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74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74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欣赏着,然后,他伸出左手,勾起食指,在少女的脸上划着。
  可怜的少女,吓得要瘫了。在她快要倒下去的时候,那人揽住她的腰,把她挟在腋下,纵身上马,疾驰而去。
  士兵们跟着那人继续前进,一路上他们偷笑着,相互做着鬼脸。
  到营地后,那人下马后,扛着那个少女,直奔营帐而去。一会儿,营帐里传来少女的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转而又没有了动静。
  营房里,一面军旗在风中招摇,军旗上的那个大大的“张”字面目狰狞。
  夜幕降临了,谯县,一个妇女在村边见人就问看到她的侄女没有,在问了很多人之后,她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侄女被一群大兵抢走了!
  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一个少女被一群大兵抢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可是,这个妇女不但不紧张,反而大大咧咧地对人说:谁敢动我侄女,那他是活腻了!
  人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这个妇女的丈夫是夏侯渊,是曹操的连襟,当时是颍川太守,威风着呢!当时颍川和沛国所属的豫州,和东邻的徐州、北连的兖州,都是曹操的地盘,只有曹军才能够活动。夏侯渊的夫人以为,要是侄女被抢,肯定是曹操的士兵干的,要是他们听说是夏侯渊的侄女,肯定会八抬大轿给送回来,然后在侄女面前自杀,以免除灭门之罪。
  可是,夏侯渊的夫人等了整整一夜,也没见侄女回来。可怜的闺女呀,这一晚上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呀!夏侯渊太太瘫在地上,号啕大哭。
  后来,有人问她侄女的下落时,她说:兵荒马乱的,糟蹋了!人们大惊:谁敢?夏侯渊太太恨恨地说:张飞!然后,她照例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号啕大哭。这时,人们就会陪着她痛骂张飞:人家拉扯这个闺女这么困难,却被张飞这个流氓抢走了!夏侯渊的弟弟死得早,夏侯渊那时家贫,抛弃了一个儿子后,才有能力抚养这个侄女(为了叙述方便,下文称呼她为“夏侯萝莉”)。没想到,夏侯萝莉十三四岁了,刚要像花儿一样开放,就被张飞“采”了。
  张飞和刘备交谈做“新郎”的感受。刘备很好奇喜欢画美女的张飞怎么看上了夏侯萝莉这么一个柴禾妞,就要张飞去问问她的来历。张飞这才想起自己是应该问问她的名字。
  夏侯萝莉并不很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被张飞昨夜的猛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还说出了叔叔夏侯渊的名字。刘备和张飞你看我,我看你,愣住了:怎么会是夏侯渊的侄女呢?真是冤家路窄啊!
  张飞对着刘备一昂头,那意思就是单凭把夏侯萝莉抢进自己的营帐,就得授予他抗曹勋章。
  张飞说要娶夏侯萝莉为妻,刘备吓了一跳,刘备倒不是担心夏侯萝莉不答应(事实上夏侯萝莉答应与否,已经没有丝毫意义),而是担心张飞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见多识广的刘备,觉得张飞也太夸张了。顺手“捡”来的一个小妞,而且是敌方主将的侄女,张飞竟然要娶她为妻子!
  张飞说出了一个理由:夏侯萝莉身出名门。这个理由,让刘备立即噤声。别看刘备就像一个球队主教练,更换主力队员般地换媳妇,可是,无论糜夫人还是甘夫人,虽然板凳深度可以,但是都不是什么名门闺秀。身为皇族,刘备难免会为此而耿耿于怀。你看看人家张飞,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淘”到了一个“名门之女”!沛国夏侯家是大汉开国元勋夏侯婴之后(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P6),夏侯萝莉也算是名将之后了。
  就这样,十三四岁的夏侯萝莉成了张飞的妻子。到死,她还在嘟囔:婶婶还在等我捡的柴煮饭呢!
  “初,建安五年,时霸(夏侯霸,夏侯渊次子)从妹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从记载来看,张飞一开始“得”夏侯萝莉,并没有娶其为妻的初衷,只是一个兵痞对一个平民少女的强暴。张飞做完想做的事情之后,才得知她的身份,才动了娶她的念头。要是夏侯萝莉不是夏侯家的后代,而是什么王萝莉、马萝莉、赵萝莉……张飞还会娶她吗?张飞假如不娶她,会怎么处置这个已经被他“得”了的少女呢?张飞不娶,在军营里住了一晚上的萝莉,走出军营后又能走向哪里呢?
  历史经不住假设,英雄经不住拷问。
  自从娶了夏侯萝莉,张飞就再也没有梦到女娲。张飞在那个树林里遇到夏侯萝莉时,感觉梦中的“心动女生”就在眼前。夏侯萝莉虽然身出名门,但是生逢乱世,吃饭竟也成了问题。叔叔夏侯渊为了抚养她,把幼子抛弃了,她就觉得自己是个多余人,又每天为晚上煮饭的柴而发愁,所以就天天阴着个脸,仿佛看到了天裂一方。她营养不良,加上坚持砍柴,身材苗条,还未完全发育的腰,就像蛇一样。神,形,她都像女娲。
  邂逅“心动女生”,张飞一冲动,就直接把她“得”了。
  夏侯渊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夏侯萝莉被张飞先奸后娶,这是整个许都的耻辱。这事儿,由刑事案件,上升为政治案件了。张飞狠狠地抽了曹操几个耳光,让曹操也品尝到了妻女被人霸占的滋味。曹操喃喃自语:刘备这是向我挑衅呢!张飞“得”夏侯萝莉,必然地升级为刘备对曹操的一次进攻。
  曹操一方很快取得共识:要是不尽快消灭刘备,这伙丧心病狂的歹徒以后还说不定会闯到许昌来抢谁的女儿呢!
