖号码却没买彩票的神情。刚才,他俩都看到了孙权。张辽和乐进几乎同时说出来了同样的话:“要是早知道是他……”
  八百人劫营那天,张辽虽然把孙权撵到了高坟上去,并且还曾经呵斥他下来单挑,但是那时毕竟天还没亮,张辽只是根据旌旗来判断那人是孙权,并没看清孙权的小样儿。逍遥津一战,吴军溃散,哪里还有什么旌旗?这反倒救了孙权一命。
  孙权这一战,实在是窝囊,所有的大将心里都发堵。孙权和大将们在船上喝闷酒,气氛十分沉闷。贺齐终于控制不住,在酒席间放声痛哭,对孙权嚷道:“至尊(当时东吴将士如此称孙权)身为人主,应当持重,今天这样的事,差点全盘皆没,部下们都震惊万分,希望您能以此为终身之诫!”此言一出,举座骇然,这不是直接批评孙权缺少宏观把握能力,是战败第一责任人吗?大家都担心地看着孙权,不知道他要如何处理这个目无领导的小子。孙权也觉得自己在张辽面前表现得太垃圾,对不起东吴人民,就起身向贺齐道歉。
  《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记下了当时孙权向贺齐说的话:“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书绅”就是指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一般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孙权在牢记贺齐的告诫的同时,也牢记住了张辽的雁门雄风,从此张辽成了他摆脱不掉的心理阴影。
  曹操该如何提拔张辽这个逍遥战神呢?
  四 英雄之死
  到老你也是个打工仔———
  215年的合肥战后,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征东将军,算是职业军人的顶峰了,再往上就是车骑将军、大将军,那就是政客了。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也算是重奖拔尖人才了。四征将军,全国只有四个岗位,曹操就给了张辽一个,真大方!人们都说:哎呀呀,张征东,请客吧,你现在和主公(曹操)一家人了!
  曹操时代,四征将军一般具体负责四方军务,统领大军在外,向来由诸夏侯、曹氏担任。夏侯渊,征西将军,镇守汉中,专门对付刘备;曹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专门对付孙权。夏侯渊是曹操的连襟,曹仁是曹操的堂弟,二人都独立领兵,并且手下都有知名大将。夏侯渊手下有张郃,曹仁手下有牛金。那时北方已定,曹魏时代没有征北将军,那剩下的征东将军张辽也该握有绝对领兵权吧。
  可是事实绝非如此。善于搞平衡的曹操,把与张辽素来不睦的李典和乐进派进合肥,以牵肘张辽,这样他还不放心,又派了薛悌来做护军。合肥战前,曹操给合肥守军留的“锦囊妙计”上,张辽第一个被安排,可是,曹操确实没给他多少权力。曹操对张辽的重用,实际上只是对他的驱使而已。骨子里,他对张辽始终不放心,毕竟他是一个降将,毕竟合肥与东吴只有一水之隔,曹操不敢给张辽多少兵权。张辽这个征东将军,领着那几千士兵龟缩在合肥城里,也就是一个先锋而已,实际上是高职低聘。曹操眼里———张辽也就是个打工仔,干得好,提干,红包,荣誉,都好说;想进董事会发言,抱歉,没你这个打工仔的席位!
  直到合肥战后的次年,曹操复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心里一热,就增加了张辽手下士兵。可是,没等把新派来的士兵点完名,征东将军张辽就接到换防命令,到居巢伏波将军夏侯惇那里报到。按照《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阎步克)所说,征东将军是八命(命,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将军,而伏波将军是五命,夏侯惇比张辽低了三级!按道理说,应该是张辽领导夏侯惇才是,但是,曹操办事什么时候按照道理呢?《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惇都督二十六军”,张辽仅是其中的二十六分之一。
  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很搞笑的事情。官职低的领导官职高的,不是自张辽开始,也不是到张辽结束。但是,曹操的这一安排也太欺负人了。当时的征东将军张辽,听着官职比自己低若干级的夏侯惇对自己发号施令,还能找到逍遥津大战的感觉吗?
