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豺狼恶人 >

第24部分

豺狼恶人-第24部分

小说: 豺狼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俄国人像傻瓜那样活一辈子,而愚蠢的犹太人却会死亡,”柯托夫严肃地回答。

他们在马里英树林附近拐弯,赶上了停在人行道旁的公共汽车并且望见:巴图林在四层楼的,战前建筑的剥落的房屋附近的停车场停车,关上汽车门,不慌不忙地走进了前门。两个侦查员行驶到近旁,拐进了一个最近的院子,维特金从汽车里跳出来,急忙向大门冲去。

“奇怪的人,好像一百年都没有搞过侦察工作,”柯托夫骂了一句,从后座冲出来,拿起钥匙,谨慎地锁上汽车门,从容不迫地跟在同志后面走。侦探在走进大门前仔细瞧瞧小胡同,巴图林开来的“日古力”牌小轿车还停在原处。柯托夫一走进住宅大门,就明白落入了陷阱。一盏昏暗的电灯照耀着肮脏的正门,在正门的另一边可以望见一扇通往院子的微微打开一点的门。正如常言所说的,这是平常的“过堂风”。

柯托夫开始跑步,跳过了一个场子,推了一下门,门很难推开,当这个侦探稍稍推开这扇门,他看见脚下躺着根卡·维特金。他侧身躺着,把手按在胸口上,仿佛睡着了。柯托夫摸摸同志颈上的静脉,确认他还是活着,看看头部,并没有发现伤痕,便小心地让他仰面躺着,敞开了雨衣,西服上衣的右边可以看见一个不大的发黑的窟窿。柯托夫脱下自己的雨衣,叠成四折,垫在朋友的后脑勺下面,从他内衣的口袋中取出一支手枪,走到了最近的一幢房子的一楼,叫了一辆紧急救护车,并且说明如果医生们不能立即赶到,那他将对他们要怎么怎么办。

住房的主人原来是退伍的上校,虽然年纪大,身体还健壮,只要一开口,他就什么都知道。退伍军官穿了一件旧军大衣,同柯托夫一起走进了院子,他看看负伤人员的身体,问道:

“不会冷死吗?还在流血吗?”

“请你拿一床旧被子来,垫在他身子下面,让他翻转身来,我们不去看背部,很危险。”柯托夫回答。

“我同意,”退伍军官跑到家里去了,带来了一张绒毯。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塞在侦探的身体底下。

那个人张开眼睛,醒悟地看着。

“柯托夫,你真是黄口小孺。”他小声说,吐出了血泡。

“你住口,他们马上就会来,把你带走。根纳季,我和你还要干一番事业。你忍住,我要走开一阵子,你看,上校来保护你。”

维特金撇着嘴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柯托夫用那轻轻的脚步穿过院子朝向隔壁的住宅的拱门洞下走去,想必罪犯刚才是通过这种途径逃走的。这里的拱形门下摆放着两个很大的垃圾箱。柯托夫仔细看看踩平了的略微解冻的土块,开始在垃圾箱子里翻寻。在第一个垃圾箱内,揉皱了的蛋糕盒子底下摆着一支带有用螺丝拧紧的消音器的“马卡罗夫”牌手枪。侦探用手帕包起了这支手枪,虽然他明白,武器上不可能有任何指印,他还是把它放进了口袋。

说也奇怪,急救车很快就开到了,他们把根纳季送往斯克里福医院,柯托夫跟着乘坐汽车动身了,他注意到,巴图林的“日古力”牌小轿车已不知去向,可见又来了一个人,他们正在拟订手术计划。柯托夫在斯克里福医院里无聊地待着,直至那个身穿绿色罩衫、头载绿色小帽、面容疲倦而冷淡的医生不慌不忙地宣布下述情况为止:

“您的朋友是个走运的人,在下次遭到射击之前,他一定能够活得下去。现在他睡着了,我们在一天之内让他保持复苏状态,然后您来探望吧。要通知民警机关吗?”外科医生望望柯托夫的眼睛,低声含糊地说了一句话:“明白了。”于是去休息。