  三 真心英雄
  长阪桥头的拉风语——
  曹操马上挥师南下,刘备自知不敌,望风而逃。张飞带着新娶的“心动女生”跟着刘备投奔了刘表,然后寄居荆州七年。这七年,刘备和张飞由风华正茂的壮年来到了沧桑的不惑之年。争权夺利抢地盘,谁也赶不上岁月的步伐。张飞在这个时间,有夏侯萝莉相伴,倒也安稳了不少。这期间,最初的夏侯萝莉,现在的张太太,至少生了一个女儿。
  刘备起身如厕,看到髀里肉生,想到日日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未建,就放声痛哭:难道就这样陪着张飞和关羽一起慢慢变老?
  刘备哭完之后,就开始一趟趟地去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拜访诸葛亮。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茅庐之后,刘备把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恭恭敬敬地带到了张飞和关羽面前。刘备“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张飞对关羽嘟囔:大哥怎么这段时间眼里只有那个南阳村夫?关羽也觉得刘备很长时间没有陪他唠嗑了。于是,哥俩再见到刘备,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了,一见面就发牢骚。一开始,刘备念在多年兄弟的情分上,也没说什么难听的,后来,张飞的嗓门越来越大,刘备就不愿意了,把话挑明了对他俩说:“我有了孔明,就好像是鱼有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拼搏大半生,走遍大半个中国,仍无立足之地,刘备总结教训,发现自己的创业团队有问题,张飞和关羽,虽被称为“万人敌”,但其威力却似乎只限于执行层,当刘备需要他们帮助决策时,他们却拍着胸脯说:大哥,你下令吧,我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刘备这时就赶紧挥挥手,让关羽背《左氏春秋》去,让张飞写字画画去。而且,这二人各有致命缺点:关羽冲动起来以为只有他自己是人,张飞冲动起来他自己就不是人。快到五十岁的刘备顿悟:打天下只有兄弟是不够的。跟了刘备二十多年,被跟了刘备才两天的诸葛亮占了上风,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张飞和关羽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不舒服那是肯定的。
  张飞冷眼看着诸葛亮,暗想:你年龄才二十七岁,老子的工龄都有二十多年了!
  工龄长的老员工,经验上有优势,要是豁出命来,有时还真能创造传奇。很快,张飞就迎来了自己的传奇时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压境,刘备再次逃跑,曹操派曹纯率领虎豹骑精锐五千急追,在当阳县长阪追上了刘备,俘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徐庶的母亲。刘备带着诸葛亮、徐庶、张飞等数十骑逃跑,这些人有的智长,有的武强,但是他们没能挡住虎豹骑的追赶。
  虎豹骑是一支令人恐怖的军队。“(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虎豹骑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威震三国。这支虎豹骑,在建安九年(204年)南皮之战中,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时,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虎豹骑是一支闪电部队,“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现在,虎豹骑又紧紧跟在刘备身后。
  眼看虎豹骑就要追上来了,刘备绝望地想:难道,这一次就是终结吗?绝望中,他看到了形影不离护卫在身边的张飞。刘备心头一热:毕竟是兄弟!
  《三国演义》里,刘备那句“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是他看重与张飞、关羽兄弟情谊的宣言。刘备已经舍弃了“衣服”,“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他甚至连一岁多的儿子刘禅也舍弃了,幸亏赵云死战,才使刘禅和甘夫人脱险。他之所以没有舍弃张飞,是因为张飞是“手足”,能帮他逃跑。当虎豹骑刀锋的寒光在背后摇曳时,刘备把张飞推了出来,“使飞将二十骑据后”。
  刘备就像一只被捉住的壁虎,在生存的本能欲望下,断尾而去。为了逃生,刘备“手足”也不要了,留下张飞,自顾自地逃命去了。张飞没感到悲哀,而是感到悲壮。能够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而战,值!
  刘备落荒而逃,与死亡赛跑。生与死,只有张飞那一杆长矛的距离。旌旗猎猎,战鼓阵阵,马蹄声声,杀意隐隐。张飞停在桥头,等候虎豹骑的到来。谁都渴望活着,可张飞却恭候死亡的到来。他早已命人把桥破坏,江水在脚下湍急地流着,就像生命的转瞬即逝。
  驰骋北国的虎豹骑来了。从来不知道停留的虎豹骑遇到了江水,他们停了下来。此岸,是张飞的二十个骑兵,彼岸,是曹纯虎豹骑的数千骑兵,中间,是兀自奔流的江水。此岸和彼岸,生死一线。
  断桥面前,所向无敌的虎豹骑迟疑了。虎豹骑停在对岸,张飞守在对岸。没有人说话——生与死面前,谁还能有言语?
  空气凝滞,死了一般。
  张飞打破了寂静,他“瞋目横矛”,大吼道:“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张飞的大嗓门派上了用场,“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率二十个骑兵,面对数千虎豹骑,张飞毫不畏惧,尚能胆气贲张地“邀请”敌人决一死战。
  一时间,张飞的粉丝暴增,就连一贯看不起武人的士大夫,也学会了张飞长阪桥头的拉风语——“身是张益德也”。自从这句话传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拉风时,总是先喊上一句“身是xx”了,“自此迄于梁、陈,士大夫率自谓曰身”。
  士大夫们追捧这句话,是因为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里,有对刘备披肝沥胆的忠诚。正是因为对刘备忠诚,张飞才勇敢。“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是大爱无畏的宣言。
  《三国演义》夸大了张飞在长阪桥的“杀伤力”,写曹操亲见张飞长阪雄姿,望而生畏,曹操身边夏侯杰居然吓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吓得回马便走,众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