  张辽也确实受到过曹操和曹丕的极高恩宠。张辽远征回来,曹操坐车亲自去慰劳他。曹丕时代,张辽升为前将军,已是外姓将领的顶点了。夏侯惇也曾拜为前将军,可是,夏侯惇是曹操的亲家;关羽最后的官职也是前将军,可是关二爷和刘大耳朵关系之铁在五千年友情榜上排名第一。张辽能以降将出身混到前将军这一层次上,封顶了!前将军夏侯惇再提拔就是大将军了。大将军一职,夏侯惇之后是曹仁,曹仁之后是曹休,曹休之后是曹真,张辽既不是夏侯氏也不是曹氏,他只是一个山寨版的张氏,只是一个供曹氏集团驱使的打工仔。
  官是不能再提了,只能多给你红包。曹丕一上台,就赐给张辽绢帛千匹,谷万斛。后来一想,这样还不能留住张辽这个业务精英———万一逍遥战神反水,谁能镇压得了?所以,他又扩大了发“红包”的范围,把张辽的哥哥和儿子也封为列侯,这可是曹氏宗室也难以得到的大“红包”!曹丕对张辽的赏赐似乎才刚刚开始,后来,曹丕称帝,张辽封晋阳侯。晋阳候是县侯,“侯”中最高级别,再往上就是“王”了。曹丕给张侯爷增邑千户,并前2600户。魏国第一任大将军夏侯惇的封邑最后也只是2500户,第二任大司马曹休、第三任大司马曹真的封邑最后分别是2500户和2900户。第二任大将军、第一任大司马曹仁的封邑是3500户,张辽也就只是不能与曹仁比。张郃的最后封邑是4300户,徐晃的封邑是3100户。
  曹氏集团对张辽甚至还有点讨好的意味。曹丕曾遣张辽驻防合肥。按照道理说,军中是不准大将带家属的,可是,朝廷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到那时,张辽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无比恭敬地给张妈妈叩头。公元221年,曹丕曾无比崇拜地对左右的人说:“文远真是古代的召虎(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啊!”于是,曹丕就为张辽建了一座休闲别墅,又为张妈妈筑殿,张妈妈成了国家的妈妈。面对曹氏集团送的“红包套餐”,张辽的心里可有一个职业军人的成就感?难道,一个将军的价值仅靠爵位和封号就能体现出来?一个打工仔,在别人的事业里能实现自我吗?
  如果长江能够唤回曾经的激情———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逍遥津之战已经过了8年,曹操死了,张辽和孙权还没死。张辽一直镇防合肥,他横戟北岸,孙权动也不敢动。可是,有一天,这孙权却自封为吴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元黄武(即黄初、章武合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皇帝。有人告诉他:老大,张辽还活着呢!孙权得意地笑笑,放心地说:“我听说他得病了,病情还挺重的。曹丕派侍中刘晔带着国家级专家给他会诊,传递张辽病情的卫士,道路上往来不绝。曹丕没等张辽病好,就把他从病床上叫起来上班。他张辽就算是一只老虎,现在也成了一只病猫!”
  曹丕认为病猫对耗子仍有威慑力,他就命令张辽和曹休到海陵(今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临江驻防。妈呀,张辽来了!孙权急忙给临江各部队下发紧急通知:“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孙权啊,孙权啊,八年了,你还这么害怕张辽!看你那点出息,还想做皇帝,真是癞蛤蟆想和越野吉普车。
  张辽拖着病躯,无聊地望着床脚生锈的长戟。就是这杆长戟,曾陪着他和八百勇士杀进十万人的敌营。而现在,自己病了,这杆长戟只能和自己一样寂寞地躺在角落里,任凭灰尘落在上面。要是不生病,自己也许还能挺着长戟杀到南岸,再来一个翻版的“逍遥津大战”———想起逍遥津之战,张辽感觉自己的病情好像轻了一些。
  临船,曹休在那里指手画脚地发号施令。曹休有什么了不起?武功,谋略,统统不如张辽,他就是有一个方面能胜过张辽:他是曹操族子,单凭这一条,张辽奋斗一辈子也超不过他,虽然这时曹休是一个乡候,而张辽是一个县侯。可是,曹休督诸州郡二十余军,张辽只督其中之一而已!三年前,曹操倚重了三十年的于禁带领七个军团,一下子全都投降了关羽,这件事情,扫除了曹操对外姓将领最后的一点信任———何况张辽是个降将———虽然他是逍遥军神。
  也许,作为一个军人,张辽该满足了,然而,作为一个英雄,他还向往更广的战场。无力舞戟厮杀,无权运筹帷幄,只能猫在病榻上,这一次出征,张辽感觉自己只是一个道具,是用来威慑东吴的。吴将吕范被打败了,战斗毫无悬念地属于魏国,大家都在欢呼胜利,整个长江都沸腾了。张辽却什么也听不到了,昏迷中,他挺着长戟,喊着:“雁门张辽在此,谁敢与我一战!”直冲十万孙吴大营。
  《三国演义》


第八十一回“难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