第六章

将军斯捷潘·西多罗维奇·沃洛金在自己的办公桌后坐着,警觉地望着在他对面的安乐椅上坐下来的约莫五十岁的男人。

谢苗·彼得罗维奇·福金甚至在反间谍局的副局长心目中也是个神秘人物。瘦骨嶙峋,穿一身雅致的服装,仪容高贵的,狭窄的脸膛,斑白一半的头发,乌黑的眼睛,善意的目光——这就是客人的外貌。他是个有知识的、聪明的中年男人,但是这只是看得见的海上飘浮的冰山的一部分,而其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它被那未知的事物掩盖着。

沃洛金知道,在苏联解体以前福金曾有上校军衔,先在第一总局,嗣后不久在第二总局工作,这之后他被该机构免职。他很快就在总统警卫处担任某种无关重要的职务,他没有恢复军衔,福金被降职,他当中校。但是某些文献资料向沃洛金报道;福金偶尔在某处供职,属于那个拥有无限权势的科尔夏诺夫将军的助手之一,但他不在办公室上班,不书写公文,不过他随时会钻入自己上级的办公室,他们谈论的内容谁也不清楚。此外福金还钻入总统和政府的行政机构的各个办公室,他到处受到招待,人们怀有敬意地和他谈话。有人看见福金待在主人的郊区公馆,这个中校在那里很熟练地打网球,让自己打赢那些有最高军衔的人,而众所周知,福金不应该这样做。

沃洛金在一年前吩咐对福金做出“指示”,但在两星期以后,上级打来电话并且粗暴地命令沃洛金去制止福金从事业余活动,制止福金去管他不应该管的闲事。

总之,谦逊的中校谢苗·彼得罗维奇·福金是一个神秘人物,因此就应该和他保持更远的距离。当星期二早晨有人向沃洛金报告,说某个福金中校未事前商定便走来看他并且请求接见他的时候,将军放下了打算做的事情不做,命令不与任何人联系,只接待中校。

你看,他们谈论了半个多钟头,而且中校公然表示不满,甚至有点儿蔑视办公室主人。虽然这一切只是在语调中流露出来,但是中校说的话还是很有礼貌的。

“我再说一遍,尊敬的斯捷潘·西多罗维奇,请您不要去干扰戈尔斯特科夫一家人。”福金正坐在那里,跷起二郎腿,欣赏那只闪闪发光的皮鞋。“他们不是我们这个部门的人,反谍机关急于要办的事是够多的哩。”

沃洛金没有耐性了,甚至这个将军连天生的谨慎态度也丧失了。

“我对您此行表示应有的敬意,中校,但是我不明白,您根据什么干扰我们的工作?”他相当强硬地说。

“因为您打搅我的工作,”福金冷淡地回答。“您在巴黎打搅我,您在莫斯科爱管闲事。”

“再说一遍,我不知道谁在巴黎打搅您。就是您的那些人在那里把我的小伙子打成残废了,这是事实,谁还会窜到那里去,我不清楚,我猜想到他们是古罗夫上校的小伙子们。”

“是的,古罗夫,他太放肆了,应该管束他,”福金迟缓地说,但是他的语调和他对古罗夫说的漫不经心的话是与他这个中校对著名的密探所持的真诚态度不相符的。

福金大约在十年前,也许是在十年多以前和古罗夫邂逅相遇,二人相遇的回忆在中校的复杂生活中不是最愉快的。很少有人使他畏惧,但是他防备古罗夫,并且咒骂世界上的一切,说这个密探原来和某种严肃而微妙的事件有牵连。

“管束他吗?”沃洛金随着说起来,“如果您,尊敬的谢苗·彼得罗维奇,能够执行这项任务,我本人用我挣来的血汗钱买一箱白兰地酒摆在您面前。不能管束古罗夫,他是一条汉子,虽然可以杀掉他。”

“将军先生,您说些多余的话。”

“中校先生,别想得入神!”沃洛金失去自制力,提高了嗓门,“我不知道谁在庇护您,您在目前代表谁,但是您应该知道轻重!”

“您要明白,您不知道在巴黎真的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是谁在庇护我,”福金厌恶地蹙着额头。“将军,对您的职务来说,您没有充分熟悉情况。有一次您试图打听我的情况,有人用俄语对您解释,说不应当这样做。将军,我很清晰地说给您听,使您更明白,即使我在戈尔斯特科夫之家附近的地方看见您的一些人,你们就是在执勤时也决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因为并没有特殊任务。此外,我向您暗示,我所关心的是,希望谁也不会把您抓起来,送您到一家大商行里去工作。您将依靠养老金活他一辈子,因为我真的知道,您不仅愚蠢,而且还要装成一个正派人,不接受贿赂,您还没有一笔积蓄哩。您在有暇时想想吧,我不是向您告别,我们也许后会有期。”

福金轻快地站立起来,点点头,走出去了。在街道上,他走到一辆绝非豪华的“梅尔谢杰斯”牌小轿车跟前,来不及打开汽车门,它就殷勤地敞开了,和司机并排坐的是个年轻的男人,他不是管理员,也不是保管员,而是一个以侦察为职业的人,他这一生中见多识广,他不会注意任何多余的事物,尤其不会把他记在心里,福金宁肯倚卧在后座上。

司机开动马达,听候口令。

“伙伴们,我们究竟要闯到哪里去?”福金叹一口气,问道,忍受住停顿的苦闷。

“伙伴们”都是有经验的人,他们心里十分明了,谁也不会问他们,该到什么地方去,主人早就拿定了主意。

“啊,既然您一定要蔑视我,那么我们顺便到银行去看看,光说一句表示谢意的话,您是不愿意工作的。让我们给您取出工资来,您给我一笔花销,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吃一餐午饭吧。”

小汽车静悄悄地驶离人行道,钻入了公共运输的洪流。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在某些问题方面他是有天才的人,毕业于克格勃的高等学校,留在莫斯科工作。不靠走后门能够留在莫斯科的人为数不多,更准确地说,简直寥若晨星。福金能流利地,几乎不带俄国口音地说英语,精通法语、德语,粗通西班牙语,他喜欢地质勘探局的工作。头几年他甚至是爱国主义者。他在好几个大使馆工作过,住在外交人员公寓,最初在英国,嗣后调往美国。当然,这些国家的特工机关都知道,事实上谁是那个经常穿着得体雅致、与大多数俄国人有所不同的自由不羁的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但是福金完全能够使特工机构感到满意,以侦探为职业的人们都十分清楚地知道;你驱逐一个侦探,他们会派遣另一个侦探来。而福金为人谦虚,有时和他人互换宝贵的情报,尽管他从来不提供许多情报,但是他的情报一向是高质量的。

福金凭良心工作,意识到中央的支持,他热情地、顽强地、一往直前地行动。他获得额外的军衔,很快就擢升为上校,看来他能在职位的阶梯上飞速地前进。在俄国所关注的至为重要的国家的首都委任他为驻外公使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的时候,突然派遣了一个党内的不内行的小子担任此职。

在供职多年之后,他豁然省悟,心中明了,上层当中没有谁会对他的才能感兴趣,谁也不需要他的细致耐心的,有时是冒险的工作。在侦察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都是闹剧,说得更准确些,这是一种提升“自己人”的方式。甚至即使向具有无限权力的安德罗波夫提出附带有个人赢利前提的以一比百的交换方式,那个人就会不加思索地采取这种交换方式。

福金认清了他最初应当了解的情势以后,垂头丧气,停止了工作,开始正确地书写公文。但是不知道,盛气凌人的人才敢于这样做,而沮丧的人不敢这样做。权贵的儿子们和干亲家们才敢于摆脱这种文牍工作,而一个普通人就必须耕耘。两年后人家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